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9392U -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9392U
CN205849392U CN201620107020.3U CN201620107020U CN205849392U CN 205849392 U CN205849392 U CN 205849392U CN 201620107020 U CN201620107020 U CN 201620107020U CN 205849392 U CN205849392 U CN 205849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r
hose
hose coupl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flexib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70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嘉玲
瘳泓斌
陈佳兵
黄月林
王红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1070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9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9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9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软管连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软管端部的软管接头,以及在软管接头的限位下与软管转动连接的卡圈,其中,所述卡圈包括卡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卡圈本体一端的弹性限位部,所述卡圈本体的内径不小于软管接头的外径;所述卡圈经软管接头穿入软管时,弹性限位部发生弹性形变向外侧张开,当卡圈经过软管接头后,弹性限位部恢复原状并与软管接头配合形成卡圈的限位。同时还提供了采用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吸尘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卡圈的卡圈本体的一端设置弹性限位部,实现了将卡圈装入软管并通过与软管接头配合形成卡圈的限位。由此,实现了将卡圈装入具有软管接头的软管。

Description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的主机和手柄是通过软管连接的,通过在软管的端部设置卡圈,可以实现软管的转动。同时,大多数吸尘器都是只有手柄端的软管可以旋转而与主机连接端是不能旋转的。
现有技术中实现软管转动的结构为:在软管端部打胶固定软管接头之前套一个带弹扣的卡圈,该卡圈可以相对于软管转动。然后在通过弹扣与手柄体上的扣位进行配合,实现将卡圈安装在手柄体上。由于软管和卡圈是转动连接,由此可以实现软管和软管结构在手柄体内转动。
上述实现软管转动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只有手柄体处的软管可以转动,在用户使用吸尘器时仍然会发生软管处于扭曲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带弹扣的卡圈是在固定软管接头之前装入软管的,在固定软管接头之前若忘了套入卡圈,由于卡圈结构上的因素将无法将卡圈装入具有软管接头的卡圈。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软管的端部安装软管接头后无法装入卡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管连接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软管的端部安装软管接头后无法装入卡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软管端部的软管接头,以及在软管接头的限位下与软管转动连接的卡圈,其中,所述卡圈包括卡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卡圈本体一端的弹性限位部,所述卡圈本体的内径不小于软管接头的外径;
所述卡圈经软管接头穿入软管时,弹性限位部发生弹性形变向外侧张开,当卡圈经过软管接头后,弹性限位部恢复原状并与软管接头配合形成卡圈的限位。
作为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限位部为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卡圈本体一端的弹臂结构,所述多个弹臂结构内壁所围成的圆周在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大于软管接头外径,在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小于软管接头外径。
作为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臂结构包括向卡圈中心倾斜的弹臂主体。
作为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臂主体的自由端设置与其端部垂直设置挡板结构。
作为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臂主体和挡板结构连接处的内侧为圆弧型结构。
作为上述软管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管接头通过胶水与软管固定连接。
一种吸尘器,包括软管,其中,所述至少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
作为上述吸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手柄和主机,所述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软管连接结构,并通过所述软管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手柄和主机连接。
作为上述吸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机和手柄上均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与卡圈的卡圈本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吸尘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与卡圈的卡圈本体通过弹性卡扣和限位孔的配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卡圈的卡圈本体的一端设置弹性限位部,并且在卡圈装入具有软管接头的软管时,通过弹性限位部的形变和复原,实现将卡圈装入软管并通过与软管接头配合形成卡圈的限位。由此,实现了将卡圈装入具有软管接头的软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软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软管连接结构与接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软管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软管;2:软管接头;3:卡圈;4:手柄;5:接头;
31:卡圈本体;32:弹性限位部;
51:限位孔;
311:弹性卡扣;
321:弹臂主体;322:挡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软管1端部的软管接头2,以及在软管接头2的限位下与软管1转动连接的卡圈3。其中,卡圈3包括卡圈本体31,以及设置在卡圈本体31一端的弹性限位部32,卡圈本体31的内径不小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卡圈3经软管接头2穿入软管1时,弹性限位部发生弹性形变向外侧张开,当卡圈3经过软管接头2后,弹性限位部32恢复原状并与软管接头2配合形成卡圈3的限位。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卡圈3的卡圈本体31的一端设置弹性限位部32,并且在卡圈3装入具有软管接头2的软管时,通过弹性限位部32的形变和复原,实现将卡圈3装入软管1并通过与软管接头2配合形成卡圈3的限位。由此,实现了将卡圈3装入具有软管接头2的软管1。
具体的,弹性限位部32为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卡圈本体31一端的弹臂结构,多个弹臂结构内壁所围成的圆周在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大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在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小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
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大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小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通过弹臂结构的发生弹性形变可以实现将卡圈3套入具有软管接头2的软管1,通过弹臂结构的恢复原状可实现与软管接头2配合形成卡圈3的限位。
上述发生弹性形变状态指的是弹性限位部32在软管接头2的作用下张开,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指的是弹性限位32在经过软管接头2后恢复原状,此处的恢复原状指的是弹性限位32在通常情况下所处的状态。
具体的,弹臂包括向卡圈3中心倾斜的弹臂主体321。采用此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上述弹性形变和复原功能。
弹臂主体321的自由端设置与其端部垂直设置挡板结构322。通过挡板结构322的设置可以增大弹臂与软管接头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弹臂的结构强度,以及卡圈3转动的平稳性。
弹臂主体321和挡板结构322连接处的内侧为圆弧型结构。此处的内侧指得是卡圈3与软管接头2接触的一侧,通过将此处设置成圆弧型结构,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卡圈3转动的平稳性。
软管接头2通过胶水与软管1固定连接。软管接头2和软管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两者连接的便利性、牢固性和密闭性。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它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软管1,至少软管1的一端设置有如以上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
具体的,吸尘器还包括手柄4和主机,软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软管连接结构,并通过软管连接结构分别与手柄4和主机转动连接。软管1通过软管连接结构分别与主机和手柄4连接,由此,可以使软管1的手柄端和主机端均可以转动,故此,在吸尘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出现软管缠绕的问题。
软管连接结构与主机和手柄4具体的配合方式为:主机和手柄4上均设置有接头5,其中,手柄4上的接头5与手柄4为一体式结构,主机上的接头5为一个单独的连接件。接头5与卡圈3的卡圈本体31固定连接。具体的,接头5与卡圈3的卡圈本体31通过弹性卡扣311和限位孔5的配合固定连接。通过弹性卡扣311和限位孔51的配合,可以方便接头5和卡圈3的连接和拆卸,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与弹性卡扣311连接的操作按钮,通过对操作按钮的按压可以实现弹性卡扣311和限位孔51的脱离,进一步的方便了接头5和卡圈3的拆卸。作为优选的,弹性卡扣311设置在卡圈本体31上,限位孔设置在接头5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软管(1)端部的软管接头(2),以及在软管接头(2)的限位下与软管转动连接的卡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3)包括卡圈本体(31),以及设置在卡圈本体(31)一端的弹性限位部(32),所述卡圈本体(31)的内径不小于软管接头(2)的外径;
所述卡圈(3)经软管接头(2)穿入软管(1)时,弹性限位部(32)发生弹性形变向外侧张开,当卡圈(3)经过软管接头(2)后,弹性限位部(32)恢复原状并与软管接头(2)配合形成卡圈(3)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32)为多个均匀的分布在卡圈本体(31)一端的弹臂结构,所述多个弹臂结构内壁所围成的圆周在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大于软管接头(2)外径,在未发生弹性形变状态下小于软管接头(2)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结构包括向卡圈中心倾斜的弹臂主体(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主体(321)的自由端设置与其端部垂直设置挡板结构(3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主体(321)和挡板结构(322)连接处的内侧为圆弧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2)通过胶水与软管(1)固定连接。
7.一种吸尘器,包括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一端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软管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4)和主机,所述软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软管连接结构,并通过所述软管连接结构分 别与所述手柄(4)和主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和手柄(4)上均设置有接头(5),所述接头(5)与卡圈(3)的卡圈本体(3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与卡圈(3)的卡圈本体(31)通过弹性卡扣(311)和限位孔(51)的配合固定连接。
CN201620107020.3U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Active CN205849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020.3U CN205849392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7020.3U CN205849392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9392U true CN205849392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7020.3U Active CN205849392U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93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411A (zh) * 2016-02-02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4411A (zh) * 2016-02-02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WO2017133671A1 (zh) * 2016-02-02 2017-08-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CN105534411B (zh) * 2016-02-02 2019-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9392U (zh)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CN201875337U (zh) 一种用于连接波纹管的四通分流器
CN105534411B (zh)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及采用其的吸尘器
CN204829008U (zh) 一种变形压紧卡箍式管接头
CN110701405A (zh) 压力管道卡扣式连接结构
CN207898818U (zh) 一种消防水泵接合器用连接装置
CN206723670U (zh) 水气管路连接装置
CN206958426U (zh) 一种卡压式管道连接装置
CN204592661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207064923U (zh) 快速连接装置及连接结构
CN205350646U (zh) 一种管子接头
CN212868909U (zh) 一种尼龙软管连接接头
CN208348733U (zh) 一种管件连接头
CN208386057U (zh) 线束波纹管连接装置
CN214839149U (zh) 一种新型快速接头
CN205013294U (zh) 压缩机
CN108695663A (zh) 一种带有夹紧机构的连接器
CN214744063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管件快速接头
CN209100162U (zh) 一种进气软管可转弯软圈管
CN210510700U (zh) 用于洗衣机管路的连接件
CN214222378U (zh) 一种ppr铜接头
CN219994712U (zh) 一种自闭式快插接头
CN209458519U (zh) 一种新型螺旋波纹管连接组件及连接结构
CN218378212U (zh) 一种软风管安装对接固定锁紧机构
CN21308907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不锈钢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