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7908U -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07908U CN205807908U CN201620688147.9U CN201620688147U CN205807908U CN 205807908 U CN205807908 U CN 205807908U CN 201620688147 U CN201620688147 U CN 201620688147U CN 205807908 U CN205807908 U CN 2058079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air
- water
- heat exchange
- out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包括换热器、空调机构、自来水管和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换热器上连接有地热进水管、地热出水管、换热进水管和换热出水管,换热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切换阀连接在自来水管靠近进水的一侧,换热出水管与自来水管靠近出水的一侧相连通、并在换热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空调机构包括空调、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与空调相连,空调出水管的出水侧与换热进水管相连,并且空调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空调回水管的端部通过第二三通切换阀连接在换热出水管上。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可方便切换、将地源热泵能量利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地源热泵能量的利用,通常仅用于室内温度的调节,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各方面对热量的使用,节能效果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切换、将地源热泵能量利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包括换热器、空调机构、自来水管和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所述换热器上连接有地热进水管、地热出水管、换热进水管和换热出水管,所述换热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切换阀连接在自来水管靠近进水的一侧,所述换热出水管与自来水管靠近出水的一侧相连通、并在所述换热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连接在自来水管上位于换热出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处的后端;所述空调机构包括空调、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所述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与所述空调相连,所述空调出水管的出水侧与所述换热进水管相连,并且所述空调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空调回水管的端部通过第二三通切换阀连接在换热出水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回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芯内设置有玻璃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芯内设置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滤芯内设置有反渗透膜。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冬季时,可将第一三通切换阀8切换至自来水管与换热进水管相连通,这样,自来水先经过地源热泵热量的加热后才进入生活用水,此时,还可以向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打开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上的阀门即可,另外,关闭第一三通切换阀、打开第二三通切换阀,使换热出水管与空调回水管相连,还可以通过地源热泵热量来给室内升温,;夏季时,可以将第一三通切换阀8切换至自来水管与换热进水管相连通,这样,被太阳暴晒过的热的自来水经过地源热泵热量的冷却后才进入生活用水,若需要打开空调降温,还可以关闭第一三通切换阀、打开第二三通切换阀,使换热出水管与空调回水管相连,通过地源热泵的冷却来给室内降温,此时,并不影响将较热的自来水送至太阳能热水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包括换热器1、空调机构、自来水管2和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3;换热器1上连接有地热进水管4、地热出水管5、换热进水管6和换热出水管7,换热进水管6通过第一三通切换阀8连接在自来水管2靠近进水的一侧,换热出水管7与自来水管2靠近出水的一侧相连通、并在换热出水管7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9,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3连接在自来水管2上位于换热出水管7与自来水管2连接处的后端;空调机构包括空调(图中未示出)、空调出水管10、空调回水管11,空调出水管10、空调回水管11与空调相连,空调出水管10的出水侧与换热进水管6相连,并且空调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12,空调回水管11的端部通过第二三通切换阀13连接在换热出水管7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冬季时,可将第一三通切换阀8切换至自来水管与换热进水管相连通,这样,自来水先经过地源热泵热量的加热后才进入生活用水,此时,还可以向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打开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上的阀门即可,另外,关闭第一三通切换阀、打开第二三通切换阀,使换热出水管与空调回水管相连,还可以通过地源热泵热量来给室内升温,;夏季时,可以将第一三通切换阀8切换至自来水管与换热进水管相连通,这样,被太阳暴晒过的热的自来水经过地源热泵热量的冷却后才进入生活用水,若需要打开空调降温,还可以关闭第一三通切换阀、打开第二三通切换阀,使换热出水管与空调回水管相连,通过地源热泵的冷却来给室内降温,此时,并不影响将较热的自来水送至太阳能热水器。
由于自来水和空调制冷水混用,为了过滤循环水,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空调回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14,过滤器包括筒体15、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芯16、第二滤芯17和第三滤芯18;第一滤芯内设置有玻璃纤维;第二滤芯内设置有活性炭;第三滤芯内设置有反渗透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空调机构、自来水管和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所述换热器上连接有地热进水管、地热出水管、换热进水管和换热出水管,所述换热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切换阀连接在自来水管靠近进水的一侧,所述换热出水管与自来水管靠近出水的一侧相连通、并在所述换热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太阳能热水器上水管连接在自来水管上位于换热出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处的后端;所述空调机构包括空调、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所述空调出水管、空调回水管与所述空调相连,所述空调出水管的出水侧与所述换热进水管相连,并且所述空调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空调回水管的端部通过第二三通切换阀连接在换热出水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内设置有玻璃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内设置有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芯内设置有反渗透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8147.9U CN205807908U (zh) | 2016-07-04 | 2016-07-04 |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688147.9U CN205807908U (zh) | 2016-07-04 | 2016-07-04 |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07908U true CN205807908U (zh) | 2016-12-14 |
Family
ID=5751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688147.9U Active CN205807908U (zh) | 2016-07-04 | 2016-07-04 |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079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6043A (zh) * | 2022-12-23 | 2023-05-09 | 重庆交通大学 | 高寒地区中具有补热功能的高地热利用系统 |
-
2016
- 2016-07-04 CN CN201620688147.9U patent/CN2058079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6043A (zh) * | 2022-12-23 | 2023-05-09 | 重庆交通大学 | 高寒地区中具有补热功能的高地热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0949B (zh) | 梯级能量利用的可调容量的家庭能源系统 | |
CN205026844U (zh) | 多能源复合采暖空调系统 | |
CN105258377A (zh) | 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装置 | |
CN101650097A (zh) | 空调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 |
CN101799205B (zh) | 一种可制取高温热水的热泵热水系统 | |
CN202008184U (zh) | 电即热式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 | |
CN103925729B (zh) | 空调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中央空调 | |
CN204513846U (zh) | 一种高效空气源热水器制冷制暖家用机 | |
CN203478690U (zh) | 一种具备空调、地暖功能的低温空气能热泵热水机 | |
CN205807908U (zh) | 一种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装置 | |
CN202188559U (zh) | 空调余热与热泵配合供热水装置 | |
CN102168869A (zh) | 电即热式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 | |
CN202008190U (zh) | 太阳能、空气源及电能互补使用的供热供暖系统 | |
CN202008187U (zh) | 太阳能、空气源及燃气互补使用的供热供暖系统 | |
CN205119551U (zh) | 基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装置 | |
CN202470539U (zh) | 双路输入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系统 | |
CN201885483U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热泵冷热水一体机 | |
CN205669899U (zh) | 冷热量回收新风空调热水系统 | |
CN205593211U (zh) | 一种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 |
CN204063408U (zh) | 空调系统 | |
CN202083002U (zh) | 太阳能、空气源及燃气互补使用的供热供暖系统 | |
CN204043237U (zh) | 一种餐饮厨房空调能量回收系统 | |
CN102563972A (zh) | 双路输入热泵废热梯度利用热水系统 | |
CN203501360U (zh) | 热泵热水-空调机系统 | |
CN203501388U (zh) | 一种恒温恒湿新风处理机组再热盘管冷量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