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2979U -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2979U
CN205842979U CN201620658345.0U CN201620658345U CN205842979U CN 205842979 U CN205842979 U CN 205842979U CN 201620658345 U CN201620658345 U CN 201620658345U CN 205842979 U CN205842979 U CN 205842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electric magnet
fixed plate
air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83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庆华
冯爱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g Hai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ang Hai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ang Hai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ang Hai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83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2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2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29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包括空调室外机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一对叶片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叶片固定板上的若干叶片,所述框架与墙壁围成中空腔体,所述空调室外机组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内,还包括电磁铁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叶片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铁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和所述框架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电磁铁通过与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实现与空调室外机组同步断电与通电。叶片在电磁铁控制下在框架上可转动,当空调室外机组工作时,叶片与热风流向平行,有利于热风快速排出,避免其进入空调室外机组再次进行热传递,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冷却效率和能效比。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大楼、办公楼或佳通都会大量使用空调机。对于分体式空调机,其空调室外机组需要在建筑物外进行换热。基于建筑物的整体外观、防尘、防雨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建筑物设有百叶窗,而空调室外机组安装于墙体与百叶窗形成的中空腔体中。
采用百叶窗对空调室外机组加以遮蔽,使得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性较好,防雨效果较好。但由于空调室外机组与百叶窗叶片之间的距离未能达到相关规定,及目前多数百叶窗叶片不可转动及倾斜角度不利于空调室外机排出的热风排放,部分热风被叶片阻挡反射回百叶窗内。部分余留在百叶窗内的热风与进入百叶窗的冷风混合后再进入空调室外机组,使得空调系统能效比COP下降,系统耗电量更高,提供的冷量更低,当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尤其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或百叶窗内空气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空调室外机周边通风不畅,将导致空调系统停机,甚至影响设备、电气元件等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兼顾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通风和建筑物整体美观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当今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周边通风不畅,造成空调机能耗增加及寿命减损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在保证建筑物整体美观的同时,优化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的通风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包括框架、叶片固定板和若干叶片,所述框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框架与所述墙壁围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空调室外机组,所述叶片固定板连接在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空调用百叶窗装置还包括电磁铁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叶片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连杆相背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叶片固定板成对设置,所述若干叶片垂直设置在一对所述叶片固定板之间;所述框架包括设有垂直支柱的框体;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连杆置于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与所述框体围成的中空腔体内。
进一步,所述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电磁铁固定在所述连杆上端;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轴向一致;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均和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叶片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设有一曲轴和第二转动轴;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另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叶片一端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和一曲轴;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另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叶片固定板设置有一个,所述若干叶片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叶片固定板和所述框体之间;所述框架包括设有垂直支柱的框体;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连杆置于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与所述框体围成的中空腔体内。
进一步,所述叶片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设有曲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框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叶片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和一曲轴;所述框体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空调用百叶窗装置还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空调用百叶窗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电磁铁通过与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实现与空调室外机组同步断电与通电;叶片在电磁铁控制下在框架上可转动,当空调室外机组工作时,叶片与热风流向平行,有利于热风快速排出,避免其进入空调室外机组再次进行热传递,极大的改善了空调室外机组内的换热效果,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冷却效率和能效比,减少了空调系统的机能损耗,从而延长空调系统有效使用寿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第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第二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空调用百叶窗装置;10-框架;11-矩形框体;111-第一柱体;112-第二柱体;113-第三柱体;114-第四柱体;12-支柱;20-叶片固定板;21-第一叶片固定板;22-第二叶片固定板;30-叶片;31-转动轴;311-第一转动轴;312-第二转动轴;32-曲轴;321-第一横轴;322-第二横轴;323-第三横轴;40-电磁铁;41-第一电磁铁;42-第二电磁铁;50-连杆;60-支架;70-墙壁;80-空调室外机组;81-热风出风口;9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空调用百叶窗装置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在关机和开机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空调用百叶窗装置100包括框架10和设置在框架10上的叶片固定板20、叶片30、电磁铁40和连杆50。
框架10为立方体结构。框架10包括设有垂直支柱12的矩形框体11具体地,支柱12设置有四个,分别垂直固定在矩形框体11的四个边角。矩形框体11设置在靠近空调室外机组80的热风出风口81一侧。
支柱12通过螺丝、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墙壁70上,从而将框架10固定在墙壁70上。框架10与墙壁70围成中空腔体,空调室外机组80通过固定在墙壁70上的支架60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中。
矩形框体11上设有叶片固定板20和连杆50。叶片30通过叶片固定板20固定在矩形框体11上。叶片30一端与连杆50连接。若干叶片30自上至下依次固定在矩形框体11上。叶片30相对呈竖直设置的叶片固定板20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通常在0°至9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矩形框体11上还设有散热部件(图中未示)。散热部件固定在矩形框体11端部,加快空调室外机组80的散热过程。
电磁铁40可以是吸盘式磁铁等,电磁铁40通电产生电磁,断电即退磁。电磁铁40包括第一电磁铁41和第二电磁铁42。第一电磁铁41固定在矩形框体11上,第二电磁铁42固定在连杆50上端。第一电磁铁41的轴向和第二电磁铁42的轴向在一条直线上。第一电磁铁41和第二电磁铁42分别通过电源线等与空调室外机组80电性连接,从而实现电磁铁40与空调室外机组80同步通电或断电。
连杆50在电磁铁40的控制下可以在矩形框体11内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当空调室外机组80关机时,电磁铁40退磁,连杆50在第二电磁铁42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沉,连杆50带动叶片30背向空调室外机组80的一侧下沉,叶片30相对呈竖直设置的叶片固定板20的倾斜角度变小,直至叶片30被旋转至最小倾斜角度。此时,叶片30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起始位置。本实施例中,叶片30的最小倾斜角度为30°。
如图2所示,由于电磁铁40与空调室外机组80电性连接,当空调室外机组80开机时,电磁铁40也同时通电及产生电磁。第一电磁铁41与第二电磁铁42之间产生电磁引力。第二电磁铁42在电磁引力作用下向上移动靠近第一电磁铁41,在第二电磁铁42的带动下,叶片30背向空调室外机组80的一侧上扬,叶片30相对呈竖直设置的叶片固定板20的倾斜角度变大,直至叶片30被旋转至最大倾斜角度。本实施例中,叶片30的最大倾斜角度为90°,即叶片30与叶片固定板20垂直。
图2中箭头方向表示空调室外机组80在热风出风口81处排出的热风的流动方向。当叶片30与叶片固定板20垂直时,空调室外机组80吹出的热风方向与叶片30平行,有利于热风顺畅的排出空调用百叶窗装置100,极大的改善了空调室外机组80的冷却效果,使空调系统的能耗下降。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主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矩形框体11包括第一柱体111、第二柱体112、第三柱体113和第四柱体114。第一柱体111、第二柱体112、第三柱体113和第四柱体114首尾依次垂直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具体地,第一柱体111和第三柱体113呈水平设置,第二柱体112和第四柱体114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112具有中空腔体,朝向叶片30的一侧敞开;第四柱体114具有中空腔体,朝向叶片30的一侧敞开。
本实施例中,叶片固定板20设置有一对,具体包括第一叶片固定板21和第二叶片固定板22。连杆50设有一个。叶片30设有多片,叶片30相互间隔地安装在第一叶片固定板21和第二叶片固定板22之间。
具体地,第一叶片固定板21固定在第四柱体114上,第一叶片固定板21与第四柱体114围成中空腔体。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固定在第二柱体112上,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与第二柱体112形围成中空腔体。
叶片30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转动轴31和曲轴32。转动轴31和曲轴32均与叶片30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第一叶片固定板21上设有供转动轴31穿设的第一通孔。转动轴31穿过第一通孔伸向第四柱体114内部。转动轴31可以第一通孔内转动。当然,第一叶片固定板21也可以用设有通孔或凹槽的第四柱体114代替。
曲轴32为包括三段直的横轴,具体包括第一横轴321、第二横轴322和第三横轴323。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分别垂直固定在第二横轴322两端,且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分别位于第二横轴322同一平面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为圆柱体,第二横轴322可以是圆柱体、立方体等其他柱体结构。
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上设有供第一横轴321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一横轴321穿过第二通孔伸向第二柱体112内部。第一横轴321可以在第二通孔内转动。
第二横轴322位于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围成的中空腔体中。
连杆50设置在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形成的中空腔体中。叶片30通过曲轴32与连杆50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杆50上设有若干与曲轴32相应的凹槽,第三横轴323活动插接在连杆50上的所述凹槽内。第三横轴323可以在连杆50上的凹槽内转动。
电磁铁40收容在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围成的中空腔体中。具体地,第一电磁铁41通过双面胶、卡件等固定在第二柱体112上,第二电磁铁42通过双面胶、卡件等固定在连杆50靠近第一电磁铁41的一端。第一电磁铁41与第二电磁铁42轴向一致。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的主视图。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矩形框体11包括第一柱体111、第二柱体112、第三柱体113和第四柱体114。第一柱体111、第二柱体112、第三柱体113和第四柱体114首尾依次垂直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矩形。具体地,第一柱体111和第三柱体113呈水平设置,第二柱体112和第四柱体114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112具有中空腔体,朝向叶片30的一侧敞开;第四柱体114具有中空腔体,朝向叶片30的一侧敞开。
本实施例中,叶片固定板20设置有一对,具体包括第一叶片固定板21和第二叶片固定板22。连杆50设有一个。叶片30设有多片,叶片30相互间隔地垂直安装在叶片固定板20之间。
具体地,第一叶片固定板21固定在第四柱体114上,第一叶片固定板21与第四柱体114围成中空腔体。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固定在第二柱体112上,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与第二柱体112形围成中空腔体。
叶片30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轴311和第二转动轴312。叶片30靠近第二叶片固定板22的一端还设有曲轴32。第一转动轴311、第二转动轴312和曲轴32均与叶片30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第一叶片固定板21上设有供第一转动轴311穿设的第一通孔。第一转动轴311穿过第一通孔伸向第四柱体114内部。第一转动轴311可以在第一通孔内转动。当然,第一叶片固定板21也可以用设有通孔或凹槽的第四柱体114代替。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上设有供第二转动轴312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二转动轴312穿过第二通孔伸向第四柱体114内部。第二转动轴312可以在第二通孔内转动。用于固定同于叶片30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轴向一致。
曲轴32为包括三段直的横轴,具体包括第一横轴321、第二横轴322和第三横轴323。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分别垂直的固定连接在第二横轴322的两端,且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分别位于第二横轴322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横轴321和第三横轴323为圆柱体,第二横轴322可以是圆柱体、立方体等其他柱体结构。
第二叶片固定板22还设有供曲轴32穿设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在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上交叉排列。曲轴32上的第一横轴321穿过第三通孔伸向第二柱体112内部。第三通孔的形状与第一横轴321的滑动痕迹相匹配。第一横轴321可以在第三通孔内滑动。
第二横轴322位于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围成的中空腔体中。
连杆50设置在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为成的中空腔体中。叶片30通过曲轴32与连杆50连接。具体地,连杆50上设有若干供曲轴32插入的凹槽,第三横轴323活动插接在连杆50上的凹槽内。第三横轴323可以在连杆50上的凹槽内转动。
电磁铁40设置在第二柱体112与第二叶片固定板22围成的中空腔体中。具体地,第一电磁铁41通过双面胶、卡件等固定在第二柱体112上,第二电磁铁42通过双面胶、卡件等固定在连杆50靠近第一电磁铁41的一端。第一电磁铁41与第二电磁铁42轴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叶片30通过第一转动轴311和第二转动轴312固定在框架10上,使得叶片30更加稳固;曲轴32仅用于转动叶片30,减轻了曲轴32的工作负担。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90,温度传感器90串联在电磁铁40和外部电源之间。具体地,温度传感器9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温度传感器9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90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铁41和第二电磁铁42分别电性连接。
温度传感器90用于检测空调室外机组80周围的温度,及根据检测温度值控制电磁铁40通电或断电。此时,空调室外机组80和温度传感器90同时控制电磁铁40通电或断电。
具体地,当空调室外机组80开机时,电磁铁40通电;当温度传感器90检测到空调室外机组80周围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时,电磁铁40通电;当空调室外机组80关机,但其周围环境温度仍高于预设温度值时,电磁铁40继续通电。只有在空调室外机组80关机,及其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预设温度值时,电磁铁40断电。这样可以保证空调室外机组80排出的热风能够完全的散去,进一步改善了空调室外机组80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电磁铁通过与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实现与空调室外机组同步断电与通电;叶片在电磁铁控制下在框架上可转动,当空调室外机组工作时,叶片与热风流向平行,有利于热风快速排出,避免其进入空调室外机组再次进行热传递,极大的改善了空调室外机组内的换热效果,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冷却效率和能效比,减少了空调系统的机能损耗,从而延长空调系统有效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包括框架、叶片固定板和若干叶片,所述框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框架与所述墙壁围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空调室外机组,所述叶片固定板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铁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叶片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连杆相背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板成对设置,所述若干叶片垂直设置在一对所述叶片固定板之间;所述框架包括设有垂直支柱的框体;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连杆置于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与所述框体围成的中空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二电磁铁固定在所述连杆上端;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轴向一致;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均和所述空调室外机组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设有一曲轴和第二转动轴;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另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一端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和一曲轴;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另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板设置有一个,所述若干叶片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叶片固定板和所述框体之间;所述框架包括设有垂直支柱的框体;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连杆置于一所述叶片固定板与所述框体围成的中空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另一端设有曲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框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的第二通孔,以及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和一曲轴;所述框体上设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叶片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杆上设有供所述曲轴插入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用百叶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CN201620658345.0U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2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8345.0U CN205842979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8345.0U CN205842979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2979U true CN205842979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83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2979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29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790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广州江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CN111750438A (zh) * 2019-08-12 2020-10-09 广东赛诺威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复合式智能降温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2790A (zh) * 2016-06-24 2016-09-28 广州江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CN111750438A (zh) * 2019-08-12 2020-10-09 广东赛诺威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复合式智能降温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2790A (zh)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JP5842194B1 (ja) 吸排気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ダブルスキンシステム
CN2856809Y (zh) 机房空调系统用热管换热节能装置
KR101146332B1 (ko) 환기 및 열 회수기능을 갖는 창호
CN204963043U (zh) 一种太阳能制冷风扇
CN205842979U (zh)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JP2011149654A (ja) 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CN101699004A (zh) 节能保温柜式通信基站机房
JP5490857B2 (ja) 多層階建物の空調システム
CN210959210U (zh) 一种集成热交换功能的空调机柜系统
CN104394676B (zh) 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及其节能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205842980U (zh) 一种空调用百叶窗装置
CN208186707U (zh) 节能新风风管机
JP2015117924A (ja) エアコンの冷暖房効率を上げる方法
CN104378959B (zh) 应用于室外机柜的散热节能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00089711A (ko) 바닥 공조방식의 냉난방 시스템
CN203880855U (zh) 一种通信机房外循环热交换节能装置
CN104837320A (zh) 一种用于电气柜散热的配电间散热系统
CN103900180B (zh) 一种通信机房外循环热交换节能装置
CN205304041U (zh) 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JP2013181333A (ja) ダブルスキン構造
CN204006431U (zh) 空调室外机与新风联动系统
KR101217114B1 (ko) 슬림형 공기조화장치
CN205883816U (zh) 电子站牌散热除尘装置和散热系统
CN204555066U (zh) 新型列间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