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0346U - 漏电保护插座 - Google Patents

漏电保护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0346U
CN205960346U CN201620946171.8U CN201620946171U CN205960346U CN 205960346 U CN205960346 U CN 205960346U CN 201620946171 U CN201620946171 U CN 201620946171U CN 205960346 U CN205960346 U CN 205960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ocking plate
interlocking
connec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61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461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0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0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复位按钮、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磁机构和机械联锁机构,机械联锁机构包括可锁扣连接的联锁拉杆和联锁片,复位按钮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供手动操作,复位按钮的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并通过复位弹簧弹性安装在壳体内,且复位按钮的伸入端与联锁拉杆的一端联动连接,联锁拉杆的另一端与联锁片锁扣连接,电磁机构与联锁片驱动连接,联锁片与动触点驱动连接,能够驱动动触点与静触点连接或断开;漏电时电磁机构动作,驱动联锁片与所述联锁拉杆的另一端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联锁拉杆和复位按钮被顶起,同时联锁片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扣快速且安全性高的漏电保护插座。

Description

漏电保护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控制场合和家庭用的各类插座功能单一,存在抗氧化能力不足、接通能力差、耐高温湿热能力不足等缺陷,故障率极高,同时在电路或电器绝缘受损发生对地短路而导致人身触电和电器火灾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尤其是家庭用墙壁插座需时时警惕,防止孩童不小心触碰造成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扣快速且安全性高的漏电保护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复位按钮2、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所述机械联锁机构4包括可锁扣连接的联锁拉杆41和联锁片42,所述复位按钮2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供手动操作,复位按钮2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内并通过复位弹簧弹性安装在壳体1内,且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与联锁拉杆41的一端联动连接,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与联锁片42锁扣连接,所述电磁机构3与联锁片42驱动连接,所述联锁片42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能够驱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连接或断开;
漏电时电磁机构3动作,驱动联锁片42与所述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联锁拉杆41和复位按钮2被顶起,同时联锁片42带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断开。
优选地,所述机械联锁机构4还包括支持座43,所述壳体1内的安装架14设有位于联锁拉杆41的下方的竖向滑槽141a,用于限位支持座43,所述联锁片42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所述支持座43和联锁片42上分别设有供联锁拉杆41穿过的第一导向孔430和第二导向孔420,所述联锁片42的第二导向孔420的一侧壁卡入联锁拉杆41的卡槽41a内实现联锁片42与联锁拉杆41锁扣连接,所述联锁片42的另一侧与电磁机构3的动铁芯31驱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联锁片42通过支持座43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50设置在弹片5的端部上与静触点60相对,带有动触点50的弹片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片5位于支持座43的两侧,所述支持座43的两侧设有伸出竖向滑槽141a的支撑臂432,支撑臂432上对应设有与两个弹片5配合的两个限位缺口433,弹片5搭接在限位缺口433内实现联锁片42可驱动动触点50。
优选地,所述联锁片42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连接片421和第二连接片422,其中第一连接片421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第二连接片422置于支持座43外与动铁芯31相对,且第二连接片422与支持座43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电磁机构3包括电磁线圈和动铁芯31,所述安装架14包括设有竖向滑槽141a的第一柱体141、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柱体141的外壁上的第二柱体142,所述第二柱体142的轴向设有与竖向滑槽141a连通的轴向通孔142a,用于安装动铁芯31,第二柱体142外套装有电磁线圈。
优选地,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位于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的上方的隔离支架13,所述隔离支架13上位于复位按钮2的正下方设有环绕联锁拉杆41的弹簧安装槽130,所述复位弹簧套在联锁拉杆41上位于弹簧安装槽130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隔离支架13的顶面和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上盖12的边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安装的卡扣121,所述卡扣121为倒钩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底座11的底板上设有两个接地线孔110。
优选地,所述漏电保护插座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漏电信号采集电路、脱扣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L1相和电源L2相相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互感器T1和互感器T2,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1的两端引线连接,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2的两端引线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SCR和控制芯片IC,可控硅SCR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SCR的G极与控制芯片IC连接;控制芯片IC分别与漏电信号采集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1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电流,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漏电电流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2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时间,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超过额定时间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通过机械联锁机构的联锁拉杆和联锁片之间锁扣连接,可实现插座的零线或火线接通或断开,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达到漏电发生时快速脱扣切断电源,避免出现触电事故,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和漏电保护的性能。此外,借助支持座实现联锁片与联锁拉杆的锁扣连接的设置,动作精准且可靠,提高驱动的连贯性和可靠性,保障漏电时快速脱扣,提高插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壳体内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隔离支架下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壳体内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联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壳体外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0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复位按钮2、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机械联锁机构4包括可锁扣连接的联锁拉杆41和联锁片42,复位按钮2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供手动操作,复位按钮2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内并通过复位弹簧弹性安装在壳体1内,且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与联锁拉杆41的一端联动连接,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与联锁片42锁扣连接,电磁机构3与联锁片42驱动连接,联锁片42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能够驱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连接或断开;漏电时电磁机构3动作,驱动联锁片42与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联锁拉杆41和复位按钮2被顶起,同时联锁片42带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断开。通过机械联锁机构的联锁拉杆和联锁片之间锁扣连接,可实现插座的零线或火线接通或断开,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可靠,达到漏电发生时快速脱扣切断电源,避免出现触电事故,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和漏电保护的性能。
如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机构4,还包括支持座43,壳体1内的安装架14设有位于联锁拉杆41的下方的竖向滑槽141a,用于限位支持座43,联锁片42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支持座43和联锁片42上分别设有供联锁拉杆41穿过的第一导向孔430和第二导向孔420,联锁片42的第二导向孔420的一侧壁卡入联锁拉杆41的卡槽41a内实现联锁片42与联锁拉杆41锁扣连接,联锁片42的另一侧与电磁机构3的动铁芯31驱动配合。当然联锁片42也可以直接铰链连接在壳体1内,使得联锁片42可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移动。联锁拉杆41为圆柱体结构,卡槽41a为圆环形凹槽,联锁拉杆41在与联锁片42配合的端部上设有圆锥形端头41b。本实用新型借助支持座实现联锁片与联锁拉杆的锁扣连接的设置,动作精准且可靠,提高驱动的连贯性和可靠性,保障漏电时快速脱扣,提高插座的安全性。此外,联锁片42通过支持座43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动触点50设置在弹片5的端部上与静触点60相对,带有动触点50的弹片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片5位于支持座43的两侧,支持座43的两侧设有伸出竖向滑槽141a的支撑臂432,支撑臂432上对应设有与两个弹片5配合的两个限位缺口433,弹片5搭接在限位缺口433内实现联锁片42可驱动动触点50。联锁片42也可以直接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联锁片42通过支持座43间接与动触点50驱动的设置,相较于直接驱动,方便产品装配时的定位,提高驱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地,两个静触点60分别设置在用于连接零线或火线的两个电源连接片6上,每个电源连接片6的中部设有位于弹片5正上方的延伸片,静触点60设置在延伸片的底面上与弹片5上的动触点50相对,每个电源连接片6的两端均设有与插头的插片配合的弹性插孔,该弹性插孔由三个弹性弯折片围成。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联锁片42,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连接片421和第二连接片422,其中第一连接片421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第二连接片422置于支持座43外与动铁芯31相对,且第二连接片422与支持座43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联锁片42可复位。第二连接片422在面向支持座43的侧面上设有用于限位安装所述弹簧的凸包423;第一连接片4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片422连接,第一连接片421的另一端上设有凹字形孔42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机构3,包括电磁线圈和动铁芯31,安装架14包括设有竖向滑槽141a的第一柱体141、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柱体141的外壁上的第二柱体142,第二柱体142的轴向设有与竖向滑槽141a连通的轴向通孔142a,用于安装动铁芯31,第二柱体142外套装有电磁线圈。第一柱体141为中部设有竖向滑槽141a的方形柱体,第二柱体142为圆形柱体;动铁芯31可穿过竖向滑槽141a的一侧壁推动竖向滑槽141a内的联锁片42,竖向滑槽141a在与动铁芯3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避让联锁片42的避让缺口141c;竖向滑槽141a另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对应设有与两个支撑臂432相配合的两个滑口141b。安装架14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柱体142的两个支撑板143,两个支撑板143相间隔设置,套装在第二柱体142上的电磁线圈限位在两个支撑板143之间。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壳体1包括可扣合的底座11和上盖12、以及平铺安装在底座11内的隔离支架13,隔离支架13将底座11内分隔成位于隔离支架13上、下的两个安装空间。壳体1内安装有位于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的上方的隔离支架13,隔离支架13上位于复位按钮2的正下方设有环绕联锁拉杆41的弹簧安装槽130,复位弹簧套在联锁拉杆41上位于弹簧安装槽130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隔离支架13的顶面和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上;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两侧分别设有平置的U型滑块21,U型滑块21的两臂可沿隔离支架13上的滑槽滑行,以实现对复位按钮2的行程导向和限位。此外,壳体1的上盖12的边缘设有多个用于漏电保护插座安装的卡扣121,卡扣121为倒钩型结构。可快速安装,避免螺钉连接的繁琐和低效。卡扣1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扣121呈四角分布在上盖12的四角上。而且,如图9所示,壳体1的底座11的底板上设有两个接地线孔110。该插座设计了两处接地点,便于各种安装方式时接地线的连接。另外,上盖12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复位按钮2、测试按钮7和指示灯8的安装孔,测试按钮7附带相应的电路,按下测试按钮7,可模拟漏电存在的情况,以判断该插座的漏电检测功能是否正常;指示灯8能指示插座的漏电和正常工作。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漏电信号采集电路、脱扣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L1相和电源L2相相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互感器T1和互感器T2,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1的两端引线连接,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2的两端引线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SCR和控制芯片IC,可控硅SCR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SCR的G极与控制芯片IC连接;控制芯片IC分别与漏电信号采集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1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电流,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漏电电流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2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时间,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超过额定时间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插座的工作过程,在正常工作位置时,复位按钮2处于按下的位置,联锁拉杆41与联锁片42锁扣住,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联锁拉杆41拉起联锁片42和支持座43,支持座43顶起弹片5,使得弹片5上的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连接,实现插座的零线及火线分别接通;当有漏电流产生时,通过检测线圈的检测及电子电路的处理,达到漏电检测芯片设定电流值及持续时间时,漏电检测芯片输出控制信号,使电磁线圈得电,动铁芯31动作推动联锁片42,解除其与联锁拉杆41的锁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联锁拉杆41及复位按钮2被顶起,连接的动触点50和静触点60被断开,零线及火线的电路被切断,实现保护的目的。当故障消除后,手动按下复位按钮2,即可重新拉起动触点50和弹片5,实现插座的零线和火线电路的接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的复位按钮(2)、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所述机械联锁机构(4)包括可锁扣连接的联锁拉杆(41)和联锁片(42),所述复位按钮(2)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供手动操作,复位按钮(2)的另一端伸入壳体(1)内并通过复位弹簧弹性安装在壳体(1)内,且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与联锁拉杆(41)的一端联动连接,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与联锁片(42)锁扣连接,所述电磁机构(3)与联锁片(42)驱动连接,所述联锁片(42)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能够驱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连接或断开;
漏电时电磁机构(3)动作,驱动联锁片(42)与所述联锁拉杆(41)的另一端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联锁拉杆(41)和复位按钮(2)被顶起,同时联锁片(42)带动动触点(50)与静触点(6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联锁机构(4)还包括支持座(43),所述壳体(1)内的安装架(14)设有位于联锁拉杆(41)的下方的竖向滑槽(141a),用于限位支持座(43),所述联锁片(42)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所述支持座(43)和联锁片(42)上分别设有供联锁拉杆(41)穿过的第一导向孔(430)和第二导向孔(420),所述联锁片(42)的第二导向孔(420)的一侧壁卡入联锁拉杆(41)的卡槽(41a)内实现联锁片(42)与联锁拉杆(41)锁扣连接,所述联锁片(42)的另一侧与电磁机构(3)的动铁芯(31)驱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片(42)通过支持座(43)与动触点(50)驱动连接,所述动触点(50)设置在弹片(5)的端部上与静触点(60)相对,带有动触点(50)的弹片(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片(5)位于支持座(43)的两侧,所述支持座(43)的两侧设有伸出竖向滑槽(141a)的支撑臂(432),支撑臂(432)上对应设有与两个弹片(5)配合的两个限位缺口(433),弹片(5)搭接在限位缺口(433)内实现联锁片(42)可驱动动触点(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片(42)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连接片(421)和第二连接片(422),其中第一连接片(421)插装在支持座(43)的水平插槽(431)内,第二连接片(422)置于支持座(43)外与动铁芯(31)相对,且第二连接片(422)与支持座(43)之间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3)包括电磁线圈和动铁芯(31),所述安装架(14)包括设有竖向滑槽(141a)的第一柱体(141)、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柱体(141)的外壁上的第二柱体(142),所述第二柱体(142)的轴向设有与竖向滑槽(141a)连通的轴向通孔(142a),用于安装动铁芯(31),第二柱体(142)外套装有电磁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位于电磁机构(3)和机械联锁机构(4)的上方的隔离支架(13),所述隔离支架(13)上位于复位按钮(2)的正下方设有环绕联锁拉杆(41)的弹簧安装槽(130),所述复位弹簧套在联锁拉杆(41)上位于弹簧安装槽(130)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接在隔离支架(13)的顶面和复位按钮(2)的伸入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盖(12)的边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安装的卡扣(121),所述卡扣(121)为倒钩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座(11)的底板上设有两个接地线孔(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插座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漏电信号采集电路、脱扣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漏电测试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L1相和电源L2相相连接用于取电,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为其提供工作电源;还包括互感器T1和互感器T2,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1的两端引线连接,漏电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脱扣电路连接,为其提供脱扣信号,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互感器T2的两端引线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SCR和控制芯片IC,可控硅SCR的一端与脱扣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可控硅SCR的G极与控制芯片IC连接;控制芯片IC分别与漏电信号采集电路和保护电路连接,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1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电流,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漏电电流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控制芯片IC通过互感器T2直接监测主电路的漏电时间,当控制芯片IC在检测到的漏电电流超过额定时间时,控制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
CN201620946171.8U 2016-08-26 2016-08-26 漏电保护插座 Active CN205960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171.8U CN205960346U (zh) 2016-08-26 2016-08-26 漏电保护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6171.8U CN205960346U (zh) 2016-08-26 2016-08-26 漏电保护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0346U true CN205960346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6171.8U Active CN205960346U (zh) 2016-08-26 2016-08-26 漏电保护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03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3726A (zh) * 2020-10-13 2020-12-18 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13131293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温州市龙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美式漏电保护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3726A (zh) * 2020-10-13 2020-12-18 深圳市良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13131293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温州市龙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美式漏电保护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366U (zh) 漏电断路器
MX2013002905A (es) Mecanismo de bloqueo compacto para dispositivo electrico conmutado.
CN205960346U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4905593U (zh) 节能插座
CN210223925U (zh) 漏电保护器
CN103887764B (zh) 兼具定时自检和反接线保护功能的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1872957B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1872956B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1483297A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101162814A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103268844B (zh) 一种带有强制性脱扣剩余电流接地故障漏电保护插座
CN201774227U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201282206Y (zh) 一种防误闭锁接地锁具
CN201466675U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14006579B (zh) 一种光伏组件故障检测处理装置
CN201490482U (zh)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201422007Y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1882732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0990455Y (zh) 具有寿命终止检测功能的漏电保护插座
CN208608417U (zh) 一种新型电缆插头拔出和插入安全防护装置
CN208334617U (zh) 一种校验变电站直流系统泄漏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夹
CN206756973U (zh) 一种继电保护插件快速诊断装置
CN110726249B (zh) 漏电保护装置、方法及电热水器
CN201422008Y (zh) 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201369461Y (zh) 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