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0424U -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0424U
CN205920424U CN201620331696.0U CN201620331696U CN205920424U CN 205920424 U CN205920424 U CN 205920424U CN 201620331696 U CN201620331696 U CN 201620331696U CN 205920424 U CN205920424 U CN 205920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chip
connect
modul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16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廷春
孙楠楠
高彪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3316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0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0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04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它包含主控电路部分和智能遥控部分;其中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整流电路模块、DC‑DC降压模块、第一微控制单元、继电器模块、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智能遥控电路部分包括电源模块、第二微控制单元、按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温度设定范围广,更加人性化;红外检测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电热毯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毯作为一种低功耗、经济适用的取暖设备,在我国城乡居民中使用十分广泛,然而,当前的电热毯每次使用前后必须开关电源;即调换温度时需要人为变换。若忘记断电,不仅浪费电能,而且也不安全。智能安全电热毯通过把智能控制器和多传感器技术融合应用到电热毯控制中,可以极大限度地避免电热毯安全事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热毯的发展趋势逐渐转移到安全、可靠、舒适、耐用、易操作、差异化定制等人性化的角度上来,而温度控制器作为最基本也最具有改良潜力的部件,越来越受到电热毯生产企业的重视。早期的温度控制器多使用模拟元件,从只有开、关两档、不能调温,到后来能由控制器设置高温、低温、开关共三个档位,具有简单的调节温度的功能。在使用电热毯时,温度控制器拨在高温档位,人们在使用时觉得温度过高,然而温度控制器拨在低温档位,人们在使用时又觉得热度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温度控温器的结构越来越精简,用起来也越来越方面,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电热毯从开始一直加热到天亮,则会很容易温度太高,对人体产生一些潜在危害,如果用户在睡觉前即断开电热毯,则半夜由于气温的降低使人冻醒,这样又不利于睡眠。由于不能便宜的控制温度,若电热毯开关一直闭合它就会持续不断的加热,导致被窝内电热毯的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伤害,例如烫伤或发生火灾。传统的电热毯是不带控温元件,使用者只能接通或切断电源来控制温度,这样很难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温度实时控制,节能性和方便性不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利用遥控可远距离控制的方便性,从而减小电热毯给人们带来的潜在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热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含主控电路部分和智能遥控部分。其中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整流电路模块、DC-DC降压模块、第一微控制单元、继电器模块、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智能遥控电路部分包括电源模块、第二微控制单元、按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整流电路模块包括整流桥D2,电感L1,滤波电容C2、C3、C4。其中整流桥D2的1,3端口接220v电压,2端口与电感L1一端相接,4端口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2,C3,C4的正极端相接。滤波电容C2,C3,C4的负极端接地。
所述DC-DC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U1,电容C1, C5, C6, C7, C8,C9,C10,C11,C12,C15,C16,C17,电感L2,可变电阻R2,电阻R3,R4,R5,稳压芯片U2和二极管D1。其中开关电源芯片U1的1,2引脚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U1的3引脚、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一端相接。而二极管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5,C6,C7,C8的正极端、移动变阻器R2的移动端、移动变阻器R2一端相互连接且接5v电压。开关电源芯片U1的4引脚与电容C5,C6,C7,C8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接并且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5引脚接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接移动变阻器R2的另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7引脚接电阻R4的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8引脚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6引脚悬空。电容C16,C17的一端相接均接入16V电压,而另一端也均接地。电容R9的一端与电容R10的一端相接,电容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引脚接地,2引脚与电容C11,C12相接。电容C11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1引脚相接且接地。稳压芯片U2的3引脚接入5v电压;所述开关电源芯片U1型号为mp2307,稳压芯片U2型号为AMS1117-3.3v。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第一微控制单元中主要包括主控芯片IC1,复位按键S3,上拉电阻R9,限流电阻R8,LED指示DS1;主控芯片IC1的1引脚接电阻R8,R9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3的一端。复位键S3的另一端与LED指示DS1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IC1的3引脚接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3引脚,芯片IC1的4引脚接芯片CC1101的4引脚,芯片IC1的5引脚接芯片CC1101的5引脚。芯片IC1的6引脚接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芯片IC1的7引脚接温度采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芯片IC1的22引脚接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T188中的2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芯片IC1的24引脚接入复位RST。 主控芯片IC1的28引脚接地,芯片IC1的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K1,插槽J1,NPN型三极管Q1,以及二极管D3。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接主控芯片IC1的6引脚,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一端,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中CC1101芯片,红外传感器ST188,限流电阻R6,R7。其中,无线传输模块中的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3.3v电压,2引脚接地。3引脚接芯片IC1的3引脚,4引脚芯片IC1的4引脚,5引脚接芯片IC1的5引脚。红外传感器S2的1引脚接VCC,引脚2接主控芯片IC1的22引脚以及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红外传感器S2的3,4引脚接电阻R6的一端和VCC,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上拉电阻R10。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3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和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AMS1117和滤波电容C1、C2、C3、C4。其中稳压芯片AMS1117的3引脚接电容C1,C2的一端,2引脚接电容C3,C4的一端,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的1引脚接地。
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复位按键S0,上拉电阻R0,限流电阻R1,LED指示DS1。其中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引脚接电阻R0,电阻R1的一端,电阻R0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0的一端,LED指示DS1的另一端接地,复位按键S0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3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3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4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4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8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5引脚。主控芯片的17引脚接自动报警模块中的三极管的基极。Msp430g2553芯片的8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8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7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2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5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6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6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3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9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4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0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5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1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2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0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3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4引脚接复位键。Msp430g2553芯片的5,6,7,22引脚接按键模块中的开关键S1,S2,S3,S4。Msp430g2553芯片的28引脚接地,2,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1、S2、S3、S4,上拉电阻R2、R3、R4、R5。按键S1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接电阻R3,按键S3的一端接电阻R4,按键S4的一端接电阻R5。按键S1,S2,S3,S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R3,R4,R5的另一端均接入3.3v电压。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芯片CC1101。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入3.3v电压,2引脚接地,3,4,5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3,4,18引脚。
所述自动报警模块主要包括蜂鸣器LS1,及三极管Q1。蜂鸣器LS1正极的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基极接Msp430g2553芯片的17引脚。
所述1602显示模块主要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及可调限流电阻R6。LCD1602芯片的1,15,16引脚接地,2引脚接3.3v电压,4引脚与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相接,而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与移动端接地。LCD1602芯片的4,5,6,7,8,9,10,11,12,13,14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11,12,16,9,8,3,14,15,19,20,21引脚。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温度设定范围广,更加人性化;红外检测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整流电路模块。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DC-DC降压模块。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MCU模块。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继电器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无线传输及红外感应模块。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温度采集模块。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的MCU模块。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的按键模块。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模块。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模块。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1602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包含两部分,即实用新型的主控电路部分和智能遥控部分。其中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整流电路模块、DC-DC降压模块、微控制单元(MUC)、继电器模块、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智能遥控电路部分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单元(MUC)、按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报警模块以及1206显示。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整流电路模块包括整流桥D2,电感L1,滤波电容C2、C3、C4。其中整流桥1,3端口接220v电压,2端口与电感L1相接,端口4接地。而电感L1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2,C3,C4的正极端相接。滤波电容C2,C3,C4的负极端接地。
所述DC-DC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mp2307(U1),电容C1,5,6,7,8,C9,C10,C11,C12,C15,C16,C17,电感L2,可变电阻R2,电阻R3,R4,R5,稳压芯片AMS1117-3.3v(U2),二极管D1。其中开关电源芯片U1的1,2引脚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U1的3引脚、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1端相接。而二极管2端以及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5,6,7,8的正极端和移动变阻器R2的移动端和一端相互连接且接5v电压。开关电源芯片U1的4引脚与电容5,6,7,8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接并且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5引脚接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接移动变阻器R2的另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7引脚接电阻R4的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8引脚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6引脚悬空。电容C16,C17的一端相接均接入16V电压,而另一端也均接地。电容R9的一端与电容R10的一端相接,电容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引脚接地,2引脚与电容C11,C12相接。电容C11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1引脚相接且接地。芯片U2的3引脚接入5v电压。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MCU模块中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IC1),复位按键S3,上拉电阻R9,限流电阻R8,LED指示DS1;系统给单片机上电后单片机自动复位,主控芯片IC1的1引脚接电阻R8,R9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1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3的一端。复位键S3的另一端与LED指示DS1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IC1的3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3引脚,芯片IC1的4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4引脚,芯片IC1的5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5引脚。芯片IC1的6引脚接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b。芯片IC1的7引脚接温度采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芯片IC1的22引脚接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T188中的2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芯片IC1的24引脚接入复位“RST”。主控设计部分中的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的28引脚接地。芯片IC1的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主控设计部分的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K1,插槽J1,NPN型三极管Q1,以及二极管D3。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b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6引脚,集电极c接二极管D3的一端,发射极e接地。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所述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中CC1101芯片,红外传感器ST188,限流电阻R6,R7。其中,无线传输模块中的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3.3v电压,2引脚接地。3引脚接MCU模块中的芯片IC1的3引脚,4引脚接MCU模块中的的芯片IC1的4引脚,5引脚接MCU模块中的芯片IC1的5引脚。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2的1引脚接VCC,引脚2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22引脚以及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红外传感器S2的3,4引脚接电阻R6的一端和VCC,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上拉电阻R10。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3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R10的另一端接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和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
所述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AMS1117和滤波电容C1、C2、C3、C4。其中稳压芯片AMS1117的3引脚接电容C1,C2的一端,2引脚接电容C3,C4的一端,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的1引脚接地。
所述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MCU模块中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复位按键S0,上拉电阻R0,限流电阻R1,LED指示DS1。其中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引脚接电阻R0,R1的一端,电阻R0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0的一端,LED指示DS1的另一端接地,S0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3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3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4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4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8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5引脚。主控芯片的17引脚接自动报警模块中的三极管的基极b。Msp430g2553芯片的8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8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7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2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5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6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6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3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9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4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0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5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1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2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0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3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4引脚接复位键。Msp430g2553芯片的5,6,7,22引脚接按键模块中的开关键S1,S2,S3,S4。Msp430g2553芯片的28引脚接地,2,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1(开\关)、S2(温度+)、S3(温度+)、S4(设置),上拉电阻R2、R3、R4、R5。按键S1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接电阻R3,按键S3的一端接电阻R4,按键S4的一端接电阻R5。按键S1,S2,S3,S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R3,R4,R5的另一端均接入3.3v电压。
所述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芯片CC1101。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入3.3v电压,2引脚接地,3,4,5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3,4,18引脚。
所述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自动报警模块主要包括蜂鸣器LS1,及三极管Q1。蜂鸣器LS1正极的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三极管的基极b接Msp430g2553芯片的17引脚。
所述遥控设计部分的1602显示模块主要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及可调限流电阻R6。LCD1602芯片的1,15,16引脚接地,2引脚接3.3v电压,4引脚与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相接,而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与移动端接地。LCD1602芯片的4,5,6,7,8,9,10,11,12,13,14引脚分别接MCU模块中的Msp430g2553芯片的11,12,16,9,8,3,14,15,19,20,21引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关电源芯片MP2307U1,主控芯片msp430g2553,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传感器ST188,无线传输芯片CC1101均采用现成芯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MSP430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遥控器是唯一可操作开关,它上面的按键用来设定温度,控制主控板开启电热毯进行加热。通过DS18B20温度传感器不断检测电热毯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实时温度通过无线串口C1101模块发送到遥控器上的1602液晶显示屏上。达到设定温度后红外模块检测电热毯的使用状态,一旦使用则系统自动关闭,若达到预定温度长时间不用则会提示用户切断电源。因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模块,其中包括整流电路模块、DC-DC降压模块、微控制单元(MUC)、继电器模块、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报警模块以及1206显示。
图2为整流电路模块,主要包括整流桥D2,电感L1,滤波电容C2,C3,C4,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线性稳压芯片AMS1117。其中整流桥1,3端口接220v电压,2端口与电感L1相接,端口4接地。而电感L1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2,C3,C4的正极端相接且输出16v电压。滤波电容C2,C3,C4的负极端接地。通过变压器将220V、50Hz的交流市电降压至12V后输入给整流桥,整流桥整流后通过LC滤波电路得到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再输入到开关电源芯片MP2307,通过配比适当的反馈电阻R2、R3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并滤波得到稳定的5V直流电,再通过AMS1117稳压降压后得到稳定的3.3V电压为数字控制系统供电。其中电容C2,C3,C4的电容值分别为:3300uF,220uF,4.7uF。
图3为DC-DC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电容C1,5,6,7,8,C9,C10,C11,C12,C15,C16,C17,电感L2,电阻R2,R3,R4,R5,稳压芯片AMS1117-3.3v,二极管D1。其中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1,2引脚接电容C1的一端且接16v电压。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的3引脚,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1端相接。而二极管2端以及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5,6,7,8的正极端和移动变阻器R2的移动端和其中一端相接均接入5v电压。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4引脚与电容5,6,7,8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相接并且接地。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5引脚接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接移动变阻器R2的另一端。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7引脚接电阻R4的一端,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8引脚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电源芯片MP2307的6引脚悬空。电容C16,C17的一端相接均接16V电压,而另一端也均接地。电容R9的一端与电容R10的一端相接,电容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AMS1117-3.3的1引脚接地,2引脚与电容C11,C12相接且输出3.3v电压。电容C11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与芯片AMS1117的1引脚相接且接地。芯片U2的3引脚接入5v电压。系统给单片机上电后单片机自动复位,通过内部预设程序对相应的IO口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该部分人性化地设计了电源指示灯,对系统工作状态课实时显示,同时设有复位按键S3,可选择性的按下对整个系统进行复位。其中电容C1,5,6,7,8,C9,C10,C11,C12,C15,C16,C17的值分别是:10nF,330uF,10uF,4.7uF,10uF,0.1uF,3.9nF,0.1uF,0.1uF,0.1uF,0.1uF,10uF。电阻R2,R3,R4,R5的值分别是:50k,1k,100k,6.8k。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MCU模块,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IC1),复位按键S3,上拉电阻R9,限流电阻R8,LED指示DS1;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引脚接电阻R8和R9的一端且接3.3v电压,。电阻R8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1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3的一端。复位键S3的另一端与LED指示DS1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msp430g2553的3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3引脚,芯片msp430g2553的4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4引脚,芯片msp430g2553的5引脚接主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5引脚。芯片msp430g2553的6引脚接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b。芯片msp430g2553的7引脚接温度采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芯片msp430g2553的22引脚接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T188中的2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芯片msp430g2553的24引脚接入复位“RST”。主控设计部分中的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的28引脚接地。芯片msp430g2553的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5,26,27引脚悬空。系统给单片机上电后单片机自动复位,通过内部预设程序对相应的IO口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该部分人性化地设计了电源指示灯,对系统工作状态实时显示,同时设有复位按键S3,可选择性的按下对整个系统进行复位。其中R8,R9的值分别是:10k,47k。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设计部分的继电器电路图中包括继电器K1,插槽J1,NPN型三极管Q1,以及二极管D3。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b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6引脚,集电极c接二极管D3的一端,发射极e接地。K1接220v电压。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当单片机给三极管的基极一个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开始工作,吸合弹簧片是插槽的VCC接通220V;当当单片机给三极管的基极一个低电平时,三极管断开,继电器断开,使插槽的VCC接到电源的GND,整个加热系统断电,从而达到控制加热系统的运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及红外感应模块中的器件主要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中CC1101芯片,红外传感器ST188,限流电阻R6,R7。无线传输模块中的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3.3v电压,2引脚接地。3引脚接MCU模块中的芯片IC1的3引脚,4引脚接MCU模块中的的芯片IC1的4引脚,5引脚接MCU模块中的芯片IC1的5引脚。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2的1引脚接VCC,引脚2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22引脚以及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红外传感器S2的3,4引脚接电阻R6的一端和VCC,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系统工作时,单片机对无线模块读写数据,实现与遥控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同时扫描检测红外传感器的CO3引脚的电位判断是否有人躺下。当CO3为高时,表示有人躺下,当CO3为低时,表示没有人躺下。电阻R6,R7的值分别是:510k,20k。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的温度采集模块,此模块实用的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上拉电阻R10。度传感器DS18B20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3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且接5v电压,R10的另一端接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和MCU模块中的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系统为DS18B20供电后,DS18B20对外界温度进行采集,然后通过DQ(CO2)引脚传回单片机,单片机对其数据分析处理后得到相对精确的温度。电阻R10的值是10k。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设计部分的电源电路图,其中主要包括了AMS1117稳压芯片和滤波电容C1、C2、C3、C4。其中稳压芯片AMS1117的3引脚接电容C1,C2的一端,2引脚接电容C3,C4的一端,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的1引脚接地。电池为系统输入9V直流电,通过C1、C2滤波后由AMS1117降压稳压至3.3V,再通过C3、C4滤波得到稳定的3.3V直流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电容C1,C2,C3,C4的值分别是0.1uF,0.1uF,0.1uF,0.1uF。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设计部分的MCU模块,此模块所用器件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复位按键S0,上拉电阻R0,限流电阻R1,LED指示DS1。其中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引脚接电阻R0,R1的一端且接3.3v电压,电阻R0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R1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0的一端,LED指示DS1的另一端接地,S0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3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3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4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4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8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5引脚。主控芯片的17引脚接自动报警模块中的三极管的基极b。msp430g2553芯片的8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8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7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2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5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6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6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3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9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4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0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5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1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2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0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3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4引脚接复位指令。msp430g2553芯片的5,6,7,22引脚接按键模块中的开关键S1,S2,S3,S4。msp430g2553芯片的28引脚接地,2,23,25,26,27引脚悬空。系统给单片机上电后单片机自动复位,通过内部预设程序对相应的IO口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功能。该部分人性化地设计了电源指示灯,对系统工作状态实时显示,同时设有复位按键S0,可选择性的按下对整个系统进行复位。电阻R0,R1的值分别是47k,10k。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电路设计部分的按键模块,其中所需器件主要包括按键S1(开\关)、S2(温度+)、S3(温度+)、S4(设置),上拉电阻R2、R3、R4、R5。按键S1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接电阻R3,按键S3的一端接电阻R4,按键S4的一端接电阻R5。按键S1,S2,S3,S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R3,R4,R5的另一端均接入3.3v电压。系统开始工作后,单片机对按键扫面检测,当有按键按下时,对应的IO口检测到低电平,然后系统根据预设程序做出相应的操作判断。电阻R2,R3,R4,R5的值分别是:10k,10k,10k,10k。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电路部分的无线传输模块,其中主要需要无线传输芯片CC1101。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入3.3v电压,2引脚接地,3,4,5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3,4,18引脚。主控MCU通过RXD,TXD,SET三个引脚对CC1101进行数据读写,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功能。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部分的自动报警模块,此模块需求电子器件包括蜂鸣器LS1,及三极管Q1。蜂鸣器LS1正极的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三极管的基极b接Msp430g2553芯片的17引脚。主控MCU通过对CO1端口电位的改变,控制蜂鸣器的开\关,当CO1为高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当CO1为低时,三极管断开,蜂鸣器不工作。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遥控部分的1602显示模块,此模块主要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及可调限流电阻R6。LCD1602芯片的1,16引脚接地,2引脚和15引脚接3.3v电压,3引脚与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相接,而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与移动端接地。LCD1602芯片的4,5,6,7,8,9,10,11,12,13,14引脚分别接MCU模块中的Msp430g2553芯片的11,12,16,9,8,3,14,15,19,20,21引脚。调节R6阻值的大小可调节LCD的背光亮度,同时MUC通过P2.1,P2.3及P3.0,P3.7对LCD1602传输数据,使LCD显示需要显示的内容。电阻R6的值选10k。

Claims (1)

1.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控电路部分和智能遥控部分;其中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整流电路模块、DC-DC降压模块、第一微控制单元、继电器模块、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智能遥控电路部分包括电源模块、第二微控制单元、按键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自动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整流电路模块包括整流桥D2,电感L1,滤波电容C2、C3、C4;其中整流桥D2的1,3端口接220v电压,2端口与电感L1一端相接,4端口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2,C3,C4的正极端相接;滤波电容C2,C3,C4的负极端接地;
所述DC-DC降压模块包括开关电源芯片U1,电容C1, C5, C6, C7, C8,C9,C10,C11,C12,C15,C16,C17,电感L2,可变电阻R2,电阻R3,R4,R5,稳压芯片U2和二极管D1;其中开关电源芯片U1的1,2引脚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U1的3引脚、电感L2的一端和二极管一端相接;而二极管D1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5,C6,C7,C8的正极端、移动变阻器R2的移动端、移动变阻器R2一端相互连接且接5v电压;开关电源芯片U1的4引脚与电容C5,C6,C7,C8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接并且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5引脚接电阻R3的另一端以及接移动变阻器R2的另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7引脚接电阻R4的一端,开关电源芯片U1的8引脚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1的6引脚悬空;电容C16,C17的一端相接均接入16V电压,而另一端也均接地;电容R9的一端与电容R10的一端相接,电容R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1引脚接地,2引脚与电容C11,C12相接;电容C11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与芯片U2的1引脚相接且接地;稳压芯片U2的3引脚接入5v电压;所述开关电源芯片U1型号为mp2307,稳压芯片U2型号为AMS1117-3.3v;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中的第一微控制单元中主要包括主控芯片IC1,复位按键S3,上拉电阻R9,限流电阻R8,LED指示DS1;主控芯片IC1的1引脚接电阻R8,R9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3的一端;复位键S3的另一端与LED指示DS1的另一端均接地;芯片IC1的3引脚接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中的芯片CC1101的3引脚,芯片IC1的4引脚接芯片CC1101的4引脚,芯片IC1的5引脚接芯片CC1101的5引脚;芯片IC1的6引脚接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芯片IC1的7引脚接温度采集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以及电阻R10的一端;芯片IC1的22引脚接红外感应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ST188中的2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芯片IC1的24引脚接入复位RST; 主控芯片IC1的28引脚接地,芯片IC1的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K1,插槽J1,NPN型三极管Q1,以及二极管D3;继电器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基极接主控芯片IC1的6引脚,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一端,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入5v电压;
所述无线传输以及红外感应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中CC1101芯片,红外传感器ST188,限流电阻R6,R7;其中,无线传输模块中的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3.3v电压,2引脚接地;3引脚接芯片IC1的3引脚,4引脚芯片IC1的4引脚,5引脚接芯片IC1的5引脚;红外传感器S2的1引脚接VCC,引脚2接主控芯片IC1的22引脚以及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红外传感器S2的3,4引脚接电阻R6的一端和VCC,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DS18B20,上拉电阻R10;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3引脚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引脚和主控芯片IC1的7引脚;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稳压芯片AMS1117和滤波电容C1、C2、C3、C4;其中稳压芯片AMS1117的3引脚接电容C1,C2的一端,2引脚接电容C3,C4的一端,电容C1,C2,C3,C4的另一端以及稳压芯片的1引脚接地;
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sp430g2553,复位按键S0,上拉电阻R0,限流电阻R1,LED指示DS1;其中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引脚接电阻R0,电阻R1的一端,电阻R0的另一端接LED指示DS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复位键S0的一端,LED指示DS1的另一端接地,复位按键S0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3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3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4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4引脚;主控芯片msp430g2553的18引脚接智能遥控电路的无线传输模块的CC1101芯片的5引脚;主控芯片的17引脚接自动报警模块中的三极管的基极;Msp430g2553芯片的8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8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7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2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5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6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6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3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9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4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0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5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1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19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2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0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3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1引脚接1602显示芯片的14引脚;Msp430g2553芯片的24引脚接复位键;Msp430g2553芯片的5,6,7,22引脚接按键模块中的开关键S1,S2,S3,S4;Msp430g2553芯片的28引脚接地,2,23,25,26,27引脚悬空;
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1、S2、S3、S4,上拉电阻R2、R3、R4、R5;按键S1的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按键S2的一端接电阻R3,按键S3的一端接电阻R4,按键S4的一端接电阻R5;按键S1,S2,S3,S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R3,R4,R5的另一端均接入3.3v电压;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无线传输芯片CC1101;CC1101芯片的1引脚接入3.3v电压,2引脚接地,3,4,5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3,4,18引脚;
所述自动报警模块主要包括蜂鸣器LS1,及三极管Q1;蜂鸣器LS1正极的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基极接Msp430g2553芯片的17引脚;
所述显示模块主要包括LCD1602液晶显示屏及可调限流电阻R6;LCD1602芯片的1,15,16引脚接地,2引脚接3.3v电压,4引脚与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相接,而可调限流电阻R6的一端与移动端接地;LCD1602芯片的4,5,6,7,8,9,10,11,12,13,14引脚分别接Msp430g2553芯片的11,12,16,9,8,3,14,15,19,20,21引脚。
CN201620331696.0U 2016-04-20 2016-04-20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0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1696.0U CN205920424U (zh) 2016-04-20 2016-04-20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1696.0U CN205920424U (zh) 2016-04-20 2016-04-20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0424U true CN205920424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16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0424U (zh) 2016-04-20 2016-04-20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04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5819A (zh) * 2019-01-31 2019-05-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onenet云平台的智能插座硬件电路
CN109816922A (zh) * 2018-10-28 2019-05-28 芜湖真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宿舍火灾警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6922A (zh) * 2018-10-28 2019-05-28 芜湖真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宿舍火灾警报器
CN109755819A (zh) * 2019-01-31 2019-05-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onenet云平台的智能插座硬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79264U (zh) 一种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装置
CN102278525B (zh) 智能速热水龙头
CN205744551U (zh) 一种自动调温风扇控制系统
CN203169029U (zh) 一种智能沐浴系统
CN205920424U (zh) 基于遥控控制的电热毯控制器
CN202531468U (zh) 多功能风扇
CN201985393U (zh) 一种红外智能插板
CN208519929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零功耗待机智能插座的电路
CN107157325A (zh) 一种基于控制器控制的自动加热补水饮水机
CN208722009U (zh) 一种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智能加热水杯温控装置
CN106406195B (zh) 一种家用节能用电系统
CN105509333A (zh) 一种电容式自供电热水器遥控器
CN205750402U (zh) 一种智能插座控制器
CN205124083U (zh) 一种多功能调光型led台灯
CN205176706U (zh) 一种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控制器
CN204241899U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按摩保健电热毯
CN106500273A (zh) 一种智能化的空调系统节能控制器
CN205025799U (zh) 一种智能节能便携式小风扇
CN111829194A (zh)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无线热电中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85931A (zh) 一种自供电热水器遥控器
CN105527887B (zh) 一种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5676910A (zh) 一种终端测温热水器控制器
CN205450823U (zh) 一种基于模糊pid的大功率温控系统
CN201129788Y (zh) 一种节能电供热站
CN206300272U (zh) 一种智能供热室温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温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