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1242U -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1242U
CN205961242U CN201620910257.5U CN201620910257U CN205961242U CN 205961242 U CN205961242 U CN 205961242U CN 201620910257 U CN201620910257 U CN 201620910257U CN 205961242 U CN205961242 U CN 205961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bile terminal
earphone base
earphone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0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赞坚
赵明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02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1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1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12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耳机孔,所述第一壳体的设有所述耳机孔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敞开;PCB板,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耳机座,所述耳机座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耳机座上设有耳机弹片,所述耳机弹片从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避让部,所述耳机座设在所述PCB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的强度和耳机孔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壳体一般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耳机孔,耳机座一般焊接在PCB板上,耳机座随PCB板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装配时,为了避免耳机座上伸出的耳机弹片被压坏,第一壳体的具有耳机孔的整个内侧壁上减胶避让以形成避让区,这导致第一壳体的强度降低,耳机孔结构的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有利于提高第一壳体上耳机孔的结构强度,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耳机孔,所述第一壳体的设有所述耳机孔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敞开;PCB板,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耳机座,所述耳机座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耳机座上设有耳机弹片,所述耳机弹片从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避让部,所述耳机座设在所述PCB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通过在第一壳体的设有耳机孔的侧壁上设置避让部,并使避让部具有朝向第一壳体的中心敞开的插入口,这可避免将避让部设在第一壳体的设有耳机孔的整个侧壁上即仅需将避让部设在第一壳体的设有耳机孔的侧壁的局部位置,从而进一步通过斜插的方式使耳机弹片经过插入口插入避让部,不但装配简单,而且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的强度和耳机孔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耳机孔的结构的可靠性,避免了耳机孔的开裂失效等,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卡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座可拆卸地设在所述PCB板上。
具体地,所述PCB板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耳机座的周壁上设有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弹性止抵在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周壁上。
具体地,所述弹性支脚为多个,所述固定凹槽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弹性支脚一一对应配合。
具体地,所述固定凹槽为一个,所述耳机座放置在所述固定凹槽内。
具体地,所述弹性支脚为多个,所述多个弹性支脚设在所述耳机座的相对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上述的壳体组件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的强度,提高耳机孔的结构的可靠性,从而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耳机座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座与PCB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PCB板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壳体1;耳机孔11;避让部12;插入口13;
PCB板2;固定凹槽21;
耳机座3;弹性支脚31;耳机弹片32;耳机适配部33;螺钉孔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可用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或平板电脑等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图未示出)、PCB板2和耳机座3。
具体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PCB板2和耳机座3可容纳在容纳腔内。
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耳机孔11,耳机座3上设有耳机适配部33和耳机弹片32,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耳机功能时,用户可将耳机头插入耳机孔11内以使耳机头容纳在耳机适配部33内,同时耳机头与耳机弹片32接触,从而实现耳机功能。
具体地,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部12,避让部12具有插入口13,插入口13朝向第一壳体1的中心敞开。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贯穿第一壳体1的侧壁的厚度的耳机孔11,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内侧壁上设有避让部12,避让部12具有朝向第一壳体1的中心敞开的插入口13,耳机弹片32可从插入口13插入避让部12。由此避让部12只形成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的局部位置,在将耳机座3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的过程中,可首先使得耳机弹片32从插入口13插入避让部12,随后再将耳机座3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即可保证在装配耳机座3的过程中,避免耳机弹片32被压坏,同时避让部12设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的局部区域(例如,耳机弹片32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的投影区域的位置),在保证手机轻薄化的基础上,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1的强度和耳机孔11的结构强度,提高耳机孔11的结构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体验。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插入口13朝向第一壳体1的中心敞开,所述的“中心”是指第一壳体1的几何形状的中心。例如,当第一壳体1形成为大体长方体状时,长方体的对角线的交点即为第一壳体1的中心。
耳机座3设在PCB板2上,即在将耳机座3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之后,进一步将耳机座3固定在PCB板2上,随后将PCB板2固定在第二壳体上。
具体而言,在对壳体组件的装配过程中,首先将耳机座3相对第一壳体1倾斜放置以使得耳机弹片32从插入口13斜插插入避让部12,之后将耳机座3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随后进一步实现耳机座3与PCB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接着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装配,并将PCB板2固定在第二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通过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上设置避让部12,并使避让部12具有朝向第一壳体1的中心敞开的插入口13,这可避免将避让部设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整个侧壁上即仅需将避让部12设在第一壳体1的设有耳机孔11的侧壁的局部区域,进一步通过斜插的方式使耳机弹片32经过插入口13插入避让部12,不但装配简单,而且可避免耳机弹片32被压坏,同时避让部12的结构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1的强度和耳机孔1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耳机孔11的结构的可靠性,避免了耳机孔11的开裂失效等,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座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壳体1内,例如,如图1所示,耳机座3上设有螺钉孔34,第一壳体1内设有螺钉柱,螺钉可依次穿过螺钉孔34和螺钉柱以将耳机座3固定在第一壳体1内。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耳机座3与第一壳体1之间卡扣连接,例如,耳机座3上设有卡接扣,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接扣配合的卡槽,通过卡接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第一壳体1与耳机座3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耳机座3可拆卸地设在PCB板2上。由此,可便于实现耳机座3与PCB板2之间的装配和拆卸。
具体地,PCB板2上设有固定凹槽21,耳机座3的周壁上设有弹性支脚31,弹性支脚31弹性止抵在固定凹槽21的内周壁上,从而将耳机座3固定在PCB板2上。
优选地,当弹性支脚31止抵在固定凹槽21上时,即可实现耳机座3与PCB板2之间的电连接以便于实现耳机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弹性支脚31为多个,固定凹槽21为多个且与多个弹性支脚31一一对应配合,也就是说,PCB板2上设有多个固定凹槽21,耳机座3上设有多个弹性支脚31,每个弹性支脚31可对应插入每个固定凹槽21内以与实现PCB板2与耳机座3的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凹槽21为一个,耳机座3放置在固定凹槽21内,耳机座3的周壁上的弹性支脚31可弹性止抵在固定凹槽21的内周壁上,从而实现PCB板2与耳机座3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弹性支脚31为多个,多个弹性支脚31设在耳机座3的相对侧壁上,从而可将耳机座3可靠地固定在PCB板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设置上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有利于增强第一壳体1的强度,提高耳机孔11的结构的可靠性,从而延长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耳机孔,所述第一壳体的设有所述耳机孔的侧壁上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敞开;
PCB板,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耳机座,所述耳机座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耳机座上设有耳机弹片,所述耳机弹片从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避让部,所述耳机座设在所述PCB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可拆卸地设在所述PCB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耳机座的周壁上设有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弹性止抵在所述固定凹槽的内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脚为多个,所述固定凹槽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弹性支脚一一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槽为一个,所述耳机座放置在所述固定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脚为多个,所述多个弹性支脚设在所述耳机座的相对侧壁上。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游戏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CN201620910257.5U 2016-08-19 2016-08-19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1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0257.5U CN205961242U (zh) 2016-08-19 2016-08-19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0257.5U CN205961242U (zh) 2016-08-19 2016-08-19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1242U true CN205961242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025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1242U (zh) 2016-08-19 2016-08-19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1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223A (zh) * 2018-03-31 2018-09-04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223A (zh) * 2018-03-31 2018-09-04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8495223B (zh) * 2018-03-31 2021-04-02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5044B2 (en) Multi-functional battery box
US8690596B2 (en) Jack connector
CN106299855A (zh) 可插拔式墙壁插座
CN202025951U (zh) 微型视频连接器插座结构
CN205961242U (zh)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1924287B (zh) 铡刀式连接器
CN208580888U (zh) 电连接器
CN201000962Y (zh) 沉板式语音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定位结构
WO2019084844A1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02196928U (zh) 电池连接器插头与插座的组配结构
CN20469640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562719U (zh) 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
CN202678570U (zh) 防水型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5933238A (zh) 无线路由器
CN207517927U (zh) 一种Type-C和Micro二合一的USB连接器
KR101142647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이중 배터리 장착 장치
CN202749589U (zh) 一种插座
CN201919129U (zh) 一种机顶盒
CN215300877U (zh) 一种耳机接口结构及具有其的麦克风装置
CN204696390U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母座
CN110262670A (zh) 一种键盘壳体、键盘及键盘组装方法
CN202111261U (zh) 电连接器
CN219395241U (zh) 控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09088568U (zh) 一种耳机充电座
CN208889910U (zh) 一种集成式插头插套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