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0563U -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0563U
CN205820563U CN201620678803.7U CN201620678803U CN205820563U CN 205820563 U CN205820563 U CN 205820563U CN 201620678803 U CN201620678803 U CN 201620678803U CN 205820563 U CN205820563 U CN 205820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er
winding slot
adnexa
wire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88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国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88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0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0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05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包括本体,以及用于容置线状附件的绕线槽、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连接件、由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活动件;所述绕线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活动件遮挡于所述绕线槽处。所述可绕线装置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收纳和携带线状附件。

Description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一些电子设备,如移动电源、手机、MP3播放器、平板电脑等等。而这些电子设备常常需要通过与一些线状附件的配合才能正常使用,例如移动电源为可充电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需要使用USB数据线,MP3播放器播放音乐时需要与有线耳机配合使用。这让使用者不得不随身携带各类线状附件,各类线状附件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使用者使用。同时,使用者也会经常因为忘记携带所需的线状附件而造成无法使用相关电子设备。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产商为解决上述问题为电子装置配置了绕线盘,一方面造成了体积增大,另一方面这种电子装置表面通常存在很大缺口,易使线状附件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能够更好地容纳以及携带线状附件,同时更具有美观性。
一种可绕线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用于容置线状附件的绕线槽、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连接件、由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活动件;所述绕线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活动件遮挡于所述绕线槽处;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进入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活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摆动至所述绕线槽内以容置所述线状附件;所述活动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摆动至所述绕线槽外以取出所述线状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弹簧阻尼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横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线状附件的横截面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绕线槽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等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可绕线装置为电子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本体上,并位于所述绕线槽对称的两侧。
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线状附件以及上述可绕线装置,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所述可绕线装置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线状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设置了绕线槽、活动件和连接件,并可通过操作连接件将线状附件容置于绕线槽内或者从绕线槽中取出,能够方便快捷地收纳和携带线状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可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A部分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一种可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B部分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
10 可绕线装置 110 本体
120 活动件 130 连接件
140 绕线槽 W 绕线槽横截面宽度
10’ 可绕线装置 110’ 本体
120’ 活动件 130’ 连接件
140’ 绕线槽 W’ 绕线槽横截面宽度
20 终端 210 可绕线装置
220 线状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5,其为本实用新型实中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绕线装置10的立体图、剖视图以及其局部区域放大图。
所述可绕线装置10包括本体110,以及用于容置线状附件的绕线槽140、固定于所述本体110上的连接件130、由所述连接件130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上的活动件120。所述绕线槽140开设于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130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110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120连接。所述活动件120遮挡于所述绕线槽140处。其中,所述活动件120包括初始状态、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所述活动件120在外力作用下进入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摆动至所述绕线槽140内以容置所述线状附件。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摆动至所述绕线槽140外以取出所述线状附件。
具体地,请参照图3,其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所示的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活动件120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与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呈闭合状态。
具体地,请参照图4,其为图2中A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放大图。当线状附件由外进入绕线槽140时,所述连接件130受到线状附件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的挤压力。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带动下,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转动,即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绕线槽140显露出来。所述线状附件即可进入在所述绕线槽140内。当所述线状附件完全进入所述绕线槽140且所述连接件130失去挤压力后,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作用下自动归位,恢复初始状态。
具体地,请参照图5,其为图2中A部分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放大图。当线状附件由内脱离绕线槽140时,所述连接件130受到线状附件向所述绕线槽140外侧的挤压力。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带动下,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转动,即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线状附件即可脱离所述绕线槽140。当所述线状附件完全脱离所述绕线槽140且所述连接件130失去挤压力后,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作用下自动归位,恢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0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是使所述活动件120在失去外力挤压之后能够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以保护收纳在所述绕线槽140中的线状附件。同时也可以使得所述绕线装置无明显缺口,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0为弹簧阻尼器。所述弹簧阻尼器可以是扭转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140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绕线槽140能够节省所述可绕线装置10本体110的内部空间,减少所述可绕线装置10的整体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横截面宽度W小于所述线状附件的横截面宽度。线状附件的表面大多数具有弹性,通过所述线状附件与所述绕线槽140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使所述线状附件更加牢固地卡在所述绕线槽140中,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1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绕线槽140在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上等间隔分布。所述可绕线装置10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绕线槽140,能够更加方便地携带和收纳线状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可绕线装置10为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电源、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设备。
请参照图6至10,其为本实用新型实中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绕线装置10'的立体图、剖视图以及其局部区域放大图。
所述可绕线装置10'包括本体110',以及用于容置线状附件的绕线槽140'、固定于所述本体110'上的连接件130'、由所述连接件130'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10'上的活动件120'。所述绕线槽140'开设于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130'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110'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120'连接。所述活动件120'遮挡于所述绕线槽140'处。
所述活动件120'在外力作用下进入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摆动至所述绕线槽140'内以容置所述线状附件。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摆动至所述绕线槽140'外以取出所述线状附件。
特别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绕线装置10'中的连接件13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130'设置于本体110'上,并位于所述绕线槽140'对称的两侧。
其中,所述活动件120'包括初始状态、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
具体地,请参照图8,其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8所示的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活动件120'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活动件12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件120'与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呈闭合状态。
具体地,请参照图9,其为图7中B部分处于第一状态时的放大图。当线状附件由外进入绕线槽140'时,所述连接件130'受到线状附件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的挤压力。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带动下,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转动,即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绕线槽140'显露出来。所述线状附件即可进入在所述绕线槽140'内。当所述线状附件完全进入所述绕线槽140'且所述连接件130'失去挤压力后,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作用下自动归位,恢复初始状态。
具体地,请参照图10,其为图7中B部分处于第二状态时的放大图。当线状附件由内脱离绕线槽140'时,所述连接件130'受到线状附件向所述绕线槽140'外侧的挤压力。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带动下,向所述绕线槽140'内侧转动,即所述活动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线状附件即可脱离所述绕线槽140'。当所述线状附件完全脱离所述绕线槽140'且所述连接件130'失去挤压力后,所述活动件120'在所述连接件130'的作用下自动归位,恢复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0'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是使所述活动件120'在失去外力挤压之后能够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以保护收纳在所述绕线槽140'中的线状附件。同时也可以使得所述绕线装置无明显缺口,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30'为弹簧阻尼器。所述弹簧阻尼器可以是扭转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140'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绕线槽140'能够节省所述可绕线装置10'本体110'的内部空间,减少所述可绕线装置10'的整体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横截面宽度W小于所述线状附件的横截面宽度。线状附件的表面大多数具有弹性,通过所述线状附件与所述绕线槽140'之间的过盈配合,能够使所述线状附件更加牢固地卡在所述绕线槽140'中,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1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绕线槽140'在所述本体110'的外表面上等间隔分布。所述可绕线装置10'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绕线槽140',能够更加方便地携带和收纳线状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可绕线装置10'为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移动电源、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设备。
请参照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终端20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终端20包括线状附件220和可绕线装置210,所述可绕线装置210,可绕线装置210与可绕线装置10或者绕线装置10’相同。所述可绕线装置210可以是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移动电源、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设备。所述线状附件220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所述可绕线装置220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线状附件220。
例如,所述可绕线装置210是移动电源,所述线状附件220是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电源,另一端可以收纳在所述移动装置中的绕线槽。用户可以在将USB数据线从所述绕线槽中取出直接使用,使用完毕后直接将USB数据线收纳进所述绕线槽,省去将USB数据线与移动电源连接的步骤,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还可以防止用户将USB遗漏或者忘记携带USB数据线造成无法使用所述移动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用于容置线状附件的绕线槽、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连接件、由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活动件;所述绕线槽开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活动件遮挡于所述绕线槽处;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进入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所述活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摆动至所述绕线槽内以容置所述线状附件;所述活动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摆动至所述绕线槽外以取出所述线状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簧阻尼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横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线状附件的横截面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绕线槽在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等间隔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绕线装置为电子装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本体上,并位于所述绕线槽对称的两侧。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线状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绕线装置,所述线状附件包括USB数据线、或者有线耳机,所述可绕线装置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线状附件。
CN201620678803.7U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0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8803.7U CN205820563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8803.7U CN205820563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0563U true CN205820563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6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880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20563U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0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9430U (zh) 家用充电线收纳盒
CN205753502U (zh) 充电器
CN205820563U (zh) 一种可绕线装置及终端
CN204856046U (zh) 一种防水的壳体组件及智能手表
CN209593697U (zh) 一种耳机收纳充电盒
CN208158837U (zh) 耳机收纳盒
CN203661257U (zh) 一种易收纳耳机
CN201690038U (zh) 电子设备仓门结构
CN205644619U (zh) 一种u盘
CN201904377U (zh) 一种手机及其电池
CN206212222U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收纳盒
CN206602242U (zh) 一种新型取暖器用收线盒装置
CN206757683U (zh) 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可移动存储设备
CN206506629U (zh) 一种嵌入式音频装置
CN206559593U (zh) 情侣用耳机
CN207428640U (zh) 一种耳机收纳使用设备
CN212136325U (zh) 一种自带充电接线的墙壁插座
CN20579172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移动电源
CN201742519U (zh) 固定壁装式多功能数码音响
CN201623440U (zh) 一种电线收纳盒
CN205752870U (zh) 多功能usb接口
CN205029084U (zh) 卡座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1930847U (zh) 一种新型滑盖带显示屏蓝牙耳机
CN204517084U (zh) 组合电子设备
CN209249781U (zh) 一种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