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1127U - 一种智能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1127U
CN205921127U CN201620837047.8U CN201620837047U CN205921127U CN 205921127 U CN205921127 U CN 205921127U CN 201620837047 U CN201620837047 U CN 201620837047U CN 205921127 U CN205921127 U CN 20592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amber position
intelligent
fixed
intern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70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荣斌
张华秀
向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OY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OY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OY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OY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370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头,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第一腔位,该壳体的上部设有第二腔位,于第一腔位中固定有内架,内架上固定有若干插脚,插脚朝下设置,第二腔位中固定有智能模块,智能模块中设有无线连接模块,无线连接模块与信号线连接,插脚与电源线连接,第二腔位的顶部盖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该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有效提供生产的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设有密封保护外壳,能够给内部元件很好的保护,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从远端控制电器的开启或关闭,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客户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头。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器。通过电器的使用,能够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质量,离开了电器,很多事情都难以顺利完成。电器需要通过插头与供电网络连通才能工作,现有的插头,只能提供简单的连接功能,在推行智能家居的现代社会中,很难满足使用的需要。如果使用者不在家中,就不能够通过插头控制家中电器的开启或关闭,也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插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插头,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第一腔位,该壳体的上部设有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位中固定有内架,该内架上固定有若干插脚,所述插脚朝下设置,所述第二腔位中固定有智能模块,该智能模块中设有无线连接模块,该无线连接模块与信号线连接,所述插脚与电源线连接,该第二腔位的顶部盖设有盖板,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通过注塑成型有密封保护外壳,所述插脚、电源线和信号线伸出所述密封保护外壳。
所述内架为平板状,所述插脚分别为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分别垂直固定于该内架上,所述电源线中分别有子线与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地线插脚连接。
所述第二腔位为长方形,该第二腔位的底面上并列设有两支撑条,所述智能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条上。
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卡块,于所述壳体上对应该固定杆设有贯穿该第一腔位底面的避让孔,于所述内架上对应该卡块设有卡接孔。
所述第一腔位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电源线设有避让槽位,该第二腔位的与该避让槽位相对应的一端开放。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连接,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平板电脑。
一种前述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插脚固定到所述内架上,并将所述电源线与该插脚将所述插脚固定连接,将该内架放置到所述壳体的第一腔位中;将所述智能模块与信号线固定连接,将所述智能模块放置到该第二腔位中;
(2)将所述盖板对应该第二腔位压下,所述固定杆穿过避让孔,然后穿过卡接孔,该固定杆上的卡块卡在内架上,从而将内架、智能模块和盖板固定连接为一体,该盖板将所述第二腔位封闭;
(3)将该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内架、智能模块与盖板放入到注塑机中进行注塑,于该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内架、智能模块与盖板的外周面上包覆形成所述密封保护外壳,该插脚、电源线和信号线伸出所述密封保护外壳。
所述内架为平板状,所述插脚分别为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分别垂直固定于该内架上,所述电源线中分别有子线与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地线插脚连接。
所述第二腔位为长方形,该第二腔位的底面上并列设有两支撑条,所述智能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条上。
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卡块,于所述壳体上对应该固定杆设有贯穿该第一腔位底面的避让孔,于所述内架上对应该卡块设有卡接孔;
所述第一腔位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电源线设有避让槽位,该第二腔位的与该避让槽位相对应的一端开放;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连接,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平板电脑。
通过该智能模块还能够控制电器的定时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该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有效提供生产的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设有密封保护外壳,能够给内部元件很好的保护,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从远端控制电器的开启或关闭,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客户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插头,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部设有第一腔位11,该壳体1的上部设有第二腔位12,于所述第一腔位11中固定有内架2,该内架2上固定有若干插脚3,所述插脚3朝下设置,所述第二腔位12中固定有智能模块4,该智能模块4中设有无线连接模块,该无线连接模块与信号线5连接,所述插脚3与电源线6连接,该第二腔位12的顶部盖设有盖板7,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面上通过注塑成型有密封保护外壳8,所述插脚3、电源线6和信号线5伸出所述密封保护外壳8。
所述内架2为平板状,所述插脚3分别为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分别垂直固定于该内架2上,所述电源线6中分别有子线与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地线插脚连接。
所述第二腔位12为长方形,该第二腔位12的底面上并列设有两支撑条,所述智能模块4固定于所述支撑条上。
所述盖板7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卡块,于所述壳体1上对应该固定杆设有贯穿该第一腔位11底面的避让孔,于所述内架2上对应该卡块设有卡接孔。
所述第一腔位11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电源线6设有避让槽位,该第二腔位12的与该避让槽位相对应的一端开放。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连接,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平板电脑。
一种前述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插脚3固定到所述内架2上,并将所述电源线6与该插脚3将所述插脚3固定连接,将该内架2放置到所述壳体1的第一腔位11中;将所述智能模块4与信号线5固定连接,将所述智能模块4放置到该第二腔位12中;
(2)将所述盖板7对应该第二腔位12压下,所述固定杆穿过避让孔,然后穿过卡接孔,该固定杆上的卡块卡在内架2上,从而将内架2、智能模块4和盖板7固定连接为一体,该盖板7将所述第二腔位12封闭;
(3)将该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内架2、智能模块4与盖板7放入到注塑机中进行注塑,于该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内架2、智能模块4与盖板7的外周面上包覆形成所述密封保护外壳8,该插脚3、电源线6和信号线5伸出所述密封保护外壳8。
所述内架2为平板状,所述插脚3分别为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分别垂直固定于该内架2上,所述电源线6中分别有子线与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地线插脚连接。
所述第二腔位12为长方形,该第二腔位12的底面上并列设有两支撑条,所述智能模块4固定于所述支撑条上。
所述盖板7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卡块,于所述壳体1上对应该固定杆设有贯穿该第一腔位11底面的避让孔,于所述内架2上对应该卡块设有卡接孔;
所述第一腔位11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电源线6设有避让槽位,该第二腔位12的与该避让槽位相对应的一端开放;
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连接,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平板电脑。
通过该智能模块4还能够控制电器的定时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该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有效提供生产的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产品性能稳定可靠,设有密封保护外壳8,能够给内部元件很好的保护,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从远端控制电器的开启或关闭,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客户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插头,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第一腔位,该壳体的上部设有第二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位中固定有内架,该内架上固定有若干插脚,所述插脚朝下设置,所述第二腔位中固定有智能模块,该智能模块中设有无线连接模块,该无线连接模块与信号线连接,所述插脚与电源线连接,该第二腔位的顶部盖设有盖板,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通过注塑成型有密封保护外壳,所述插脚、电源线和信号线伸出所述密封保护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为平板状,所述插脚分别为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分别垂直固定于该内架上,所述电源线中分别有子线与该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地线插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位为长方形,该第二腔位的底面上并列设有两支撑条,所述智能模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两侧分别向下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有卡块,于所述壳体上对应该固定杆设有贯穿该第一腔位底面的避让孔,于所述内架上对应该卡块设有卡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位的侧壁上对应所述电源线设有避让槽位,该第二腔位的与该避让槽位相对应的一端开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连接,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或平板电脑。
CN201620837047.8U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智能插头 Active CN20592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047.8U CN205921127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智能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7047.8U CN205921127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智能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1127U true CN205921127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7047.8U Active CN205921127U (zh) 2016-08-03 2016-08-03 一种智能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11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55A (zh) * 2016-08-03 2016-10-26 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头及该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
WO2019061917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线和设置有该电源线的家用电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55A (zh) * 2016-08-03 2016-10-26 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头及该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
CN106058555B (zh) * 2016-08-03 2019-12-31 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插头及该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
WO2019061917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源线和设置有该电源线的家用电器
KR20200039002A (ko) * 2017-09-30 2020-04-14 광동 메이디 키친 어플리언시스 매뉴팩쳐링 코., 엘티디. 전원선 및 이 전원선이 설치된 가전제품
KR102319180B1 (ko) 2017-09-30 2021-10-29 광동 메이디 키친 어플리언시스 매뉴팩쳐링 코., 엘티디. 전원선 및 이 전원선이 설치된 가전제품
US11239613B2 (en) 2017-09-30 2022-02-01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ower cord and home appliance provided with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1127U (zh) 一种智能插头
CN106058555A (zh) 一种智能插头及该智能插头的制造方法
CN203883235U (zh) 一种防水插座
CN204834418U (zh) 按键结构和使用该按键结构的电视机
CN204649805U (zh) 一种集成式电能表端子组件
CN211905776U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固定装置
CN207504274U (zh) 一种手机远程控制的智能排插
CN203287591U (zh) 一种新型光缆接头盒
CN203193232U (zh) 一种室外用接线盒
CN207339232U (zh) 一种智能用电模块
CN203574253U (zh) 电缆控制箱顶部的通风结构
CN204011944U (zh) 用于电动车的防水连接器结构
CN207123554U (zh) 一种电能表的结构
CN103151715A (zh) 自动纠正相序的绝缘防水型电源箱
CN203537702U (zh) 一种导线密封装置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壳体
CN206774885U (zh) 基于断路器的计量辅件装置和智能断路器
CN205482095U (zh) 智能冰箱
CN202797450U (zh) 一种手机充电接口
CN206313832U (zh) 移动终端外壳
CN207281145U (zh) 一种带防水按钮的电能表外壳
CN206004256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接线盒
CN203136359U (zh) 电能信息采集器外壳
CN103763641A (zh) 一种微型音响
CN214064842U (zh) 驱动电源注塑保护壳
CN21558120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集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