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5219U -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5219U
CN205945219U CN201620883051.8U CN201620883051U CN205945219U CN 205945219 U CN205945219 U CN 205945219U CN 201620883051 U CN201620883051 U CN 201620883051U CN 205945219 U CN205945219 U CN 205945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chopper circuit
buck
switch
m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83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峰
陈东升
熊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83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5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5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5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包括:市电供电模块和光伏供电模块,所述光伏供电模块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市电供电模块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光伏供电模块包括光伏阵列和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光伏阵列通过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市电和光伏互补的高压直流集中供电,负载可以获得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在光伏供电模块中光伏阵列的发电随发随用,减少了电力变换的次数,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并且,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到储能蓄电池,整体成本得以大大减低,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市电和光伏实现互补供电。其中,一、市电和光伏的交流互补供电系统中,市电直接给负载供电;光伏板给蓄电池储能,在需要时蓄电池逆变放电,这两种能源切换交替工作。二、市电和光伏的直流互补供电系统中,市电通过变换给负载供电;光伏板给蓄电池储能,在需要时斩波变压放电,这两种能源切换交替工作。以上这两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系统,负载得到的电压较低,并且,其电力变换的次数较多,进而影响了发电效率;此外,由于使用了储能蓄电池,成本较高,实用寿命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低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包括:市电供电模块和光伏供电模块,所述光伏供电模块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市电供电模块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光伏供电模块包括光伏阵列和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光伏阵列通过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光伏供电模块并联连接至所述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伏阵列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包括电感L1、 二极管D1和电容C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还包括开关SW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1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包括市电电源、整流模块和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市电电源通过整流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市电电路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市电电源通过整流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负载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包括电感L2、 二极管D2和电容C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还包括开关SW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2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市电和光伏互补的高压直流集中供电,负载可以获得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在光伏供电模块中光伏阵列的发电随发随用,减少了电力变换的次数,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并且,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到储能蓄电池,整体成本得以大大减低,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包括:市电供电模块1和光伏供电模块2,所述光伏供电模块2通过第一开关3连接至负载5,所述市电供电模块1通过第二开关4连接至负载5,所述光伏供电模块2包括光伏阵列201和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所述光伏阵列201通过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3。所述第一开关3和第二开关4均优选为电子开关,以便于实现对开关的自动化智能控制。
本例所述市电供电模块1和光伏供电模块2并联连接至所述负载5;所述光伏阵列201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3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5的输入端相连接。
如图2所示,本例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包括电感L1、 二极管D1和电容C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1优选为电解电容或有极性电容。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还优选包括开关SW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1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市电供电模块1包括市电电源101、整流模块102和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所述市电电源101通过整流模块102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4。所述市电电路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所述市电电源101通过整流模块102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4连接至所述负载5的输入端。
如图3所示,本例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包括电感L2、 二极管D2和电容C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容C2优选为电解电容或有极性电容。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还优选包括开关SW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2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本例所述市电电源101通过单相或三相的整流桥堆实现整流后,通过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103的变换输出至所述负载5;光伏阵列201通过斩波变换给负载5,这两种能源同时工作,以光伏供电模块2为主、市电供电模块1为辅,冗余并联,直接给负载5供电。其中,所述光伏阵列201通过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202的变换给负载5供电,本例无需储能电池就能实现高压直流供电。
本例实现了市电和光伏互补的高压直流集中供电,负载可以获得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在光伏供电模块2中光伏阵列201的发电随发随用,减少了电力变换的次数,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并且,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到储能蓄电池,整体成本得以大大减低,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市电供电模块和光伏供电模块,所述光伏供电模块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市电供电模块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负载,所述光伏供电模块包括光伏阵列和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光伏阵列通过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和光伏供电模块并联连接至所述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阵列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包括电感L1、 二极管D1和电容C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还包括开关SW1,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1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包括市电电源、整流模块和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市电电源通过整流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电路包括三相交流电源或单相交流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电源通过整流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负载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包括电感L2、 二极管D2和电容C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正母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负母线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正母线的输出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压直流斩波电路还包括开关SW2,所述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均通过开关SW2连接至正母线的输入端。
CN201620883051.8U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Active CN205945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3051.8U CN205945219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83051.8U CN205945219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5219U true CN20594521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83051.8U Active CN205945219U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5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8900U (zh) 一种在线式ups的蓄电池充电和升压电路
CN202978746U (zh) 一种逆变器及一种并网发电系统
CN106410934A (zh) 混合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02195525A (zh) 一种光伏建筑供电系统
CN106329576B (zh) 一种新型光伏离并网的逆变装置
CN103633727A (zh) 混合电力光伏储能系统逆控一体机
CN101290334A (zh) 交流输入电源变换器节能老化装置
CN101685973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4716680A (zh) 具有可再生能源的离线式不间断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35113U (zh) 逆变器辅助电源取电电路
CN203827203U (zh) 一种大功率光储一体化变流器
CN202586339U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
CN204316173U (zh) 一种新型光伏逆变器的双电源输入冗余供电系统
CN205070576U (zh) 混合式的电路拓扑结构
CN201204550Y (zh) 交流输入电源变换器节能老化装置
CN203522317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供电装置
CN205945219U (zh) 一种市电和光伏的互补供电装置
CN105186672A (zh) 一种混合式的电路拓扑结构
CN104167946A (zh) 带续流开关的中点箝位型单相非隔离光伏逆变器主电路拓扑
CN104901303B (zh) 基于双向Cuk电路的电压平衡器
CN208707366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变流装置
CN203219201U (zh) 一种智能电网用双向电能变换器
CN202424566U (zh) 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发电逆变电路
CN205961052U (zh) 一种光伏供电系统
CN205846720U (zh) 一种低压直流微电网实验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