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43279U - 视细胞结构模型 - Google Patents

视细胞结构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43279U
CN205943279U CN201620483004.4U CN201620483004U CN205943279U CN 205943279 U CN205943279 U CN 205943279U CN 201620483004 U CN201620483004 U CN 201620483004U CN 205943279 U CN205943279 U CN 205943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union joint
base
cell
structur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30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坚
张雨青
梁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4830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43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43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432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视细胞结构模型,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多个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所述支撑脚上端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或者第二连接头相连。

Description

视细胞结构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立体可拆装的视细胞结构模型。
背景技术
视细胞亦称“光感受细胞”,位于视网膜内,能把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视细胞可分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四部分,作为双极神经元,由树突、胞体和轴突构成。胞体是含核的膨大部分,终足相当于轴突,内、外段相当于树突。外段是视细胞的感光部分,内含有感光物质,负责感光蛋白的储存和使用。内段是能量代谢最旺盛的部位,负责控制细胞的功能和感光蛋白的合成。
视网膜存在两种光感受细胞: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分布在黄斑区,约有700万个。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约有1亿3000万个,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存在汇聚现象。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视椎的空间分辨率高,视杆则对微弱光线更敏感。他们的名称来自他们的形态,但结构大致相同,只是由于所含有的感光色素不同才引起了不同的功能。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蓝质。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在壳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而视紫蓝质则在明处合成。视细胞感光后,光能经光化学反应转换为生物电能,引起神经冲动。所有夜间生活的动物,如鼠、鸮等,其视网膜均以视杆细胞为主,而白昼活动的动物,如鸡,则几乎全为视锥毛细胞。
视细胞的研究在医学及生物科学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教学领域中,多半采取图片来辅助讲解,而图片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教师的讲解不够生动,也无法完全生动地讲解出视觉细胞的各个生物结构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可拆装的三维立体视觉细胞结构模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视细胞结构模型,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多个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所述支撑脚上端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或者第二连接头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盒体正面设置有视窗,盒体顶面中间下凹成圆弧形。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筒状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体形的内嵌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台状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形的内嵌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圆柱形的上连接体及具有空腔的倒圆台形的下连接体,所述上连接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下连接体上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上连接体内设置有多个椭球体,所述下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嵌体。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的中部嵌设有一球体,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一凹陷,所述凹陷内设置有多根线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视杆细胞的外段与内段呈细杆状,称视杆,视锥细胞为圆锥状,称视锥。它们是感光的特殊结构。外段为视细胞的感光部分,电镜下观察,外段是由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圆盘结构的膜盘,为一种脂类双分子膜,其中镶嵌有特殊的感光色素。内段稍粗,含大量线粒体,密集成团,为椭圆体,是产能装置。内段和外段之间有一连续膜,其中约含9对小纤毛伸入外段,起传递兴奋和传递物质的作用。
盒体代表中央凹,第一本体代表视杆细胞,第二本体代表视锥细胞。
第一连接头代表视杆细胞的外段,第二连接头代表视锥细胞的外段,连接杆代表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连接部,支撑脚代表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内段。
内嵌体代表视盘,椭球体代表线粒体,第一嵌体代表高尔基体,球体代表细胞核,线状体代表终足神经纤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生动形象,能拆装,在教学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视觉细胞生物结构的记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二本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盒体;2、第一本体;3、第二本体;4、第一连接头;5、第二连接头;6、连接杆;7、支撑脚;8、内嵌体;9、椭球体;10、第一嵌体;11、球体;12、线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视细胞结构模型,包括盒体1、设置在盒体1内的十五个第一本体2及四个第二本体3,四个第二本体3平均分布在盒体1两侧,第一本体2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连接头4,第二本体3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连接头5,底座包括支撑脚7、设置在支撑脚7上端部的连接体,连接体通过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头4或者第二连接头5相连。
盒体1正面设置有视窗,盒体1顶面中间下凹成圆弧形。
第一连接头4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筒状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体形的内嵌体8。
第二连接头5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台状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形的内嵌体8。
连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圆柱形的上连接体及具有空腔的倒圆台形的下连接体,上连接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下连接体上设置有第四开口,上连接体内设置有多个椭球体9,下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嵌体10。
支撑脚7的中部嵌设有一球体11,支撑脚7底部设置有一凹陷,凹陷内设置有多根线状体12。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教师在教学讲解视觉细胞生物学结构特征时,盒体1代表中央凹,第一本体2代表视杆细胞,第二本体3代表视锥细胞。第一连接头4代表视杆细胞的外段,第二连接头5代表视锥细胞的外段,连接杆6代表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连接部,支撑脚7代表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内段。内嵌体8代表视盘,椭球体9代表线粒体,第一嵌体10代表高尔基体,球体11代表细胞核,线状体12代表终足神经纤维。
本实施例为可拆装结构,拆装方便,能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讲解,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力能及记忆力。

Claims (5)

1.一种视细胞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多个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连接头,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所述支撑脚上端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头或者第二连接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细胞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筒状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体形的内嵌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细胞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一具有空腔的圆台状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囊状体椭球形的内嵌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细胞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具有空腔的圆柱形的上连接体及具有空腔的倒圆台形的下连接体,所述上连接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下连接体上设置有第四开口,所述上连接体内设置有多个椭球体,所述下连接体内设置有第一嵌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细胞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中部嵌设有一球体,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一凹陷,所述凹陷内设置有多根线状体。
CN201620483004.4U 2016-05-24 2016-05-24 视细胞结构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3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004.4U CN205943279U (zh) 2016-05-24 2016-05-24 视细胞结构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004.4U CN205943279U (zh) 2016-05-24 2016-05-24 视细胞结构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43279U true CN20594327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300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43279U (zh) 2016-05-24 2016-05-24 视细胞结构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432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966A (zh) * 2018-09-21 2018-12-07 苏州大学 一种细胞质动力蛋白复合体结构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966A (zh) * 2018-09-21 2018-12-07 苏州大学 一种细胞质动力蛋白复合体结构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ush Self, world and space: The meaning and mechanismsof ego-and allocentric spatial representation
Mather The psychology of visual art: Eye, brain and art
CN204521474U (zh) 虚拟3d视力训练仪
CN205943279U (zh) 视细胞结构模型
CN105935334A (zh) 一种防控近视的近用智能眼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70161B (zh) 一种屈光度可调的模拟眼
CN104091506A (zh) 新型三维模拟眼
CN110433062A (zh) 一种基于动态视频影像的视功能训练系统
Giannopulu Neuroscience, Robotics and Virtual Reality: Internalised vs Externalised Mind/Brain
CN108614990A (zh) 一种儿童坐姿检测智能交互装置系统及方法
Kosslyn Toward a computational neuropsychology of high-level vision
CN102831810A (zh) 一种模拟人眼标定模型
CN111667906B (zh) 一种眼球结构虚拟教学系统及其数字模型建立方法
Hozier On the breakdown of the sense of reality: A study of spatial perception in schizophrenia.
Nankivil et al. Effect of anterior zonule transection on the change in lens diameter and power in cynomolgus monkeys during simulated accommodation
CN207489318U (zh) 一种头颅的断层解剖磁力模型
CN205964277U (zh) 一种弱视防治智能眼镜
Sugano et al. Study on Kawaii in Motion-Classifying Kawaii Motion using Roomba
CN205461023U (zh) 套柱积木玩具
CN208837399U (zh) 一种智能座椅
Laznik Lacan and autism
Weininger et al. Body image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Braine et al. Children’s orientation judgments: Retinally or environmentally determined?
CN215195390U (zh) 仿真人偶眼珠转动机构
CN109064858A (zh) 眼部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