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5209U -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5209U
CN205935209U CN201620911760.2U CN201620911760U CN205935209U CN 205935209 U CN205935209 U CN 205935209U CN 201620911760 U CN201620911760 U CN 201620911760U CN 205935209 U CN205935209 U CN 205935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plate
pneumatic membrane
anchor plate
membran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17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宏杰
谭宁
康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space Beijing Air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etaspace Beijing Air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space Beijing Air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Metaspace Beijing Air Dom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9117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5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5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5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锚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板和压接件;锚固板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压接件连接于锚固板上,锚固板与压接件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主要部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工作量少,安装速度快,工作周期时间较少;当气膜建筑迁移时,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可以全部拆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可降低迁建成本,并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更加环保;且该工艺简单可靠,施工效率高;锚固点定位准确,更加便于气膜膜体连接。

Description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当需要构建气膜建筑时,需要在现场设置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现有技术中气膜建筑锚固装置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地梁,钢筋混凝土地梁需要现场施工,一般是在地面开槽,槽内支模板并采用成品商砼浇筑成型。地梁一般净高1.5-1.8米,露出地面部分高0.3-0.5米,地梁上端面通过预埋金属件与气膜结构连接。钢筋混凝土地梁顶部需要预埋金属构件,施工周期一般要30天以上。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当需要迁移气膜建筑时,气膜建筑的膜体及设备均可以拆卸并运输至迁建地点,但由于混凝土地梁无法实现拆卸及搬迁,不仅造成很大浪费,增加迁建成本,而且也会在迁建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膜建筑锚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梁无法搬迁所造成的无法快速建造气膜建筑、迁建成本高以及对环境不友好,浪费不环保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板和压接件;锚固板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压接件连接于锚固板上,锚固板与压接件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
进一步地,锚固板与压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压接件通过螺栓连接于锚固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地面固定的钢钎;锚固板设置有多个钢钎插孔,钢钎通过插入钢钎插孔与地面固定。
进一步地,锚固板设置为多个,多个锚固板能够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置为多个;相邻的锚固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与锚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压接件设置为角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配重块;配重块设置于锚固板上。
进一步地,锚固板设置为钢板;锚固板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扇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板和压接件;锚固板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压接件连接于锚固板上,锚固板与压接件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主要部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工作量少,安装速度快,工作周期时间较少;当气膜建筑迁移时,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可以全部拆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可降低迁建成本,并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更加环保;且该工艺简单可靠,施工效率高;锚固点定位准确,更加便于气膜膜体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无配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601-连接板; 602-锚固板; 603-压接件;
604-配重块; 605-钢钎; 120-气膜膜体;
607-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无配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分解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板602和压接件603;锚固板602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607,压接件603连接于锚固板602上,锚固板602与压接件603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120。
其中,锚固板602可以为多种,例如:钢板,合金板,不锈钢板等;基于节约成本的原因,以及满足锚固装置的刚度要求的条件下,较佳地,锚固板602为钢板。
锚固板60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形,扇形或者多边形等,当在不同的演出环境,会需要不同形状的锚固板602,其中,由于一般演出环境的需要,较佳的,锚固板602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扇形。
压接件603主要用于固定气膜膜体120于锚固板602上,气膜膜体120固定于压接件603于锚固板602之间的固定空间内。
压接件603可以为多种,例如,角钢,方钢管,钢板或者折板等,较佳地,压接件603为角钢。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角钢具有较强的热塑性,以及较大的刚度和强度,且成本较低。
压接件603设置为角钢,通过把气膜膜体120锚固在锚固板601上,另外,因气膜膜材为柔性材料,此种锚固方式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水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板602和压接件603;锚固板602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607,压接件603连接于锚固板602上,锚固板602与压接件603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120。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主要部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工作量少,安装速度快,工作周期时间较少;当气膜建筑迁移时,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可以全部拆移,并可多次重复利用,可降低迁建成本,并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更加环保;且该工艺简单可靠,施工效率高;另外,锚固装置的锚固点定位准确,更加便于气膜膜体120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锚固板602与压接件603可拆卸固定连接。
其中,锚固板602与压接件603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可以为多种,例如:压接件603通过螺栓连接于锚固板602。
又如:压接件603与锚固板602连接部分设置有弹性凸起,锚固板602内设置有卡槽,当压接件603与锚固板602连接时,弹性凸起卡入卡槽,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较佳地,压接件603和锚固板602均设置有螺纹孔,在锚固板602远离压接件603的一面焊接有螺母,压接件603和锚固板602对应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锚固板602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开螺纹孔若干,底面焊接螺栓,顶面配套螺栓及压接件603,气膜膜体120由压接件603及螺栓压紧在锚固板602上,从而实现气膜膜体的锚固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通过压接件603与锚固板602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分析了不同的连接方式,而且将螺母焊接与锚固板602远离压接件603的一端,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活动,可以更好的携带以及拆卸使用,防止丢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锚固板602设置为多个,多个锚固板602能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锚固板60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核心部件,由于锚固板602可以为长方形或扇形,多个长方形锚固板602组成一个大的矩形或方形气膜建筑的锚固结构;多个扇形锚固板组成圆形气膜建筑锚固结构。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连接板601;连接板601设置为多个;相邻的锚固板602通过连接板601固定连接;连接板601用于固定多个锚固板602。
其中,连接板601与锚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连接板601可以为多种,例如:钢板,合金板,合页等,由于需要满足连接锚固板602的刚性需求,以及可拆卸的需要,较佳地,连接板601为钢板。
可选的,在锚固板602的短边设置有对称螺纹孔,分别通过连接板601及螺栓把相邻锚固板602连接为一个整体,起到增加锚固装置强度的作用。
其中,根据不同的大小的锚固板602,螺纹孔设置的个数可以为2个、4个、6个等,根据对称设置的原则,通过连接板601使得相邻的锚固板602固定连接。
在锚固板602的螺纹孔一端焊接有螺母,使得螺母固定于锚固板602上,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携带,方便了拆卸锚固装置,防止零部件的丢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锚固板602,多个锚固板602通过连接板601以此连接成一个整体,且相邻的锚固板602和连接板601设置有对称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可以根据气膜建筑的大小规格,从而选择不同规格的锚固装置,且当气膜建筑需要迁移时,可以整体拆卸,可以重复利用,便于气膜建筑的迁建;另外,安装速度快,施工费用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地面607固定的钢钎605;锚固板602设置有多个钢钎插孔,钢钎605通过插入钢钎插孔与地面607固定。
钢钎605,尖头钢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工具,特别是在建设建筑中比较常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钢钎605设置一端为尖头,另一端设置有圆环把手,圆环把手顶端设置有水平面,当地面无法手动插入地面607时,通过捶打水平面将钢钎605插入到地面607。
钢钎插孔设置为多个,其中较佳地,钢钎插孔设置为四个,在靠近锚固板602四角处各设置一个钢钎插孔,通过四根钢钎605从钢钎插孔插入锚固板602下的地面607中,即可以防止锚固板602水平移动,又以增强锚固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在锚固板602设置有钢钎插孔,而且通过将钢钎605插入钢钎插孔,从而使得防止锚固板602水平移动,又以增强锚固装置的稳定性。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钢钎605,设置为锥形尖头,且在尖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圆环把手,当钢钎通过锚固板602的钢钎插孔插入地面607中,到达一定位置时,钢钎605的直径恰好接触到钢钎插孔,使得锚固板602更加稳固;由于设置有圆环把手,当需要拔出钢钎时,更加方便,且省力省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还包括配重块604;配重块604设置于锚固板602上。
其中,配重块604可以为多种,例如:配重块604可为金属块、水泥块、沙袋、沙桶、石块等。由于金属块具有更大的密度以及单位体积内,金属块的重量最大,较佳地,配重块604为金属块。
配重块604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等,由于长方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单位体积内,长方体的重量也比较大,较佳地,配重块604的形状为长方体。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锚固板602的自重及钢钎605与地面607的摩擦力可满足气膜建筑的一般锚固要求;但当在较大体量或者气候恶劣地区,为确保气膜建筑的安全,可在锚固板602上设置配重块604,用于增大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自重及其与地面607的摩擦力,以提供更大的锚固强度及抗拉能力。
配重块604设置为多个,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气膜建筑,可以在锚固板602上设置多个配重块604,多个配重块604以依次排列于锚固板60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当在气膜膜体120较大时,或者遇到气候恶劣地区时,可以在锚固板602的间隙中设置配重块604,多个配重块604依次排列在锚固板602中,用于增大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自重及其与地面607的摩擦力,以提供更大的锚固强度及抗拉能力,而且当不需要配重块604时,可以随时撤走,更加方便,更加满足了可拆卸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需求。
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地梁需要现场施工,且在地面开槽,槽内支模板并采用通过掩埋以及浇筑成型,地梁上端面通过预埋金属件与气膜结构连接。但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设置在地面之上,无需开槽等现场土建施工,且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组成构件均为工厂制造,现场只有组装工作,安装速度快,施工费用低;另外,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全部构件可以拆卸,可重复使用,便于气膜建筑的迁建。
较佳地,通过锚固板602设置为钢板,且压接件603设置为角钢,气膜膜体120沿着角钢直角边插入到钢板与角钢接触空间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通过角钢的直角边具有良好的辅助传力作用,且角钢压接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地梁施工一般要30天以上,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本实施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的全部构件,在工厂制造要7天,现场安装3天,全部工作10天即可完成,大幅缩短了工期。
另外,现在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地梁顶部需要预埋金属构件,并将金属构件直接与气膜膜体120连接,但是,金属构件存在着定位困难,且在浇筑时受冲击,容易造成较大误差,影响了气膜膜体120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通过多个锚固板602依次排列设置,并在相邻间的锚固板602通过连接板601采用螺栓连接,工艺简单可靠,施工效率高;而且锚固点定位准确,便于气膜膜体120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板和压接件;
所述锚固板用于水平设置于地面,所述压接件连接于所述锚固板上,所述锚固板与所述压接件之间用于固定气膜膜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与所述压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锚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地面固定的钢钎;
所述锚固板设置有多个钢钎插孔,所述钢钎通过插入所述钢钎插孔与所述地面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锚固板能够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设置为多个;相邻的所述锚固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锚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设置为角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
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锚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设置为钢板;所述锚固板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扇形。
CN201620911760.2U 2016-08-19 2016-08-19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Active CN205935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1760.2U CN205935209U (zh) 2016-08-19 2016-08-19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1760.2U CN205935209U (zh) 2016-08-19 2016-08-19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5209U true CN20593520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4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1760.2U Active CN205935209U (zh) 2016-08-19 2016-08-19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5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908A (zh) * 2016-08-19 2017-05-31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908A (zh) * 2016-08-19 2017-05-31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8478A (zh) 圆钢管混凝土墩柱与混凝土盖梁的连接结构
CN206015890U (zh) 一种气膜建筑水袋锚固装置及气膜建筑
CN106320392B (zh) 一种大吨位的桩基试验加载装置
CN205935209U (zh)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CN206784392U (zh) 深基坑装配式组合钢结构水平内支撑体系
CN106759908A (zh) 气膜建筑锚固装置
CN103498482A (zh) 三桩格构式组合塔吊基础结构
CN203838149U (zh) 组装式平面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CN202433253U (zh) 一种弯钩锚杆拉拔试验辅助装置
CN202809494U (zh) 用于刚构连续梁桥0#块浇筑的托架
CN204825945U (zh) 一种用于固定预埋螺栓的卡具
CN208201865U (zh) 柱锤及夯扩桩设备
CN106368318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柱‑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2535748A (zh) 加设工字型肋板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及作法
CN206736881U (zh) 浅海区测量控制点平台
CN206971406U (zh) 柱脚安装固定结构
CN205742554U (zh) 一种钢柱与混凝土梁的混合结构体系
CN206385568U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吊环装置
CN214832743U (zh) 一种稳定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05742249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封底型承台模板
CN209495852U (zh) 一种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可滑动横向支撑固定装置
CN208473425U (zh) 防倒杆装置及电杆
CN208088290U (zh) 组合桩基结构
CN201665872U (zh) 加筋水泥土锚桩支护结构
CN204530746U (zh) 一种新型塔架及大型广告牌地下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