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1827U -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01827U
CN205801827U CN201620739983.5U CN201620739983U CN205801827U CN 205801827 U CN205801827 U CN 205801827U CN 201620739983 U CN201620739983 U CN 201620739983U CN 205801827 U CN205801827 U CN 20580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water filling
valve
te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399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Laisifu House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399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0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0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0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包括多个可折叠的水壶,水壶的顶面设有注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两端设有匹配的连通管,各水壶通过连通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可折叠的水壶,方便运输到各目的地,将各水壶用连通管连通,并且到达目的地之后可根据需要的容量组装,便于运输,灵活性强;注水时,只需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水壶注水,其余的水壶由于连通器的原理会相继注满水,而且可将水壶在运输车等设备上组装完毕再进行注水,避免了现有水壶只能单个注水和注水完成再搬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注水效率和装载效率,结构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非常适于大容量水源的储备和运输。

Description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水壶,具体涉及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背景技术
环保的塑胶材质的可折叠水壶具有容量大、自重轻和可折叠的优点,适用于人们平时的户外野营或短途旅行。在一些特殊用途如灾区用水、军队储备用水等中,用水量较大,现行的水容器不可折叠,水容器本身的运输就十分占用空间,不利于运输,因此可折叠的水壶更易运输和使用。但可折叠水壶上通常只设有一个注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当需要较大储备量时,注水效率很低,且需要频繁更换水壶,或者说同时对多个水壶注水,操作十分繁琐;并且注水完成后需要一一搬运,费时费力,而且搬运过程中由于水重容易出现喷洒;不利于统一管理,十分不便。
由此可见,目前的可折叠水壶存在不适用于大容量用水、操作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可折叠水壶存在不适用于大容量用水、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包括多个塑胶材质的可折叠的水壶,所述水壶的顶面设有注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设有匹配的连通管,各所述水壶通过所述连通管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阀门包括螺旋固定在所述出水口上的阀盖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阀盖的顶面上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出水口相通,其余两接口与所述连通管相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三通管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两端穿出所述三通管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手柄,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阀芯的两端套接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芯的侧面上设有一通水孔,所述通水孔随所述阀芯的转动对准或偏离所述出水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柄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有隔离凸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的外端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增大,所述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螺纹,所述出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盖为橡胶材质,所述锥形台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内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的根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注水口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螺旋固定在所述注水口上的第二阀盖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盖的顶面上的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所述注水口相通,所述第二三通管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两端穿出所述第二三通管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第二手柄,且所述第二手柄封住所述第二阀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壶的顶面上设有提手,侧面和底面设有突出的片状挂钩,所述片状挂钩上设有挂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可折叠的水壶,方便运输到各目的地,将各水壶用连通管连通,并且到达目的地之后可根据需要的容量组装,便于运输,灵活性强;注水时,只需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水壶注水,其余的水壶由于连通器的原理会相继注满水,而且可将水壶在运输车等设备上组装完毕再进行注水,避免了现有水壶只能单个注水和注水完成再搬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注水效率和装载效率,结构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非常适于大容量水源的储备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阀门在竖直面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阀门在水平面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包括多个塑胶材质的可折叠的水壶10,水壶10的顶面设有注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阀门20,第一阀门20的两端设有匹配的连通管40,各水壶10通过连通管40连接。第一阀门20开启后,各水壶10的水在连通器原理的作用下会流向其他水壶,直至所有水壶10内的注水线平齐。其中塑胶材质可采用对人体无毒和无环境污染的PE、PVC等多种材质。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阀门20包括螺旋固定在出水口上的阀盖21和一体成型设置于阀盖21的顶面上的三通管22,三通管22的一个接口与出水口相通,其余两接口与连通管40相通。三通管22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阀芯23,阀芯23的两端穿出三通管22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手柄24,连通管40与阀芯23的两端套接固定。阀芯23的侧面上设有一通水孔231,通水孔231随阀芯23的转动对准或偏离出水口。需要注水时,将各水壶10通过连通管40连接后,可通过调节手柄24的位置,使得通水孔231与出水口对准,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水壶10进行注水,则不需要改变注水口,就能将所有连通的水壶10注满。将其中一个水壶10的第一阀门20关闭,则这个水壶及其之后的水壶就能切断进水通路,不再进水。
优选地,手柄24与三通管22之间设有隔离凸台25,隔离凸台25能避免手柄24在转动过程中与三通管22发生碰撞。
优选地,阀盖21包括内盖211和外盖212,内盖211的外端设有锥形台,锥形台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外盖212的内侧面上设有螺纹,出水口固定在外盖212和内盖211之间。锥形台的形状设置方便阀盖21装入出水口,内盖211和外盖212的结构设置加强了密封性能。内盖211的材质可优选为橡胶材质,锥形台的最大直径大于出水口的内径,那么装配时既能避免内盖211造成出水口的磨损和擦伤,并具有极佳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外盖212和内盖211的根部之间设有密封圈213,由于出水口设置在水壶10的底部,放置时更易脏污,密封圈213可防止外界环境对出水口产生污染。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注水口上设有第二阀门30,第二阀门30包括螺旋固定在注水口上的第二阀盖31和一体成型设置于第二阀盖31的顶面上的第二三通管32,第二三通管32的一个接口与注水口相通,第二三通管32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第二阀芯33,第二阀芯33的两端穿出第二三通管32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第二手柄34,且第二手柄34封住第二阀芯33。除了第二手柄34的结构,第二阀门30其余的结构与第一阀门20相同,将水管与第二阀芯33的开口端连接,就能对水壶10注水。
优选地,如图2所示,水壶10的顶面上设有提手11,侧面和底面设有突出的片状挂钩12,片状挂钩12上设有挂孔。提手11方便水壶10的移动,片状挂钩12在水壶10没水或内部水量很少的时候悬挂起来,节约空间。
水壶10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为图5所示,连通管20连接完成后呈S型,水壶10的排列数目不受限制,当需要大批量注水时,可先将水壶10在运输车上排列整齐,并接好连通管10,然后选择外侧的水壶进行注水,在注水过程中,各水壶10的水量相同,直至水壶10注满后停止注水,注水过程中无须更换注水口,简单方便,而且为了快速注水,也可以同时对多个水壶进行注水,进一步提高注水效率。
第一种为图6所示,连通管20连接完成后呈O型,能同时为两排水壶注水,每排的水壶数量不受限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可折叠的水壶,方便运输到各目的地,各水壶用连通管连通,并且到达目的地之后可根据需要的容量组装,便于运输,灵活性强;注水时,只需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水壶注水,其余的水壶由于连通器的原理会相继注满水,而且可将水壶在运输车等设备上组装完毕再进行注水,避免了现有水壶只能单个注水和注水完成再搬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注水效率和装载效率,结构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非常适于大容量水源的储备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包括多个塑胶材质的可折叠的水壶,所述水壶的顶面设有注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两端设有匹配的连通管,各所述水壶通过所述连通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包括螺旋固定在所述出水口上的阀盖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阀盖的顶面上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出水口相通,其余两接口与所述连通管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阀芯,所述阀芯的两端穿出所述三通管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手柄,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阀芯的两端套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侧面上设有一通水孔,所述通水孔随所述阀芯的转动对准或偏离所述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三通管之间设有隔离凸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内盖的外端设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的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增大,所述外盖的内侧面上设有螺纹,所述出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为橡胶材质,所述锥形台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内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的根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螺旋固定在所述注水口上的第二阀盖和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第二阀盖的顶面上的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所述注水口相通,所述第二三通管内转动设有内部中空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两端穿出所述第二三通管外,且一端设有供人手操作的第二手柄,且所述第二手柄封住所述第二阀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的顶面上设有提手,侧面和底面设有突出的片状挂钩,所述片状挂钩上设有挂孔。
CN201620739983.5U 2016-07-13 2016-07-13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Active CN20580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9983.5U CN205801827U (zh) 2016-07-13 2016-07-13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39983.5U CN205801827U (zh) 2016-07-13 2016-07-13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01827U true CN205801827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1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39983.5U Active CN205801827U (zh) 2016-07-13 2016-07-13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01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6730A (zh) * 2016-07-13 2016-09-28 杜朗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6730A (zh) * 2016-07-13 2016-09-28 杜朗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7432B (zh) 便携式净水器
CN204015830U (zh) 一种多味水杯
CN205801827U (zh)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CN104803089A (zh) 瓶盖及具有该瓶盖的容器
CN105966730B (zh) 组装式折叠水壶组件
CN201710166U (zh) 一种壶嘴防尘结构
CN205707957U (zh) 一种新型可重复利用式智能控制洗发水存放装置
CN201358010Y (zh) 桶装饮用水一次性使用聪明盖
CN206617588U (zh) 水杯内外胆阀门结构及采用该阀门结构的水杯
CN106969152A (zh) 水杯内外胆阀门结构及采用该阀门结构的水杯
CN209463786U (zh) 一种可调节水容量的水杯
CN203987784U (zh) 踩踏式多功能便携洗澡器
CN204802287U (zh) 一种储藏容器及其组成部件
CN201647356U (zh) 一种防腐置物瓶
CN202206930U (zh) 一种具有伞套的新型雨伞
CN207400666U (zh) 一种分离式醒酒器
CN206288355U (zh) 一种适合儿童使用的矿泉水瓶
CN200981707Y (zh) 一种两分瓶
CN209080475U (zh) 一种带卡扣的密封瓶子
CN203395223U (zh) 节水式水龙头
CN203814845U (zh) 伸缩水壶
CN208701831U (zh) 扁平构造的马桶清洁器
CN201309630Y (zh) 多层金字塔模型容器
CN201422551Y (zh) 具有容置空间的水壶
CN212268279U (zh) 组合式便携储粉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Address after: No. 41 Modaoqiao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400

Patentee after: Yuyao Laisifu House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1 Modaoqiao Road,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400

Patentee before: Du 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