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19029U -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 Google Patents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19029U
CN205819029U CN201620800653.2U CN201620800653U CN205819029U CN 205819029 U CN205819029 U CN 205819029U CN 201620800653 U CN201620800653 U CN 201620800653U CN 205819029 U CN205819029 U CN 205819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film flexible
flexible solar
solar battery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06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耀能
杨永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iz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iz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iz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iz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06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19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19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190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供一种具体的、有效的,能够解决太阳能电池板的展开、防雷,且具体如何实施技术的问题。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包括发电车,所述发电车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连接有汇流箱,所述汇流箱连接有直流防雷器,所述直流防雷器连接有智能充电柜,所述智能充电柜连接有EPS蓄电池柜,所述直流防雷器连接有汇流铜牌,所述汇流铜牌连接有接地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可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具体涉及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于太阳能、风能的利用转化技术已经日趋成熟。而移动式新能源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一部分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科研人员利用太阳能转化为风能的技术研究出了一些移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单晶硅、多晶硅电池板附着在汽车厢体上组成发电系统,但是这存在着发电功率小的问题,这是由于:(1)这是由于单晶、多晶电池板有一定重量,而汽车本身承载量有限制,而且电池板重了展开支撑起来也比较困难,限制了使用电池板的数量从而限制了发电功率;(2)电池板的数量加重了承载量挤压了车厢可使用的空间,无法安装大功率应用设备和储能电池(即限制了夜间的使用)。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许多企业认为移动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很难应用、很难产生效益。随着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发展,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可以解决传统技术的缺陷。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移动式太阳能发电技术。但是这样的技术也仅仅是一个雏形、概念,并没有提供一种具体的、有效的,能够解决电池板的展开、支撑、防雷等与具体如何实施此项技术相关的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具有能够解决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移动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如何增大功率展开电池板以及如何防雷、储能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包括发电车,所述发电车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入汇流箱,所述汇流箱接入直流防雷器,所述直流防雷器接入智能充电柜,所述智能充电柜接入EPS蓄电池柜,所述直流防雷器接入汇流铜牌,所述汇流铜牌连接有接地桩。
进一步地,所述EPS蓄电池柜接有直流充电桩。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防雷器还接入逆变器柜,所述逆变器柜还接入交流防雷器和EPS蓄电池柜,所述交流防雷器接入交流充电桩,所述交流防雷器、交流充电桩和逆变器柜也与汇流铜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金属框架与汇流铜牌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市电补偿系统,所述市电补偿系统包括用于与市电三相电源的市电接口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还接入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所述市电输交流配电柜接入智能充电柜,所述EPS蓄电池柜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有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使得EPS蓄电池柜的蓄电池可发出控制信号对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内的市电输入开关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包括至少两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发电车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所述发电车上设有用于在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调整角度后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件,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还皆与发电车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使得行驶过程中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能与发电车能够固定。
具体地,所述发电车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的侧壁上设有万向旋转接头,所述万向旋转接头连接有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设置在车厢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条状角钢、弧形C型钢和设置在弧形C型钢内、可在弧形C型钢内滑动的螺栓。所述弧形C型钢设置在车厢侧壁上,所述条状角钢与弧形C型钢内的螺栓连接,所述条状角钢用于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还包括碳纤维支撑杆,所述支撑件包括第四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两两连接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杆内还套有第四杆,使得第四杆可以在第一杆内滑动;所述第二杆皆与车厢侧壁弹簧铰链连接,使得第四支撑件即可贴住车厢侧壁也可垂直车厢侧壁,所述第四杆的存在使得第四支撑件的支撑区域能够拓展;所述第四支撑件上可拆卸连接有碳纤维支撑杆,所述碳纤维支撑杆用于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得整个太阳能发电装置防雷效果好,避免因为自然因素导致对电器和工作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中,采用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相对重量很轻,使在发电车上能够安装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让发电功率相对很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具体展开翼展式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的结构便于调整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效果突出,值得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状态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驶时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状态图2。
图4为发电车顶部的支撑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车厢左壁的支撑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车厢左壁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展开示意图。
图7为车厢顶部的剖视图。
图8为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弧形C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发电车,2-后门,3-车厢左壁,4-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5-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8-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1-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2-拴紧器,13-C型钢,14-第一支撑件,15-第二支撑件,16-第三支撑件,17-第四支撑件,18-第五支撑件,19-万向旋转接头,20-碳纤维支撑杆,21-车厢顶部,22-旋转机构,23-方形框,24-弧形C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包括发电车1,所述发电车包括车厢和与车厢连接的车头。
所述发电车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包括11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为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5、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8、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8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1。
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皆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主要是将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框架上从而组成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具体组成结构和方式为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而本实施例采用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组件是因为这种新型太阳能产品所采用材料和生产工艺与传统的单晶、多晶硅电池是完全不同的。在同等发电功率的条件下,它的重量只有单晶、多晶硅电池的1/7,厚度的1/4。这就考虑到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发电车本身的载重和尺寸皆要符合国家对货车的要求。使得相对来说,采用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组件,就能够在车上设有更多用于储能的蓄电池,使得系统功率增大,更加符合实际应用时的利益。最重要的是,采用较轻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组件,在搭建整个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时,能增多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数量从而增大功率,也由于重量轻容易固定支撑。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厢内部的汇流箱、直流防雷器、逆变器柜、交流防雷器、交流充电桩、EPS蓄电池柜、智能充电柜、直流充电桩。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连接有汇流箱,所述汇流箱连接有直流防雷器,所述直流防雷器连接有逆变器柜和智能充电柜,所述逆变器柜连接有交流防雷器和EPS蓄电池柜,所述交流防雷器连接有交流充电桩,所述智能充电柜也连接有EPS蓄电池柜,所述EPS蓄电池柜连接有直流充电桩。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市电补偿系统,所述市电补偿系统包括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所述发电车的车厢内设有电缆绕盘,所述电缆绕盘上缠有电缆,所述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通过电缆与市电三相电源的市电借口连接,所述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连接有智能充电柜,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线连接有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
本实施例中,设有电路防雷和金属结构件防雷。所述电路防雷是指,所述直流防雷器、交流防雷器、交流充电桩、逆变器皆连接有汇流铜牌,所述汇流铜牌连接有螺旋接地桩。所述金属结构件防雷是指,用电缆分组将11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金属框架相互连接,再与汇流铜牌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用专用手提电动打桩机将两个以上螺旋接地桩分别靠近发电车打入地下埋牢,并用电缆就近将螺旋接地桩与汇流牌连接即可。
由于汇流箱与直流防雷器连接,若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遭到雷击瞬间温度剧增而产生强大的浪涌直流时,它会将浪涌电流旁路到大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浪涌电流对逆变器的冲击。
由于逆变器与交流防雷器连接,若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遭到瞬间产生强大尖峰交流电压时,它会将尖峰电压旁路到大地,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尖峰交流电压对逆变器和交流充电桩的冲击。
当发电车作业遭遇雷击时,大面积的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金属框架会感应到空中强烈电势,由于本实施例设计将所有金属框架相互连接并与汇流铜牌连接,汇流铜牌通过电缆与多个螺旋地桩深埋至大地,这样就保证了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发电车与大地等电位,避免了雷电对设备和人员的打击。
上述各项电器,皆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每项独立的电器是属于现有技术。比如,逆变器柜包括三项功能:具有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跟踪的(MPPT)特性;具备将光伏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DC/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C逆变功能;具有光伏电与储能电(蓄电池)相互自动转换功能。智能充电柜包括三项功能:具有将三相市电进行交流转换为直流的AC/DC变换功能;具有智能充电机功能,可对向蓄电池充电参数进行捡测和控制使蓄电池处于最佳充电状态防止了过充和少充;具有光伏电与市电互补相互自动转换功能。
发电时,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的电流输入汇流箱汇集成1路后经过直流防雷器分两路输出,其中一路到制智能充电柜,柜中装有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的AC/DC变化设备,柜内还安装有光伏电/市电自动转换开关和智能充电器。另一路到逆变器柜,逆变器柜中装有将直流转换成交流电的DC/AC逆变设备,逆变器柜内还安装有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跟踪(MPPT)装置和光伏/蓄电自动转换开关。(1)来自汇流箱的光伏电到智能充电柜,通过柜内的光伏电/市电自动切换开关与柜内的智能充电器连接,通过智能充电器向EPS蓄电池充电,充电器智能控制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光伏/市电自动切换开关设计为光伏优先。只有当光伏电流小于设定值时,切换开关先断开光伏电输入,再接通由市电须经过的AC/DC变换设备变换后的端口,这种自动切换开关由智能充电柜内的控制电路自动完成。(2)来自汇流箱的光伏电到逆变器柜经过光伏/蓄电池自动切换开关与DC/AC逆变设备连接,并进行DC/AC变换逆变为220V的交流电后经过交流防雷器到交流充电桩为其提供单向220V交流电。光伏/蓄电池自动切换开关设计为光伏优先,只有当光伏电流小于设定值时切换开关先断开光伏输入再接通EPS蓄电池,此时由蓄电池的直流电经逆变器进行DC/AC变换逆变为220V的交流电后经过交流防雷器交流充电桩为其提供单向220V交流电。
将放置在车厢内的的电缆与三相市电的电源端口连接,当安装在市电交流配电柜内的市电输入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市电经市电交流配电柜与智能充电柜内的光伏/市电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和充电器连接,再经设置在智能充电柜内的AC/DC变换(即整流、滤波)后,通过光伏/市电自动切换开关与智能充电器连接,通过智能充电器向EPS蓄电池(114)充电。
光伏/市电自动切换开关设计为光伏优先,因此只有当光伏/市电自动切换开关与光伏电断开时,市电互补系统才接通。平时市电交流配电柜中的市电输入开关是处于“断开”位置的,当EPS蓄电池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由EPS蓄电池发出控制信号经控制线控制市电输入开关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是设置在发电车外的。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车头顶部上;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厢顶部21;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厢左侧;8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厢右侧;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设置在车厢后侧。
所述车头与车厢上皆设有支撑件用于对11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支撑。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4、第二支撑件15、第三支撑件16、第四支撑件17和第五支撑件18。
所述车厢顶部四个侧边上皆设有C型钢13,所述车厢顶部的中部还设有旋转机构22。所述C型钢由上到下依次设有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还皆包括设置在框架内、且位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下方的防震胶垫。
由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本身自己就具备框架结构,因此太阳能电池单元本身就存在空腔部分。
所述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还包括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底部的中梁上固定有的方形框23,所述方形框位置与旋转机构位置对应且可套住旋转机构的方形法兰盘,所述方形框的尺寸与方形法兰盘的尺寸契合,使得旋转机构旋转时能够带动方形框一起转动从而带动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转动。
所述车厢顶部设有3个第一支撑件组,所述3个第一支撑件组一一与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并对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进行固定支撑。
所述一个第一支撑件组包括一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电动液压撑杆。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3个活动支架和1个角钢,所述3个活动支架的活动臂皆与角钢连接;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活动臂和与活动臂轴连接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固定在车厢顶部,使得活动臂可以相对固定臂在由车头到车尾方向180°转动,所述角钢平行于车顶。所述角钢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实现对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固定支撑。
所述电动液压撑杆的底座固定在车厢顶部,所述电动液压撑杆的接头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实现对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支撑。所述电动液压撑杆的底座是一种常用的活动底座,而其接头为万向接头。
由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皆是可以调节的支撑件结构,从而使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面向太阳角度可以调节。从而3个第一支撑件组分别实现对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固定支撑。
所述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共同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扣件;所述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车体也共同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扣件;所述弹簧扣件的存在使得在运输过程中(非使用状态)能够将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车体固定。
所述第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顶部可以契合,由于C型钢的存在和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本身的框架结构,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顶部之间形成了空间,此空间内足够放置车体顶部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车厢左侧的车厢左壁3四侧设有C型钢,所述车厢左壁上还设有三个万向旋转接头19,所述三个万向旋转接头分别位于车厢左壁上靠近车头的车厢左壁前侧上方的角、车厢左壁后侧下方的角和车厢左壁中部。所述位于车厢左壁前侧上方的角的旋转接头连接有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位于车厢左壁中部的旋转接头连接有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位于车厢左壁后侧下方的角的旋转接头连接有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万向旋转接头的安装方式使得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以在Y轴和Z轴 转动。
所述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为可折叠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具体技术为现有技术,不作详细说明。所述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折叠使得当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折叠收纳时,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以覆盖在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表面。当然,由于万向旋转接头的原因。其中,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以覆盖在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表面,使得在运输过程中便于收纳。
所述车厢左壁上设有3个第二支撑件组,所述3个第二支撑件组一一与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并对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分别进行固定支撑。
任意一个第二支撑件组皆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条状角钢、3个弧形C型钢24和设置在弧形C型钢内,可在弧形C型钢内滑动螺栓。所述3个弧形C型钢通过连接件等固定在车厢左壁。所述条状角钢与3个弧形C型钢内的螺栓连接。此结构,使得条状角钢可以相对于车厢左壁滑动。从而使得用条状角钢对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固定支撑的时候,很容易调整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朝向太阳的角度。
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分别连接有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二杆和第三杆也互相连接,使得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杆内还套有第四杆,使得第四杆可以在第一杆内滑动;所述第二杆皆与车厢左壁弹簧铰链连接,使得第四支撑件即可贴住车体侧面也可垂直车体车面,所述第四杆的存在使得第四支撑件的支撑区域能够拓展。
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车厢左侧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展开和固定支撑。
所述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中相邻的两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共同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扣件,所述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车体也共同可拆卸连接有弹簧扣件;所述弹簧扣件的存在使得在运输过程中(非使用状态)能够将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车体固定。
由于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本身的结构具有容纳空间,因此使得车厢左侧上可以设置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
所述车厢右侧的车厢右壁的前侧、中部和后侧分别也设有万向旋转接头,所述车厢右壁上也设有3组第二支撑件组,分别对8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固定支撑。所述8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右壁前侧的万向旋转接头连接,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右壁中部的万向旋转接头连接,10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右壁后侧的万向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车厢右壁的各支撑件、万向旋转接头与车厢右壁的相对位置与车厢左壁的上述各部件与车厢右壁的相对位置相同。
所述车厢包括车厢尾部与车厢铰链连接的后门2。所述后门四侧设有C型钢。所述车厢尾部设有第三支撑件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一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件和两个第五支撑件。所述第五支撑件为气压撑杆;所述车厢后门通过弹簧扣件可拆卸连接有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车厢尾部两侧分别设有可以对后门进行连接支撑的两个第五支撑件。所述后门上设有两个用于对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固定支撑的第二支撑件和一个用于对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固定支撑的第一支撑件。
所述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为可以折叠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
所述车头顶部四侧也设有C型钢,所述车头设有通过弹簧扣件可拆卸连接的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为可折叠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发电车上设有用于对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固定支撑的第四支撑组件,所述第四支撑组件包括一个第一支撑件和两个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车体顶部,两个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车厢朝向车头的车壁上。
本实施例中,在车头、车厢顶部,车厢两侧及车厢后门都用了C型钢,是因为即用其进行加固支撑,也用其增加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发电车之间的容纳空间,便于发电车上可以设置各支撑件。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拴紧器12,所述拴紧器用于将11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捆紧在发电车上。
本实施例中,选择弹簧扣件和拴紧器作为固定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发电车之间的固定件,除此之外,还可选择其他器具作为固定件。
本实施例中,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为可折叠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原因都是为了在行驶时(非工作状态)便于收纳。
本实施中,所述发电车上设有作为对11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的碳纤维支撑杆20。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厢内设有抽风机,起到除湿、干燥作用。
使用时,当运行到工况现场将车辆按南北方向停稳并用千斤顶将车平稳,将车前后挡牢。解开车厢顶部上的3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之间的弹簧扣件和栓紧器。车厢两侧各1人使用棒杆借助车厢顶部旋转装置将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转动90度后,再解开它们之间的弹簧扣件,两人将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略微抬起并推向车厢顶部的前方,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和预置在车厢顶部前方的第一支撑件的角钢连接并将其固牢,由于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本身的框架结构所以很容易便能够通过连接件和第一支撑件连接固牢,因为第一支撑件是可以俯仰活动的,调整好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倾斜角度后再将第一支撑件的活动臂和固定臂卡牢,此时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巳经倾斜地横向安装在车厢顶了。此后再将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推向车体后部,如同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一样将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和第一支撑件连接起来,并调整角度。对于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也采取和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相同的方式与第一支撑件连接,并调整角度。再分别将对应于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二支撑件逐个抬起,调整电动液压撑杆的方向角度和伸缩的长度至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框架中部横梁上的合适位置,再将第二支撑件的接头与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固紧,这样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就更加牢固倾斜地横向安装在车顶了。如果需要调整角度,只需要再次操作电动液压撑杆和第一支撑件中的活动支架即可。
所述车头上放置有三折叠式的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工况时,先将它与车厢之间的弹簧扣件和栓紧器解开,再其打开展平。两人1号啊略微抬起,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预置在头顶部上的第一支撑件的角钢连接并将其固牢,又因为第一支撑件是可以俯仰活动的,调整好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倾斜角度后,再将第一支撑件的活动支架卡牢,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倾斜角度应与2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3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4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相同。此时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也就倾斜地安装在车顶了,再将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二支撑件抬起,并调整它的方向角度和伸缩的长度至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框架中部横梁上的合适位置,并第二支撑件的接头与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固紧 ,此时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就更加牢固倾斜地横向安装在车顶了。
所述车厢后门是与车厢之间用铰链连接的,工况时打开后门,第五支撑件即气压撑杆可把后门撑到平行于车厢顶部。后门上横向放置有三折叠式的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工况时,先将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车厢之间的弹簧扣件和栓紧器解开,再将其打开展平。两人将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略微抬起,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后门上的第一支撑件的角钢连接并将其固牢;此时光伏电池单元也倾斜地横向安装在车顶了。再将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二支撑件抬起,调整它的方向角度和伸缩的长度后,将第二支撑件与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此时,11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就更加牢固倾斜地横向安装在后门上了。
工况时,解开置放车厢左壁上的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相互间的弹簧扣件和与车厢之间的弹簧扣件、栓紧器。然后将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用人工借助万向旋转头旋转到垂直于车厢左壁的方向,用支架暂时支撑住。再将两折叠式的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用人工借助万向旋转头旋转到垂直于车厢左壁的方向,用支架暂时支撑住,并将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打开展平。这样便使得藏在车厢左侧的第二支撑件组露出来。接着将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用人工借助万向旋转头按垂直于车厢左侧的轴向旋转使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倾斜角调整成车厢顶部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倾斜角相同以后,再将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框架与第三支撑件的条状角钢用连接件固定,再将条状角钢连接的卡在弧形C型钢内的螺栓与孤型C型钢锁紧,这样在车厢左壁就固定了具有倾斜角而垂直于车厢左壁的三个翼展式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接下来,将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四支撑件向外搬下成与车厢左壁垂直的三角型支撑,拉动第四支撑件中的第四杆可以调节整个第四支撑件的支撑长度。用多根碳纤维撑杆固定在第四杆上,调整它们的支撑方问、角度和长度与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上合适部位连接支撑固定。再后来将与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对应的第二支撑件抬起,将第二支撑件的接头与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连接固紧 ,此时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就更加牢固的安装在车厢左壁了。
所述车厢右壁的8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10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左侧的5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6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7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完全对称展开,且支撑方法相同。所述9号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也为两折叠式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提到了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包括的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具体数量,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和第四支撑组件及它们包括的支撑件都提到了具体数量。但是其只是表述了一种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是在符合国家对货车的各种要求的前提下,各项功能能够达到最佳的实施方式。当然,除此之外,随使用者需要,也可以为其他数量。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包括发电车(1),所述发电车(1)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入汇流箱,所述汇流箱接入直流防雷器,所述直流防雷器接入智能充电柜,所述智能充电柜接入EPS蓄电池柜,所述直流防雷器接入汇流铜牌,所述汇流铜牌连接有接地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EPS蓄电池柜接有直流充电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防雷器还接入逆变器柜,所述逆变器柜还接入交流防雷器和EPS蓄电池柜,所述交流防雷器接入交流充电桩,所述交流防雷器、交流充电桩和逆变器柜也与汇流铜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金属框架与汇流铜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市电补偿系统,所述市电补偿系统包括用于与市电三相电源的市电接口连接的电缆,所述电缆还接入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所述市电输交流配电柜接入智能充电柜,所述EPS蓄电池柜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有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使得EPS蓄电池柜的蓄电池可发出控制信号对市电输入交流配电柜内的市电输入开关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包括至少两块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与发电车(1)之间的夹角可以调节,所述发电车(1)上设有用于在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调整角度后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件,所述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还皆与发电车(1)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使得行驶过程中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能与发电车(1)能够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车(1)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的侧壁上设有万向旋转接头(19),所述万向旋转接头(19)连接有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件(16),所述第三支撑件(16)设置在车厢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支撑件(16)包括条状角钢、弧形C型钢(24)和设置在弧形C型钢(24)内、可在弧形C型钢(24)内滑动的螺栓;所述弧形C型钢(24)设置在车厢侧壁上,所述条状角钢与弧形C型钢(24)内的螺栓连接,所述条状角钢用于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纤维支撑杆(20),所述支撑件包括第四支撑件(17),所述第四支撑件(17)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两两连接组成一个三角形;所述第一杆内还套有第四杆,使得第四杆可以在第一杆内滑动;所述第二杆皆与车厢侧壁弹簧铰链连接,使得第四支撑件(17)即可贴住车厢侧壁也可垂直车厢侧壁,所述第四杆的存在使得第四支撑件(17)的支撑区域能够拓展;所述第四支撑件(17)上可拆卸连接有碳纤维支撑杆(20),所述碳纤维支撑杆(20)用于与薄膜柔性太阳能电池单元可拆卸连接。
CN201620800653.2U 2016-07-28 2016-07-28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9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0653.2U CN205819029U (zh) 2016-07-28 2016-07-28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0653.2U CN205819029U (zh) 2016-07-28 2016-07-28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19029U true CN205819029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5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06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19029U (zh) 2016-07-28 2016-07-28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190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037A (zh) * 2017-09-20 2018-01-30 张克己 一种可收纳的翼展式汽车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12124177A (zh) * 2020-10-13 2020-12-25 青岛索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底盘发电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037A (zh) * 2017-09-20 2018-01-30 张克己 一种可收纳的翼展式汽车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12124177A (zh) * 2020-10-13 2020-12-25 青岛索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底盘发电车
CN112124177B (zh) * 2020-10-13 2022-06-10 青岛索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底盘发电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5708B (zh) 一种设施农地方法及设施农地
CN102113118B (zh) 用于电线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62612B (zh) 一种风光并网供交通设施及电动汽车充电的公路棚架系统
CN201800612U (zh) 大型车载混合发电站
CN108544960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太阳能充电桩
CN205819029U (zh) 翼展式柔性光伏板大功率发电车
CN109104139A (zh) 一种军用多功能移动电源车
CN205741955U (zh) 一种风光并网供交通设施及电动汽车充电的公路棚架系统
CN106320761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太阳能折叠车库
CN201035923Y (zh) 车式太阳能显示装置
CN201255349Y (zh) 风光互补跟踪式路灯
WO2023227105A1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06141355U (zh) 一种防水防断电充电桩
CH706871A2 (de) Mobiles Ladezentrum für Elektrofahrzeuge.
CN208384425U (zh) 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光伏车棚
CN207485054U (zh) 一种充电桩防雨罩
CN214626847U (zh) 一种用于边防哨所通信基站的风光发电一体化装置
CN207304466U (zh) 一种大功率可折叠组合式光伏发电矩阵系统
CN105207570B (zh) 架空线路式光伏发电装置及输配电系统
CN109873445A (zh) 一种高速路隔离带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CN207397098U (zh) 一种斜单轴式光伏廊道
CN206841210U (zh) 一种设施农地
CN212337534U (zh) 一种与支架结构相结合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6283452U (zh) 太阳能电池板装置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6302583U (zh) 通信用光电互补便携式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