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0129U - 一种水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0129U
CN205980129U CN201620988126.9U CN201620988126U CN205980129U CN 205980129 U CN205980129 U CN 205980129U CN 201620988126 U CN201620988126 U CN 201620988126U CN 205980129 U CN205980129 U CN 205980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ver body
support ring
electric fan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881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881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0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0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01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风扇,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其包括前罩体、后罩体、水管以及水泵。前罩体与后罩体彼此连接并相对设置,前罩体和后罩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扇叶的空腔。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出水管。其中,第一管体附着于前罩体。前罩体的中部具有安装部,水泵设置于安装部。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水源。出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通过第一管体设置于前罩体,第一管体内部的冷水能够降低前罩体周围的空气温度;水冷风扇的扇叶再将前罩体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提高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风扇,其主要结构仅为一可调整转速的风扇电机带动扇叶转到,借助由风扇旋转产生的气流吹拂人体皮肤表面所带走的水份或热量,达到降低人体温度的目的。它无法有效地降低室温或体温的效果。
由于以上缺点,在炎热的夏季,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往往都是热风,反而起不到降温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常见的办法,都是在电风扇的背后放置一盆冷水的办法,从而达到吹出来的风是冷风的目的,但是这样做不但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达不到预想的降温效果。
而现有的空调、中央空调使用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成本较高、维护困难等,尤其不适合老人、儿童以及关节病的患者使用,因此在老人、儿童以及关节病的患者的降温解暑设备上需要进步提出改进。由于上述制冷设备的成本较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不适合在城中村、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以上产品均有诸多缺陷,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风扇,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冷风扇,其包括前罩体、后罩体、水管以及水泵。前罩体与后罩体彼此连接并相对设置,前罩体和后罩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扇叶的空腔。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出水管。其中,第一管体附着于前罩体。前罩体的中部具有安装部,水泵设置于安装部。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水源。出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通过第一管体设置于前罩体,第一管体内部的冷水能够降低前罩体周围的空气温度,水冷风扇的扇叶再将前罩体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提高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风扇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造等特点。通过第一管体设置于前罩体,第一管体内部的冷水能够降低前罩体周围的空气温度,水冷风扇的扇叶再将前罩体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提高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罩体和后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罩体和后罩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水冷风扇;110-前罩体;111-第一支撑环;112-第一支撑杆;113-第二支撑环;114-安装部;120-后罩体;121-第三支撑环;122-第二支撑杆;123-第四支撑环;124-固定盘;125-轴孔;130-水管;131-第一管体;132-出水管;133-连接管;134-第二管体;135-进水管;140-水泵;141-电动机;142-泵体;150-连接件;161-风扇机体总成;162-联轴器;163-扇叶;164-第一杆体;165-第二杆体;166-底座;17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风扇100,其包括前罩体110、后罩体120、水管130、水泵140、连接件150、风扇机体总成161、扇叶163、第一杆体164、第二杆体165以及底座166。
请参照图2,前罩体110包括第一支撑环111、第一支撑杆112和第二支撑环113。其中,第一支撑环111的尺寸大于第二支撑环113的尺寸。第一支撑杆112为具有弧度的弯杆。第一支撑杆1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环111的内周缘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环113的外周缘相连。通过第一支撑杆112的连接,形成类似炒锅形状的前罩体110,第一支撑环111类似炒锅的锅沿,第二支撑环113类似炒锅的锅底。第一支撑杆112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选用五个、六个、八个或九个等,只要能够实现稳定的连接第一支撑环111和第二支撑环113即可。第二支撑环113朝向其轴线方向形成安装部114。
请参照图3,后罩体120包括第三支撑环121、第二支撑杆122、第四支撑环123和固定盘124。第三支撑环121的外径大于第四支撑环123的外径。第二支撑杆122为具有弧度的弯杆。第二支撑杆122的一端与第三支撑环121的内周缘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支撑环123的外周缘相连。通过第二支撑杆122的连接,形成类似炒锅形状的后罩体120,第三支撑环121类似炒锅的锅沿,第四支撑环123类似炒锅的锅底。第二支撑杆122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选用五个、六个、八个或九个等,只要能够实现稳定的连接第三支撑环121和第四支撑环123即可。固定盘124为中间具有圆形开口的圆盘状结构。固定盘123通过其内周缘环设于第四支撑环123的外周缘,且固定盘123的盘体与每个第二支撑杆122均连接。固定盘124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图中未标注)。第四支撑环123朝向其轴线方向形成轴孔125。
请参照图4,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通过连接件150相连。连接件150为卡箍结构(图中未绘示)。连接件150包括箍体、螺栓和两个连接座。箍体为与第一支撑环111和第三支撑环121相配合的圆环状结构。箍体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两端的箍体分别与连接座连接。箍体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槽体。箍体套设于第一支撑环111和第二支撑环113,且第一支撑环111和第二支撑环113分别卡合于两个槽体内,通过螺栓将两个连接座紧固,实现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通过连接件150的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前罩体110的腔体和后罩体120的腔体共同组合成空腔。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连接件150的箍体设置有开口,开口两端的箍体分别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卡扣,通过卡扣能也够实现对箍体的紧固,实现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通过连接件150的连接。
请参照图1,风扇机体总成161包括风扇电机、壳体以及转动部件(图中未绘示)。风扇电机安装与壳体内部,风扇电机安的转子与联轴器162连接。转动部件安装于壳体的内部,通过转动部件能够控制上述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的左右摆动。壳体上设置有与固定盘124的固定孔配合的螺孔。螺钉穿过固定盘124固定孔并在螺孔内拧紧固定,实现后罩体120在风扇机体总成161的安装。联轴器162穿过轴孔125设置于空前内。扇叶163套设于联轴器162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实现扇叶163与风扇电机的连接。
风扇机体总成161水平设置,第一杆体164和第二杆体165均竖直设置。第一杆体164与风扇机体总成161活动连接,风扇机体总成161能够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一杆体164可以用于安装水冷风扇100的控制装置。第二杆体165内部具有空心部,第二杆体165的空心部的内径与第一杆体164的外径相配合。第二杆体165套设于第一杆体164,通过调整第一杆体164嵌合在第二杆体165内部的长度,能够调整水冷风扇100的高度。第二杆体165的远离与第一杆体164连接的端部与底座166可拆卸连接,风扇机体总成161、第一杆体164、第二杆体165以及底座166形成落地扇。水冷风扇100能够通过底座166放置在地面等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风扇机体总成161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杆体164或第二杆体165与底座166连接。风扇机体总成161、第一杆体164或第二杆体165、底座166形成台扇,适用于放置在桌子等位置。
作为优选,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均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的形状和尺寸与前罩体110的形状和尺寸和后罩体120的形状和尺寸均配合,通过设置防护网能够防止扇叶163从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内脱落。
请继续参照图4,水泵140包括电动机141和泵体142。电动机141与泵体142一体设置。泵体142内部设置有叶轮,泵体142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电动机141的转子与泵体142内部的叶轮连接。泵体142安装于前罩体110的安装部114,并保持电动机141位于前罩体110的后罩体的空腔内。作为优选,泵体142的外壁可以设置外螺纹,第二支撑环113的内周缘设置有与泵体14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实现水泵140在前罩体110的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泵体142还可以与第二支撑环113螺栓连接或焊接,只要能够实现水泵140在前罩体110上安装即可。例如,在泵体142和第二支撑环113设置相互配合的螺孔,使用螺栓将泵体142固定于第二支撑环113;例如还可以将泵体142的外壁与第二支撑环113的内周缘焊接。
请参照图1和图4,风扇机体总成161内部的风扇电机的轴线、联轴器162的轴线和电动机141的轴线彼此重合。当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均安装于风扇机体总成161的壳体时,联轴器162位于空腔内部的端部与前罩体110之间具有空隙。通过设置该空隙,水泵140通过安装部114安装于前罩体110时,位于空腔内部的电动机141与联轴器162之间彼此不相连,避免水冷风扇100的扇叶163与水泵140彼此之间造成接触发生损坏。
请参照图3和图4,水管130包括第一管体131、出水管132、连接管133、第二管体134和进水管135。
第一管体131螺旋附着于多个第一支撑杆112,实现第一管体131在前罩体110的安装。第一管体131的靠近第二支撑环113的端口与水泵140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管体131的靠近第一支撑环111的端口用于与水源连接。出水管132与水泵132的出水口连通,输水管132的远离水泵132的端口也可以与水源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循环利用水源提供的冷却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水源可以为不限定任何容器盛装的生活用水,只要能够满足上述功能和效果即可。水冷风扇100在使用时,通过水泵140抽取水源提供的冷却水在第一管体131内部循环,将前罩体110周围的空气冷却,水冷风扇100的扇叶163再将前罩体110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实现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冷风扇100的降温效果,第二管体134螺旋附着于多个第二支撑杆122,实现第二管体134在后罩体120的安装。第二管体134在固定盘124处与进水管135连通,进水管135的远离第二管体134的端口与水源连接;第二管体134的靠近第三支撑环121的端口与连接管133连通,连接管133的远离第二管体134的端口与第一管体131的靠近第一支撑环111的端口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水源提供的冷却水首先在后罩体120上的第二管体134内流通然后在前罩体110上的第一管体131内流通,首先将后罩体120周围的空气冷却再将前罩体110周围的空气冷却,水冷风扇100的扇叶163再将后罩体120和前罩体110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提高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作为优选,连接管133与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均分离设置,前罩体110与后罩体120分离时,将连接管133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管体131和第二管体134分离,即能够实现前罩体110连同第一管体131与后罩体120连同第二管体134的彻底分离。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第一管体131、第二管体134和连接管133一体成型,或第一管体131、第二管体134、连接管133和进水管135一体成型。只要能够实现水冷风扇100的降温效果即可。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管体的接口,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现方式中,第一管体131可以采用横向、竖向或横竖交错的布置方式附着于前罩体110。第二管体134可以采用横向、竖向或横竖交错的布置方式设置于前罩体110后罩体120。第一管体131与第二管体134的布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实现通过冷水在第一管体131内流动以及在第二管体134内流动,对前罩体110周围的空气以及后罩体120周围的空气实现降温的效果即可。
承上述,第一管体131、出水管132、第二管体134和进水管135可以选用金属管体,也可以选用橡胶管体。当第一管体131和第二管体134均为金属管,第一管体131和第二管体134均可起到防护网的作用,即能够起到冷却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周围空气的作用,又能够起到防止扇叶163从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内脱落。
为了减少进水管135和出水管132的长度,避免水源设置的过远导致使用较长的进水管135和出水管132对水冷风扇100的使用造成不便,同时提高第一管体131和第二管体的134水的循化速度以保证对空气的降温效果。请参照图5,水冷风扇100还包括水箱170。水箱170可以选用类似喷雾风扇的水箱,也可以选用其它形式的水箱。水箱170设置于底座166。在此,不需要限定水箱170的形状、构造和尺寸,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使用时,进水管135的远离与第二管体134连通的端口和出水管132的远离与第一管体131连通的端口均伸入水箱170内部。通过设置水箱贮存水源,即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也提高了水管130内部水的循环速度,以保证对前罩体110和后罩体120周围空气的降温效果。
承上述,当水泵140的电动机141反转,也可以使用出水管132抽取水箱170内部的冷水,冷水首先流入第一管体131再经过连接管133流入第二管体134,最后通过进水管135将循环过后的水再次排入到水箱170内,通过冷水的在水管130内的上述循环,也能够实现冷却效果。
使用时,首先,将风扇机体总成161安装于第一杆体164,将第二杆体165安装于底座166,将第一杆体164安装于第二杆体165。其次,将后罩体120通过固定盘124安装于风扇机体总成161,将扇叶163安装于与风扇机体总成161连接的联轴器162。将前罩体110通过连接件150安装于后罩体120。之后,将连接管133的两端口分别与第一管体131和第二管体134连通,将进水管135与第二管体134连通,将出水管132与第一管体131连通。最后,将进水管135的远离第二管体134的端口和出水管132的远离第一管体131的端口与伸入到水源或水箱170内。即完成水冷风扇100的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水冷风扇100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造等特点。通过第一管体131设置于前罩体110,第一管体131内部的冷水能够降低前罩体110周围的空气温度;通过第二管体134设置于后罩体120,第二管体135内部的冷水能够降低后罩体120周围空气的温度,水冷风扇100的扇叶163再将后罩体120和前罩体110周围的冷空气吹向远处来提高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体、后罩体、水管以及水泵,所述前罩体与所述后罩体相对设置并彼此连接形成用于安装扇叶的空腔,所述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出水管,所述第一管体附着于前罩体,所述前罩体的中部具有安装部,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水源,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罩体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环以及所述第二支撑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朝向其轴线方向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管体螺旋附着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环与所述后罩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还包括第二管体和进水管,所述第二管体附着于所述后罩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还包括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前罩体和所述后罩体均分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体包括第三支撑环、第四支撑环、固定盘和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环和所述第四支撑环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周缘与所述第四支撑环连接并位于所述第四支撑环内,所述第二管体螺旋附着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环与所述前罩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进水管在所述固定盘处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靠近所述第三支撑环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电动机和泵体,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泵体一体设置,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电动机位于所述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前罩体与所述后罩体的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离所述水泵的端口和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端口均与所述水箱连通。
CN201620988126.9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水冷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0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8126.9U CN20598012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水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8126.9U CN20598012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水冷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0129U true CN205980129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41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8812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0129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水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01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392A (zh) * 2018-08-07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CN108869413A (zh) * 2018-07-06 2018-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扇叶外罩及电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9413A (zh) * 2018-07-06 2018-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扇叶外罩及电风扇
CN108800392A (zh) * 2018-08-07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4928B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驱动型户外蒸发冷却气幕伞
CN205980129U (zh) 一种水冷风扇
CN205517365U (zh) 一种搅拌散热器
CN108386312A (zh)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
CN208502943U (zh) 组合式室内换新风机和风力发电系统
CN206637715U (zh) 壁挂式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3334633U (zh) 一种台式暖风机
CN210345664U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其空调系统
CN108493813A (zh) 一种新型散热功能配电柜
CN209419051U (zh) 一种房建工地用的临时配电箱
CN209982273U (zh) 一种风电发电机空水冷却器
CN210227179U (zh) 一种空调伞
CN207490389U (zh) 一种光伏发电集成柜
CN219993959U (zh) 一种便携式挂脖风扇
CN210446281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折叠椅
CN202789609U (zh) 驱蚊散热风扇
CN205388034U (zh) 一种双头电扇
CN220436615U (zh) 一种可视化快热取暖器
CN210143993U (zh) 一种吊立式空调伞
CN209298699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11261270U (zh) 一种便携式节能暖风机
CN210723916U (zh) 路灯箱变电站
CN211695564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生器冷却装置
TWI666999B (zh) 戶外餐桌之風扇及其水冷結構
CN215489987U (zh) 一种超薄长出风口大风量多功能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