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9082U - 一种杂物网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杂物网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9082U
CN205819082U CN201620610503.5U CN201620610503U CN205819082U CN 205819082 U CN205819082 U CN 205819082U CN 201620610503 U CN201620610503 U CN 201620610503U CN 205819082 U CN205819082 U CN 205819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ner shell
foreign material
string bag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10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玉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610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9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9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90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杂物网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不可拆卸、安装位置不自由的技术问题。包括外壳、内壳、网体,和固定钢丝,内壳卡合于外壳一侧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固定钢丝上穿装有网体,固定钢丝装载于外壳和内壳之间,固定钢丝在外壳和内壳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结合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外壳卡合于内壳上部并与内壳可拆卸连接,固定钢丝上穿装有网体,固定钢丝装载于外壳和内壳之间,固定钢丝在外壳和内壳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因而网体可拆卸,又由于外壳底部铺设有胶体层,胶体层的粘贴位置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自由选择,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杂物网兜可自由安装,通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杂物网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杂物网兜。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的大量普及,人们对汽车用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以车载杂物网兜为例,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杂物网兜一般固定于车座椅后部,包括网体和位于网体四周的用于固定网体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固定于车座椅后部。
需要指出的是,
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均是不可拆卸的,在网体因使用年限过久或者意外破损的情况下需要更换时,需要连同连接部一同更换,而此时连接部是固定在车座椅后部的,其不可拆卸,因而需要整体拆除,拆除后杂物网兜和连接部基本上不可再次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在固定于某一处之后不可更换位置,更换位置需要整体拆除,但是各种车型的座椅安装的位置和安装方式不一致,有的需要安装在非座椅区域,比如驾驶员前部等,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在使用上的通用性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存在的问题在于:网体不可拆卸、杂物网兜的安装位置不自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物网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杂物网兜网体不可拆卸、杂物网兜的安装位置不自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杂物网兜,包括外壳、内壳、网体,和固定钢丝,
所述内壳卡合于所述外壳一侧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钢丝上穿装有所述网体,所述固定钢丝装载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固定钢丝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钢丝包括主框架和弯钩部,所述主框架设置为U形结构,所述弯钩部设置为从所述主框架两端部向外延伸的条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弯钩部的位置上设置有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对所述弯钩部限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网体上部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两端穿装在所述固定钢丝的端部,所述弹性带与所述网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均设置为U形结构,
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设置为圆柱结构,
所述内壳的两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对应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壳的螺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底部铺设有胶体层。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内壳或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灯、电池和开关,所述LED灯、所述电池和所述开关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红外线开关,其在所述外壳开启后自动闭合以使电路导通。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外壳卡合于内壳上部并与内壳可拆卸连接,固定钢丝上穿装有网体,固定钢丝装载于外壳和内壳之间,固定钢丝在外壳和内壳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因而网体可拆卸,又由于外壳底部铺设有胶体层,胶体层的粘贴位置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自由选择,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杂物网兜可自由安装,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杂物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 2-内壳; 3-网体;
4-固定钢丝; 5-弹性带; 11-避让区;
12-第一凸起; 13-第二凸起; 14-第一卡口;
15-第二卡口; 21-第一槽孔; 22-第二槽孔;
23-螺孔; 24-第一卡舌; 25-第二卡舌;
41-主框架; 42-弯钩部; 6-胶体层;
7-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杂物网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杂物网兜,包括外壳1、内壳2和网体3。网体3的两侧和底边位于外壳1和内壳2之间,网体3的两侧和底边通过外壳1和内壳2的卡合以固定。网体3和被附着表面之间为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装载杂物。
外壳1设置为U形结构,外壳1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顺次连接成U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部水平方向设置,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请参照图1中的杂物网兜的参考位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边缘均设置有朝向内壳2方向的限位挡板,籍此,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形成了内凹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朝向内壳2,该容纳腔可用于容纳网体3。外壳1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设置为圆柱结构,外壳1通过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与内壳2卡接。
内壳2设置为U形结构,内壳2包括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顺次连接成U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竖直方向设置,第五连接部水平方向设置,该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请参照图1中的杂物网兜的参考位置。该实施例中,外壳1的第一连接部与内壳2的第四连接部卡合连接,外壳1的第二连接部与内壳2的第五连接部卡合连接,外壳1的第三连接部与内壳2的第六连接部卡合连接。内壳2的第四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在相对于外壳1的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21和第二槽孔22,第一槽孔21和第二槽孔22分别与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卡合连接。在第一凸起12和第一槽孔21卡合以及第二凸起13和第二槽孔22卡合的状态下可以固定外壳1和内壳2。
为进一步提高内壳2和外壳1连接的牢固性,以及达到方便开启的目的,在外壳1和内壳2的结构上可做如下润饰,其中,外壳1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第一卡口14和第二卡口15,第一卡口14和第二卡口15为外壳1的限位挡板上从内向外厚度减薄的区域。优选地,第一卡口14和第二卡口15设置为梯形结构,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第一卡口14与第二卡口15平行设置。相对应地,内壳2在对应于第一卡口14和第二卡口15的位置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第一卡舌24和第二卡舌25,第一卡口14与第一卡舌24配合连接,第二卡口15和第二卡舌25配合连接。该可选方案中,外壳1和内壳2可以通过第一卡口14和第一卡舌24以及第二卡口15和第二卡舌25的连接位置开启。
基于更加牢固地固定内壳2方面的考量,可在内壳2上设置螺孔23以便将内壳2固定于被附着表面。其中螺孔23可设置多个,多个螺孔23可分散设置于第四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螺孔23需凸出于内壳2上表面,以便对位于内壳2内部的网体3进行限位,避免网体3错动或偏移预设区域甚至露出于内壳2外部。
该实施例中,对内壳2固定于附着表面地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内壳2的底面上铺设有胶体层6。胶体层6的外侧设置有离形纸,离形纸通过胶体层6与内壳2远离外壳1的侧面固定连接。胶体可以是但不限定为热熔性粘接剂,粘接剂优选设置为粘接性高的聚酯类热熔性粘接剂,该聚酯类热熔性粘接剂的粘结强度高。基于可重复使用方面的考量,胶体层6还可以采用粘结强度较低但可重复利用的胶体。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胶体层6可采用分段式黏贴方式也可为整体式黏贴方式。
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外壳1与内壳2可拆卸,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方式不限定为通过轴铰接、通过合叶铰接。通过轴铰接或通过合叶铰接的方式可提高外壳1相对于内壳2的转动的灵活性,此时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在外壳1和内壳2的端部,外壳1相对于内壳2的上部转动,即,在需要分离外壳1和内壳2时,从外壳1的下部围绕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区域转动,例如转轴或者合叶等,直至完全开启外壳1。在需要扣合外壳1和内壳2时,围绕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区域向下转动,直至与内壳2扣合完全。
该可选方案中,对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外壳1相对于内壳2的下部转动,即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区域设置于内壳2的下部。与前述连接方式类似,外壳1和内壳2可通过连接轴或者合页活动连接。在需要分离外壳1和内壳2时,从外壳1的上部围绕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区域向下转动,直至完全开启内壳2,完全开启后,外壳1悬挂于内壳2的下方。在需要扣合外壳1和内壳2时,将外壳1围绕外壳1和内壳2的连接区域向上转动直至两者完全扣合。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外壳1和内壳2的端部不设置连接区域,即在外壳1和内壳2的端部不设置连接轴或者合页,外壳1不能相对于内壳2转动。此时,外壳1可相对于内壳2完全分离。
网体3的两侧边和底边位于外壳1和内壳2之间并通过外壳1和内壳2的卡合以固定。网体3覆盖外壳1和内壳2的U形容纳腔。网体3上部设置有弹性带5,弹性带5与网体3固定连接。
优选的,弹性带5为橡胶带,橡胶带结实耐用且不易损坏,其可拉伸的幅度较大。操作者可通过向外拉伸弹性带5以增大容纳腔的投入口,杂物可通过拉伸后的弹性带5与被附着表面之间的开口投入到网体3与被附着表面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
优选的,网体3由牛津耐磨线材编织而成,牛津耐磨线材结实耐用且不易损坏,优选地,线材的材质为涤纶,网体3由涤纶线材编织而成,网体3的网孔设置为棱形网孔。应当理解,网体3的编织方法和结构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和常规技术手段,其他结构形式的变形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进一步包括U形固定钢丝4,其搭载于内壳2的上部,固定钢丝4的开口方向与内壳2的开口方向相同,固定钢丝4穿过网体3两侧边和底边的网孔以撑开并固定网体3。
固定钢丝4包括主框架41和弯钩部42,弯钩部42设置于主框架41两端部并水平向外延伸。相应地,外壳1在对应弯钩部42的位置上设置有避让区11,其用于对弯钩部42进行限位。当外壳1和内壳2处于卡合状态时,固定钢丝4的弯钩部42的活动范围处于外壳1的避让区11之内。为进一步提高弯钩部42在避让区11内的固定效果,避让区11内可设置与弯钩部42延伸方向相同的开槽,弯钩部42卡接于开槽内以限制弯钩部42的活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内壳2上设置的螺孔23和槽孔均对固定钢丝4有限位的作用,原因在于,螺孔23和槽孔均凸出于内壳2的上表面,而固定钢丝4位于螺孔23和槽孔内侧,在螺孔23和槽孔的限位作用下,固定钢丝4不会偏离内壳2所在区域。
该实施例中,对网体3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而言,网体3设置为双层结构,即包括外层网体3和内层网体3,双层网体3将杂物容纳腔划分为两个子容纳腔。两个子容纳腔分别是外层网体3和内层网体3之间的第一容纳腔和内层网体3与被附着表面之间的第二容纳腔。两个子容纳腔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有效对杂物进行分类,方便拿取。
该实施例中,对网体3的结构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网体3内层和被附着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与网体3可拆卸连接,防水层的材质优选设置为防水的涤纶材料。防水层与被附着表面之间的区域设置为杂物容纳腔。防水层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避免较小的物体从网体3的网孔中掉落,增加可收纳物品的种类和使用上的广泛性。
该实施例中,对网体3的结构还可以进行以下改进,网体3两侧的底部设置有伸缩带,网体3中部区域取消编织网孔的结构形式,由防水布取而代之,防水布上部设置有伸缩带,防水布两侧和底部设置有伸缩带,防水布通过位于四周的伸缩带张开或者合拢。防水布与四周的伸缩带的连接方式不限定为缝合等。
照明装置7设置于内壳2的外侧表面。具体而言,照明装置7包括LED灯、电池和开关。LED灯、电池和开关电连接。
其中,开关包括手动开关和自动开关,手动开关设置于外壳1的侧壁上,比如外壳1的两侧外部或者下侧的外部,通过按压手动开关即可连通或者断开照明电路。为提高操作者使用上的便捷性,手动开关可以设置为触摸开关,操作者通过对触摸屏的操作来达到对照明电路的控制。自动开关优选设置为红外线感应开关。红外线感应开关优选设置在内壳2的上表面,其中,红外线感应开关在感应到外壳1开启后可自动连通照明电路,从而达到照明的目的,方便操作者操作,比如更换网体3、更换内壳2的附着位置等。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自动开关感应的敏捷性,自动开关设置为光敏开关,光敏开关可在外壳1开启后接收光线并自动连通照明电路。
其中,LED灯可设置于内壳2的内侧边沿也可设置于内壳2的外侧边沿,LED灯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LED灯的颜色不限定为黄色、红色或者蓝色等等。优选的,LED灯可设置为变色LED灯,其在外壳1的开启程度不同时颜色不一致。
其中,电池设置为锂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电池设置在内壳2内部,优选地,电池设置为锂电池,锂电池的体积小,有助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杂物网兜的轻量化。
其中,LED灯、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连通,导线埋设于内壳2内部,导线的铺设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导线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电路领域常用的结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照明装置7的主要用途在于:一方面,在开启外壳1后,照明装置7可自动开启并提供照明,方便操作者操作,比如,更换网体3、更换内壳2的附着位置等;另一方面,照明装置7可通过打开手动开关在操作者需要照明时提供照明。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外壳1卡合于内壳2上部并与内壳2可拆卸连接,固定钢丝4上穿装有网体3,固定钢丝4装载于外壳1和内壳2之间,固定钢丝4在外壳1和内壳2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因而网体3可拆卸,又由于外壳1底部铺设有胶体层6,胶体层6的粘贴位置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自由选择,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杂物网兜可自由安装,通用性较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网体(3),和固定钢丝(4);
所述内壳(2)卡合于所述外壳(1)一侧并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钢丝(4)上穿装有所述网体(3),所述固定钢丝(4)装载于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壳(2)之间,所述固定钢丝(4)在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壳(2)的分离状态下可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丝(4)包括主框架(41)和弯钩部(42),所述主框架(41)设置为U形结构,所述弯钩部(42)设置为从所述主框架(41)两端部向外延伸的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外壳(1)对应所述弯钩部(42)的位置上设置有避让区(11),所述避让区(11)用于对所述弯钩部(42)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体(3)上部设置有弹性带(5),所述弹性带(5)两端穿装在所述固定钢丝(4)的端部,所述弹性带(5)与所述网体(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壳(2)均设置为U形结构;
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13),所述第一凸起(12)和所述第二凸起(13)设置为圆柱结构;
所述内壳(2)的两侧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凸起(12)和所述第二凸起(13)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第一槽孔(21)和第二槽孔(22),所述第一槽孔(21)和所述第二槽孔(22)与所述第一凸起(12)和所述第二凸起(13)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上设有用于固定内壳(2)的螺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底部铺设有胶体层(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装置(7),所述照明装置(7)与所述内壳(2)或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7)包括LED灯、电池和开关,所述LED灯、所述电池和所述开关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杂物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红外线开关,其在所述外壳(1)开启后自动闭合以使电路导通。
CN201620610503.5U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杂物网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9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0503.5U CN205819082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杂物网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0503.5U CN205819082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杂物网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9082U true CN205819082U (zh) 2016-12-21

Family

ID=58146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105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9082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杂物网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90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636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椅背挂件袋
CN111247036A (zh) * 2017-10-10 2020-06-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7036A (zh) * 2017-10-10 2020-06-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收纳结构
CN10801636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椅背挂件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19082U (zh) 一种杂物网兜
CN207162337U (zh) 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路灯
US113329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mming pool filtration
US20190350377A1 (en) Lighted baby changing pad
CN102493681A (zh) 携带式卫生间
CN206256280U (zh) 洗衣机
CN206145375U (zh) 多功能磁力支架
CN105845863B (zh) 一种灯饰电池盒体
CA2728600C (en) Portable toilet cover
CN2335211Y (zh) 透明演示洗衣机
CN110195326A (zh) 一种洗衣机
CN208332062U (zh) 一种前后吸附式帐篷灯
CN102493680A (zh) 携带式卫生间的使用方法
CN218515337U (zh) 一种发光背包
CN110143156A (zh) 一种汽车充电口盖指示灯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44563U (zh) 一种耐拉伸高回弹性的工业帆布
CN205512439U (zh) 警用雨衣
US6158584A (en) Trach tie care assembly
CN219014263U (zh) 一种led照明的行李箱及其控制系统
CN211090956U (zh) 一种应用于学校实验室的矮小植物培植装置
CN21198412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手环
CN209106815U (zh) 一种垫被
CN207476991U (zh) 一种有柔性警示灯的工作服
CN212149906U (zh) 一种安全型防窒息塑料袋
CN211458916U (zh) 一种带可隐藏反光部的冲锋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