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8380U -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8380U
CN205878380U CN201620755622.XU CN201620755622U CN205878380U CN 205878380 U CN205878380 U CN 205878380U CN 201620755622 U CN201620755622 U CN 201620755622U CN 205878380 U CN205878380 U CN 205878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device body
controller
consta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56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见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ster Roc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ster R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ster Roc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ster Roc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556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8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8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8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风机、用于制冷系统的除湿器、高压喷雾、加热器和控制器;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内靠近进风口处,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内靠近出风口处,加热器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内,控制器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上,风机、制冷系统和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风机将循环空气与控制装置本体内适当温度的水充分接触,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气随着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空间内,实现了快速平衡空间内的湿度,从而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恒温恒湿控制器用于控制环境试验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便仪器和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更高,对于一些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的仪器和设备,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仪器和设备的数据产生温度漂移,而空气湿度过大则会导致一些电子设备短路或者造成仪器烧毁等问题。现有的恒湿器需要将水加热至可以产生湿度的温度90℃以上,产生蒸汽时,利用风机把蒸汽吹到需要湿度的空间里面,环境当中的湿度才会慢慢增加,不仅加热时间长,而且能量消耗大,所以提高恒温恒湿控制器产生湿度的速率并节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利用风机将循环空气与控制装置本体内适当温度的水充分接触,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气随着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空间内,实现了快速平衡空间内的湿度,从而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风机、除湿器、加热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除湿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靠近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风机、所述除湿器和所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顶部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器包括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正对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压喷雾器,所述高压喷雾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远离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高压喷雾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加热器配套使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位探测器和报警器,所述液位探测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所述报警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上,且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靠近所述进风口(101),所述液位探测器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所述温湿度检测器安装在所述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温湿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加热器将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加热至10~40℃,并利用风机将空气与控制装置本体内适当温度的水接触,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气随着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空间内,能够相当于水被加热至90℃以上时产生的湿度效果,且不需要将水加热至沸腾,缩短了加热的时间,实现了快速提高空气湿度,节约能量的目的。通过调整水温,风速等调整湿度效果,当水温恒定、风速恒定时,湿度恒定。
2、利用蒸发器和压缩机能够除湿,从而降低空气的湿度,同时水温也下降,使得循环风带走的水汽减少,再通过升降装置调节蒸发器的空间位置,从而调整了蒸发器分别与空气、水的作用面积,以满足了空气和水的不同的冷却需求,降低空气的湿度。
3、当空间内的湿度增加较慢时,启动高压喷雾器,高压喷雾器喷出的雾气随着吸入装置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空间内,高压喷雾器进一步加速了空间内湿度提高的速度。
4、搅拌装置与加热器配套使用,当加热器在加热时,通过搅拌装置将水混合均匀,使得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温均衡,避免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也有助于水气散发。
5、进风口、通风口和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风道,空气沿着风道流动,最大限度的将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水气带入空气当中,保证了空气的湿度。
6、所述液位探测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内,所述液位探测器的探头位于所述最低液位线处,所述报警器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的另一侧壁上,所述液位探测器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能够及时检测控制装置本体内的液位,当液位低于最低液位线时,液位探测器将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报警信号传递给报警器,报警器接收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补充水,避免了加热器在无水状态下加热,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1.控制装置本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3.通风口、2.风机、3.除湿器、31.蒸发器、32.压缩机、4.加热器、5.控制器、6.升降装置、7.搅拌装置、8.液位探测器、9.报警器、10.温湿度检测器、11.高压喷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定。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1、风机2、除湿器3、加热器4和控制器5;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风机2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靠近出风口102处,除湿器3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靠近进风口101处,加热器4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控制器5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风机2、除湿器3和加热器4分别与控制器5信号连接。风机2为离心风扇。
其中,控制装置本体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3,隔板的一端与控制装置本体1顶部的内壁连接,且位于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之间,隔板的高度小于控制装置本体1的高度。
其中,除湿器3包括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蒸发器31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正对进风口101处,蒸发器31与压缩机32连接,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分别与控制器5信号连接。控制装置本体1内设有升降装置6,蒸发器31安装在升降装置6上,升降装置6与控制器5信号连接。
其中,还包括搅拌装置7,搅拌装置7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搅拌装置7与加热器4配套使用,加热器4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进风口101的下方。还包括液位探测器8和报警器9,液位探测器8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报警器9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控制器5的上方,控制装置本体内设有最低液位线,液位探测器8的探头设于最低液位线处,液位探测器8和报警器9分别与控制器5信号连接。
其中,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10,温湿度检测器10安装在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控制器5和报警器9之间,温湿度检测器10与控制器5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控制装置放置在空间内,控制装置通过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与空间连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启动加热器4或/和蒸发器31,将控制装置内的水加热至10~40℃,蒸发器31与压缩机32配套使用;进一步的,当所述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水的温度低于所述空间设定的温度时,启动所述加热器4;当所述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水的温度高于所述空间设定的温度时,启动所述蒸发器31;当所述述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水的温度接近于所述空间设定的温度时,也可以同时启动加热器4和蒸发器31对控制装置本体1内的水进行微调。
启动风机2,将空间内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01吸入控制装置内,控制装置内的水气随着吸入控制装置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排入空间内,通过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空间内的温湿度;
启动高压喷雾器11,高压喷雾器11喷出的雾气随着吸入装置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排入空间内,通过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空间内的温湿度;进一步的,当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空气的湿度<空间设定的湿度时,启动高压喷雾器11;
根据温湿度检测器10传输的运转数据信号,通过控制器启动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进一步的,当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空气的湿度>空间设定的湿度时,启动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
根据温湿度检测器10传输的停止数据信号,通过控制器关闭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进一步的,当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到的空气的湿度≤空间设定的湿度时,关闭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
空间设定的湿度为20~90%,温度为5~7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首先,在控制装置本体1内注入水,保证液面位于隔板13另一端的下方,风机2位于液面的上方。当需要提高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的湿度时,启动加热器4将控制装置本体1内的水加热至10~40℃,搅拌装置7将水混合均匀,使得控制装置本体1内的水温均衡,并利用风机2将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吸入控制装置本体1内,与控制装置本体1内10~40℃之间的合适温度的水接触,控制装置本体1内的水气随着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入空间内;当空间内的湿度增加较慢时,也可以同时启动高压喷雾器11,高压喷雾器11喷出的雾气随着吸入装置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排入空间内,通过温温湿度检测器10检测空间内的温湿度。本实施例能够相当于水被加热至90℃以上时产生的湿度效果,且不需要将水加热至沸腾,缩短了加热的时间,实现了快速提高空气的湿度,节约能量的目的。通过调整水温,风速等调整湿度效果,当水温恒定、风速恒定时,湿度恒定。
2、当需要降低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的湿度时,利用压缩机32将液态的冷媒输送至蒸发器31内,并通过电磁阀控制冷媒的流速,调节冷却的速率;液态的冷媒在蒸发器31内与空气、水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水当中的热量变成气态的冷媒,气态的冷媒经低压管道返回压缩机32内;使得水温降低,循环风带走的水分减少,与此同时,空气中的水气被凝结成水滴,实现与空气分离的目的,从而降低了空气的湿度,控制装置本体1中的水也再蒸发器31的作用下降低了温度,减少了水气的产生量,从而降低了空气的湿度。
3、当液位低于最低液位线时,液位探测器8将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控制器5将报警信号传递给报警器9,报警器9接收到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补充水,避免了加热器4在无水状态下加热,出现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本体(1)、风机(2)、除湿器(3)、加热器(4)和控制器(5);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所述风机(2)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靠近所述出风口(102)处,所述除湿器(3)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靠近所述进风口(101)处,所述加热器(4)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所述控制器(5)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风机(2)、所述除湿器(3)和所述加热器(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3),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顶部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01)和所述出风口(102)之间,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3)包括蒸发器(31)和压缩机(32),所述蒸发器(31)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正对所述进风口(101)处,所述蒸发器(31)与所述压缩机(32)连接,所述蒸发器(31)和所述压缩机(3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设有升降装置(6),所述蒸发器(31)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6)上,所述升降装置(6)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喷雾器(11),所述高压喷雾器(11)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远离所述进风口(101)处,所述高压喷雾器(11)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7)与所述加热器(4)配套使用,所述加热器(4)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出风口(10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探测器(8)和报警器(9),所述液位探测器(8)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内,所述报警器(9)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液位探测器(8)和所述报警器(9)分别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检测器(10),所述温湿度检测器(10)安装在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温湿度检测器(10)与所述控制器(5)信号连接。
CN201620755622.XU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Active CN205878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622.XU CN205878380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5622.XU CN205878380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8380U true CN205878380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7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5622.XU Active CN205878380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8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493A (zh) * 2016-07-18 2016-10-12 上海秉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空间湿度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493A (zh) * 2016-07-18 2016-10-12 上海秉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空间湿度控制方法
CN106016493B (zh) * 2016-07-18 2022-03-11 上海秉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空间湿度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493A (zh)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空间湿度控制方法
CN100490658C (zh) 粮食储藏通风调质的方法
CN105597622B (zh) 结冰温度可控的用于制备微米级冰球颗粒的喷雾冷冻塔
CN104976726A (zh) 带加湿装置的空调和空调加湿控制方法
CN106457976A (zh) 车辆用加湿装置
JP2016130681A (ja) 噴霧腐食試験機および複合サイクル試験機
CN106848889A (zh) 一种自动降温变电柜
CN205878380U (zh)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
CN11232538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4407653B (zh) 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均匀性智能控制系统
CN205850833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装置
CN104132686B (zh) 一种由液体加热和恒温的温湿度检定箱
CN205667838U (zh) 一种带有加热冷却装置的反应釜
CN103104956A (zh) 智能型蒸发冷却半导体家用空调
CN104516368B (zh) 一种汽车整车/板材环境测试舱及其控湿方法
CN108534335B (zh) 天花机
CN207610306U (zh) 一种蒸发冷蒸发水量控制装置
CN206339541U (zh) 乘用车车内空气及家具有害物质释放量检测平台
CN204786817U (zh) 带加湿装置的空调
CN104525280A (zh) 湿热试验箱
CN213931188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418906U (zh) 环保增湿取暖器
CN209726855U (zh) 一种防白烟型横流式冷却塔
CN206823810U (zh) 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CN206669975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能量回收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