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1567U -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1567U
CN205901567U CN201620695470.9U CN201620695470U CN205901567U CN 205901567 U CN205901567 U CN 205901567U CN 201620695470 U CN201620695470 U CN 201620695470U CN 205901567 U CN205901567 U CN 20590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output copper
aluminium base
projection
negativ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954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平
黄杰辉
林志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icon Mounta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icon Mount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icon Mounta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icon Mounta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954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1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包括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变压器和铝基板,铝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负输出铜排设置于第一凸块上,导热绝缘膜设置于第二凸块上;滤波板设置于正输出铜排和导热绝缘膜之间,且覆盖住负输出铜排和二极管,该结构设计使得负输出铜排、正输出铜排作为整体式从变压器端到输出接线端,且负输出铜排直接贴在铝基板上,正输出铜排通过导热绝缘膜贴在铝基板上,大电流都通过铜排导流,大部分热量都通过铝基板传导散热,避免了滤波板通大电流过热,保证产品的热可靠性,且这个结构安装简单稳固,简化了滤波板的加工工艺,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可靠性高、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通讯设备模块输出低压场合,输出电流一般都很大,通常输出部分发热量也很大;输出部分通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是由变压器上搭接铜排连到滤波板输入端的接线端子上,电流经过滤波板至滤波板输出端的接线端子上,负载取电直接连接至滤波板输出端的接线端子上,由于滤波板作为主要功率流导流体,一般的PCB布铜达不到过电流要求,上面需要增加焊接铜条,加工工艺繁琐,发热量很大,且PCB板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导致输出部分温度很高,进而模块内部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可靠性,缩短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问题,急需设计出可以降低模块内部温度和输出部分温度,进而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新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可靠性高、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包括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变压器和铝基板,所述二极管固定设置于铝基板上;
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负输出铜排固定设置于第一凸块上,导热绝缘膜固定设置于第二凸块上;所述滤波板设置于正输出铜排和导热绝缘膜之间,且部分覆盖住负输出铜排和二极管;
所述变压器固定设置于铝基板上,且位于靠近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同一端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位于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变压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及正输出铜排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且变压器的输出接线端直接连接负输出铜排和正输出铜排。
优选地,所述滤波板夹在所述负输出铜排与所述正输出铜排之间。
优选地,所述正输出铜排通过螺钉与铝基板固定连接,且各螺钉下都垫有绝缘粒。
优选地,所述绝缘粒穿过正输出铜排及导热绝缘膜孔后贴在正输出铜排表面,正输出铜排及滤波板通过螺钉锁紧在二极管及铝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和变压器都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为长条状,正输出铜排为L型。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和正输出铜排在异于变压器的另一端同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铝基板的外侧边缘,第一凸块位于铝基板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通过将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绝缘粒、变压器依次安装于铝基板上,负输出铜排、正输出铜排作为整体式从变压器端到输出接线端,且负输出铜排直接贴在铝基板上,正输出铜排通过导热绝缘膜贴在铝基板上,大电流都通过铜排导流,大部分热量都通过铝基板传导散热,避免了滤波板通大电流过热,保证产品的热可靠性,且这个结构安装简单稳固,简化了滤波板的加工工艺,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的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1包括二极管12、负输出铜排15、导热绝缘膜14、滤波板16、正输出铜排17、变压器13和铝基板11,所述二极管12固定设置于铝基板11上;所述铝基板11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负输出铜排15固定设置于第一凸块上,导热绝缘膜14固定设置于第二凸块上;所述滤波板16设置于正输出铜排17和导热绝缘膜14之间,且部分覆盖住负输出铜排15和二极管12;所述变压器13固定设置于铝基板11上,且位于靠近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同一端的位置。
通过将二极管12、负输出铜排15、导热绝缘膜14、滤波板16、正输出铜排17、绝缘粒、变压器13依次安装于铝基板11上,负输出铜排15、正输出铜排17作为整体式从变压器13端到输出接线端,且负输出铜排15直接贴在铝基板11上,正输出铜排17通过导热绝缘膜14贴在铝基板11上,大电流都通过铜排导流,大部分热量都通过铝基板11传导散热,避免了滤波板16通大电流过热,保证产品的热可靠性,且这个结构安装简单稳固,简化了滤波板16的加工工艺,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12位于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变压器13之间。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15及正输出铜排17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且变压器13的输出接线端直接连接负输出铜排15和正输出铜排17,由于负输出铜排15直接贴在铝基板11上,正输出铜排17通过导热绝缘膜14贴在铝基板11上,所以大部分热量都可以通过铝基板11传导散热,大大提高了热量的散发效率,有利于降低温度。
优选地,所述滤波板16夹在所述负输出铜排15与所述正输出铜排17之间。
优选地,所述正输出铜排17通过螺钉与铝基板11固定连接,且各螺钉下都垫有绝缘粒。
优选地,所述绝缘粒穿过正输出铜排17及导热绝缘膜14孔后贴在正输出铜排17表面,正输出铜排17及滤波板16通过螺钉锁紧在二极管12及铝基板11上。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12、负输出铜排15、导热绝缘膜14、滤波板16、正输出铜排17和变压器13都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稳定性强。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15为长条状,正输出铜排17为L型。
优选地,所述负输出铜排15和正输出铜排17在异于变压器13的另一端同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铝基板11的外侧边缘,第一凸块位于铝基板11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1通过将二极管12、负输出铜排15、导热绝缘膜14、滤波板16、正输出铜排17、绝缘粒、变压器13依次安装于铝基板11上,负输出铜排15、正输出铜排17作为整体式从变压器13端到输出接线端,且负输出铜排15直接贴在铝基板11上,正输出铜排17通过导热绝缘膜14贴在铝基板11上,大电流都通过铜排导流,大部分热量都通过铝基板11传导散热,避免了滤波板16通大电流过热,保证产品的热可靠性,且这个结构安装简单稳固,简化了滤波板16的加工工艺,提高装配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变压器和铝基板,所述二极管固定设置于铝基板上;
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且负输出铜排固定设置于第一凸块上,导热绝缘膜固定设置于第二凸块上;所述滤波板设置于正输出铜排和导热绝缘膜之间,且部分覆盖住负输出铜排和二极管;
所述变压器固定设置于铝基板上,且位于靠近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同一端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位于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与变压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输出铜排及正输出铜排与外接设备电性连接,且变压器的输出接线端直接连接负输出铜排和正输出铜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板夹在所述负输出铜排与所述正输出铜排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输出铜排通过螺钉与铝基板固定连接,且各螺钉下都垫有绝缘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粒穿过正输出铜排及导热绝缘膜孔后贴在正输出铜排表面,正输出铜排及滤波板通过螺钉锁紧在二极管及铝基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负输出铜排、导热绝缘膜、滤波板、正输出铜排和变压器都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输出铜排为长条状,正输出铜排为L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输出铜排和正输出铜排在异于变压器的另一端同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通孔。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铝基板的外侧边缘,第一凸块位于铝基板内侧。
CN201620695470.9U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Active CN20590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5470.9U CN205901567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95470.9U CN205901567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1567U true CN205901567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95470.9U Active CN205901567U (zh) 2016-07-01 2016-07-01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1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127A (zh) * 2017-05-31 2017-08-11 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系统输出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127A (zh) * 2017-05-31 2017-08-11 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系统输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3650U (zh) 一种模块化安装的逆变器
CN101252322B (zh) 组合式电源适配器
CN101834544B (zh) 一种用于高频开关电源同步整流电路结构
CN102025261A (zh) 风冷变流器功率模块系统
CN205901567U (zh) 一种直流变换模块输出结构
CN112787485A (zh) 高频dc-dc变流器模块及辅助变流器系统
CN203352457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功率模块单元
CN202435242U (zh) 一种变频器的主回路结构
CN208001238U (zh) 一种安装有空压机专用变频器的主回路的机箱
CN208508769U (zh) 一种大功率变频器
CN205986640U (zh) 一种紧凑型设计液冷逆变模组
CN210007609U (zh) 一种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模块化组件结构
CN204030980U (zh) 一种励磁单元
CN209389033U (zh) 一种中功率三相可控整流模块
CN202798481U (zh) 一种用于光伏逆变器的功率装置
CN201780856U (zh) 一体化电抗器模块
CN106301008B (zh) 一种水冷变频器整流模块结构
CN201112141Y (zh) 高频感应加热温控式电容器
CN205693572U (zh) 一种一体式变压器并联输出的电源模块
CN101192471B (zh)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温控式电容器
CN206698097U (zh) 一种节能快速氧化的高频开关电源
CN203554796U (zh) 一种基于pcb安装的igbt功率模块
CN205490283U (zh) 电动车用开关磁阻电机控制器功率部分结构
CN215774034U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级联储能单元
CN205105113U (zh) 一种pwm整流器模块化电感板pcb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