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9117U -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9117U
CN205969117U CN201620822080.3U CN201620822080U CN205969117U CN 205969117 U CN205969117 U CN 205969117U CN 201620822080 U CN201620822080 U CN 201620822080U CN 205969117 U CN205969117 U CN 205969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head assembly
rotary head
display device
scree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20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KA Robotic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20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9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9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9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转头组件、显示屏组件和第一阻尼器。显示屏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转头组件相连,第一阻尼器设在显示屏组件上并与转头组件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屏组件上设置与转头组件配合的第一阻尼器,由此通过第一阻尼器对显示屏组件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显示屏组件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Description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与不同的使用群体进行信息交换,机器人的显示屏一般设计成能旋转结构。然而,目前机器人的显示屏由于其自身旋转结构限制,导致显示屏在旋转的过程中不稳定或者无法转动至任意角度,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稳定地旋转且可以旋转至任意角度定位、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显示装置的服务机器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包括:转头组件;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上并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屏组件上设置与转头组件配合的第一阻尼器,由此通过第一阻尼器对显示屏组件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显示屏组件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提高该显示装置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底座,所述显示屏底座与所述转头组件可旋转地相连;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显示屏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头组件上设有卡勾,所述显示屏底座上设有沿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沿设有缺口槽,所述卡勾的端部穿过所述缺口槽并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沿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且所述卡勾勾住所述第一滑槽的侧沿,所述卡勾包括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底座上设有沿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转头组件上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且所述螺钉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沿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底座的内侧连接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封盖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头组件具有第一转轴,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阻尼器适配的第一方轴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方轴部适配的第一方孔,所述第一方轴部插入所述第一方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组件上设有第一轴承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头组件包括:耳部,所述耳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与所述耳部相连,且所述圆形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可旋转地相连,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设有圆形槽,且所述圆形板可旋转地配合在所述圆形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转头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分别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所述转头组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装置,使得显示屏组件可以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阻尼器使得转头组件可稳定地在绕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转头组件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由此可以使显示装置绕不同的旋转中线轴稳定地旋转且可以转动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服务机器人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阻尼器适配的第二方轴部,所述第二阻尼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方轴部适配的第二方孔,所述第二方轴部插入所述第二方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组件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端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转头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转头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转头组件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阻尼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图2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的第二转轴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的第二阻尼器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C-C线的剖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转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底座与转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底座与转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其中转头组件装配到位;
图16是图15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的锁紧盖与显示屏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8是沿图17中F-F线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8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服务机器人100,
显示装置1,
转头组件11,耳部111,安装孔1111,圆形板112,螺钉柱1121,第一转轴113,第一圆轴部1131,第一方轴部1132,连接部1133,卡勾114,螺母115,
显示屏组件12,显示屏底座121,第一滑槽1211,缺口槽1212,第二滑槽1213,圆形槽1214,显示屏122,
第一阻尼器13,第一方孔131,螺钉132,第一轴承14,轴承座15,锁紧盖16,螺钉161,
机器人主体2,第二阻尼器21,第二方孔211,螺钉212,第二转轴22,固定部221,螺钉2211,第二方轴部222,第二圆轴部223,第二轴承23,第一支撑部24,第二支撑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100的显示装置1。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100的显示装置1,包括:转头组件11、显示屏组件12和第一阻尼器13。
具体而言,显示屏组件12绕第一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转头组件11相连,第一阻尼器13设在显示屏组件12上并与转头组件11相连。由此显示屏组件12可以绕第一旋转中心旋转,并通过设置的第一阻尼器13,在显示屏组件12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阻尼器13对显示屏组件12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转动,并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使用性能,以方便用户使用,并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例如,在图1、图2和图18的示例中,第一旋转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显示屏组件12可以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水平转动。显示屏组件12可以绕第一逆时针方向e1转动,显示屏组件12也可以绕与第一逆时针方向e1相反的第一顺时针方向e2转动,由此可以使显示组件水平转动时可以绕不同的方向转动,使得显示屏组件12的旋转更为方便、灵活。在显示屏组件12绕第一逆时针方向e1或第一顺时针方向e2转动的过程中,显示屏组件12在第一阻尼器13的作用下,均可以实现稳定转动,并且显示屏组件12水平转动至任意位置均可以通过第一阻尼器13进行定位,以方便不同的用户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转动至合适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100的显示装置1,通过在显示屏组件12上设置与转头组件11配合的第一阻尼器13,由此通过第一阻尼器13对显示屏组件12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提高该显示装置1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图9-图18,显示屏组件12包括显示屏底座121和显示屏122。显示屏底座121与转头组件11可旋转地相连,显示屏122安装在显示屏底座121上。由此,通过设置的显示屏底座121,方便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的连接。可选地,显示屏122和显示屏底座121大体呈矩形。
进一步地,参照图9-图16,转头组件11上设有卡勾114,显示屏底座121上设有沿环绕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211,第一滑槽1211的侧沿设有缺口槽1212,卡勾114的端部穿过缺口槽1212并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沿第一滑槽1211可滑动,且卡勾114勾住第一滑槽1211的侧沿。由此,可以通过卡勾114与第一滑槽1211的侧沿的配合,可以使转头组件11与显示屏底座121可靠地连接,且方便转头组件11与显示屏底座121的连接。在旋转显示屏组件12时,卡勾114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可以沿着第一滑槽1211滑动。其中,卡勾11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在卡勾114为多个时,多个卡勾114可以均匀地配合在第一滑槽121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6,显示屏底座121上还设有沿环绕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213,第二滑槽1213可以设在第一滑槽1211的外侧(所述“外侧”是指远离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转头组件11上连接有螺钉161,螺钉161穿过第二滑槽1213与转头组件11相连,且螺钉161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沿第二滑槽1213可滑动。由此,通过螺钉161进一步地保证转头组件11与显示屏底座121可靠地连接。在旋转显示屏组件12时,螺钉161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可以沿着第二滑槽1213滑动。其中,螺钉16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在螺钉161为多个时,多个螺钉161可以均匀地配合在第二滑槽1213内。
例如,在图1、图9-图16的示例中,第一旋转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滑槽12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每个第一滑槽1211环绕第一旋转中心轴的角度大致为90度,每个第一滑槽1211的侧沿设有缺口槽1212,在第一滑槽1211的延伸方向上该缺口槽1212位于第一滑槽1211的中部位置。第一卡勾114为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槽1213为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槽1213设在第一滑槽1211的外侧且与第一滑槽1211错开设置,每个第二滑槽1213环绕第一旋转中心轴的角度大致为90度,螺钉161为两个,转头组件1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螺钉柱1121。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进行稳定连接,防止施加力使显示屏组件12转动时显示屏组件12从转头组件11中脱出。
在将显示屏底座121与转头组件11装配时,可以先将显示屏底座121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并使显示屏底座121上的缺口槽1212对准转头组件11上的卡勾114,将卡勾114的端部穿过缺口槽1212。再将显示屏底座121沿第一顺时针方向e2旋转45度,此时卡勾114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沿第一滑槽1211滑动至第一滑槽1211的端部,且卡勾114勾住第一滑槽1211的侧沿以使显示屏组件12连接在转头组件11上。然后,将两个螺钉161分别穿过相应的第二滑槽1213并与转头组件11上的螺钉柱1121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在需要转动显示屏组件12时,可以通过外力推动显示屏组件12旋转,此时卡勾114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可以沿着第一滑槽1211滑动,且螺钉161相对于显示屏组件12可以沿着第二滑槽1213滑动。由此,既保证了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15、图17及图18,显示屏底座121的内侧连接有锁紧盖16,锁紧盖16可以大致形成为圆形,锁紧盖16封盖第一滑槽1211和第二滑槽1213。由此,通过锁紧盖16封盖第一滑槽1211和第二滑槽1213,可以对显示屏底座121与转头组件11之间的连接结构起到保护作用,且使得显示装置1的结构更为模块化、规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图13、图15、图17-图19,转头组件11具有第一转轴113,显示屏组件12与第一转轴113可旋转地相连,第一阻尼器13与第一转轴113相连。由此,通过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上的第一转轴113可转动地相连,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绕第一旋转中心轴转动,并通过第一阻尼器13与第一转轴113相连,使得第一转轴113在转动时通过第一阻尼器13对第一转轴113的阻尼作用,可以使第一转轴113稳定地转动,且可以使第一转轴113定位在任意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9-图13、图15、图17-图19,第一转轴113上具有与第一阻尼器13适配的第一方轴部1132,第一阻尼器13上形成有与第一方轴部1132适配的第一方孔131,第一方轴部1132插入第一方孔131内。由此,通过第一转轴113上的第一方轴部1132与第一阻尼器13上的第一方孔131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一阻尼器13与第一转轴113之间的相对滑动,使得第一转轴113与第一阻尼器13之间配合得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图13、图15、图17-图19,显示屏组件12上设有第一轴承14和轴承座15,第一轴承14设在轴承座15上,轴承座15与显示屏组件12相连以使第一轴承14的外圈与显示屏组件12相连,第一轴承14的内圈与第一转轴113相连。由此,可以减少第一转轴113与显示屏组件12之间的摩擦磨损,延长第一转轴113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图9-图13、图15、图17-图19的示例中,转头组件11具有第一转轴113,第一转轴113包括圆柱形的第一圆轴部1131、第一方轴部1132和连接部1133,其中第一方轴部1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轴部1131、连接部1133相连,第一阻尼器13具有第一方孔131。在安装时,可以先通过螺钉132将第一阻尼器13安装至显示屏底座121上,再将轴承配合在轴承座15内,而后将轴承座15安装至显示屏底座121上,使得第一阻尼器13、第一轴承14和轴承座15与显示屏组件12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将转头组件11安装至显示屏底座121上,转头组件11上的第一转轴113依次穿过第一轴承14和第一阻尼器13,第一转轴113上的第一圆轴部1131与第一轴承14配合、第一转轴113上的第一方轴部1132与第一阻尼器13配合。而后通过螺母115与第一转轴113的连接部1133配合,可以防止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转头组件11上的卡勾114位于显示屏底座121上的缺口槽1212时而脱出,保证显示屏组件12在旋转地过程中稳定地连接在显示屏底座121上。
需要说明的是,转头组件11安装至显示屏底座121上的安装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在将转头组件11安装至显示屏底座121上,可以先通过显示屏底座121上的缺口槽1212与转头组件11上的卡勾114的配合以将转头组件11连接至显示屏底座121上。在上述螺母115与第一转轴113的连接部1133配合之后,再将两个螺钉161分别依次穿过锁紧盖16及相应的第二滑槽1213并与转头组件11上的螺钉柱1121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显示屏组件12与转头组件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图12及图18,转头组件11包括耳部111和圆形板112。耳部111具有安装孔1111,安装孔1111的轴线与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圆形板112与耳部111相连,且圆形板112与显示屏组件12可旋转地相连。其中,显示屏组件12的背面设有圆形槽1214,且圆形板112可旋转地配合在圆形槽1214内。由此,通过转头组件11上的圆形板112可旋转地配合在圆形槽1214内,方便转头组件11与显示屏组件12,并可以使转头组件11与显示屏组件12可靠地连接。
例如,在图9、图12及图18的示例中,圆形板112上设有上述两个螺钉柱1121,两个螺钉161依次穿过锁紧盖16及相应的第二滑槽1213并与圆形板112上的螺钉柱1121配合,从而可以使圆形板112安装在显示屏组件12的圆形槽1214内。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10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2、显示装置1和第二阻尼器21。
具体而言,显示装置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服务机器人100的显示装置1,由此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可以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显示装置1的转头组件11绕第二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机器人主体2相连,且第二旋转中心轴与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第二阻尼器21分别与机器人主体2和转头组件11相连。由此,通过第二阻尼器21对转头组件11的阻尼作用,可以使转头组件11可稳定地在绕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转头组件11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在转头组件11绕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时同时带动显示屏组件12绕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由此,可以使显示装置1绕不同的旋转中线轴稳定地旋转且可以转动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服务机器人100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旋转中心轴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旋转中心轴沿左右方向延伸。显示屏组件12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水平转动时,显示屏组件12可以绕第一逆时针方向e1转动,显示屏组件12也可以绕与第一逆时针方向e1相反的第一顺时针方向e2转动,用户可以根据场景需要将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任意位置。显示屏组件12绕第二旋转中心轴上下转动时,显示屏组件12可以绕第二逆时针方向e3转动,显示屏组件12也可以绕与第二逆时针方向e3相反的第二顺时针方向e4转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显示屏组件12的高度,从而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绕不同的方向转动,使得显示屏组件12的旋转更为方便、灵活,以方便不同的用户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转动至合适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100,通过设置上述的显示装置1,使得显示屏组件12可以稳定地绕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显示屏组件12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阻尼器21使得转头组件11可稳定地在绕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且可以使转头组件11旋转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由此可以使显示装置1绕不同的旋转中线轴稳定地旋转且可以转动至任意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该服务机器人100的使用的方便性和适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8,机器人主体2的上端设有第二转轴22,显示装置1与第二转轴22可旋转地相连,第二阻尼器21与第二转轴22相连。由此,通过显示装置1与机器人主体2上的第二转轴22可转动地相连,可以使显示装置1绕第二旋转中心轴转动,并通过第二阻尼器21与第二转轴22相连,使得第二转轴22在转动时通过第二阻尼器21对第二转轴22的阻尼作用,可以使第二转轴22稳定地转动,且可以使第二转轴22定位在任意位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7和图8,第二转轴22上具有与第二阻尼器21适配的第二方轴部222,第二阻尼器21上形成有与第二方轴部222适配的第二方孔211,第二方轴部222插入第二方孔211内。由此,通过第二转轴22上的第二方轴部222与第二阻尼器21上的第二方孔211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二阻尼器21与第二转轴22之间的相对滑动,使得第二转轴22与第二阻尼器21之间配合得稳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6.显示屏组件12上设有第二轴承23,第二轴承23的外圈与转头组件11相连,第二轴承23的内圈与第二转轴22相连。由此,第二轴承23作为主要支撑显示装置1的部件,可以减少第二转轴22与显示屏组件12之间的摩擦磨损,延长第二转轴22的使用寿命,并可以避免长时间转动后各个部件间的磨损造成显示屏组件12的颤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图6,机器人主体2的上端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转头组件11设在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之间,且第一支撑部24和转头组件11之间以及第二支撑部25和转头组件11之间均设有第二阻尼器21。由此,可以使转头组件11两端受到的阻尼力均衡,从而使得转头组件11更稳定地转动且保证显示装置1可以转动至任意位置定位。另外,由于显示屏组件12自身有一定的重量,通过设置上述的两个第二阻尼器21,可以克服显示屏组件12的重力,使显示屏组件12能随意定位在不同的角度。
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转头组件11包括耳部111和圆形板112。耳部111具有安装孔1111,安装孔1111为两个且位于耳部111的左右两端,两个安装孔1111同轴设置且其轴线为第二旋转中心轴的轴线,圆形板112与耳部111相连,且圆形板112与显示屏组件12可旋转地相连。其中,显示屏组件12的背面设有圆形槽1214,且圆形板112可旋转地配合在圆形槽1214内。机器人主体2的上端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转头组件11的耳部111设在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之间,服务机器人100还包括两个第二阻尼器21、两个第二转轴22和两个第二轴承23。每个第二转轴22包括圆盘形的固定部221、第二方轴部222和圆柱形的第二圆轴部223,其中第二方轴部22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221、第二圆轴部223相连,第二阻尼器21具有第二方孔211。
参照图3和图6,在将转头组件11的耳部111与机器人主体2的上端进行安装时,先将两个第二轴承23分别安装至耳部111的两个安装孔1111内的相应位置、在将两个第二阻尼器21分别通过螺钉212固安装至耳部111的两个安装孔1111内的相应位置且位于相应的第二轴承23的外侧。然后,将转头组件11的耳部111放入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之间,两个第二转轴22分别穿过第一支撑部24和第二支撑部25并分别穿入耳部111的两个安装孔1111内,并使得每个第二转轴22的第二圆轴部223与第二轴承23配合且使得每个第二转轴22的第二方轴部222与第二阻尼器21的第二方孔211配合。最后,通过螺钉2211穿过两个第二转轴22的固定部221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4、第二支撑部25相连。由此,可以将转头组件11与机器人主体2的上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显示装置1绕第二旋转中心轴转动时,第二轴承23、第二阻尼器21、转头组件11和显示屏组件12一并上下转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头组件;
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绕第一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设在所述显示屏组件上并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屏底座,所述显示屏底座与所述转头组件可旋转地相连;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显示屏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头组件上设有卡勾,所述显示屏底座上设有沿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沿设有缺口槽,所述卡勾的端部穿过所述缺口槽并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沿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且所述卡勾勾住所述第一滑槽的侧沿,所述卡勾包括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底座上设有沿环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转头组件上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且所述螺钉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组件沿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底座的内侧连接有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封盖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头组件具有第一转轴,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旋转地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阻尼器适配的第一方轴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方轴部适配的第一方孔,所述第一方轴部插入所述第一方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上设有第一轴承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头组件包括:
耳部,所述耳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
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与所述耳部相连,且所述圆形板与所述显示屏组件可旋转地相连,
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的背面设有圆形槽,且所述圆形板可旋转地配合在所述圆形槽内。
10.一种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主体;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转头组件绕第二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
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分别与所述机器人主体和所述转头组件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可旋转地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阻尼器适配的第二方轴部,所述第二阻尼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方轴部适配的第二方孔,所述第二方轴部插入所述第二方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上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头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端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转头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转头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转头组件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阻尼器。
CN201620822080.3U 2016-08-01 2016-08-01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Active CN205969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080.3U CN205969117U (zh) 2016-08-01 2016-08-01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080.3U CN205969117U (zh) 2016-08-01 2016-08-01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9117U true CN20596911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2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2080.3U Active CN205969117U (zh) 2016-08-01 2016-08-01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9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8805A (zh) * 2016-08-01 2016-11-09 美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8805A (zh) * 2016-08-01 2016-11-09 美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6428A (zh) 一种搭载有控制力矩陀螺,并且具有原地自转能力的球形机器人
CN103338823A (zh) 用于高尔夫球杆头和杆身的可脱开和可更换连接部
CN205969117U (zh)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CN105782661B (zh) 云台
CN209876395U (zh) 一种医疗影像显示装置的调节机构
CN211039374U (zh) 一种等分角自锁式阻尼转轴
CN106078805A (zh)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显示装置及服务机器人
US7857556B1 (en) Multi-function drill press system
CN107315306A (zh) 一种便于手动调节的安防镜头
CN211649537U (zh) 一种工程造价测绘设备支架
CN206394884U (zh) 旋翼式无人机的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旋翼式无人机
CN206593878U (zh) 截割试验装置
CN207399340U (zh) 摄像机
CN204334251U (zh) 一种嵌线架
CN207992697U (zh) 指针逆跳结构及钟表
CN206841146U (zh) 机器人行走装置和轮式机器人
CN205956687U (zh) 护眼护颈显示器支架
CN104902262B (zh) 一种无固定显示屏的体三维显示装置
CN205931293U (zh) 全景摄像无人机
CN205352207U (zh) 可拆式镖盘转动装置
CN106275472B (zh) 全景摄像无人机
CN110053758B (zh) 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其无人机
CN110260121B (zh) 一种无连续盲区的旋转摄像头
CN208597992U (zh) 齿圈转盘结构及转动展示台
CN208524336U (zh) 一种电动旋转展示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3

Address after: 528311 Three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s of Penglai Road Industrial Avenue Mei, Beijiao Town,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Midea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100 Building No. 3, south side of Hengshan Road, Wu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Wuhu

Patentee before: Robot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1

Address after: 528311 North Jiao Community Resident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KA ROBOT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Three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s of Penglai Road Industrial Avenue Mei, Beijiao Town,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DEA INTELLIGENT ROB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