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4245U -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4245U
CN205924245U CN201620166279.5U CN201620166279U CN205924245U CN 205924245 U CN205924245 U CN 205924245U CN 201620166279 U CN201620166279 U CN 201620166279U CN 205924245 U CN205924245 U CN 205924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flow
main body
stent
flow mouth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62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
马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郭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伟 filed Critical 郭伟
Priority to CN2016201662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4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4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4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管状主体血管支架,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由一个带凹陷区的密封面密封,密封面上设置有血流口;在所述凹陷区的斜面或底部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外接分支血管对接的衔接血流口。通过这个发明使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成为可能,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植入血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危险性在于瘤体的破裂,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主动脉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也可以采用介入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的风险性大,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承受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手术治疗,使利用输送系统将支架型血管运送至病变部位,利用支架自身的弹性,使支架型血管扩张,从而将病变部位如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裂口隔绝在支架型血管的管腔外,完成对血管病变部位的修复。由于主动脉弓部主动脉瘤和胸腹主动脉瘤通常分别累及弓上分支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内脏/肾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时必须保证这些重要分支动脉的通畅性,因此腔内重建这些重要的分支动脉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支架型血管分为直型、分支/叉型等,其中分支/叉型血管支架包括一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一般由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多个模块组成,在使用时,输送系统先释放主体支架,再将分支支架输送至指定位置,释放后与主体支架相对接。
现有分体式结构的支架型血管,通常在主体支架的侧壁上设置与分支支架相配合的插口,使用方式是通过介入手术先完成主体支架的释放,然后将分支支架的对接至主体支架插口处。实际手术过程中发现,将压缩的主体支架通过介入鞘管在血管内释放的过程中,同时控制支架侧壁上的开口对准分支血管口,是难度非常高的过程,同时风险巨大,若应没有对准反而因主体支架侧壁挡住分支血管,如:遮挡颈动脉血管造成中风或死亡、遮挡住内脏或肾动脉可造成脏器坏死。如何在主动脉分支位置,安全、有效、快速的放置主动脉支架型血管,即隔绝主动脉瘤又能保证重要分支血管的通畅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外接分支血管易于与主体血管对接,降低介入手术的难度,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易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一个管状主体血管支架,,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由一个带凹陷区的密封面密封,密封面上设置有血流口;凹陷区的斜面或底部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外接分支血管对接的衔接血流口,凹陷区的密封面为导向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对接外接分支的血流口的位于主体血管支架的端口面,只要控制主体支架端头位置,就控制了血流口位置;由于支架的端口位置在影像仪器下的易显影性、手术过程中的易操控性,很容易实现对支架端口的精准释放,继而解决了主体血管支架对接血流口准确释放至所需位置的问题,提高了手术效率。
衔接血流口位于密封面的凹陷区内,凹陷区倾斜侧面形成驱动物体向斜面内最低位置引导的导向力,当血流口位于侧面或底部时,导向力将辅助导引丝等穿接物进入血流口。
进一步设置:上述凹陷区,
可以为,密封面整体向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凹陷形成凹陷区。
或者为,密封面包括一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
还可以为,密封面包括两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区可主体支架释放位置和对接分支支架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设计。将主体血流口和衔接血流口都置于凹陷区内;仅衔接血流口置于凹陷区内;衔接血流口置于不同的凹陷区内。
进一步设置:主体血管内设有与血流口连接的内置分支血管,一个内置分支血管远端头与至少连接一个血流口连接,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头位于所述主体血管支架内。
衔接血流口与内置分支血管一对一连通。
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支架近端口,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近端口内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内置分支血管为软体人工血管或带支撑骨架的血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置分支血管一方面与从血流口外接的分支血管配合,增加外接分支血管接入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了各血流血流的顺畅性。
内置分支血管,还可设置为: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内,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置分支血管未延伸的主体支架部分,可减少主体支架压缩时的部分压缩直径,减少局部压缩尺寸。
本实用新型从远端口内的衔接血流口接入分支血管,无需去严格控制主体支架的轴向位置和周向角度,无需担心未准确对准支架侧壁的血流口与人体分支血管口,造成分支血流口被阻挡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手术过程简单且减少风险。衔接血流口位于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的凹陷封闭面上,封闭面的阻挡性凹陷性同时形成了对分支血管接入时对牵引导丝的引导性,市导引牵引导丝进入衔接血流口更加快捷。通过腔内介入的方法重建受累及的重要的主动脉分支,解决主动脉弓部主动脉瘤和内脏动脉区域主动脉瘤。使用时先讲主体易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放入受累分支动脉的近端。对累及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动脉瘤放置在升主动脉,然后经过颈动脉、股动脉分别建立与易接分支支架型血管的联接轨道,通过另外的支架型血管桥接主体支架实现分支动脉的重建。对累及内脏动脉或肾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将主体易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放置在腹腔动脉上方的降主动脉,同时用另一枚主体易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与第一枚对接,从而形成四条内嵌的分支。然后通过这四条内嵌的分支分别与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和左肾动脉桥接,从而实现重要分支的重建和动脉瘤的隔绝。
通过这个实用新型使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成为可能,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两个易于插接分支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包括有覆膜支架构成的主体血管支架1,在主体血管支架离心脏较远的一端(下简称远端)A由密封面111密封,密封面111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凹陷区斜面上圆周分部有三个血流口21、22、23,分别为一个主血流口21和两个衔接血流口22、23,主血流口直径大于衔接血流直径。支撑骨架211、221、223撑扩三个血流口外周,三个支撑骨架211、221、223两两相切并连接、并分别与远端口A外周支架相切并连接、且延密封面111凹陷方向倾斜,将衔接血流口稳定定位于凹陷的密封面111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包括有覆膜支架构成的主体血管支架1,远端口A由密封面111密封,密封面111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凹陷区斜面上圆周分部有三个血流口21、22、23,分别为一个主血流口21和两个衔接血流口22、23,主血流口直径大于衔接血流直径。支撑骨架210、220、220撑扩三个血流口外周,三个支撑骨架210、220、220两两相切并连接、并分别与远端口A外周支架相切并连接、且延密封面111凹陷方向倾斜,将衔接血流口稳定定位于凹陷的密封面111上。三个平行设置于主体血管内的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212、222、232由支撑骨架2100、2200、2200扩口且两两相切连接,与近端口C外周处于同一平面并相切连接,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间隙由封闭面130密封。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为软体人工血管或带支撑骨架的血管。封闭面130可为平面或延主体血管轴方向内凹或外凸。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主体血管支架1在体内先行释放,手术过程通过影像设备里观察判断主体血管支架1释放位置,本实用新型只需确定主体血管支架1远端A位置与待接分支血管口的配合位置,就对远端口A内的衔接血流口21、22、23进行了定位。无需去严格控制主体支架的轴向位置和周向角度,无需担心未准确对准支架侧壁的血流口与人体分支血管口,造成分支血流口被阻挡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手术过程简单且减少风险。手术过程中,在外接分支血管接入本实用新型主体血管支架1上前,牵引导丝需先行进入衔接血流口22、23内,形成外接分支血管接入轨道。衔接血流口位于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的向内凹陷的封闭面111上,封闭面的阻挡性和凹陷形状对进入远端口A内的牵引导丝的具有引导性,牵引导丝碰触到凹陷封闭面111的斜面后,将延斜面向凹陷区滑移,穿接入斜面上的衔接血流口内,提高了导丝穿插效率。
导引牵引导丝进入衔接血流口,加快牵引导丝与衔接血流口的穿入速速,提高手术效率。外接分支血管远端顺着牵引导丝与衔接血流口对接后释放,与内置分支血管配合定位。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覆膜支架构成的主体血管支架1的远端口A上的密封面111的外环侧边,设有一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112a,凹陷区112a为封闭面111塑膜定型或支撑骨架定型,两个衔接血流口22、23位于凹陷区112a底部;密封面111的其他区面112与远端口A外周处于一个平面内,主血流口21位于该区面内。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型血管,主体血管支架1的远端口A的密封面111的外环侧边,设有两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113a、113b,两个衔接血流口22、23分别位于凹陷区113a、113b底部;密封面111的其他区面113与远端口A外周处于一个平面内,主血流口21位于该区面内。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个内置分支血管211、221、131近端12、222、232端延伸至主体内,近端口外周212、222、232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实施例6
如图3,主体血管1可整体装配至主体血管支架2远端口A的主体血流口内,组合使用,以适应需多个外接分支的病变部位需求。

Claims (13)

1.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管状主体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血管支架远端口由一个带凹陷区的密封面密封,密封面上设置有血流口;
在所述凹陷区的斜面或底部上至少设有一个与外接分支血管对接的衔接血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整体向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凹陷形成凹陷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口为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流和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凹陷区的斜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包括一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内设置有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口流位于所述凹陷区内,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平面区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型血管,所述密封面包括两个向主体血管支架内凹陷的凹陷区,和一个平面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流口为两个衔接血流口和一个主体血流口,所述两个衔接血流口分别位于两个凹陷区内,主体血流口位于所述密封面平面区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血管内设有与血流口连接的内置分支血管,一个内置分支血管远端头与至少连接一个血流口连接,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头位于所述主体血管支架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血流口与内置分支血管一对一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内置分支血管为软体人工血管或带支撑骨架的血管。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支架近端口,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近端口内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支架近端口,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近端口内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延伸至主体血管内,所述内置分支血管近端口外周和主体血管支架内侧壁之间由封闭面密封。
CN201620166279.5U 2016-03-05 2016-03-05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Active CN205924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6279.5U CN205924245U (zh) 2016-03-05 2016-03-05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6279.5U CN205924245U (zh) 2016-03-05 2016-03-05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4245U true CN205924245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6279.5U Active CN205924245U (zh) 2016-03-05 2016-03-05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424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2649A (zh) * 2016-03-05 2016-06-15 郭伟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WO2019101075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脉腔内分流器
CN109833123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1129298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
US11589976B2 (en) 2017-11-24 2023-02-28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Multi-lumen stent graf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2649A (zh) * 2016-03-05 2016-06-15 郭伟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WO2019101075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脉腔内分流器
CN109833123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US11589976B2 (en) 2017-11-24 2023-02-28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Multi-lumen stent graft
US11633296B2 (en) 2017-11-24 2023-04-25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Vascular shunt frame and vascular stent with improved apposition
WO2021129298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4245U (zh)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CN105662649B (zh) 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CN102641164B (zh) 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血管系统
CN102961198B (zh) 一种覆膜支架输送器
WO2015109375A1 (pt) Endoprótese para tratamento endovascular de aneurismas ou dissecções toracoabdominais da aorta e endoprótese para tratamento endovascular de aneurismas ou dissecções da aorta abdominal que comprometam as artérias ilíacas
CN202859182U (zh) 覆膜支架
CN106109056B (zh) 一种多腔型覆膜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49182U (zh) 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血管系统
JP2014533180A5 (zh)
CN101601618A (zh) 一种主动脉血管支架
CN103349576B (zh) 脉管腔内覆膜支架开窗设备
CN104367400A (zh) 一种支架移植物
CN102525699A (zh) 分支型术中支架输送系统及用于其的导引导管
WO2019101075A1 (zh) 主动脉腔内分流器
WO2019101076A1 (zh) 多腔覆膜支架
CN107260363A (zh) 一种医用激光光纤
CN107280808A (zh) 输送系统及覆膜系统
CN101584617A (zh) 一种分叉型血管支架
CN104398319A (zh) 一种腹主动脉覆膜支架
CN106310495A (zh) 一种灌注扩张球囊系统
CN104622607A (zh) 腹主动脉支架的输送系统
CN104546221B (zh) 腹主动脉覆膜支架
CN109646160A (zh) 一种新型主动脉内分支型覆膜支架
CN204293309U (zh) 一种支架移植物
CN203388961U (zh) 脉管腔内覆膜支架开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100853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28

Patentee af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Address before: 28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PLA General Hospital,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100853,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o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