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6047U - 一种扭力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力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6047U
CN205886047U CN201620785350.8U CN201620785350U CN205886047U CN 205886047 U CN205886047 U CN 205886047U CN 201620785350 U CN201620785350 U CN 201620785350U CN 205886047 U CN205886047 U CN 205886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torsion
utility
model
tors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53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853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86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6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6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棒,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扭簧,每个所述扭簧外各套设有一套管,每个所述扭簧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均保留有活动间隙,每个所述扭簧的自由端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卡头,每个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间隔保持脱离。本实用新型两手之间的握持间距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到最佳握持间距,从而能够更好地锻炼。本实用新型两个扭簧扭转各自承担一半扭转角度,所以假使其中一手意外脱手,则另一手仅需承担自身扭簧的复位扭力作用,所以比较保险、可靠以及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扭力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扭力棒。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小型的健身器材,名叫扭力棒,它用于手部各部位的肌肉锻炼。其结构如专利CN201220208076.X记载,包括一个管体、一个弹簧及两个握持件,该管体是以挠性材料制成 的,而该弹簧具有一个身部及两个端部,且该身部由线圈螺旋状缠绕而成,该两个端部各具有一个固定段,该固定段至少由一个线圈所构成,该固定段的延伸处具有一个定位段,该定位段为一个平直线段所构成,而该弹簧穿设于该管体,该两个端部分别伸出该管体的两侧;以及该两个握持件均具有一个封闭端及一个开口端,且在该封闭端与开口端之间即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在该开口端处具一个固定嵌槽及一个定位插孔,而该弹簧的固定段嵌卡于该固定嵌槽,且该弹簧的定位段插设于该定位插孔。
该扭力棒存在以下缺陷:(1)两个握持件之间分开的比较远而不可调整,人手一上一下只能在此握持,施力点无法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最佳间距,锻炼过程中,手势容易变形,肌肉则容易拉伤;(2)扭力部分通过一根弹簧作用,两个握持件同时扭转,如果其中一手意外脱手,则另一手需要承担双倍的复位扭力作用,复位速度快,力度大,极容易打击到人体,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多样、使用安全、有利保持健身手型、达到最佳锻炼效果的扭力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扭力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扭簧,每个所述扭簧外各套设有一套管,每个所述扭簧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均保留有活动间隙,每个所述扭簧的自由端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卡头,每个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间隔保持脱离。
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扭簧承担扭力主件,施力部位仍然不可避免的是两个扭簧各自的自由端,然而本实用新型在两个扭簧外套设套管,并且将它们的自由端固定在一起,其中两个套管是握持部分,转而成为人手施力点,亦通过套管将施力部位来了个迂回,如此人手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套管上任意放置,也就是说两手之间的握持间距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到最佳握持间距,从而能够更好地锻炼胸肌、二头肌、三头肌、掌前肌、前臂屈指肌、屈指肌等。
正因为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扭簧承担扭力主件,两个扭簧扭转各自承担一半扭转角度,所以假使其中一手意外脱手,则另一手仅需承担自身扭簧的复位扭力作用,无需像现有技术单根弹簧承担双倍的复位扭力作用,所以比较保险、可靠以及安全。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均间隔垫设有一止退隔离圈。
正如上面所说,套管将施力部位来了个迂回,所以扭转套管的时候,套管的长度并不会压缩,而扭簧被被动扭转,但长度又被套管所限制无法压缩,所以只能被动的脱开扭圈之间的间距,扭圈又逐渐变小,所以是否施加给套管往中间拉扯的力,止退隔离圈能够起到止退套管的作用,来对抗这股力,从而保证扭力棒扭力持衡。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套管外各套设一弹性握把。
为了让锻炼中握起来比较舒适,所以在套管外增设弹性握把,弹性握把由EVA材料制成,EVA材料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在-50℃下仍能够具有较好的可挠性,透明性和表面光泽性好,化学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强度好,无毒性。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弹性握把的外表面上均间隔布置有若干凹体。
凹凸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得人手作用不易打滑。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套管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一配重,所述配重通过一锁紧螺栓固定在固定卡头上。
在扭力棒的两端各自增加一个配重,可以当哑铃用,扩展其的附属功能。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两手之间的握持间距可以任意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到最佳握持间距,从而能够更好地锻炼。
(2)本实用新型两个扭簧扭转各自承担一半扭转角度,所以假使其中一手意外脱手,则另一手仅需承担自身扭簧的复位扭力作用,所以比较保险、可靠以及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连接件,2-扭簧,3-套管,4-活动间隙,5-固定卡头,6-止退隔离圈,7-弹性握把,8-凹体,9-配重,10-锁紧螺栓,11-装饰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扭力棒,包括一连接件1,连接件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扭簧2,每个扭簧2外各套设有一套管3,每个套管3外各套设一弹性握把7。每个弹性握把7的外表面上均间隔布置有三条凹体8。
每个扭簧2与其对应套管3的内壁之间均保留有活动间隙4,每个扭簧2的自由端与其对应套管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卡头5,每个套管3与连接件1之间间隔保持脱离。且每个套管3与连接件1之间均间隔垫设有一止退隔离圈6。
每个套管3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一配重9,配重9通过一锁紧螺栓10固定在固定卡头4上,固定卡头4的外露端面上嵌设有一个装饰品11,装饰品11上点钻,装饰品11也通过锁紧螺丝10进行固定。
应用:将扭力棒垂直布置,两手一上一下握住,可以进行翻腕也可以进行平推,一组动作之后上下换手再进行一组。还可以当做哑铃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扭力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扭簧,每个所述扭簧外各套设有一套管,每个所述扭簧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均保留有活动间隙,每个所述扭簧的自由端与其对应套管的内壁之间连接有一固定卡头,每个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间隔保持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均间隔垫设有一止退隔离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外各套设一弹性握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握把的外表面上均间隔布置有若干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一配重,所述配重通过一锁紧螺栓固定在固定卡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一配重,所述配重通过一锁紧螺栓固定在固定卡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套管的自由端上各设置有一配重,所述配重通过一锁紧螺栓固定在固定卡头上。
CN201620785350.8U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扭力棒 Active CN205886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5350.8U CN205886047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扭力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5350.8U CN205886047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扭力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6047U true CN205886047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8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5350.8U Active CN205886047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扭力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860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0568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徐婷 一种扭力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0568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徐婷 一种扭力棒
CN106110568B (zh) * 2016-07-25 2019-02-15 徐婷 一种扭力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2315B1 (en) Multifunctional arms and wrists trainer
CN203886097U (zh) 一种可调节松紧度的握力器
CN205886047U (zh) 一种扭力棒
CN208405036U (zh) 一种掌部肌张力辅助治疗环
CN205569630U (zh) 一种多功能扩胸器
CN205339953U (zh) 一种臂力训练器
CN106110568B (zh) 一种扭力棒
CN204864780U (zh) 一种医疗康复握力器
US4291871A (en) Exercising and method for exercising finger, hand and arm muscles
CN208611667U (zh) 一种手部力量恢复训练器
CN205323121U (zh) 一种腕力棒
CN207371054U (zh) 一种腕力训练器
CN207886588U (zh) 一种室内综合训练装置
US20150297947A1 (en)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a person's arms
CN206473707U (zh) 一种可穿戴的膝肘关节抗阻训练装置
CN208511806U (zh) 一种术后康复用便携式张握力锻炼器结构
CN204908418U (zh) 牙刷
CN201333287Y (zh) 手指握张力锻炼器
CN202961715U (zh) 一种测力弧形握力器
TWD208067S (zh) 腕力練習器
CN202951197U (zh) 一种两用握力器
CN219071996U (zh) 前臂旋转肌力强化器
CN204319622U (zh) 新型训练管
CN207168957U (zh) 健身棒
CN207614241U (zh) 多功能弹力悬挂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