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9019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9019U
CN205909019U CN201620678359.9U CN201620678359U CN205909019U CN 205909019 U CN205909019 U CN 205909019U CN 201620678359 U CN201620678359 U CN 201620678359U CN 205909019 U CN205909019 U CN 205909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hole
lamp casing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83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斌斌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83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9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9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9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具壳体、导光元件、发光组件、配光元件和出光面罩,其中,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板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通孔,所述配光元件通过所述通孔贴合设置于所述光源板设置有光源的一侧,所述导光元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处于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灯具面罩结合形成的腔体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架构中光源和出光面罩之间需要满足的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用户在光源发光时透过出光面罩看到光源本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灯具行业常见的灯具架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直下式、反射式、侧发光式。其中,直下式灯具架构是指光源的出射光经过面罩直接出光,反射式灯具架构是指光源的出射光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反射后出光,侧发光式灯具架构是光源的出射光依次经过导光板、扩散板后出光。
现有技术中,采用直下式架构的灯具,光源和出光面罩之间需要满足的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用户在光源发光时透过面罩看到光源本身的问题,使得现有的灯具的高度很高,增加了灯具的生产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由于具有不规则曲面造型的灯具的发光均匀性差,严重制约了设计者的发挥空间,使得现有常用灯具的外形较为简单,大部分灯具具有规则的外形(例如,外形极简的平板灯),进而使得现有灯具的造型性不高,缩小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甚至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客户的体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灯具。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具壳体、导光元件、发光组件、配光元件和出光面罩,其中,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板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通孔,所述配光元件通过所述通孔贴合设置于所述光源板设置有光源的一侧,所述导光元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处于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灯具面罩结合形成的腔体中。
可选地,所述出光面罩具有不规则曲面。
可选地,所述导光元件为在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导光板。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出光面罩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可选地,还包括:散热器,贴合设置于所述灯具壳体,且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同的曲面,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沿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所述散热壁环绕所述发光组件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反光纸,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散热器相对的一侧,且所述反光纸上开设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反光纸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LED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用于驱动所述LED芯片。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为两端开口、由弧形反射侧壁围设形成的反射器。
可选地,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或者,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具壳体、导光元件、发光组件和出光面罩,其中,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的侧壁上的光源,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处于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灯具面罩结合形成的腔体中。
可选地,所述出光面罩具有不规则曲面。
可选地,所述导光元件为在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导光板。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出光面罩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可选地,还包括:
散热器,贴合设置于所述灯具壳体,且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同的曲面,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沿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所述散热壁环绕所述发光组件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
反光纸,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散热器相对的一侧,且所述反光纸上开设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反光纸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LED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用于驱动所述LED芯片。
可选地,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或者,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光源板贴合设置于导光元件与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光源位于导光元件开设的通孔,配光元件通过通孔贴合设置于光源板设置有光源的一侧的方式,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经配光元件反射后,进入到导光元件中,然后再经过出光面罩出光,或者,发光组件位于导光元件开设的通孔,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光源板的侧壁上的光源,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到导光元件中,这样的灯具架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架构中光源和出光面罩之间需要满足的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用户在光源发光时透过出光面罩看到光源本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降低了灯具的高度,缩小了灯具的体积,减少了因高度问题造成的成本浪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光面罩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参见图1,该灯具包括:灯具壳体11、导光元件12、发光组件13、配光元件14和出光面罩15。其中,灯具壳体11和出光面罩15结合形成一个腔体,导光元件12、发光组件13和配光元件14处于该腔体中,发光组件13包括光源板131和设置于光源板131上的光源(图1中未示出),导光元件12上开设有通孔12a,发光组件13中的光源板131贴合设置于导光元件12与所述灯具壳体11相对的一侧,发光组件13中的光源位于导光元件12开设的通孔12a,配光元件14通过通孔12a贴合设置于光源板131设置有光源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光源板131贴合设置于导光元件12与灯具壳体11相对的一侧,光源位于导光元件12开设的通孔12a,配光元件14通过通孔12a贴合设置于光源板131设置有光源的一侧的方式,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经配光元件14反射后,进入到导光元件12中,然后再经过出光面罩15出光,这样的灯具架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架构中光源和出光面罩之间需要满足的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用户在光源发光时透过出光面罩看到光源本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降低了灯具的高度,缩小了灯具的体积,减少了因高度问题造成的成本浪费。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选择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1示出的出光面罩15具有不规则曲面。灯具壳体11可配合出光面罩15的曲面造型,具有与出光面罩15相对应的不规则曲面,从而使得灯具形成特殊的造型。具体地,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光面罩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参见图2,出光面罩15具有类似于贝壳的造型。当然,图2示出的出光面罩15具有类似于贝壳的不规则曲面仅仅是作为一个示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任何限定,出光面罩15还可具有类似扇形、波浪形等的不规则曲面。图1和图2中示出的出光面罩15具有类似于贝壳的造型,为了体现出设计者贝壳珍珠的设计理念,出光面罩15开设有通孔15a,并将具有类似于珍珠造型的装饰件18嵌入到通孔15a中。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18并不局限于具有珍珠造型的装饰件,还可以是具有任意其他造型的装饰件。
由于出光面罩15具有不规则曲面,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灯具而言,会导致出射光的均匀性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导光元件12可为一导光板12,且在导光板12与灯具壳体1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其中,导光板12上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设置可根据进入到导光板12各个区域的光强以及导光板12各个区域与相对的出光面罩15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定。从而,在导光板12的不同位置,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实现了出光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光板12可配合出光面罩15的不规则曲面造型,具有与出光面罩15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由于LED光源具有体积小、高度亮、耗电量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得LED光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LED光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13包括光源板131、至少一个LED芯片(图中未示出)和LED驱动模块(图中未示出)。其中,光源板131固定于灯具壳体11上,LED芯片和LED驱动模块均设置在光源板131上。其中,LED驱动模块可环绕LED芯片设置在光源板131上,或者,LED驱动模块还可设置在光源板131上未设置有LED芯片的一侧。LED驱动模块可以将高压的交流电变换成低压的交流电,然后将低压的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变换成低压的直流电,再通过DC/DC转换器变换成恒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驱动LED芯片。需要补充的是,LED光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光源,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并不造成任何限定,还可以采用其他发光光源,例如,白炽灯、节能灯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配光元件14为两端开口、由弧形反射侧壁141围设形成的反射器14,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经弧形反射侧壁141反射后,导入到导光板12中,然后再经过出光面罩15出光。反射器14可采用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制作形成,例如,铝、聚碳酸酯(PC)等。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配光元件14还可为透镜等进行配光的光学元件。
由于发光组件13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快速散去并聚积起来产生高温,很可能会毁坏正在工作的发光组件13,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见图3,灯具还可以包括一散热器16。散热器16覆盖发光组件13未设置光源的一侧,使得发光组件1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16快速散去,另外,散热器16贴合设置于灯具壳体11,一方面可以通过灯具壳体11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灯具的高度,减少了因高度问题造成的成本浪费。具体地,图3示出的散热器16的顶部161具有与灯具壳体11相同的曲面,增大了散热器16的散热面积,并且散热器16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61a,通孔161a的边缘沿朝向发光组件13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162,散热壁162环绕发光组件13设置,使得发光组件1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16快速散去。散热器16可以采用铝(例如,拉伸铝的、压铸铝的、等静压铝)或者导热塑料制作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散热器16的结构仅仅是作为一个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并不造成任何限定,散热器16还可为倒锥形结构,或者,散热器16还可由贴合灯具壳体11设置的、且能覆盖发光组件13的多个散热翼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灯具还包括反光纸17。其中,反光纸17贴合设置于导光板12与散热器16相对的一侧,且反光纸17上开设有通孔17a。本优选实施例设置反光纸17的作用是将经过导光板12与散热器16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经过反光纸17的反射后,再进入到导光板12,保证进入到导光板12的光沿着朝向出光面罩15的方向射出,避免经过导光板12与散热器16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朝向灯具壳体11的方向射出的情况。优选地,本优选实施例中,反光纸17开设的通孔17a尺寸与导光板12开设的通孔12a尺寸相同,避免反光纸17开设的通孔17a尺寸大于导光板12开设的通孔12a尺寸时出现漏光的情况。为了保证进入到导光板12的光全部沿着朝向出光面罩15的方向射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反光纸17具有与导光板12相同的尺寸,使得反光纸17能将经过导光板12与散热器16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全部反射,然后再导入到导光板12。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侧视图。参见图4a和图4b,该灯具包括灯具壳体11、散热器16、发光组件13、反光纸17、导光板12、反射器14、出光面罩15和装饰件18。其中,灯具壳体11和出光面罩15结合形成一个腔体,散热器16、发光组件13、反光纸17、导光板12、反射器14处于该腔体中。灯具壳体11和出光面罩15可以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还可以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散热器16可固定于灯具壳体11上。发光组件13可以固定于散热器16上,或者,还可以固定于灯具壳体11上。导光板12可由灯具壳体11和出光面罩15夹置固定。反射器14可固定于发光组件13上。需要说明地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灯具的各个部件的固定方式仅仅是作为一个示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参见图5,该灯具包括:灯具壳体51、导光元件52、发光组件53和出光面罩54。其中,灯具壳体51和出光面罩54结合形成一个腔体,导光元件52和发光组件53处于该腔体中,导光元件52上开设有通孔52a,发光组件53位于通孔52a中,发光组件53包括光源板531和设置于光源板531的侧壁上的光源(图5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中,发光组件53位于导光元件52开设的通孔52a,发光组件53包括光源板531和设置于光源板531的侧壁上的光源,使得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到导光元件52中,这样的灯具架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架构中光源和出光面罩之间需要满足的一定的距离,才能避免用户在光源发光时透过出光面罩看到光源本身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降低了灯具的高度,缩小了灯具的体积,减少了因高度问题造成的成本浪费。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选择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5示出的出光面罩54具有不规则曲面。灯具壳体51可配合出光面罩54的曲面造型,具有与出光面罩54相对应的不规则曲面,从而使得灯具形成特殊的造型。具体地,图5示出的出光面罩54可具有类似贝壳、扇形、波浪形等的不规则曲面,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作出任何限定。参见图6,出光面罩54具有类似于贝壳造型的不规则曲面,为了体现出设计者贝壳珍珠的设计理念,出光面罩54开设有通孔54a,并将具有类似于珍珠造型的装饰件57嵌入到通孔54a中。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件57并不局限于具有珍珠造型的装饰件,还可以是具有任意其他造型的装饰件。
由于出光面罩54具有不规则曲面,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灯具而言,会导致出射光的均匀性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导光元件52可为一导光板52,且在导光板52与灯具壳体5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其中,导光板52上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设置可根据进入到导光板52各个区域的光强以及导光板52各个区域与相对的出光面罩54之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定。从而,在导光板52的不同位置,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实现了出光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光板52可配合出光面罩54的不规则曲面造型,具有与出光面罩54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由于LED光源具有体积小、高度亮、耗电量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得LED光源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LED光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53包括光源板531、至少一个LED芯片(图中未示出)和LED驱动模块(图中未示出)。其中,光源板531固定于灯具壳体51上,LED驱动模块均设置在光源板531上。LED驱动模块可以将高压的交流电变换成低压的交流电,然后将低压的交流电经桥式整流变换成低压的直流电,再通过DC/DC转换器变换成恒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驱动LED芯片。需要补充的是,LED光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光源,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并不造成任何限定,还可以采用其他发光光源,例如,白炽灯、节能灯等。
由于发光组件53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快速散去并聚积起来产生高温,很可能会毁坏正在工作的发光组件53,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见图6,灯具还可以包括一散热器55。散热器55覆盖发光组件53,使得发光组件5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55快速散去,另外,散热器55贴合设置于灯具壳体51,一方面可以通过灯具壳体51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灯具的高度,减少了因高度问题造成的成本浪费。具体地,图6示出的散热器55的顶部551具有与灯具壳体51相同的曲面,增大了散热器55的散热面积,并且散热器5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551a,通孔551a的边缘沿朝向发光组件53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552,散热壁552环绕发光组件53设置,使得发光组件53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55快速散去。散热器55可以采用铝(例如,拉伸铝的、压铸铝的、等静压铝)或者导热塑料制作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图6示出的散热器55的结构仅仅是作为一个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并不造成任何限定,散热器55还可为倒锥形结构,或者,散热器55还可由贴合灯具壳体51设置的、且能覆盖发光组件53的多个散热翼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灯具还包括反光纸56。其中,反光纸56贴合设置于导光板52与散热器55相对的一侧,且反光纸56上开设有通孔56a。本优选实施例设置反光纸56的作用是将经过导光板52与散热器55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经过反光纸56的反射后,再进入到导光板52,保证进入到导光板52的光沿着朝向出光面罩54的方向射出,避免经过导光板52与散热器55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朝向灯具壳体51的方向射出的情况。优选地,本优选实施例中,反光纸56开设的通孔56a尺寸与导光板52开设的通孔52a尺寸相同,避免反光纸56开设的通孔56a尺寸大于导光板52开设的通孔52a尺寸时出现漏光的情况。为了保证进入到导光板52的光全部沿着朝向出光面罩54的方向射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反光纸56具有与导光板52相同的尺寸,使得反光纸56能将经过导光板52与散热器55相对的一侧射出的光全部反射,然后再导入到导光板52。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灯具的主视图。参见图7,该灯具包括灯具壳体51、散热器55、发光组件53、反光纸56、导光板52、出光面罩54和装饰件57。其中,灯具壳体51和出光面罩54结合形成一个腔体,散热器55、发光组件53、反光纸56、导光板52处于该腔体中,导光元件52上开设有通孔52a,发光组件53位于通孔52a中,发光组件53包括光源板531和设置于光源板531的侧壁上的光源(图中未示出)。灯具壳体51和出光面罩54可以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还可以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散热器55可固定于灯具壳体51上。发光组件53可以固定于散热器55上,或者,还可以固定于灯具壳体51上。导光板52可由灯具壳体51和出光面罩54夹置固定。需要说明地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灯具的各个部件的固定方式仅仅是作为一个示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21)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壳体、导光元件、发光组件、配光元件和出光面罩,其中,
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板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配光元件通过所述通孔贴合设置于所述光源板设置有光源的一侧,所述导光元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配光元件处于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灯具面罩结合形成的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罩具有不规则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为在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导光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出光面罩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贴合设置于所述灯具壳体,且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同的曲面,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沿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所述散热壁环绕所述发光组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光纸,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散热器相对的一侧,且所述反光纸上开设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纸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LED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用于驱动所述LED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元件为两端开口、由弧形反射侧壁围设形成的反射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或者,
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
12.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壳体、导光元件、发光组件和出光面罩,其中,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的侧壁上的光源,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发光元件处于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灯具面罩结合形成的腔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罩具有不规则曲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为在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不同密度的导光点的导光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与所述出光面罩的开口端面相同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器,贴合设置于所述灯具壳体,且所述散热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灯具壳体相同的曲面,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沿朝向所述发光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散热壁,所述散热壁环绕所述发光组件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光纸,贴合设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散热器相对的一侧,且所述反光纸上开设有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纸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元件上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2-19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LED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光源板上,用于驱动所述LED芯片。
21.根据权利要求12-19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或者,
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出光面罩采用卡钩固定的方式进行结合。
CN201620678359.9U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灯具 Active CN205909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8359.9U CN205909019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8359.9U CN205909019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9019U true CN205909019U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1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8359.9U Active CN205909019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9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4353U (ja) ハイパワーled光源構造
US9404640B2 (en) High efficient and high power LED light source, LED lamp which uses light sour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mp
US20100020543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with light-conducting member
US10697600B2 (en) Economical construction of LED lighting fixtures
CN202328091U (zh) 灯壳式散热器及led照明装置
CN103438373A (zh) 一种led射灯
CN205909019U (zh) 一种灯具
CN206739243U (zh) 一种新型led光模组
KR101482155B1 (ko) Led군집의 배광 제어용 광확산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군집 발광체
CN205716762U (zh) 一种变色调光led筒灯
CN203431785U (zh) 一种led灯
CN211780281U (zh) 一种led匀光灯
CN203099555U (zh) 一种led防水洗墙灯
CN202955651U (zh) 一种led灯具光学结构
CN202065857U (zh) 一种led路灯
CN217603901U (zh) 一种透镜及其led灯
CN205909141U (zh) 面板灯灯具
CN203605022U (zh) 一种灯具配光系统
CN209782558U (zh) 线条型照明灯具
CN203615118U (zh) 一种立杆式led灯
CN20336374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 球泡灯
CN208332216U (zh) 新型led户外灯具的出光结构
JP5139556B2 (ja) 照明装置
CN216897144U (zh) 一种透镜结构及其所应用的黑板灯和教室照明系统
CN201624065U (zh) 箱盖镶嵌有抗冲击散热金属板的水族养殖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