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3366U -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3366U
CN205933366U CN201620726549.3U CN201620726549U CN205933366U CN 205933366 U CN205933366 U CN 205933366U CN 201620726549 U CN201620726549 U CN 201620726549U CN 205933366 U CN205933366 U CN 205933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bble
twin
cutting assembly
jet nozz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65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阳光
铃木淳司
谢能达
张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puta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puta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puta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puta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65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3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3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3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包括外筒、盖、底座和能够对气泡进行充分切割的气泡切割装置。底座内部有两个呈180°、对称分布的能够形成螺旋线上升流体的喷嘴结构,螺旋上升的流体经过气泡切割装置进行充分混合切割。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增加污水中氧气含量,使污水池中气泡分布更均匀,并形成竖向螺旋状环流上升,内部的切割模块对流体进行更加充分均匀的搅拌混合,得到更加均匀更加小的气泡;流体流出散射角度增大,增大了反应接触面积,保证了氧的利用率。该曝气装置的气泡小、氧利用率高、动力效率高,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高效率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所述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能够形成螺旋线上升流体,是一种工作稳定性好、动力效率高、溶解氧量大和不堵塞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是指将气体强制向液体中分散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量。在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过程中,生化污水处理需要溶解氧,曝气装置是实现曝气、提供溶解氧的必备设备。目前,国内外曝气装置种类繁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产生50微米以上的大气泡。而气泡越大,比表面积越小,气体利用率越低,曝气成本越高。目前国内产生细小的气泡都是采用的微小孔隙扩散法的技术,空气经过微小孔隙向水体中排放时产生较小的气泡,但是微小孔隙扩散法也有其不足:
1、曝气过程中阻力过大;
2、孔隙容易堵塞;3、该种方法曝气装置耐用性和可靠性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所述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能够形成螺旋线上升流体,是一种工作稳定性好、动力效率高、溶解氧量大和不堵塞的曝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用于污水生化处理时曝气过程中气泡的切割及小气泡的生成,包括盖1、外筒2、底座4及安装于底座4的进气管道和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2内同轴安装有对气泡进行切割的气泡切割装置3,
所述气泡切割装置3为筒状,包括:用于对流体进行切割、减少流体上升切割过程中沿程阻力的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和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的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
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的内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切割气泡的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的内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切割气泡的、径向内凸的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及设置于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的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分别选自带有棱角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尺寸小于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有棱角的多面体结构选自圆柱体、锥形体及球形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及设置于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的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分别选自带有棱角的圆柱形、锥形或者球形结构,所述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尺寸小于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串接有2-4个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外圆柱表面有用于与外筒沟槽202相接触配合的凸起结构3011;
所述小蘑菇头串接切割装置302外圆柱表面有用于与外筒沟槽202相接触配合的凸起结构30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和串接的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交错叠层水平设置,其交错叠层总层数为6-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为一直径上小下大的中空锥体,上部开口连通所述气泡切割装置3,所述底座下部呈180°对称设置有两个喷嘴,所述两个喷嘴连通设置于底座4下部的进气管道,连接鼓入的气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中空底座内表面402是一个按流体流线型设计的渐缩型口径结构,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出口端轴心线呈与水平面15~60°角度向上与底座内表面402相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直径渐缩,以增加气体流出速度,出口内径为14-18mm,贴近进气管道端进口直径为20-24mm。
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直径渐缩尺寸根据气源进气量选定,优选的是,出口内径为16mm,贴近进气管道端进口直径为22mm左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中空锥体底座下部设置有支撑装置5,支撑装置5包括一个锥形的支撑连接结构407,支撑连接结构407轴心线与底座轴心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支撑连接结构下端圆柱表面有标准螺纹结构用于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底座法兰405用于与气源相连接,法兰内表面有外接螺纹管的内螺纹,法兰可以通过法兰结构或者螺接管道连接气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
为在所述中空锥体底座下部固定进气管道,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进气管道横梁结构。所述底座的进气管道406通过两根梁与底座下端圆柱结构固定,上述梁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或者圆柱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
所述的外筒2通过螺纹连接在底座上端圆柱结构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
所述支撑装置5下端是一个保证稳定性的渐扩型口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优选的是,
所述外筒2螺接在底座4上端,所述外筒外壁面有固定的吊环结构203,所述盖1螺接在外筒出口端201,所述盖外壁面也有固定的吊环结构。
所述二个吊环结构利用绳索将曝气装置与池底连接固定,另一个与伸入水池中气源进气管连接固定,这样防止曝气器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直径渐缩以增加气体流出速度,出口内径为14-18mm,贴近进气管道端进口直径为20-24mm。
能够观察到外筒出口端有螺旋状环流散射出去,且水池中充满小气泡。
同时观察溶氧仪7的氧气含量变化趋势,经过2min之后,水池中氧气含量达到8.5mg/L,气压表10读数为61000Pa,流量计读出实际气体量为32m3/h。
经过多次试验得到污水中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得到该曝气装置的阻力损失为1000Pa,充氧能力为1.55kg/h,氧利用率为23%,理论动力效率为5.5kg/kw·h。
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增加污水中氧气含量,使污水池中气泡分布更均匀,并形成竖向螺旋状环流上升,内部的切割组件对流体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混合,得到更加均匀更加小的气泡。同时,流体流出散射角度增大,增大了反应接触面积,保证了氧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
所述底座为一直径上小下大的中空锥体,上部开口连通所述气泡切割装置3,所述底座下部呈180°对称设置有两个喷嘴,所述两个喷嘴连通设置于底座4下部的进气管道,连接鼓入的气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装置与底座采用标准螺纹连接,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己选择中间是否螺接管道增加支撑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管道进气口为内表面有标准螺纹的法兰结构,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通过法兰连接气源或者通过螺纹连接管道外接气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及方法,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增加污水中氧气含量,使污水池中气泡分布更均匀,并形成竖向螺旋状环流 上升,内部的切割组件对流体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混合,得到更加均匀更加小的气泡。同时,流体流出散射角度增大,增大了反应接触面积,保证了氧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动力效率高,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高效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曝气装置底座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的外筒立体图;
图3B为图3A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的外筒剖视图;
图4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大蘑菇头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小蘑菇头串接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曝气装置应用于污水池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盖;2—外筒;3—气泡切割装置;4—底座;5—支撑装置;6—污水池;7—溶氧仪;8—曝气装置;9—球阀;10—气压表;11—鼓风装置;12—管道;201—外筒出口端螺纹;202—外筒沟槽;203—外筒吊环;204—外筒进口端螺纹;301—大蘑菇头切割装置;302—小蘑菇头串接切割装置;401—喷嘴1;402—底座内表面;403—底座上端螺纹;404—喷嘴2;405—法兰;406—进气管道;407—支撑连接结构;3011—大蘑菇头外圆柱面凸起;3012—大蘑菇头切割结构;3021—小蘑菇头外圆柱面凸起;3022—小蘑菇头串接切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检测装置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曝气装置安装在污水池池底,按如图1所述示意图对曝气装置进行组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曝气装置8应用在污水池6中,水池高度为6m。
鼓风装置11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阀门球阀9关闭,此时,污水池6中溶 氧仪7测得水中氧气含量为零,气压表10读数为0Pa。
打开鼓风装置11,开始通入空气,能够观察到外筒出口端有螺旋状环流散射出去,且水池中充满小气泡。
同时观察溶氧仪7的氧气含量变化趋势,经过2min之后,水池中氧气含量达到8.5mg/L,气压表10读数为61000Pa,流量计读出实际气体量为32m3/h。
经过多次试验得到污水中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后,计算得到该曝气装置的阻力损失为1000Pa,充氧能力为1.55kg/h,氧利用率为23%,理论动力效率为5.5kg/kw·h。
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有效的增加污水中氧气含量,使污水池中气泡分布更均匀,并形成竖向螺旋状环流上升,内部的切割组件对流体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混合,得到更加均匀更加小的气泡。同时,流体流出散射角度增大,增大了反应接触面积,保证了氧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气泡小、氧利用率高、动力效率高,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高效率运行。

Claims (9)

1.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所述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用于污水生化处理时曝气过程中气泡的切割及小气泡的生成,包括盖(1)、外筒(2)、底座(4)及安装于底座(4)的进气管道和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2)内同轴安装有对气泡进行切割的气泡切割装置(3),
所述气泡切割装置(3)为筒状,包括:用于对流体进行切割、减少流体上升切割过程中沿程阻力的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和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的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
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内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切割气泡的、径向内凸的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其内圆柱表面设置有用于切割气泡的、径向内凸的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及设置于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内圆柱表面的用于切割气泡的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分别选自带有棱角的多面体结构,所述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尺寸小于大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12)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有棱角的多面体结构选自圆柱体、锥形体及球形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串接有2-4个小蘑菇头状凸起结构(30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外圆柱表面有用于与外筒沟槽(202)相接触配合的凸起结构(3011);
所述小蘑菇头切割组件(302)外圆柱表面有用于与外筒沟槽(202)相接触配合的凸起结构(30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1)和串接的小蘑菇头状切割组件(302)交错叠层水平设置,其交错叠层总层数为6-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为一直径上小下大的中空锥体,上部开口连通所述气泡切割装置(3),所述底座下部呈180°对称设置有两个喷嘴,所述两个喷嘴连通设置于底座(4)下部的进气管道,连接鼓入的气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中空底座内表面(402)是一个按流体流线型设计的渐缩型口径结构,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出口端轴心线呈与水平面15~60°角度向上与底座内表面(402)相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两个喷嘴直径渐缩,以增加气体流出速度,出口内径为14-18mm,贴近进气管道端进口直径为20-24mm。
CN201620726549.3U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Active CN205933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549.3U CN20593336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6549.3U CN20593336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3366U true CN205933366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8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6549.3U Active CN205933366U (zh) 2016-07-11 2016-07-11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33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8264A (zh) * 2019-01-25 2019-04-26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容器、污水处理系统
CN110066035A (zh) * 2019-05-10 2019-07-30 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极式双喷嘴旋流曝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8264A (zh) * 2019-01-25 2019-04-26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旋转式气泡产生器的容器、污水处理系统
CN109678264B (zh) * 2019-01-25 2021-11-02 江苏师范大学 污水处理系统
CN110066035A (zh) * 2019-05-10 2019-07-30 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极式双喷嘴旋流曝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4849A (zh)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及其曝气方法
CN108704504B (zh) 文丘里微气泡发生器及其在臭氧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JP6564092B2 (ja) 気液溶解タンク及び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WO2001097958A9 (fr) Generateur de bulles d'air fines et dispositif de generation de bulles d'air fines muni de ce generateur
CN205933366U (zh) 一种双喷嘴射流曝气装置
CN207811449U (zh) 一种溶氧装置
CN201148379Y (zh) 一种厌氧反应塔布水器
JP2012250138A (ja) 微細気泡生成ノズルおよび微細気泡生成装置
CN206735889U (zh) 一种双螺旋射流式曝气装置
CN103464016B (zh) 一种射流群快速高效溶氧处理的装置
CN211813660U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03976498U (zh) 微型曝气喷头
CN210176581U (zh) 一种太极式双喷嘴旋流曝气装置
CN212450732U (zh) 微气泡射流器
CN111018100A (zh) 一种射流曝气器及污水处理系统
KR101185890B1 (ko) 대용량 미세기포 발생 시스템
CN206315688U (zh) 一种涡流式溶气混合器及其应用
CN220887224U (zh) 一种多层旋混曝气器
CN205603331U (zh) 水循环装置的扩散件改进结构
CN217947720U (zh) 一种气提装置
CN218025616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双喷嘴旋流曝气装置
CN103755022A (zh) 变径ic厌氧反应器
CN217367912U (zh) 一种气水混合装置和气浮设备
TWM566209U (zh) Multi-connected aerator
TWI672998B (zh) 多聯式曝氣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