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0590U -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0590U
CN205970590U CN201620819535.6U CN201620819535U CN205970590U CN 205970590 U CN205970590 U CN 205970590U CN 201620819535 U CN201620819535 U CN 201620819535U CN 205970590 U CN205970590 U CN 205970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tificial hillock
storage cylinder
plant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9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克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yueyuan Gard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yueyuan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yueyuan Gard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yueyuan Garde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9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0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0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0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假山上栽种的景观植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浇灌的缺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山体、若干设置在假山山体上的种植穴以及形成于假山山体上瀑布水道,所述瀑布水道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瀑布水道中的水流引流至种植穴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固定在假山山体上且朝向种植穴倾斜向下设置的引流筒、固定在所述引流筒上背离所述瀑布水道一端的挡水板以及若干开设在所述挡水板上的渗水孔,所述引流筒的一端伸入所述瀑布水道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种植穴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具有可以将瀑布水流引流至种植穴浇灌植物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假山具有较强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
现有假山通常设有水循环系统,以增加假山的观赏性。如公开号为CN2039202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假山的瀑布循环水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假山山体、抽水泵、山顶水潭、抽水管,所述假山山体的顶部上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后部设有山顶水潭,位于山顶水潭下方的假山山体后侧外设有山底水潭,位于山顶水潭一侧的平台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端连接抽水泵,抽水管的底端连接山底水潭。
这种瀑布循环水系统可以时在山顶水潭与山底水潭之间的假山山体上形成瀑布水道,从而增加了观赏性;然而通常在假山上还会种植景观植物,这些景观植物需要经常浇灌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维护管理;而利用瀑布的循环水来定期浇灌植物,既可以实现瀑布的造景功能,又可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的利用瀑布水浇灌植物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具有可以将瀑布水流引流至种植穴浇灌植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山体、若干设置在假山山体上的种植穴以及形成于所述假山山体上的瀑布水道,所述瀑布水道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瀑布水道中的水流引流至所述种植穴的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假山山体上且朝向所述种植穴倾斜向下设置的引流筒、固定在所述引流筒上背离所述瀑布水道一端的挡水板以及若干开设在所述挡水板上的渗水孔,所述引流筒的一端伸入所述瀑布水道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种植穴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瀑布水道流动的水流经过引流筒时,从引流筒的开口处流入引流筒中,并将引流筒蓄满水,且只要有瀑布水道中有水流流过,引流筒都保持蓄满水的状态;
而引流筒中的水由渗水孔慢慢向外渗出并滴落在种植穴上,从而保持了种植穴内的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对植物进行有效的浇灌;
渗水孔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种植穴中植物需要的水分来设定,渗水孔的孔径不同,出水速度和出水量也不同,则对植物的灌溉能力也就不同了;
通过设置引流筒,将瀑布水道中的水分引流至种植穴中用于浇灌植物,既保持了瀑布原有的观赏性,同时对植物进行有效的灌溉,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筒伸入所述瀑布水道的一端设有呈弧形设置且弧口向上的引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板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瀑布水道中的水流引流至引流筒中,从而使引流筒中时刻保持蓄满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筒伸入所述瀑布水道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过滤随瀑布水道中水流下落的诸如泥沙、落叶等杂物,减少渗水孔堵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穴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瀑布水道相通的溢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穴中过多的水分可以由溢流管再次流入瀑布水道中,从而减少了植物因水分过多发生烂根的现象,同时可以减少雨天种植穴中水分聚集较多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假山山体上位于所述种植穴的一侧设有定时灌溉装置,所述定时灌溉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假山山体上的支撑架和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一端封闭的蓄水筒,且自然状态下,所述蓄水筒封闭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假山山体上;所述蓄水筒的开口位于所述渗水孔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然状态下是指蓄水筒中未蓄水的状态,由于蓄水筒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因而封闭一端的质量大于开口一端的质量,因此蓄水筒的重心略偏向与封闭的一端,而蓄水筒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因而在自然状态下蓄水筒封闭的一端会自然下垂至抵触在假山山体上;
蓄水筒由渗水孔渗出的水分滴落至蓄水筒中,将蓄水筒逐渐蓄满,由于蓄水筒的一端封闭,因而中间位置与封闭端之间的蓄水空间要小于中间位置与开口之间的蓄水空间;
当蓄水筒内的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整个蓄水筒的重心即可偏移至靠近开口处的一侧,此时在蓄水筒即会向开口的一侧翻转,从而在将蓄水筒中的水倾倒至种植穴中,对植物进行浇灌作用;
蓄水筒中的水分倾倒完后,蓄水筒再次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自然状态;两次浇灌之间的时间间隔为蓄水筒蓄满水的时间,从而实现了对种植穴中的植物进行定时浇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筒的开口处设有接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水板可以更好的将渗水孔渗出的水引流至蓄水筒中,减少水分直接滴落在种植穴中的现象发生,提高定时灌溉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蓄水筒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通过调节蓄水筒的倾角,从而改变了蓄水筒翻转的时间间隔,即可调节两次灌溉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固定杆、滑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与所述蓄水筒相抵触的伸缩杆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且与所述伸缩杆相抵触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蓄水筒的倾角时,滑动伸缩杆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拧紧固定件,由于伸缩杆伸出的长度不同,因而将蓄水筒抵触的高度也就不同,从而改变了蓄水筒的倾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蓄水筒相抵触的支撑杆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支撑架相抵触的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蓄水筒的倾角时,滑动支撑杆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拧紧紧固件,由于支撑杆位于不同的高度,因而将蓄水筒抵触的高度也就不同,从而改变了蓄水筒的倾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筒的下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蓄水筒每次灌溉完成后,在翻转时都会与伸缩杆或支撑杆发生撞击,设置柔性缓冲层可以减少这个撞击力,从而减少了蓄水筒因撞击而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设引流筒,将瀑布水道中的水分引流至种植穴中用于浇灌植物,既保持了瀑布原有的观赏性,同时对植物进行有效的灌溉,而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成本;
其二,设置溢流管,及时排出种植穴内集聚的水分,减少了植物烂根现象的发生;
其三,设置定时灌溉装置和调节组件,实现了对种植穴的定时浇灌,从而使灌溉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引流装置和定时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显示过滤网;
图3为实施例一的引流装置和定时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显示挡水板和渗水孔;
图4为实施例二引流装置和定时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显示支撑杆和紧固件。
图中:1、假山山体;11、种植穴;12、瀑布水道;13、溢流管;2、引流装置;21、引流筒;211、引水板;212、过滤网;22、挡水板;23、渗水孔;3、定时灌溉装置;31、支撑架;311、滑道;32、蓄水筒;321、接水板;322、柔性缓冲层;4、调节组件;41、固定杆;42、伸缩杆;421、承托块;43、固定件;44、支撑杆;441、滑块;442、抵接块;4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假山山体1上设有若干种植穴11,种植穴11中种植有景观植物以增加假山的观赏性;假山山体1上还设有多组由山顶延伸至山底的瀑布水道12,瀑布水道12中流动有水流,从而形成类似瀑布的景观效果;
种植穴11的底部设有与瀑布水道12相通的溢流管13,种植穴11中过多的水分可以由溢流管13再次流入瀑布水道12中,从而减少了种植穴11中水分聚集过多的现象发生。
如图1和图3所示,瀑布水道12的两侧设有多组引流装置2,引流装置2将瀑布水道12中的部分水流引流至个种植穴11上方,用于浇灌种植穴11中种植的景观植物;
引流装置2包括固定在假山山体1上的引流筒21、固定在引流筒21上背离瀑布水道12一端的挡水板22以及若干开设在挡水板22上的渗水孔2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引流筒21的开口端伸入瀑布水道12中,且被挡水板22封闭的一端延伸至种植穴11的上方;
在引流筒21的开口处设有呈弧形设置且弧口向上的引水板211,引水板211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瀑布水道12中的水流引流至引流筒21中;
引流筒21朝向种植穴11倾斜向下设置,从而引流筒21的端部可以保持蓄满水的状态;
挡水板22将引流筒21的一端封闭,渗水孔23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种植穴11中植物需要的水分来设定,渗水孔23的孔径不同,出水速度和出水量也就不同;
为了防止水流中的泥沙、树叶等杂物进入到引流筒21中将渗水孔23堵塞,在引流筒21的开口处设有过滤网212。
如图1和图2所示,假山山体1上位于种植穴11的一侧设有定时灌溉装置3,定时灌溉装置3包括固定在假山山体1上的支撑架31和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31上且一端封闭的蓄水筒32,蓄水筒32的开口端与渗水孔23位于渗水孔23的正下方,且在蓄水筒32的开口处设有接水板321,接水板321呈弧形设置且弧口朝上;
蓄水筒32上还设有由橡胶或棉布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缓冲层322,柔性缓冲层322具有缓冲的作用,减少了蓄水筒32损坏的概率;
自然状态下,即蓄水筒32未蓄水的状态,由于蓄水筒32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开口,因而封闭一端的质量大于开口一端的质量,因此蓄水筒32的重心略偏向与封闭的一端,而蓄水筒3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31上,因而在自然状态下蓄水筒32封闭的一端会自然下垂至抵触在假山山体1上;
蓄水筒32由渗水孔23渗出的水分滴落至蓄水筒32中,逐渐将蓄水筒32蓄满,由于蓄水筒32的一端封闭,因而中间位置与封闭端之间的蓄水空间要小于中间位置与开口之间的蓄水空间;
当蓄水筒32内的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整个蓄水筒32的重心即可偏移至靠近开口处的一侧,此时在蓄水筒32即会向开口的一侧翻转,从而在将蓄水筒32中的水倾倒至种植穴11中,对植物进行浇灌作用;
蓄水筒32中的水分倾倒完后,蓄水筒32再次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自然状态;两次浇灌之间的时间间隔为蓄水筒32蓄满水的时间,从而实现了对种植穴11中的植物进行定时浇灌。
如图2所示,支撑架31上还设有用于调节蓄水筒32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包括固定在支撑架31上的固定杆41、滑动套接在固定杆41上的伸缩杆42、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杆41上且与伸缩杆42相抵触的固定件43,固定件43采用螺钉;通常在伸缩杆42的端部设置有承托块421,以方便伸缩杆42抵触在蓄水筒32上;
需要调节蓄水筒32的倾角时,滑动伸缩杆42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拧紧固定件43,由于伸缩杆42伸出的长度不同,因而将蓄水筒32抵触的高度也就不同,从而改变了蓄水筒32的倾角。
使用时先通过调节组件4使蓄水筒32转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确定两次浇灌的时间间隔;瀑布水道12流动的水流经过引流筒21时,从引流筒21的开口处流入引流筒21中,并将引流筒21蓄满水,且只要有瀑布水道12中有水流流过,引流筒21都保持蓄满水的状态;
随后引流筒21中的水由渗水孔23慢慢向外渗出并滴落至蓄水筒32中,当蓄水筒32中的水流集聚的一定的水位时,蓄水筒32即将其中收集的水倾倒至种植穴11中,从而植物进行有效的浇灌;
通过设置引流筒21,将瀑布水道12中的水分引流至种植穴11中用于浇灌植物,既保持了瀑布原有的观赏性,同时对植物进行有效的灌溉,同时设置的定时灌溉装置3,对植物进行定时的灌溉,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成本。
实施例二: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组件4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架31上且与蓄水筒32相抵触的支撑杆44以及螺纹连接在支撑杆44上且与支撑架31相抵触的紧固件45;
在支撑架31上开设有“T”形的滑道311,支撑杆44的端部设有与滑道311相配合的滑块441,滑块441与滑道311相配合从而实现了支撑杆44与支撑架31的滑动连接;
紧固件45采用螺栓,紧固件45可以螺纹连接在滑块441上,这样固定时更加方便;通常为了方便支撑杆44抵触蓄水筒32,在支撑杆44的端部还设有抵接块442。
需要调节蓄水筒32的倾角时,滑动支撑杆44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拧紧紧固件45,由于支撑杆44位于不同的高度,因而将蓄水筒32抵触的高度也就不同,从而改变了蓄水筒32的倾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山体(1)、若干设置在假山山体(1)上的种植穴(11)以及形成于所述假山山体(1)上的瀑布水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瀑布水道(12)的两侧设有用于将所述瀑布水道(12)中的水流引流至所述种植穴(11)的引流装置(2),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固定在所述假山山体(1)上且朝向所述种植穴(11)倾斜向下设置的引流筒(21)、固定在所述引流筒(21)上背离所述瀑布水道(12)一端的挡水板(22)以及若干开设在所述挡水板(22)上的渗水孔(23),所述引流筒(21)的一端伸入所述瀑布水道(12)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种植穴(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21)伸入所述瀑布水道(12)的一端设有呈弧形设置且弧口向上的引水板(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筒(21)伸入所述瀑布水道(12)的一端设有过滤网(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1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瀑布水道(12)相通的溢流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山山体(1)上位于所述种植穴(11)的一侧设有定时灌溉装置(3),所述定时灌溉装置(3)包括固定在所述假山山体(1)上的支撑架(31)和中间位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31)上且一端封闭的蓄水筒(32),且自然状态下,所述蓄水筒(32)封闭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假山山体(1)上;所述蓄水筒(32)的开口位于所述渗水孔(23)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筒(32)的开口处设有接水板(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蓄水筒(32)倾斜角度的调节组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1)上的固定杆(41)、滑动套接于所述固定杆(41)上且与所述蓄水筒(32)相抵触的伸缩杆(42)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杆(41)上且与所述伸缩杆(42)相抵触的固定件(4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31)上且与所述蓄水筒(32)相抵触的支撑杆(44)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44)上且与所述支撑架(31)相抵触的紧固件(4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筒(32)的下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层(322)。
CN201620819535.6U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Active CN205970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9535.6U CN2059705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9535.6U CN2059705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0590U true CN205970590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9535.6U Active CN205970590U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05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7266A (zh) * 2017-07-06 2017-09-22 贵州三阁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假山水流循环方法
CN112715204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7266A (zh) * 2017-07-06 2017-09-22 贵州三阁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假山水流循环方法
CN112715204A (zh) * 2020-12-28 2021-04-30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
CN112715204B (zh) * 2020-12-28 2022-06-17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0590U (zh) 一种假山的水循环系统
CN112673930A (zh) 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道路
CN110476670A (zh) 滴灌管、大棚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35635U (zh) 一种园林树木用固定架
CN211832058U (zh) 一种地面绿化结构
CN211090814U (zh) 一种市政绿化用绿化带
CN217128428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
CN209268233U (zh) 一种园林雨水循环控制系统
CN205970562U (zh) 假山水循环系统
CN216108752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CN213014596U (zh) 一种景观园林排水系统设计结构
CN205970589U (zh) 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
CN2059222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架桥绿化灌溉排水装置
CN207411041U (zh) 一种基于高速路两侧绿化的苗木种植系统
CN106702984A (zh) 岩质边坡景观排水装置
CN106088489A (zh) 箱体组合屋顶绿化屋顶和排水方法
CN212670604U (zh) 一种边坡绿化排水结构
CN219876953U (zh) 一种矿山边坡安全修复固定结构
CN214902678U (zh) 一种用于景观工程的生态坡面绿化装置
CN104594364A (zh) 一种基于斜式植生板的大坡度石质边坡护理结构
CN220790005U (zh) 一种景观用绿地排水装置
CN211631043U (zh) 一种园林景观墙
CN218125726U (zh) 一种市政绿化给排水用节水装置
CN111677090B (zh) 生态式景观沟
CN220630224U (zh) 一种生态廊道调节支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