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0594U -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0594U
CN205910594U CN201620713821.4U CN201620713821U CN205910594U CN 205910594 U CN205910594 U CN 205910594U CN 201620713821 U CN201620713821 U CN 201620713821U CN 205910594 U CN205910594 U CN 205910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arrier
unit
obstacle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38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
张志军
张勇
张巍
张贵峰
吴新桥
孙立群
程燕胜
赵克
张拯宁
王诗奎
孟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Tianjin Aerospace Zhongwei Date 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Tianjin Aerospace Zhongwei Date 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Tianjin Aerospace Zhongwei Date System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38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0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0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0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无法有效避开障碍物的技术问题。该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探测器模块包括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用于同时获得障碍物信息;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以及处理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数据融合模块用于融合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使飞行控制模块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无人机避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对无人机避障系统和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主要的无人机避障系统是基于超声波的避障系统,即在无人机上加装定向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并将其接入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然而,现有的基于超声波的避障系统,对障碍物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果障碍物的材质不是平面光滑的固体物,则超声波的反射和接收就会出问题,从而导致无人机无法有效避开障碍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用于使无人机能够有效地避开障碍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探测器模块包括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所述超声波单元和所述双目视觉单元均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超声波单元和所述双目视觉单元用于同时获得障碍物信息,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和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传输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以及处理所述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将所述障碍物距离信息和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融合所述障碍物距离信息和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并将所述综合障碍物信息传输至所述飞行控制模块,使所述飞行控制模块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中,由于该无人机避障装置中的探测器模块不仅包括超声波单元,还包括双目视觉单元,因此,当障碍物的材质不是平面光滑的固体物,使得超声波单元的反射和接收出现问题时,还可通过双目视觉单元获得障碍物信息,并通过依次连接的信息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得到综合障碍物信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模块即可根据该综合障碍物信息,对无人机进行控制,使得无人机能够有效地避开障碍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避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避障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探测器模块, 2—信息处理模块,
3—数据融合模块, 4—飞行控制模块,
11—超声波单元, 12—双目视觉单元,
121—第一摄像机, 122—第二摄像机,
21—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 22—视觉数据处理单元,
221—视频数据接收子单元, 222—图像预处理子单元,
223—图像立体匹配子单元, 224—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如图1所示,该无人机避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模块1、信息处理模块2、数据融合模块3和飞行控制模块4;其中,探测器模块1包括超声波单元11和双目视觉单元12,超声波单元11和双目视觉单元12均与信息处理模块2相连,示例性地,超声波单元11可通过串行外设接口与信息处理模块2相连。
超声波单元11和双目视觉单元12用于同时获得障碍物信息,将超声波单元11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和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障碍物信息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2;信息处理模块2用于处理超声波单元11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以及处理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将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传输至数据融合模块3;数据融合模块3用于融合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并将综合障碍物信息传输至飞行控制模块4,使飞行控制模块4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无人机避障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S1,利用超声波单元11和双目视觉单元12同时获取障碍物信息。
步骤S2,利用信息处理模块2处理超声波单元11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处理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
步骤S3,利用数据融合模块3融合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将综合障碍物信息传输至飞行控制模块,使飞行控制模块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
通过上述无人机避障装置的工作过程可知,由于该无人机避障装置中的探测器模块1不仅包括超声波单元11,还包括双目视觉单元12,因此,当障碍物的材质不是平面光滑的固体物,使得超声波单元11的反射和接收出现问题时,还可通过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障碍物信息,并通过依次连接的信息处理模块2、数据融合模块3得到综合障碍物信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模块4即可根据该综合障碍物信息,对无人机进行控制,使得无人机能够有效地避开障碍物。
下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详细介绍上述无人机避障装置中探测器模块1和信息处理模块2的具体结构:
一、探测器模块1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双目视觉单元12包括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均与信息处理模块2相连,在无人机避障装置工作过程中,可分别利用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获得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而且,为了方便对第一摄像机121以及第二摄像机122的内参数和外参数的标定,对于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的第一摄像机121的摄像头主光轴以及第二摄像机122的摄像头主光轴处于同一水平线,也可以使第一摄像机121的摄像头主光轴和第二摄像机122的摄像头主光轴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另外,还可适当加大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之间的距离,使得双目视觉单元12的探测精度更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而超声波单元11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回收器,对于超声波单元11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由此可知,在光强充足的情况下,双目视觉单元12与超声波单元11配合,可以得到精确、完整的障碍物信息,从而使得该无人机避障装置能够控制无人机有效地避障,在光强不足的情况下,虽然双目视觉单元12得到的障碍物视觉信息会出现瑕疵,但还可通过超声波单元11得到充足的障碍物信息,从而可以控制无人机有效地避障。
二、信息处理模块2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模块2包括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21和视觉数据处理单元22,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21和视觉数据处理单元22均与数据融合模块3相连。
在无人机避障装置工作过程中,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21用于处理超声波单元11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具体地,可根据超声波单元11获得的超声波回波时间、环境温度以及无人机实时姿态,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即障碍物与无人机之间的距离。
视觉数据处理单元22用于处理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
具体地,视觉数据处理单元22包括依次连接的视频数据接收子单元221、图像预处理子单元222、图像立体匹配子单元223和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224,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224与数据融合模块3相连;
视频数据接收子单元221用于接收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即分别利用第一摄像机121和第二摄像机122获得的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
需要说明的是,在双目视觉单元12获得的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之前,已经对双目视觉单元12中的第一摄像机121以及第二摄像机122的内参数和外参数同时进行了标定。
图像预处理子单元222用于处理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得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以及处理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得到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
可选的,可对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中的图像进行平滑处理、边缘提取等预处理,得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以方便后续的特征点立体匹配和深度计算。
图像立体匹配子单元223用于对同时刻的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
可选的,可采用基于一体化灰度的方法对对相同时刻的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
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224用于根据特征点立体匹配的结果、双目视觉单元12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获得障碍物深度信息。
可选的,可根据双目视觉单元12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以及相应公式计算出障碍物在无人机坐标系的深度信息,该深度信息可包括障碍物的空间位置,与无人机的相对距离以及障碍物的形状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的改进之处在于其中各个单元或模块的组合连接关系,并没有对每个模块所实现的功能进行改进,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是采用现有的可实现这些功能的模块,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装置中各个单元或模块的组合连接关系进行组合连接的。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避障方法,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无人机避障装置进行避障,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无人机避障方法包括:
步骤S1、利用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同时获取障碍物信息。
步骤S2、处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处理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
步骤S3、融合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将综合障碍物信息传输至飞行控制模块,使飞行控制模块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同时获取障碍物信息,当障碍物的材质不是平面光滑的固体物,使得超声波单元的反射和接收出现问题时,还可通过双目视觉单元获得障碍物信息,并通过处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和双目视觉单元,获得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并通过融合障碍物距离信息和障碍物深度信息,得到综合障碍物信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模块即可根据该综合障碍物信息,对无人机进行控制,使得无人机能够有效地避开障碍物。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避障方法的各个步骤分别详细说明。
一、步骤S1中的障碍物信息包括通过超声波单元获得障碍物的超声波信息,和通过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的视觉信息。
其中,通过双目视觉单元获得障碍物的视觉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1、根据双目视觉单元中的第一摄像机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利用第一摄像机获得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
步骤S12、根据双目视觉单元中的第二摄像机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利用第二摄像机获得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
二、步骤S2中处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根据超声波单元获得的超声波回波时间、环境温度以及无人机实时姿态,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即障碍物与无人机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步骤S2中,处理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1、处理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得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
步骤S212、对相同时刻的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具体可采用基于一体化灰度的方法对相同时刻的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
步骤S213、根据特征点立体匹配结果、双目视觉单元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获得障碍物深度信息。该深度信息可包括障碍物的空间位置,障碍物与无人机的相对距离以及障碍物的形状信息等。
可选的,步骤S211处理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对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中的图像进行平滑处理、边缘提取等预处理,得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以方便后续的特征点立体匹配和深度计算。另外,在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之前,已经对双目视觉单元中的第一摄像机以及第二摄像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同时进行了标定。
三、步骤S3中,飞行控制模块可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自动控制无人机避障。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当有障碍物的清晰图像或障碍物在技术人员的视距范围内时,可人工控制无人机往远离障碍物的方位飞行,进行避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探测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探测器模块包括超声波单元和双目视觉单元,所述超声波单元和所述双目视觉单元均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超声波单元和所述双目视觉单元用于同时获得障碍物信息,将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和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传输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距离信息,以及处理所述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障碍物深度信息,将所述障碍物距离信息和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融合模块;
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用于融合所述障碍物距离信息和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获得综合障碍物信息,并将所述综合障碍物信息传输至所述飞行控制模块,使所述飞行控制模块根据综合障碍物信息控制无人机避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视觉单元包括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均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和视觉数据处理单元,所述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视觉数据处理单元均与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相连;
所述超声波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超声波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所述障碍物距离信息;
所述视觉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所述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得到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视频数据接收子单元、图像预处理子单元、图像立体匹配子单元和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所述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与所述数据融合模块相连;
所述视频数据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所述双目视觉单元获得的障碍物信息包括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和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
所述图像预处理子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得到第一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以及处理所述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得到第二角度障碍物视频所对应的各帧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
所述图像立体匹配子单元用于对同时刻的所述第一角度障碍物图片和所述第二角度障碍物图片进行特征点立体匹配;
所述图像信息综合子单元用于根据特征点立体匹配的结果、所述双目视觉单元的标定内参数和标定外参数,获得所述障碍物深度信息。
CN201620713821.4U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Active CN205910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3821.4U CN205910594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3821.4U CN205910594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0594U true CN205910594U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0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3821.4U Active CN205910594U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059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0232A (zh) * 2016-07-07 2016-10-12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及避障方法
CN106802668A (zh) * 2017-02-16 2017-06-0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目与超声波融合的无人机三维避撞方法及系统
WO2019155335A1 (en) * 2018-02-07 2019-08-15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cluding an omnidirectional depth sens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eria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WO2020019345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合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相干光的避障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0232A (zh) * 2016-07-07 2016-10-12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及避障方法
CN106802668A (zh) * 2017-02-16 2017-06-0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目与超声波融合的无人机三维避撞方法及系统
CN106802668B (zh) * 2017-02-16 2020-11-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双目与超声波融合的无人机三维避撞方法及系统
WO2019155335A1 (en) * 2018-02-07 2019-08-15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cluding an omnidirectional depth sens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eria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10901437B2 (en) 2018-02-07 2021-01-26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cluding an omnidirectional depth sensing and obstacle avoidance aeria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WO2020019345A1 (zh) * 2018-07-27 2020-01-30 合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相干光的避障装置及方法
CN111213069A (zh) * 2018-07-27 2020-05-29 合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相干光的避障装置及方法
CN111213069B (zh) * 2018-07-27 2023-09-12 合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相干光的避障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0232B (zh)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及避障方法
CN205910594U (zh) 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
CA2950791C (en) Binocular visu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power robot
CN106598039B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避障方法
CN106210484A (zh) 水域监视多元联合感知装置及其感知方法
CN105654732A (zh)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道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7367052U (zh) 一种生命探测车、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探测系统
CN112180373A (zh)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泊车系统和方法
CN110132226A (zh) 一种无人机巡线的距离及方位角测量系统和方法
CN107026959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图像采集设备
CN106846243A (zh) 在设备移动过程中获得三维俯视全景图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5091B (zh) 一种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089086A (zh) 一种全景摄像系统
CN104268884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道偏离预警的标定系统和方法
CN115376347A (zh) 智驾域控制器以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12926415A (zh) 一种行人避让系统和行人监测方法
TW201537510A (zh) 以機率方式計算爲基礎之3d環車影像系統及其獲得方法
CN111144415A (zh) 一种微小行人目标的检测方法
CN113298044B (zh) 基于定位补偿的障碍物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02747A (zh) 一种机器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8875844A (zh) 激光雷达图像与摄像机图像的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6155059A (zh) 基于视觉的智能无人驾驶系统
CN208768192U (zh) 一种无人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CN206914229U (zh) 实景互联网打车辅助系统
CN216647401U (zh) 一种安全帽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Address after: 510700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building J1 and 3rd floor of building J3, No.11 Kexiang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ZHONG WEI AEROSPACE DATA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West Tower, Yuedian building, No.8 shuijungang,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G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ZHONG WEI AEROSPACE DATA SYSTEM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