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5990U - 防烟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烟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5990U
CN205885990U CN201620679249.4U CN201620679249U CN205885990U CN 205885990 U CN205885990 U CN 205885990U CN 201620679249 U CN201620679249 U CN 201620679249U CN 205885990 U CN205885990 U CN 205885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ntrol valve
bearing box
directional control
solenoid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92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冰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ANG ME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ANG ME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ANG ME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ANG MENG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92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85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5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59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烟尘装置,氧气罐竖向地固定设置在承载箱的中部,承载箱的两侧设置有背带,电磁换向阀、控制器和蓄电池均固定设置在承载箱中,氧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管路的上端连通,第二管路的下端延伸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位置,且第二管路的下端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第二管路下部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集烟罩,集烟罩的下端高于第二管路的下端,且集烟罩的上端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30厘米,集烟罩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烟雾传感器,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呼吸管与面罩体内空间连通。该装置能在不增加氧气罐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地延长消防员在火灾现场中的呼吸需求,能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Description

防烟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烟尘装置。
背景技术
防烟面罩是现在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施救时经常使用的物品,消防员佩戴防烟面罩可以有效地避免火灾现场的浓烟对自己造成伤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烟面罩多与消防员随身携带氧气罐相连,由于氧气罐内的氧气容量有限,而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救援时间通常较长,所以体积较小的氧气罐不能长时间地供应消防员在现场的需求,而体积较大的氧气罐重量较大,不利于消防员的救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烟尘装置,该装置能在不增加氧气罐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地延长消防员在火灾现场中的呼吸需求,能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烟尘装置,包括带有视镜的与使用者头部大小相适配的面罩体、氧气罐、承载箱、电磁换向阀、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氧气罐竖向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箱的中部,所述承载箱的两侧设置有背带,所述电磁换向阀、控制器和蓄电池均固定设置在承载箱中,氧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管路的上端连通,第二管路的下端延伸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位置,且第二管路的下端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第二管路下部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集烟罩,所述集烟罩的下端高于第二管路的下端,且集烟罩的上端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30厘米,集烟罩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烟雾传感器,电磁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呼吸管与面罩体内空间连通;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为控制器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连接以控制其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或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与面罩体连通的呼吸管通过电磁换向阀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连通,这样可以在火灾开始阶段不利用氧气罐进行呼吸,可以先通过第二管路呼吸离地面30厘米以内空间内的正常空气,而当火灾的中后期,当集烟罩内的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空间内的空气含有烟气时,烟雾传感器会向控制器发出一个电信号,控制器在收到电信号后会控制电磁换向阀进行换向,使电磁换向阀初始状态中的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状态变换为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用氧气罐内的氧气进行呼吸,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氧气罐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长该装置供消防员正常呼吸的需求,能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延伸到离地3-8厘米以内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承载箱的上部中央,且位于氧气罐的上方,这样能便于第一管路的设置,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分别设置在氧气罐的两侧,这样能有利于保证该承载箱的平衡性,能提高消防员的佩带的舒适度。
进一步,为了使面罩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面罩体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视镜,2、面罩体,3、氧气罐,4、承载箱,5、电磁换向阀,6、控制器,7、蓄电池,8、背带,9、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11、集烟罩,12、烟雾传感器,13、弹力带,14、呼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烟尘装置,包括带有视镜1的与使用者头部大小相适配的面罩体2、氧气罐3、承载箱4、电磁换向阀5、控制器6和蓄电池7,所述氧气罐3竖向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箱4的中部,所述承载箱4的两侧设置有背带8,所述电磁换向阀5、控制器6和蓄电池7均固定设置在承载箱4中,氧气罐3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磁换向阀5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电磁换向阀5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管路10的上端连通,第二管路10的下端延伸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位置,且第二管路10的下端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第二管路10下部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集烟罩11,所述集烟罩11的下端高于第二管路10的下端,且集烟罩11的上端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30厘米,集烟罩1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2,电磁换向阀5的出气口通过呼吸管14与面罩体2内空间连通;所述烟雾传感器12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7为控制器6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6与电磁换向阀5连接以控制其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或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一般在火灾的开始阶段,烟气通常处于离地30厘米以上的空间中,离地30厘米以下的空间的空气是可供消防员正常呼吸的。通过使与面罩体2连通的呼吸管14通过电磁换向阀5与第一管路9或第二管路10连通,这样可以在火灾开始阶段不利用氧气罐3进行呼吸,可以先通过第二管路10呼吸离地面30厘米以内空间内的正常空气,而当火灾的中后期,当集烟罩11内的烟雾传感器12检测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空间内的空气含有烟气时,烟雾传感器12会向控制器6发出一个电信号,控制器6在收到电信号后会控制电磁换向阀5进行换向,使电磁换向阀5初始状态中的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状态变换为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用氧气罐3内的氧气进行呼吸,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氧气罐3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长该装置供消防员正常呼吸的需求,能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延伸到离地3-8厘米以内的位置。
所述电磁换向阀5固定设置在承载箱4的上部中央,且位于氧气罐3的上方,这样能便于第一管路9的设置,所述控制器6和蓄电池7分别设置在氧气罐3的两侧,这样能有利于保证该承载箱4的平衡性,能提高消防员的佩带的舒适度。
为了使面罩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面罩体2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带13。

Claims (4)

1.一种防烟尘装置,包括带有视镜(1)的与使用者头部大小相适配的面罩体(2)和氧气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箱(4)、电磁换向阀(5)、控制器(6)和蓄电池(7),所述氧气罐(3)竖向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箱(4)的中部,所述承载箱(4)的两侧设置有背带(8),所述电磁换向阀(5)、控制器(6)和蓄电池(7)均固定设置在承载箱(4)中,氧气罐(3)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9)与电磁换向阀(5)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电磁换向阀(5)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管路(10)的上端连通,第二管路(10)的下端延伸到离地30厘米以内的位置,且第二管路(10)的下端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第二管路(10)下部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集烟罩(11),所述集烟罩(11)的下端高于第二管路(10)的下端,且集烟罩(11)的上端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30厘米,集烟罩(1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2),电磁换向阀(5)的出气口通过呼吸管(14)与面罩体(2)内空间连通;
所述烟雾传感器(12)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蓄电池(7)为控制器(6)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6)与电磁换向阀(5)连接以控制其第一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或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烟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管路(10)的另一端延伸到离地3-8厘米以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烟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5)固定设置在承载箱(4)的上部中央,且位于氧气罐(3)的上方,所述控制器(6)和蓄电池(7)分别设置在氧气罐(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烟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体(2)的下端设置有弹力带(13)。
CN201620679249.4U 2016-07-01 2016-07-01 防烟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5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9249.4U CN205885990U (zh) 2016-07-01 2016-07-01 防烟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9249.4U CN205885990U (zh) 2016-07-01 2016-07-01 防烟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5990U true CN205885990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70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92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85990U (zh) 2016-07-01 2016-07-01 防烟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859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330A (zh) * 2017-11-29 2018-03-2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2330A (zh) * 2017-11-29 2018-03-2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6424A (zh) 一种个人可穿戴空气净化平衡系统
CN203556072U (zh) 防雾霾便携式动力呼吸器
CN103861218A (zh) 隔绝式氧气呼吸器
CN206836303U (zh) 一种利用呼气能量集电的防雾霾口罩
CN205885990U (zh) 防烟尘装置
CN206413796U (zh) 一种主动送风式空气净化口罩
CN20857307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口罩
CN203372379U (zh) 游泳潜水装置
CN206007829U (zh) 辅助送风防毒面具
CN201321155Y (zh) 水下呼吸器
CN206760880U (zh) 一种消防头盔
CN204932644U (zh) 一种个人可穿戴空气净化平衡系统
CN207221644U (zh) 便携式膜法富氧供氧装置
CN205994900U (zh) 一种吸附净化的呼吸器
CN205683422U (zh) 一种脖挂式空气净化系统
CN207076035U (zh) 一种负离子新风呼吸器
CN102828772A (zh) 一种救生舱用自驱动式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CN204798664U (zh) 防雾霾空气净化器
CN203647895U (zh) 个人呼吸装置
CN206729295U (zh) 一种防霾太阳帽
CN206745780U (zh) 一种有源防霾面罩
CN207141350U (zh) 一种单进单出浮潜面罩
CN201912656U (zh) 一种空气过滤管
CN207252849U (zh) 一种过滤口罩
CN205590288U (zh) 制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