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6729U -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 Google Patents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6729U
CN205946729U CN201620818456.3U CN201620818456U CN205946729U CN 205946729 U CN205946729 U CN 205946729U CN 201620818456 U CN201620818456 U CN 201620818456U CN 205946729 U CN205946729 U CN 205946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piece
inner bracing
hole
support bar
clos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84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nod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nod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nod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nod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84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6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6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67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包括外支撑杆、内支撑杆及支撑环;外支撑杆具有中空的容纳腔,外支撑杆设置有镂空,内支撑杆具有中空的洒水腔,内支撑杆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支撑环具有环向设置的第一流道,支撑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内支撑杆与支撑环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二流道连接杆;连接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内支撑杆的开放端处连接有可与内支撑杆内壁螺纹连接的下封盘。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下封盘的设置,可控制本支撑架的最低出水位置,这样,可有效解决支撑架高位处水压不足的问题,进而,可对火龙果植株进行由上之下喷洒式的浇灌。

Description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背景技术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当前火龙果在种植过程中,主要通过墙面或树木作为火龙果攀援生长的基础。然而,这样的种植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另外,在火龙果种植过程中,除了对侧根进行浇灌外,为了使火龙果拥有良好的涨势,还需要对气生根进行浇灌。当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浇灌,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通过外支撑杆和内支撑杆的设置,不仅可根据火龙果植株的生长情况来调整支撑结构的高度位置,还可对攀援在支撑结构上的气生根进行自动浇灌。其中,通过下封盘和上封盘的设置,可控制本支撑架的出水位置,这样,可有效解决支撑架高位处水压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支撑杆、内支撑杆及设置于内支撑杆上部的支撑环;
外支撑杆具有中空的容纳腔,且其上端开放下端封闭,外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镂空,外支撑杆内壁的一侧上或者相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 向设置有螺纹段A;
内支撑杆位于容纳腔内,且内支撑杆可相对外支撑杆轴向移动,内支撑杆外壁的一侧上或者相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段B,螺纹段B可与螺纹段A螺纹配合,且两者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内支撑杆具有中空的洒水腔,且其上端封闭下端开放,内支撑杆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内支撑杆的开放端处连接有可与内支撑杆内壁螺纹连接的下封盘,下封盘的上端连接有贯穿内支撑杆封闭端的第一操作杆;
支撑环具有环向设置的第一流道,支撑环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通孔;
内支撑杆与支撑环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二流道连接杆,第二流道一端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二流道的另一端与洒水腔连通,连接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三通孔;
外支撑杆的底端贯穿有进水管,下封盘上转动设置有与洒水腔连通的出水管,进水管通过高压软管与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外支撑杆用于支撑内支撑杆,由于螺纹段A与螺纹段B在周向上错开设置,因而,通过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也即将螺纹段B旋转进螺纹段A内并与螺纹段A螺纹配合即可对内支撑杆的高度位置进行固定。应用时,根据火龙果植株的高度,调整整个支撑架的高度,具体地,先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使得螺纹段B与螺纹段A相脱离,再向上或向下移动内支撑杆以调节支撑环的位置,待调整好后,再反向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使得螺纹段B与螺纹段A再次螺纹配合。在种植过程中,也可根据火龙果的生长情况对支撑架的高 度进行反复调整,以期更适应火龙果的攀援生长。
另外,支撑环、连接杆及内支撑杆共同限定了支撑空间。火龙果生长时沿着内支撑杆攀援而进入支撑空间,通过内支撑杆、外支撑杆和支撑空间共同对火龙果进行支撑,从而保证火龙果的良好长势。
需对火龙果进行浇灌时,将进水管与灌溉系统的出水管道相连,开启灌溉系统,水流则通过进水管、高压软管进入洒水腔内,水充满洒水腔后则会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处喷出,以对火龙果进行全方位的灌溉。其中,由于外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镂空,因此,从第一通孔喷出的水则可穿过镂空对在本支撑架上攀援的气生根进行浇灌。
由于支撑架具有一定的高度,进入洒水腔内的水不易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位于高位处的第一通孔处喷出,这样,则会影响对火龙果顶部的浇灌。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支撑架设置有下封盘,它可对洒水腔的出水位置进行调整,具体地,当需要对火龙果的底部进行浇灌时,则转动第一操作杆,使之带动下封盘向下移动至内支撑杆的底部,这样,进入洒水腔内的水则可从内支撑杆的低位处喷射出;当需要对火龙果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进行由上至下的浇灌时,则方向转动第一操作杆,使之带动下封盘向上移动至靠近第二流道与洒水腔的连通处,这样,进入洒水腔内的水则可拥有足够水压,进而可从支撑环及连接杆及内支撑杆的高位处进行喷射。
可见,通过外支撑杆和内支撑杆的设置,不仅可根据火龙果植株的生长情况来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位置,还可对攀援在支撑架上的气生根进行自动浇灌。其中,通过下封盘的设置,可控制本支撑架的最低出水位置,这样,可有效解决支撑架高位处水压不足的问题,进而,可对火龙果植株进行由上之下喷洒式的浇灌。
进一步地,所述洒水腔内还螺纹连接有位于下封盘上方的上封盘,上封盘的上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内支撑杆封闭端的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的上端依次贯穿上封盘、第二操作杆及内支撑杆的封闭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封盘的设置,可对洒水腔出水的高度位置限制,将出水区域压缩至上封盘与下封盘之间的区域,这样,便于对火龙果植株进行有针对性的局部重点浇灌。具体地,当需要通过支撑环及连接杆进行浇灌时,则通过第一操作杆上移下封盘至靠近第二流道与洒水腔连通处的下方,再通过第二操作杆下移上封盘至靠近前述连通处的上方,也即将出水区域压缩至上封盘与下封盘之间的区域,这样,即可给予进入洒水腔内的水足够压强,使之进入第二流道及第一流道,并从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喷射而出。
下移下封盘时,为避免下封盘与内支撑杆相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杆的开放端设置有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堵塞,橡胶堵塞被切割形成贯穿的刀口。在洒水腔中充满水后,通过橡胶堵塞的设置,水不会立即从第一通孔喷出,当洒水腔内的水压足够大时,水才会通过橡胶堵塞上的刀口喷出,这样,可增大洒水腔中水喷出的距离和动能,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气生根进行浇灌。
进一步地,所述刀口为从所述橡胶堵塞的中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三条。如此,可增大了水喷出的范围,进而提升浇灌范围。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部分分布于所述镂空所对应的区域内,剩余部分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支撑环的上方。如此,即可对火龙果的顶部进行由上至下的浇灌,进一步增大浇灌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泄水口。 当洒水腔内的水通过第一通孔喷出时,会有少许水压较小的水流入外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泄水口的设置,可对前述积水进行泄流处理,这样,既可避免浪费水资源,又可对火龙果植株的底部进行浇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火龙果植株的高度,调整整个支撑结构的高度,具体地,先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使得螺纹段B与螺纹段A相脱离,再向上或向下移动内支撑杆以调节支撑环的位置,待调整好后,再反向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使得螺纹段B与螺纹段A再次螺纹配合。在种植过程中,也可根据火龙果的生长情况对支撑结构的高度进行反复调整,以期更适应火龙果的攀援生长。
2.需对火龙果进行浇灌时,将进水管与灌溉系统的出水管道相连,开启灌溉系统,水流则通过进水管、高压软管进入洒水腔内,水充满洒水腔后则通过第一通孔喷出,由于外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镂空,从第一通孔喷出的水则可对在本支撑结构上攀援的气生根进行浇灌。
3.由于支撑架具有一定的高度,进入洒水腔内的水不易从内支撑杆的高位处喷出,这样,则会影响对火龙果顶部的浇灌。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支撑架设置有下封盘和上封盘,它可控制本支撑架的出水位置,这样,可有效解决支撑架高位处水压不足的问题,进而,既可对火龙果植株进行由上之下喷洒式的浇灌,又可对火龙果植株进行有针对性的局部重点浇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支撑杆和外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0-内支撑杆,101-洒水腔,102-第一通孔,103-螺纹段B,104-限位环,20-支撑环,201-第一流道,202-第二通孔,30-连接杆,301-第二流道,302-第三通孔,401-下封盘,402-第一操作杆,403-上封盘,404-第二操作杆,501-进水管,502-出水管,503-高压软管,60-橡胶堵塞,601-刀口,70-外支撑杆,701-容纳腔,702-镂空,703-螺纹段A,704-泄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支撑杆70、内支撑杆10及设置于内支撑杆10上部的支撑环20;
外支撑杆70具有中空的容纳腔701,且其上端开放下端封闭,外支撑杆70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镂空702,外支撑杆70内壁的一侧上或者相 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段A703;
内支撑杆10位于容纳腔701内,且内支撑杆10可相对外支撑杆70轴向移动,内支撑杆10外壁的一侧上或者相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段B103,螺纹段B103可与螺纹段A703螺纹配合,且两者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内支撑杆10具有中空的洒水腔101,且其上端封闭下端开放,内支撑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102,内支撑杆10的开放端处连接有可与内支撑杆10内壁螺纹连接的下封盘401,下封盘401的上端连接有贯穿内支撑杆10封闭端的第一操作杆402;
支撑环20具有环向设置的第一流道201,支撑环2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流道201连通的第二通孔202;
内支撑杆10与支撑环20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二流道301连接杆30,第二流道301一端与第一流道201连通,第二流道301的另一端与洒水腔101连通,连接杆3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流道301连通的第三通孔302;
外支撑杆70的底端贯穿有进水管501,下封盘401上转动设置有与洒水腔101连通的出水管502,进水管501通过高压软管503与出水管502连通。
本实施例中,外支撑杆70用于支撑内支撑杆10,由于螺纹段A703与螺纹段B103在周向上错开设置,因而,通过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10,也即将螺纹段B103旋转进螺纹段A703内并与螺纹段A703螺纹配合即可对内支撑杆10的高度位置进行固定。应用时,根据火龙果植株的高度,调整整个支撑结构的高度,具体地,先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10,使得螺纹段B103与螺纹段A703相脱离,再向上或向下移动内支撑杆10以调节支撑环20的位置,待调整好后,再 反向小幅度旋转内支撑杆10,使得螺纹段B103与螺纹段A703再次螺纹配合。在种植过程中,也可根据火龙果的生长情况对支撑结构的高度进行反复调整,以期更适应火龙果的攀援生长。
另外,支撑环20、连接杆30及内支撑杆10共同限定了支撑空间。火龙果生长时沿着内支撑杆10攀援而进入支撑空间,通过内支撑杆10、外支撑杆70和支撑空间共同对火龙果进行支撑,从而保证火龙果的良好长势。
需对火龙果进行浇灌时,将进水管501与灌溉系统的出水管道相连,开启灌溉系统,水流则通过进水管501、高压软管503进入洒水腔101内,水充满洒水腔101后则会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202及第三通孔302处喷出,以对火龙果进行全方位的灌溉。其中,由于外支撑杆70上设置有多个镂空702,因此,从第一通孔102喷出的水则可穿过镂空702对在本支撑架上攀援的气生根进行浇灌。
由于支撑架具有一定的高度,进入洒水腔101内的水不易从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302以及位于高位处的第一通孔102处喷出,这样,则会影响对火龙果顶部的浇灌。为解决前述问题,本支撑架设置有下封盘401,它可对洒水腔101的出水位置进行调整,具体地,当需要对火龙果的底部进行浇灌时,则转动第一操作杆402,使之带动下封盘401向下移动至内支撑杆10的底部,这样,进入洒水腔101内的水则可从内支撑杆10的低位处喷射出;当需要对火龙果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进行由上至下的浇灌时,则方向转动第一操作杆402,使之带动下封盘401向上移动至靠近第二流道301与洒水腔101的连通处,这样,进入洒水腔101内的水则可拥有足够水压,进而可从支撑环20及连接杆30及内支撑杆10的高位处进行喷射。
可见,通过外支撑杆70和内支撑杆10的设置,不仅可根据火龙果植株的 生长情况来调整支撑结构的高度位置,还可对攀援在支撑结构上的气生根进行自动浇灌。通过下封盘401的设置,可控制本支撑架的最低出水位置,这样,可有效解决支撑架高位处水压不足的问题,进而,可对火龙果植株进行由上之下喷洒式的浇灌。
优选地,所述洒水腔101内还螺纹连接有位于下封盘401上方的上封盘403,上封盘403的上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内支撑杆10封闭端的第二操作杆404;所述第一操作杆402的上端依次贯穿上封盘403、第二操作杆404及内支撑杆10的封闭端。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封盘403的设置,可对洒水腔101出水的高度位置限制,将出水区域压缩至上封盘403与下封盘401之间的区域,这样,便于对火龙果植株进行有针对性的局部重点浇灌。具体地,当需要通过支撑环20及连接杆30进行浇灌时,则通过第一操作杆402上移下封盘401至靠近第二流道301与洒水腔101连通处的下方,再通过第二操作杆404下移上封盘403至靠近前述连通处的上方,也即将出水区域压缩至上封盘403与下封盘401之间的区域,这样,即可给予进入洒水腔101内的水足够压强,使之进入第二流道301及第一流道201,并从第三通孔302和第二通孔202处喷射而出。
下移下封盘401时,为避免下封盘401与内支撑杆10相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杆10的开放端设置有限位环104。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2内设置有橡胶堵塞60,橡胶堵塞60被切割形成贯穿的刀口601。在洒水腔101中充满水后,通过橡胶堵塞60的设置,水不会立即从第一通孔102喷出,当洒水腔101内的水压足够大时,水才会通过橡胶堵塞60上的刀口601喷出,这样,可增大洒水腔101中水喷出的距离和动能,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气生根进行浇灌。
优选地,所述刀口601为从所述橡胶堵塞60的中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三 条。如此,可增大了水喷出的范围,进而提升浇灌范围。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102部分分布于所述镂空702所对应的区域内,剩余部分第一通孔102位于所述支撑环20的上方。如此,即可对火龙果的顶部进行由上至下的浇灌,进一步增大浇灌范围。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杆70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泄水口704。当洒水腔101内的水通过第一通孔102喷出时,会有少许水压较小的水流入外支撑杆70的底部,通过泄水口704的设置,可对前述积水进行泄流处理,这样,既可避免浪费水资源,又可对火龙果植株的底部进行浇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外支撑杆(70)、内支撑杆(10)及设置于内支撑杆(10)上部的支撑环(20);
外支撑杆(70)具有中空的容纳腔(701),且其上端开放下端封闭,外支撑杆(70)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镂空(702),外支撑杆(70)内壁的一侧上或者相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段A(703);
内支撑杆(10)位于容纳腔(701)内,且内支撑杆(10)可相对外支撑杆(70)轴向移动,内支撑杆(10)外壁的一侧上或者相对应的两侧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螺纹段B(103),螺纹段B(103)可与螺纹段A(703)螺纹配合,且两者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内支撑杆(10)具有中空的洒水腔(101),且其上端封闭下端开放,内支撑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内外壁的第一通孔(102),内支撑杆(10)的开放端处连接有可与内支撑杆(10)内壁螺纹连接的下封盘(401)下封盘(401)的上端连接有贯穿内支撑杆(10)封闭端的第一操作杆(402);
支撑环(20)具有环向设置的第一流道(201),支撑环(2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流道(201)连通的第二通孔(202);
内支撑杆(10)与支撑环(20)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第二流道(301)连接杆(30),第二流道(301)一端与第一流道(201)连通,第二流道(301)的另一端与洒水腔(101)连通,连接杆(3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二流道(301)连通的第三通孔(302);
外支撑杆(70)的底端贯穿有进水管(501),下封盘(401)上转动设置有与洒水腔(101)连通的出水管(502),进水管(501)通过高压软管(503)与出水管(5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腔(101)内还螺纹连接有位于下封盘(401)上方的上封盘(403),上封盘(403)的上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内支撑杆(10)封闭端的第二操作杆(404);所述第一操作杆(402)的上端依次贯穿上封盘(401)、第二操作杆(404)及内支撑杆(10)的封闭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杆(10)的开放端设置有限位环(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2)内设置有橡胶堵塞(60),橡胶堵塞(60)被切割形成贯穿的刀口(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601)为从所述橡胶堵塞(60)的中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三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102)部分分布于所述镂空(702)所对应的区域内,剩余部分第一通孔(102)位于所述支撑环(20)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杆(70)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面的泄水口(704)。
CN201620818456.3U 2016-07-30 2016-07-30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6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456.3U CN205946729U (zh) 2016-07-30 2016-07-30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8456.3U CN205946729U (zh) 2016-07-30 2016-07-30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6729U true CN205946729U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7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845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6729U (zh) 2016-07-30 2016-07-30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67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970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方便对火龙果进行浇灌和采摘的火龙果支撑装置
CN111802221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巧家腾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龙果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970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岭南师范学院 一种方便对火龙果进行浇灌和采摘的火龙果支撑装置
CN111802221A (zh) * 2020-07-17 2020-10-23 巧家腾亚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龙果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0413A (zh)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CN205584947U (zh) 一种精品果树喷水装置
CN205946729U (zh) 带浇灌功能的种植架
CN106577188A (zh) 一种灌溉装置
CN207706924U (zh) 一种高效节水的园林灌溉装置
CN207167176U (zh) 一种自带浇水功能的橘子种植盆
CN108966949A (zh) 一种立体种植的蔬菜大棚
CN20590250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撑架
CN208258598U (zh) 一种具有灌溉功能的葡萄架
CN206101174U (zh) 一种感应式旋转喷淋装置
CN206993930U (zh) 一种果树喷淋装置
CN205902500U (zh) 火龙果支撑结构
CN115644024A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的节水型灌溉装置
CN205017990U (zh) 一种桃树喷灌装置
CN205902501U (zh) 用于火龙果种植的辅助装置
CN210124250U (zh) 一种用于金槐种植的便携式撒药设备
CN107660411A (zh) 火龙果支撑结构
CN205813069U (zh) 一种内嵌式滴管带
CN107660410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支撑架
CN206963549U (zh)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CN206963554U (zh) 灌溉车
CN206078289U (zh) 一种景观花木爬藤装置
CN205455033U (zh) 一种旋转伸缩式园林喷灌装置
CN205658132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种植喷灌系统
CN217790782U (zh) 一种小麦节水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