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6136U - 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6136U
CN205856136U CN201620427939.0U CN201620427939U CN205856136U CN 205856136 U CN205856136 U CN 205856136U CN 201620427939 U CN201620427939 U CN 201620427939U CN 205856136 U CN205856136 U CN 205856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arallel
pipe
filter element
fine 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279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晶
孙天厚
谈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279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6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6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61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多个精滤滤芯,多个所述精滤滤芯连接在水源和净水供水端之间;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之间可切换的切换装置,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能够选择提高净水效果或出水流量,具有适用性广等优点。

Description

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净水器通过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水中的可见的污染物,例如铁锈、胶体物质、异味物质、余氯和消毒副产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使出水能够直接饮用。
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通过设置精滤滤芯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对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去除率为90-96%。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质不同,特别是我国北方水质硬度较高的地区和南方石灰岩地区,自来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即使通过净水器的处理,其出水硬度仍然很高,长期烧水依然会产生水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能够选择提高净水效果或出水流量,具有适用性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多个精滤滤芯,多个所述精滤滤芯连接在水源和净水供水端之间;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之间可切换的切换装置,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能够选择提高净水效果或出水流量,具有适用性广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净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的净水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源水质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水质检测装置通讯以根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在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为TDS检测器。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大于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所述 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并联状态。
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包括:第一精滤滤芯,所述第一精滤滤芯具有第一原水进口和第一净水出口;第二精滤滤芯,所述第二精滤滤芯具有第二原水进口和第二净水出口,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所述第一原水进口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净水出口与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所述第一原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分别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串联水管,所述串联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串联水管上设有串联通断阀;第一并联水管,所述第一并联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并联水管上设有第一并联通断阀;第二并联水管,所述第二并联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上设有第二并联通断阀,所述串联通断阀在所述串联水管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并联水管和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之间。
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串联通断阀、所述第一并联通断阀和所述第二并联通断阀均为电磁阀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
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一原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并联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串联水管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并联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联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
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一并联水管之间;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在所述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净水供水端和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之间。
所述第一精滤滤芯具有第一浓缩水出口且所述第二精滤滤芯具有第二浓缩水出口,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浓缩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浓缩水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浓缩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浓缩水通断阀;第二浓缩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浓缩水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浓缩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浓缩水通断阀;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连接在所述水源与第一精滤滤芯和所述第二精滤滤芯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净水系统1、水源10、净水供水端20、第一精滤滤芯110、第一原水进口111、第一净水出口112、第一浓缩水出口113、第二精滤滤芯120、第二原水进口121、第二净水出口122、第二浓缩水出口123、串联水管210、串联通断阀211、第一并联水管220、第一并联通断阀221、第二并联水管230、第二并联通断阀231、水质检测装置300、进水管400、前置滤芯410、出水管500、后置滤芯510、第一浓缩水出水管610、第一浓缩水通断阀611、第二浓缩水出水管620、第二浓缩水通断阀621、增压泵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包括多个精滤滤芯和切换装置。
多个所述精滤滤芯连接在水源10和净水供水端20之间。所述切换装置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之间可切换,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水源10指净水系统1的进水水源,例如自来水等,净水供水端20指用户取用净水时的出水端,例如出水龙头等。“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指所述精滤滤芯通过各自的进水端和净水出水端相互进行串联或并联。“精滤滤芯”指净水系统中对净水起主要过滤作用的滤芯,例如反渗透净水系统中的反渗透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并将多个所述精滤滤芯连接在水源10和净水供水端20之间,可以利用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共同对水进行过滤。
并且,通过设置所述切换装置,可以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这样可以利用所述切换装置对多个所述精滤滤芯的连通方式进行切换,在水源10处的水质较差时,可以使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一个精滤滤芯进行过滤的方式,可以利用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对水源10处的水进行多次过滤,使水中的杂质能够通过多次所述精滤滤芯的过滤充分去除,保证净水供水端20的出水水质,提高净水系统1的净水效果,避免水源10的水质较差时采用净化后的水烧水依然会结垢的问题;在水源10处的水质较好时,可以使 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并联状态,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一个精滤滤芯进行过滤的方式,可以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同时进行净水,从而提高净水系统1的出水流量,使用户取用净水时更加快捷方便。
也就是说,净水系统1通过设置所述切换装置,能够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的连通方式进行切换,在水源10的水质较差时,可以保证净水效果,在水源10的水质较好时,可以提高出水流量。
此外,由于净水系统1能够使多个所述精滤滤芯的连通方式进行切换,不仅可以使净水系统1不论水源水质好坏均能够适用,从而使净水系统1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且可以在由于污染等原因导致水源处的水质变差时,提高净水系统1的净水效果,保证出水水质,避免由于水质恶化影响用户取用水的水质。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能够选择提高净水效果或出水流量,具有适用性广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包括多个精滤滤芯和切换装置。
净水系统1还包括用于检测水源10水质的水质检测装置300,所述切换装置与水质检测装置300通讯以根据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在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可以利用水质检测装置300检测水源10处的水质,使所述切换装置能够根据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在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之间自动切换。由此可以不仅可以使净水系统1能够根据水质情况自动切换运行状态,以省去用户操作的过程,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可以在水质变差时自动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以保证出水水质,从而保证用户用水健康,提高净水系统1的可靠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净水系统1也可以不设置水质检测装置300,用户通过其他方式得知水质情况后操作净水系统1对所述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同样可以起到调节净水系统1的运行状态的作用。
具体地,水质检测装置300为TDS(溶解性固体总量)检测器。这样可以利用水质检测装置300检测水中的TDS值,以根据水源10处的水中TDS含量对所述切换装置进行切换。
更为具体地,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大于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并联状态。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等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可以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也可以切换至所述并联状态。这样可以通过设定水质标准设定所述预定值,以便于所述切换装置根据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进行切换。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和图2所示。
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包括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第一精滤滤芯110具有第一原水进口111和第一净水出口112。第二精滤滤芯120具有第二原水进口121和第二净水出口122,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第一原水进口111与水源10连通,第一净水出口112与第二原水进口121连通,第二净水出口122与净水供水端20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第一原水进口111和第二原水进口121分别与水源10连通,第一净水出口112和第二净水出口122分别与净水供水端20连通。这样可以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先利用第一精滤滤芯110对水源10的水进行过滤,之后利用第二精滤滤芯120对第一精滤滤芯110过滤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从而保证对水的净化效果;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利用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同时对水源10处的水进行过滤,使净水系统1的净水效率翻倍,提高净水系统1的出水流量。由此可以使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能够在串联连通和并联连通之间切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精滤滤芯的数量也可以大于两个,例如,若所述精滤滤芯为三个,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三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在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三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两个可以并联连通,或三个所述精滤滤芯均并联连通。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串联水管210、第一并联水管220和第二并联水管230。串联水管210分别与第一净水出口112和第二原水进口121连通,串联水管210上设有串联通断阀211。第一并联水管220分别与水源10和第二原水进口121连通,第一并联水管220上设有第一并联通断阀221。第二并联水管230分别与第一净水出口112和净水供水端20连通,第二并联水管230上设有第二并联通断阀231,串联通断阀211在串联水管21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并联水管220和第二并联水管230之间。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的工作过程。
水质检测装置300检测水源10的TDS值,所述切换装置根据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在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之间切换。
当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低于所述预定值时,开启第一并联通断阀221和第二并联通断阀231,使第一并联水管220和第二并联水管230导通,关闭串联通断阀211,阻断串联水管210,此时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并联连通,水源10处的水同时通过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进行过滤,总出水量为单只所述精滤滤芯的出水量的两倍。
当水质检测装置300的检测值高于所述预定值时,关闭第一并联通断阀221和第二并 联通断阀231,阻断第一并联水管220和第二并联水管230,开启串联通断阀211,使串联水管210导通,此时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串联连通,第一精滤滤芯110的第一净水出口112与第二精滤滤芯120的第二原水进口121连通,第一精滤滤芯110的净水出水作为第二精滤滤芯120的进水,利用第二精滤滤芯120对第一精滤滤芯110制出的水进行第二次过滤,保障出水的水质。
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在串联连通和并联连通之间切换。
更为具体地,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串联通断阀211、第一并联通断阀221和第二并联通断阀231均为电磁阀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这样可以便于对第二并联通断阀231、第一并联通断阀221和串联通断阀211进行控制,以便于对净水系统1的水路进行切换。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进水管400和出水管500。进水管400分别与水源10和第一原水进口111相连,第一并联水管2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水管400和串联水管210上。出水管500分别与第二净水出口122和净水供水端20相连,第二并联水管2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串联水管210和出水管500上。这样可以便于第一精滤滤芯110与水源10连通,便于第二精滤滤芯120与净水供水端20连通。
有利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前置滤芯410和后置滤芯510。前置滤芯410设在进水管400上且位于水源10和第一并联水管220之间。后置滤芯510设在出水管500上且位于净水供水端20和第二并联水管230之间。这样可以利用前置滤芯410对水源10处的水进行初步过滤,除去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并利用后置滤芯510再次对第二精滤滤芯120过滤后的水进行过滤,以保证出水水质。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前置滤芯410可以为多个且串联连接。
可选地,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可以为反渗透滤芯,第一精滤滤芯110具有第一浓缩水出口113且第二精滤滤芯120具有第二浓缩水出口123,净水系统1还包括第一浓缩水出水管610和第二浓缩水出水管620和增压泵700。第一浓缩水出水管610与第一浓缩水出口113相连,第一浓缩水出水管610上设有第一浓缩水通断阀611。第二浓缩水出水管620与第二浓缩水出口123相连,第二浓缩水出水管620管上设有第二浓缩水通断阀621。增压泵700连接在水源10与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之间。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增压泵700连接在水源10与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之间”,指第一精滤滤芯110和第二精滤滤芯120视为整体,增压泵700设在水源10与该整体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净水系统1的制水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水管400上,前置滤芯410可以位于水质检测装置300与第一精滤滤芯110之间,增压泵700可以位于第一精滤滤芯110与前置滤芯410之间,第一并联水管220可以分别与进水管400和串联水管210相连且第一并联水管220与进水管400的连接节点在进水管400上位于增压泵700与第一精滤滤芯110之间,第二并联水管230可以分别与出水管500和串联水管210相连且第二并联水管230与出水管500的连接节点在出水管500上位于后置滤芯510与第二精滤滤芯120之间,第一并联水管220与串联水管210的连接节点在串联水管210上位于第二并联水管230与串联水管210的连接节点与第一精滤滤芯110之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并联水管22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二原水进口121上且第二并联水管23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第一净水出口11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 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精滤滤芯,多个所述精滤滤芯连接在水源和净水供水端之间;
在串联状态和并联状态之间可切换的切换装置,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分别与所述切换装置相连,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串联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多个所述精滤滤芯中的至少两个并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水源水质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水质检测装置通讯以根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在所述串联状态和所述并联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装置为TDS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大于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串联状态;
所述水质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并联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精滤滤芯包括:
第一精滤滤芯,所述第一精滤滤芯具有第一原水进口和第一净水出口;
第二精滤滤芯,所述第二精滤滤芯具有第二原水进口和第二净水出口,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串联状态时,所述第一原水进口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净水出口与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
所述切换装置处于所述并联状态时,所述第一原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分别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
串联水管,所述串联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串联水管上设有串联通断阀;
第一并联水管,所述第一并联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二原水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并联水管上设有第一并联通断阀;
第二并联水管,所述第二并联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上设有第二并联通断阀,所述串联通断阀在所述串联水管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并联水管和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串联通断阀、所述第一并联通断阀和所述第二并联通断阀均为电磁阀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一原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并联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串联水管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供水端相连,所述第二并联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串联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在所述进水管上且位于所述水源和所述第一并联水管之间;
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在所述出水管上且位于所述净水供水端和所述第二并联水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滤滤芯具有第一浓缩水出口且所述第二精滤滤芯具有第二浓缩水出口,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
第一浓缩水出水管,所述第一浓缩水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浓缩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一浓缩水通断阀;
第二浓缩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浓缩水出水管与所述第二浓缩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浓缩水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浓缩水通断阀;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连接在所述水源与第一精滤滤芯和所述第二精滤滤芯之间。
CN201620427939.0U 2016-05-11 2016-05-11 净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6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7939.0U CN205856136U (zh) 2016-05-11 2016-05-11 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27939.0U CN205856136U (zh) 2016-05-11 2016-05-11 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6136U true CN205856136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2793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56136U (zh) 2016-05-11 2016-05-11 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61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910A (zh) * 2016-05-11 2016-08-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N10905283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基于动态场景的污水处理策略调节方法
CN109052838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污水处理策略动态调节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910A (zh) * 2016-05-11 2016-08-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N109052837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基于动态场景的污水处理策略调节方法
CN109052838A (zh) * 2018-08-29 2018-12-21 重庆工商大学 污水处理策略动态调节系统
CN109052838B (zh) * 2018-08-29 2021-10-08 重庆工商大学 污水处理策略动态调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6910A (zh) 净水系统
US9862619B2 (en) System for automatic water discharge management
CN205856136U (zh) 净水系统
CN100469981C (zh) 一种家用分质供水方法和装置
CN101830592B (zh) 含镍清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CN105396363B (zh) 可调反冲洗的前置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367819U (zh) 家用净水机的超滤滤芯自冲洗系统和家用净水机
CN102701503A (zh) 全自动直饮冷热纯净水机
CN104891688A (zh) 一种一体式零排放全屋供水处理机
CN203360140U (zh) 全自动直饮式净水箱
CN108715475A (zh) 一种带纯水冲洗的净水系统
WO2019015676A1 (zh) 净水系统
CN205933420U (zh) 带反冲洗过滤及净水的水处理装置
CN202754871U (zh) 全自动直饮冷热纯净水机
CN204625349U (zh) 预处理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01634481U (zh) 一种分体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04625347U (zh) 净水系统
CN103420450A (zh) 一种双膜互冲洗型双出水反渗透净水机
CN204307527U (zh) 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CN109721181A (zh) 智能废水再利用净水机及控制方法
CN203866115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水质常规指标的净水机或净水设备
CN102107956B (zh) 数控家用超滤直饮水机
CN206783366U (zh) 一种双出水的不锈钢过滤器
CN101407348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反渗透纯水机
CN203419776U (zh) 一种双膜互冲洗型双出水反渗透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