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76818U -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76818U
CN205876818U CN201620832032.2U CN201620832032U CN205876818U CN 205876818 U CN205876818 U CN 205876818U CN 201620832032 U CN201620832032 U CN 201620832032U CN 205876818 U CN205876818 U CN 205876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ixed block
understructure
union joint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20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鸿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8320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76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76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7681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底座结构应用于落地式电风扇中,底座结构包括底盘、连接头、固定块及旋钮;底盘具有上表面及内凹的下表面,底盘上开设有安装孔及固定孔,固定孔位于安装孔的周侧,且安装孔与固定孔连通;固定块安装于连接头上,且凸出于连接头的外表面;连接头安装于安装孔中,固定块能够自上而下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抵接;旋钮安装于连接头上,并与底盘的上表面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通过旋钮与固定块实现底盘与连接头的装配,解决拆装底盘时需要将底盘翻转过来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用户安装与拆卸,提高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电风扇。

Description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落地扇的使用十分广泛。目前,市场上的落地扇的底盘与下管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式为在下管接头上加工内螺纹,使用7字或其他形状的螺杆穿过垫片和底盘,旋入下管,从而起到紧固的作用。第二种方式为在下管接头上加工外螺纹,下管接头穿过底盘,旋入底盘旋钮,起到紧固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两种连接方式无论是拆还是装,都必须将底盘翻过来,操作过于复杂,并且底盘的重量较大,用户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拆装底盘需要将底盘翻转过来导致的拆装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底盘需要将底盘翻转过来、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底座结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底座结构的落地式电风扇。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底座结构,所述底座结构应用于落地式电风扇中,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盘、连接头、固定块及旋钮;
所述底盘具有上表面及内凹的下表面,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安装孔及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周侧,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连通;
所述固定块安装于连接头上,且凸出于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固定块能够自上而下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抵接;
所述旋钮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并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上设置始端及与所述始端相对应的终端;
所述终端沿所述底盘的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始端沿所述底盘的轴线方向的高度;
所述始端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表面平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滑过渡的所述表面呈螺旋状设置;
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形状呈扇形设置;
所述固定孔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块的形状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始端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高度差为小于等于所述底盘沿轴线方向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块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头上;
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块的数量相一致,并与所述固定块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沿所述底盘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底盘的半径的1/7~1/3;
所述固定块沿所述底盘的轴向方向的圆心角为10°~50°;
多个所述固定块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之和为所述底盘在所述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的0.2倍~0.6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具有第一段及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所述第一段用于连接所述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
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旋钮穿设所述第一段并安装于所述第二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与所述旋钮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扣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固定块为一体结构;
且所述固定块由橡胶制成。
还涉及一种落地式电风扇,包括下管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底座结构;
所述下管安装于所述底座结构的连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连接头带动其上的固定块安装于底盘安装孔中,并使固定块位于固定孔中,旋转连接头,使得固定块也相应的旋转,这样,固定块能够与底盘的下表面相接触,使得固定部不能够朝向底盘所在的方向运动;旋钮安装于连接头上,并与底盘的上表面相接触,使得连接头不能够朝向底盘所在的方向运动。此时,旋钮与固定块分别位于底盘的两侧,旋钮与固定块能够限制连接头的位置,使得连接头不能沿底盘的轴线方向窜动,保证固定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通过旋钮与固定块实现底盘与连接头的装配,解决拆装底盘时需要将底盘翻转过来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用户安装与拆卸,提高用户体验。
由于底座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有上述底座结构的落地式电风扇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结构上安装下管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座结构上安装下管的主视爆炸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底座结构中连接头上安装固定块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底座结构中底盘的立体图;
其中:
100-底座结构;
110-底盘;
111-安装孔;112-固定孔;
120-连接头;
121-第一段;122-第二段;
130-固定块;
140-旋钮;
200-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100,应用于落地式电风扇中。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100能够避免装配时将底盘110翻转过来,便于安装与拆卸,同时还能够保证固定可靠,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结构100包括底盘110、连接头120、固定块130及旋钮140。底盘110是用来支撑整个落地式电风扇的,这样能够使得落地式电风扇的重心降低,提高落地式电风扇的稳定性,保证落地式电风扇运行可靠。连接头120是用来将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200安装到底盘110上的。旋钮140能够将连接头120固定在底盘110上,以保证下管200可靠的固定在底盘110上,避免落地式电风扇运行时下管200发生晃动。固定孔112是用来起固定作用的,以使连接头120与底盘110之间连接方便,便于连接头120与底盘110的安装与拆卸。
底盘110具有上表面及内凹的下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盘110的上表面外凸设置,且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弧形设置。落地式电风扇放置在基准上时,底盘110的下表面与基准面之间存在一个空间,这样,当底座结构100在装配时,该空间能够便于容纳装配时所用到的零部件,同时还能够便于拿取底盘110。通常基准为地面等。
底盘110上开设有安装孔111及固定孔112,固定孔112位于安装孔111的周侧,且安装孔111与固定孔112连通。同时,底盘110的顶部还具有平台,以便于旋钮140与底盘110的抵接,进而便于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1及固定孔112位于底盘110的平台上。
固定块130安装于连接头120上,且凸出于连接头120的外表面。连接头120安装于安装孔111中,固定块130能够自上而下穿设固定孔112,固定块130的表面至少部分与底盘110的下表面抵接。具体的,固定块130位于固定孔112中,旋转连接头120,并带动固定块130转动,使固定块130的表面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相接触。旋钮140安装于连接头120上,并与底盘110的上表面抵接。
通常的落地式电风扇的底盘110在装配时,通常是先将下管200预装在连接头120上,然后把底盘110翻转过来,连接头120穿设底盘110,再由旋钮140对连接头120进行固定。底座结构100在拆卸时通常需要翻转过来,由于底盘110的重量较大,用户在装配与拆卸的过程中会比较吃力。稍有不慎还有可能将底盘110摔在地上,存在砸伤人或者损坏底盘110的隐患。并且,由于底盘110长期放在地上,容易变脏,拆卸时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100能够在不翻转底盘110的情况下装配连接头120,进而实现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200的安装。固定孔112是围绕安装孔111设置的,连接头120安装到固定孔112中的同时,固定块130位于固定孔112中。当固定块130的部分伸出底盘110的下表面时,旋转连接头120,使得固定块130在连接头120的带动下绕连接头120转动,这样,固定块130伸出的部分能够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卡在底盘110的下表面上。此时,固定块130不能够再绕连接头120进行转动,同时,固定块130也不能够朝向底盘110所在的方向运动,进而不能带动连接头120运动。随后将旋钮140安装到连接头120上,使得旋钮140的表面能够与底盘110的上表面的平台处相接触,连接头120不能够再继续沿着安装孔111向底盘110的下表面所在的方向运动。
底座结构100装配完成后,旋钮140与固定块130分别位于底盘110的两侧,由于旋钮140与固定块130均能够固定在连接头120上,并且,旋钮140与底盘110的上表面相接触,固定块130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相接触,这样能够限制连接头120的位置,使得连接头120可靠的固定在底盘110上,避免连接头120的位置发生窜动,保证落地式电风扇工作时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避免翻转底盘110进行装配,方便用户装配与拆卸,提高效率,保证用户体验。
落地扇的使用十分广泛。目前,市场上的落地扇的底盘与下管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式为在下管接头上加工内螺纹,使用7字或其他形状的螺杆穿过垫片和底盘,旋入下管,从而起到紧固的作用。第二种方式为在下管接头上加工外螺纹,下管接头穿过底盘,旋入底盘旋钮,起到紧固的作用。但是,使用这两种连接方式无论是拆还是装,都必须将底盘翻过来,操作过于复杂,并且底盘的重量较大,用户体验不好。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100的连接头120带动其上的固定块130安装于底盘110安装孔111中,并使固定块130位于固定孔112中,旋转连接头120,使得固定块130也相应的旋转,这样,固定块130能够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相接触,使得固定部不能够朝向底盘110所在的方向运动;旋钮140安装于连接头120上,并与底盘110的上表面相接触,使得连接头120不能够朝向底盘110所在的方向运动。此时,旋钮140与固定块130分别位于底盘110的两侧,旋钮140与固定块130能够限制连接头120的位置,使得连接头120不能沿底盘110的轴线方向窜动,保证固定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100通过旋钮140与固定块130实现底盘110与连接头120的装配,解决拆装底盘110时需要将底盘110翻转过来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方便用户安装与拆卸,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固定块130上设置始端及与始端相对应的终端。终端沿底盘110的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始端沿底盘110的轴线方向的高度。始端与终端之间的表面平滑过渡。也就是说,始端与终端之间的表面为倾斜面。这样,在旋转连接头120并带动固定块130转动时,能够使得固定块130的表面卡设在固定孔112的内壁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的棱边上。同时,由于倾斜面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限制固定块130的位移避免固定块130发生窜动,保证固定可靠。
进一步地,平滑过渡的表面呈螺旋状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固定块130在与底盘110装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固定块130与底盘110发生撞击而造成损坏,提高可靠性。并且,固定块130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呈扇形设置。即固定块130为扇形台,这样能够增加固定块130与底盘110的接触面积,保证固定可靠。在本实用新型中,横截面是指连接头120的轴线垂直的表面。同时,固定孔112的形状与固定块130的形状相适应,以便于装配。
再进一步地,始端与终端之间的高度差为小于等于底盘110沿轴线方向的厚度。这样能够保证固定块130的倾斜面与底盘110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卡在下表面上时固定孔112的终端不会露出底盘110的上表面,避免旋钮140与底盘110的上表面相接触时旋钮140与固定块130的终端之间发生干涉,保证固定可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固定块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固定块130均匀分布于连接头120上。固定孔112的数量与固定块130的数量相一致,并与固定块130对应设置。通过两个以上的固定块130与两个以上的固定孔112相配合,增加固定块130与底盘110的接触面积保证固定可靠。并且,连接头120在带动固定块130转动时的角度原则上时不受限制的,只要能够保证固定块130卡在底盘110上即可。当然,固定块13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通过一个固定块130也能够保证连接头120固定在底盘110上,继而实现下管200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13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块130均匀分布于连接头120的周侧。相应的,固定孔112的数量也为三个,三个固定孔112对应三个固定块130的位置设置。装配时,先把连接头120预装在下管200上,旋钮140也预先安装到连接头120上,然后把底盘110放在地上,手拿着下管200,直接把连接头120伸进底盘110,使得固定块130与固定孔112对应装配。随后顺时针转动45°左右,使得固定块130卡设在底盘110的下表面上。然后将旋钮140向下旋紧直至旋钮140与底盘110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旋紧旋紧之后,连接头120的底部会向上升起,固定块130与底盘110咬合,从而固定连接头120和底盘110,进而保证下管200固定在底盘110上。
进一步地,固定块130沿底盘110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底盘110的半径的1/7~1/3。固定块130沿底盘110的轴向方向的圆心角为10°~50°。这样能够保证固定块130与底盘110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固定可靠。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增加固定块130的面积来加强固定效果。即多个固定块130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之和为底盘110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的0.2倍~0.6倍。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连接头120具有第一段121及与第一段121连接的第二段122,第一段121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段122的直径。第一段121用于连接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200。固定块130安装于第二段122远离第一段121的一端,旋钮140穿设第一段121并安装于第二段122上。第一段121是用来连接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200的,第二段122是用来安装旋钮140的。并且,第一段121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段122的直径,这样能够便于旋钮140的安装,还能够避免下管200超行程运行。
进一步地,第二段122与旋钮14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扣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段122与旋钮140之间螺纹连接。即第二段122上设置有外螺纹,旋钮140上设置由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旋钮140沿着第二段122旋紧,继而实现连接头120与底盘110的固定。并且,第一段121与下管200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连接头120与固定块130为一体结构。为一体结构的连接头120与固定块130能够保证连接头120与固定块130的可靠性,节省装配工序,提高效率,保证固定效果。固定块130由橡胶制成。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130是由硬质橡胶制成的,这样能够保证连接头120固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电风扇,包括下管200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底座结构100。下管200安装于底座结构100的连接头120上。下管200是用于连接落地式电风扇的机身的。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风扇通过底座结构100解决拆装底盘110必须把底盘110翻转过来的问题,保证不用翻转底盘110也能够实现底盘110的装配与拆卸,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结构(100)应用于落地式电风扇中,所述底座结构(100)包括底盘(110)、连接头(120)、固定块(130)及旋钮(140);
所述底盘(110)具有上表面及内凹的下表面,所述底盘(110)上开设有安装孔(111)及固定孔(112),所述固定孔(112)位于所述安装孔(111)的周侧,且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固定孔(112)连通;
所述固定块(130)安装于连接头(120)上,且凸出于所述连接头(120)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头(12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1)中,所述固定块(130)能够自上而下穿设所述固定孔(112),所述固定块(130)的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底盘(110)的下表面抵接;
所述旋钮(140)安装于所述连接头(120)上,并与所述底盘(110)的上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0)上设置始端及与所述始端相对应的终端;
所述终端沿所述底盘(110)的轴线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始端沿所述底盘(110)的轴线方向的高度;
所述始端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表面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平滑过渡的所述表面呈螺旋状设置;
所述固定块(130)的横截面形状呈扇形设置;
所述固定孔(112)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块(130)的形状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始端与所述终端之间的高度差为小于等于所述底盘(110)沿轴线方向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固定块(130)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头(120)上;
所述固定孔(112)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块(130)的数量相一致,并与所述固定块(130)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0)沿所述底盘(110)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所述底盘(110)的半径的1/7~1/3;
所述固定块(130)沿所述底盘(110)的轴向方向的圆心角为10°~50°;
多个所述固定块(130)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之和为所述底盘(110)在所述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的0.2倍~0.6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20)具有第一段(121)及与所述第一段(121)连接的第二段(122),所述第一段(121)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段(122)的直径;
所述第一段(121)用于连接所述落地式电风扇的下管(200);
所述固定块(130)安装于所述第二段(122)远离所述第一段(121)的一端,所述旋钮(140)穿设所述第一段(121)并安装于所述第二段(1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122)与所述旋钮(14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扣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20)与所述固定块(130)为一体结构;
且所述固定块(130)由橡胶制成。
10.一种落地式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管(200)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100);
所述下管(200)安装于所述底座结构(100)的连接头(120)上。
CN201620832032.2U 2016-08-01 2016-08-01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76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032.2U CN205876818U (zh) 2016-08-01 2016-08-01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2032.2U CN205876818U (zh) 2016-08-01 2016-08-01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76818U true CN205876818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0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203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76818U (zh) 2016-08-01 2016-08-01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768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107A (zh) * 2016-08-0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N107401522A (zh) * 2017-08-18 2017-11-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紧结构及电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5107A (zh) * 2016-08-0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N107401522A (zh) * 2017-08-18 2017-11-2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紧结构及电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76818U (zh)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N206802669U (zh) 移动终端磁性支架
CN209398596U (zh) 吊扇
CN205315975U (zh) 电脑一体机
CN205304849U (zh) 一种防尘易安装路由器
CN106015107A (zh)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N205841250U (zh) 一种多功能防水吊扇
CN201041750Y (zh) 支撑装置及具有该支撑装置的电子显示器
CN205541718U (zh) 一种平面广告设计用展示装置
CN206176194U (zh) 一种分离式吊扇灯
CN206880985U (zh) 一种灭火器固定支架
CN206970944U (zh) 一种折叠式晾衣架
CN105212668B (zh) 伸缩式插排挂架
CN204905784U (zh) 一种电力电缆新型桥架
CN107420713A (zh) 一种电脑主机托架
CN208365127U (zh) 一种旋转改良结构
CN209495280U (zh) 灯具安装结构和相应的照明设备
CN20955799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显示屏
CN206694796U (zh) 一种投影仪支架及投影仪
CN106151838A (zh) 一种电动折叠支架
CN105372921A (zh) 便携式投影屏幕
CN206443467U (zh) 一种固定脚垫转椅
CN209346915U (zh) 地毯机吸扒高度调节结构
CN208670793U (zh) 一种带有阻尼感的多方向的转动天花射灯
CN205564444U (zh) 一种固定磁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9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