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1040U -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61040U CN205961040U CN201620700563.6U CN201620700563U CN205961040U CN 205961040 U CN205961040 U CN 205961040U CN 201620700563 U CN201620700563 U CN 201620700563U CN 205961040 U CN205961040 U CN 205961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rbaceous plants
- big flowers
- certain herbaceous
- solar energy
- solar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35 sensit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追光系统,所述的追光系统包括太阳能支架、感光装置、驱动太阳能电池板的变位装置,感光装置借助控制器与变位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感光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第一感光管呈空心管状结构,第一感光管的底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感光装置,感光装置识别太阳位置,从而借助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转位,从而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光垂直,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较好的光照和较好的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备轻便,便于在家庭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新能源,而目前的光伏发电所使用的太阳能阵列多为面南固定安装,不能够随着太阳的运动而运动,而太阳能电池板只有与阳光方向垂直才有较好的发电功率,光伏阵列的固定,使得太阳能电池板难以追光运动,发电效果不理想,现有的太阳能追光系统体积庞大,采用多组电机驱动,但是定位不准确且对应用场合要求较高,而家庭太阳能发电用户,通常发电设备布局在屋顶上,空间狭窄,局部抗压性差,投资较大,难以进行太阳能的追光改造,造成了发电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能够像向日葵追赶阳光一样,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垂直于阳光的方向,保证较好的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追光系统,所述的追光系统包括太阳能支架、感光装置、驱动太阳能电池板的变位装置,感光装置借助控制器与变位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感光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第一感光管呈空心管状结构,第一感光管的底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
所述的第一感光管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板面设置。
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的距离为2-3厘米。
所述的太阳能支架设置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借助其本体上、下两侧设置的铰接轴与太阳能支架铰接。
所述的变位装置包括借助电机驱动的具有水平向移动自由度的总连杆、固定设置在铰接轴上的摆杆,摆杆与总连杆铰接。
所述的感光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寻日装置,寻日装置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感光管。
所述的安装座的弧面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二感光管沿水平向设置。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上还设置有感风装置,感风装置对称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感风装置为空心管状结构,管内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感风装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两侧呈倾斜的屋脊式设置,感风装置轴线与太阳能电池板板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感光装置,感光装置识别太阳位置,从而借助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转位,从而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光垂直,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较好的光照和较好的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备轻便,便于在家庭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电池板上感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寻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感风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太阳能支架,3、感光装置,401、第一感光管,402、第二感光管,5、光敏传感器,6、铰接轴,7、电机,8、总连杆,9、摆杆,10、寻日装置,11、安装座,12、感风装置,13、空气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及追光系统,所述的追光系统包括太阳能支架2、感光装置3、驱动太阳能电池板1的变位装置,感光装置3借助控制器与变位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感光装置3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401,第一感光管401呈空心管状结构,第一感光管401的底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两组并列设置的第一感光管401在随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安装后为东西向设置,分别命名为东侧管和西侧管,太阳为点光源,日出后,如图2所示,东侧管感光,西侧管不感光,此时变位装置不动作,太阳升高,光源向西侧移动,东侧管失去光线,当西侧管感光时,控制器启动,变位装置上电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自东向西转动,转动后,西侧管失去光线,东侧管再次感光,变位装置停止动作,太阳能电池板在变位装置驱动下,像向日葵一样,间歇性随着太阳转动,进而完成全天的追日动作。
为了保证在太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第一感光管401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1的板面设置。当阳光直射第一感光管401,光敏传感器5感光时,阳光刚好也与太阳能电池板1的板面垂直。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1的发电效率,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401 的距离为2-3厘米,此时阳光偏离板面的角度为3-4°,保证了较好的阳光直射强度。
所述的太阳能支架2设置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1借助其本体上、下两侧设置的铰接轴6与太阳能支架2铰接。太阳能电池板1东西向设置,其上下两侧的铰接轴6沿南北向设置,使得太阳能电池板1的转动方向为东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变位装置包括借助电机7驱动的具有水平向移动自由度的总连杆8、固定设置在铰接轴6上的摆杆9,摆杆9与总连杆8铰接。变位装置结构简单,电机7借助偏心轮机构驱动总连杆8,机构可靠,重量轻,适用于安装在屋顶的家用太阳能发电用户。
由于日常使用时会遇到阴天等不见阳光的天气情况,为了避免感光装置3中的两个第一感光管401同时失去阳光,所述的感光装置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寻日装置10,如图3所示,寻日装置10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感光管402。无论当阳光出现在何时、何方向,对应方向的寻日装置10上的第二感光管402捕捉阳光,此时控制器驱动太阳能电池板1转动,直到太阳能电池板1上固定的的两个第一感光管401重新感光为止。
所述的安装座11的弧面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二感光管402沿水平向设置。当两端水平设置的第二感光管402检测到阳光后,说明此时阳光照射角度接近水平,此时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或者落下,此时控制器驱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向东方,准备开始新一轮工作。
为了避免第一感光管401和第二感光管402内部进灰、进水,在感光管内还设置有密封用的、透明材质的盖板,用以隔绝感光管内部与外界环 境,保证设备可靠性和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上还设置有感风装置12,感风装置12对称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1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感风装置12为空心管状结构,如图4所示,管内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13,感风装置12在太阳能电池板1的两侧呈倾斜的屋脊式设置,感风装置12轴线与太阳能电池板1板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借助设置的感风装置12,当有侧风吹向太阳能电池板时,此时对应来风方向一侧的感风装置12内的空气流量传感器13感受到风量增加,此时控制器驱动太阳能电池板向来风方向转动,当两侧的空气流量传感器风量相同,说明两侧的感风装置12与风向角度相同,此时认为太阳能电池板1的板面与风向平行,所受风力影响最小。
本实用新型的变位装置采用机械驱动,所述的感光装置设置在队列首端的太阳能电池板1上,此板为主板,队列中其余板为从动板,电动机经减速机2000/1-3000/1的转速比减速后拖动整个队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队列,单片串联,安装方便,相比于传统的大面积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抗风能力强,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发电效率比传统固定式效率高1/3以上,有很强的投资回报比,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家用发电系统,缩小尺寸并缩减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后能够应用于灯杆发电系统。
Claims (9)
1.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及追光系统,所述的追光系统包括太阳能支架(2)、感光装置(3)、驱动太阳能电池板(1)的变位装置,感光装置(3)借助控制器与变位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光装置(3)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401),第一感光管(401)呈空心管状结构,第一感光管(401)的底部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光管(401)垂直于太阳能电池板(1)的板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光管(401)的距离为2-3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支架(2)设置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板(1)借助其本体上、下两侧设置的铰接轴(6)与太阳能支架(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位装置包括借助电机(7)驱动的具有水平向移动自由度的总连杆(8)、固定设置在铰接轴(6)上的摆杆(9),摆杆(9)与总连杆(8)铰接,电机(7)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光装置(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寻日装置(10),寻日装置(10)与控制器电连接,寻日装置(10)包括圆弧形结构的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弧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感光管(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11)的弧面两端分别设置的第二感光管(402)沿水平向设 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上还设置有感风装置(12),感风装置(12)对称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1)的左、右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风装置(12)为空心管状结构,管内设置有空气流量传感器(13),感风装置(12)在太阳能电池板(1)的两侧呈倾斜的屋脊式设置,感风装置(12)轴线与太阳能电池板(1)板面的倾斜角度为30-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00563.6U CN205961040U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00563.6U CN205961040U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61040U true CN205961040U (zh) | 2017-02-15 |
Family
ID=57969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005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61040U (zh) | 2016-07-05 | 2016-07-05 |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6104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2476A (zh) * | 2017-09-29 | 2018-01-19 |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跟随机器人及其跟随方法 |
CN108039860A (zh) * | 2018-01-12 | 2018-05-15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及施工方法 |
CN109164832A (zh) * | 2018-08-21 | 2019-01-08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角度自动调整系统 |
CN110838813A (zh) * | 2019-11-25 | 2020-02-25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风能追光追风发电装置 |
CN112768189A (zh) * | 2020-12-28 | 2021-05-07 | 中变集团上海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干式变压器 |
-
2016
- 2016-07-05 CN CN201620700563.6U patent/CN2059610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2476A (zh) * | 2017-09-29 | 2018-01-19 | 南京昱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跟随机器人及其跟随方法 |
CN108039860A (zh) * | 2018-01-12 | 2018-05-15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带追踪系统的微阵列光伏电池组太阳能路面及施工方法 |
CN109164832A (zh) * | 2018-08-21 | 2019-01-08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角度自动调整系统 |
CN109164832B (zh) * | 2018-08-21 | 2021-06-18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角度自动调整系统 |
CN110838813A (zh) * | 2019-11-25 | 2020-02-25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风能追光追风发电装置 |
CN110838813B (zh) * | 2019-11-25 | 2024-06-04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一种折叠式太阳能风能追光追风发电装置 |
CN112768189A (zh) * | 2020-12-28 | 2021-05-07 | 中变集团上海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干式变压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61040U (zh) | 一种葵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02255566B (zh) |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 |
CN203675042U (zh) | 一种光伏跟踪器的主轴连接结构 | |
CN207067811U (zh) | 智能追光太阳能装置 | |
CN111879020B (zh) | 利用相变储能技术且可自动追踪阳光的太阳能集热器系统 | |
CN204494861U (zh) | 一种双镜式太阳能锅炉 | |
CN206479847U (zh) | 追踪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07769712A (zh) | 一种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1412273Y (zh) | 增强型太阳能风能自动跟踪发电装置 | |
CN209267493U (zh) | 一种基于风光互补系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10855234A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01319569Y (zh) | 齿轮式摆动太阳能支架 | |
CN103049004A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太阳光照射角度跟踪系统 | |
CN211289848U (zh) | 一种新型光伏太阳能路灯 | |
CN202339508U (zh) | 太阳能自动追踪装置 | |
CN205566192U (zh) | 全天候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跟踪及角度调节装置 | |
CN106169907A (zh) | 一种追日太阳能发电系统 | |
CN108400765A (zh) | 一种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双自由度光伏发电装置及追踪方法 | |
CN207194255U (zh) | 一种智能光伏幕墙 | |
CN207399140U (zh) | 一种反射型槽式聚光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1589177U (zh) | 太阳能路灯 | |
CN2479443Y (zh) | 太阳灶阳光自动跟踪装置 | |
CN208720536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全天候热水器 | |
CN113904614A (zh) | 一种基于风力调节的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4086994U (zh) | 斜单轴太阳能追日光伏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