CN205985735U -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5735U
CN205985735U CN201620961875.2U CN201620961875U CN205985735U CN 205985735 U CN205985735 U CN 205985735U CN 201620961875 U CN201620961875 U CN 201620961875U CN 205985735 U CN205985735 U CN 205985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ing
lamp
cavity
laser
double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18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race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race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race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race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618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5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5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5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所述聚光腔包括腔体、外壳、泵浦源氙灯、激光棒,腔体和外壳两端分别通过端盖固定在一起,两根泵浦氙灯上下平行安装在腔体中心,两根激光棒水平平行设置在泵浦源氙灯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双灯双棒聚光腔中设置两根泵浦氙灯和两根激光棒。激光器所需的泵浦能量可以分布在两根泵浦氙灯上,泵浦氙灯发出的光源通过腔体内壁的漫反射汇聚到激光棒上,使得泵浦均匀、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腔小巧紧凑、结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背景技术
聚光腔是聚光器件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从泵浦光源发出的辐射汇聚到激光工作物质上。聚光腔除了给泵浦光源和激光工作物质之间提供良好的耦合之外,还决定激光工作物质上泵浦密度的分布,从而影响到输出聚光光束的均匀性、发散度和光学畸变。
大部分激光器均由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四大类。其中灯泵固体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中的一种,其泵浦源和工作物质可以组成一个组件,即聚光腔结构。
固体激光器一般采用脉冲氙灯泵浦,脉冲氙灯是利用贮存的电能或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高强度闪光的氙灯。脉冲氙灯一般由密封在玻璃或石英玻璃体内的两个电极组成,壳体中充以氙等惰性气体,脉冲光源的闪光持续是指1/3峰值光强所对应的时间间隔,称为脉冲宽度。脉冲氙灯的寿命随着注入能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现有激光器脉冲氙灯寿命大多为百万次左右,这样设计的激光器就需要经常更换激光器内的泵浦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器聚光腔要经常更换泵浦源的问题,在对上述聚光腔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本实用新型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包括腔体、外壳、泵浦源氙灯、激光棒,腔体和外壳两端分别通过端盖固定在一起,两根泵浦氙灯上下平行安装在腔体中心,两根激光棒水平平行设置在泵浦源氙灯两侧。
进一步的,外壳底侧设置底板,泵浦源氙灯的电极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底板连接,底板上固定有插座。
进一步的,外壳底侧与底板通过衬板连接,底板与冷却液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冷却液连接结构与冷却液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为中空的腰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和端盖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灯双棒聚光腔中设置两根泵浦氙灯和两根激光棒。激光器所需的泵浦能量可以分布在两根泵浦氙灯上,泵浦氙灯发出的光源通过腔体内壁的漫反射汇聚到激光棒上,使得泵浦均匀、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腔小巧紧凑、结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灯双棒聚光腔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灯双棒聚光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腔体;2、外壳;3、泵浦源氙灯;4、激光棒;5、端盖;6、底板;7、衬板;8、冷却液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包括腔体1、外壳2、泵浦源氙灯3、激光棒4,腔体1和外壳2两端分别通过端盖5固定在一起,两根泵浦氙灯3上下平行安装在腔体1中心,两根激光棒4水平平行设置在泵浦源氙灯3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双灯双棒聚光腔的腔体1中设置两根泵浦氙灯3和两根激光棒4,两根泵浦氙灯3垂直布置,位于腔体1中心;激光棒4水平平行排布在两根泵浦氙灯3左右。激光器所需的泵浦能量可以均匀分别在两根泵浦氙灯3上,其中一根激光棒4为本振工作物质,一根激光棒4为放大工作物质。泵浦氙灯3将发出的光源通过腔体1内壁的漫反射汇聚到激光棒7上,使得泵浦均匀、效率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2底侧设置底板6,泵浦源氙灯3的电极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底板6连接,底板6上固定有插座。插头与泵浦源氙灯3的电极通过电线焊接连接,插座通过绝缘体固定在底板6上。通过插座控制两根泵浦源氙灯3同时工作,或控制其中一根泵浦源氙灯3工作。
两根泵浦源氙灯3在同一时间均工作,此时激光器所需要的泵浦能量均匀分担在两根泵浦源氙灯3上,这样泵浦源氙灯3所承担的注入能量降低一半,其寿命会提高e2倍。两根泵浦源氙灯3在同一时间只有一根工作时,由插座开关进行切换,此时的效果是整体泵浦源氙灯3寿命提高一倍。并且在两只泵浦源氙灯3同时工作的情况下,泵浦注入能量提高一倍,可以有效地提高激光器输出能量。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2底侧与底板6通过衬板7连接,底板6与冷却液连接结构8固定连接,冷却液连接结构8与冷却液通道连通。底板6与冷却液连接结构8固定连接,在生产和维修需要拆卸聚光腔时,仅需拆除底板6,即可完成整体聚光腔的拆卸,不需要拆除冷却液连接结构8。底板6与衬板7通过螺丝连接。生产和维修需要拆卸聚光腔结构时,仅需拆除衬板7上的四颗螺丝,即可完成整体聚光腔的拆卸。这样不仅使得激光器的散热效果好,还有效延长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液连接结构8包括同轴连接的凸台和圆柱体,凸台两侧开有螺纹孔,凸台通过螺纹孔与冷却液通道连通。圆柱体底端通过L形母水接头与底板6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1为中空的腰形。腰形腔体1在漫反射后仍可保持激光棒4接收泵浦光能量均匀,长时间效率均匀。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2和端盖5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可选用其它非金属材料。外壳2和端盖5构成聚光腔的机械支撑结构,实现聚光腔的密封。泵浦源氙灯3、激光棒4由压板和密封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腔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两根泵浦源氙灯3在同一时间均工作;工作模式2:两根泵浦源氙灯3在同一时间只有一根。工作模式1有效地提高了泵浦源氙灯3的寿命,工作模式2可以提高激光器输出指标,且两种模式可以自由切换。本实用新型聚光腔的内部没有水管和电线等有机塑料元件,避免了长期光辐射造成的污染,提高了激光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晶体损伤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腔包括腔体(1)、外壳(2)、泵浦源氙灯(3)、激光棒(4),腔体和外壳两端分别通过端盖(5)固定在一起,两根泵浦氙灯上下平行安装在腔体中心,两根激光棒水平平行设置在泵浦源氙灯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其特征在于,外壳底侧设置底板(6),泵浦源氙灯的电极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底板连接,底板上固定有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其特征在于,外壳底侧与底板通过衬板(7)连接,底板与冷却液连接结构(8)固定连接,冷却液连接结构与冷却液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中空的腰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灯双棒聚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端盖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CN201620961875.2U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Active CN205985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1875.2U CN205985735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1875.2U CN205985735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5735U true CN205985735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1875.2U Active CN205985735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57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5857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固体激光源
CN113991397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固体激光阵列放大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5857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固体激光源
CN110265857B (zh) * 2019-06-25 2020-04-2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固体激光源
CN113991397A (zh) * 2021-10-28 2022-01-28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固体激光阵列放大器
CN113991397B (zh) * 2021-10-28 2023-06-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固体激光阵列放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705B (zh) 一种二极管激光泵浦头
CN205985735U (zh) 一种双灯双棒聚光腔
CN108408843B (zh) 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发生装置
CN102522298B (zh) 椭圆形带状注电子枪
CN103779782A (zh) 一种高平均功率二极管泵浦激光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1535B (zh) 一种阵列式微洞阴极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射流装置
CN104953462A (zh) 一种激光发生器
CN205985729U (zh) 一种激光器聚光腔
CN203883309U (zh) 一种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组合模块
CN208189968U (zh) 一种激光放大装置
CN208078376U (zh) 三点温度补偿473nm蓝光连续激光器
CN203367225U (zh) 双端电极筒形惰性气体放电灯
CN207183787U (zh) 一种单灯多棒聚光腔
CN206401706U (zh) 全固态超快激光器的主功率放大装置
CN205985724U (zh) 一种激光器
CN2807566Y (zh) 多边形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叠层阵列模块
CN211743652U (zh) 一种用于生物医学的Er:YAG固体激光器
CN103259163A (zh) 一种具有新型阴极冷却装置的激光器
CN203103753U (zh) 基于板条结构的大功率532nm绿光激光器
ATE300096T1 (de) Kollektorelektrode
RU2003135142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тепловой энергии, водорода и кислорода
RU171229U1 (ru) Вакуум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CN203951034U (zh) 高能电子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
CN103633539B (zh) 嵌入式气体放电泵浦掺稀土粒子增益光纤
CN206181523U (zh) 制备纳米SiO2气凝胶的层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