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5449U -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5449U
CN205795449U CN201620483389.4U CN201620483389U CN205795449U CN 205795449 U CN205795449 U CN 205795449U CN 201620483389 U CN201620483389 U CN 201620483389U CN 205795449 U CN205795449 U CN 205795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ody
cup
teacup
flap
receiv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33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鹏
刘威
郭桂义
陈义
王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04833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5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5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54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涉及杯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杯中滤网不易清洗的问题。所述多功能防滑茶杯包括:杯体,杯体包括杯身和安装于杯身底部的杯底,杯底与杯身螺纹连接,杯底与杯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杯身内安装有挡板,挡板将杯体的空腔分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挡板下方设有滤网,挡板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板,转板上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转板相连、另一端伸出杯身的开口,调节杆带动转板相对固定板转动,以控制下容纳腔与上容纳腔是否连通。所述多功能防滑茶杯用于冲泡盛装多种饮品,且可防止麦片或者芝麻糊等粘稠物粘在滤网上,有利于对滤网的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背景技术
茶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容纳茶水的器皿,现有一种茶杯,茶杯内设置有茶叶盒,茶叶盒位于茶杯的底部,当想要泡茶时,将茶叶放到茶叶盒中,由于茶叶盒由滤网制成,上面有很多尺寸较小的网格孔,因此水可进入茶叶盒内,而茶叶盒内的茶叶不会从被水冲出到茶叶盒的外侧,这样就防止了在喝茶水的过程中将茶叶喝到嘴中。
但是,由于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使用一个杯子,因此,茶杯的用途不仅是容纳茶水,还用于容纳水、果汁、咖啡、麦片、牛奶、芝麻糊等常见饮品,但是,当使用上述具有茶叶盒的茶杯喝麦片或者芝麻糊的时候,麦片或者芝麻糊容易粘在滤网上,将滤网的网格孔堵住,这使得滤网更难清洗,清洗滤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茶杯中滤网不易清洗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身和安装于所述杯身的底部的杯底,所述杯底与所述杯身螺纹连接,所述杯底与所述杯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身内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外侧面与所述杯身的内壁相连,所述滤网将所述杯体的空腔分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板,所述转板上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板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杯身的开口,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转板相对所述固定板转动,以控制所述下容纳腔与所述上容纳腔是否连通。
优选地,所述杯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防滑凹陷槽,所述防滑凹陷槽内设置有防滑凸点。
优选地,所述杯身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导向槽,所述环形导向槽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环形导向槽与所述定位槽连通,所述调节杆朝向所述杯身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安装于所述环形导向槽内,所述凸起可进入所述定位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板对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转板通过转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杯身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转板的侧面位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转板沿所述环形卡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安装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上安装有凹槽,所述杯身的上边沿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与所述杯身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卡合块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位于所述杯身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杯身为圆筒状,所述杯身的顶部的内径与所述杯身的底部的内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杯身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套装于所述内层外的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具有真空腔室。
优选地,所述杯身由透明玻璃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具有以下优势: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泡茶时,将杯底与杯身分离,将杯身倒置,将茶叶放在杯身的下容纳腔中,然后将杯底与杯身安装在一起,且调节调节杆,使得转板将下容纳腔的开口打开,使得下容纳腔与上容纳腔连通,将水从杯身的开口处倒入,水从上容纳腔经由滤网进入下容纳腔中,与茶叶接触,由于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滤网,因此,茶叶不会进入上容纳腔,这样就防止了在喝茶水的过程中将茶叶喝到嘴中。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冲泡麦片或者芝麻糊等较为浓稠的饮品时,调节调节杆,使得转板转动,并盖合于下容纳腔的开口处,与固定板一起,将下容纳腔的开口盖合,使得上容纳腔与下容纳腔分隔开(即此时下容纳腔与上容纳腔不连通),在将麦片或者芝麻糊等倒入杯身的空腔后,麦片和芝麻糊等就在上容纳腔中,不会与滤网接触,因此就避免了麦片或者芝麻糊等粘在滤网上。在清洗滤网时,可以将杯底与杯身分离,从滤网的两侧对滤网进行清洗。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与现有技术中具有茶叶盒的茶杯相比,可防止麦片或者芝麻糊等粘稠物粘在滤网上,从而有利于对滤网的清洗。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防滑凹陷槽,防滑凹陷槽内设置有防滑凸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还可增加杯身与使用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强了多功能防滑茶杯的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的主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的主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的主视图一;
图4为图3中挡板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的主视图二。
附图标记:
11-杯身; 12-杯底; 13-防滑凹陷槽;
14-防滑凸点; 15-真空腔室; 21-上容纳腔;
22-下容纳腔; 31-固定板; 32-转板;
33-转轴; 34-圆形通孔; 41-调节杆;
42-凸起; 43-卡合块; 44-凹槽;
45-矩形通孔; 51-环形导向槽; 52-定位槽;
53-环形卡槽; 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包括:杯体,杯体包括杯身11和安装于杯身11底部的杯底12,杯底12与杯身11螺纹连接,杯底12与杯身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杯身11内安装有滤网6,滤网6的外侧面与杯身11的内壁相连,滤网6将杯体的空腔分为上容纳腔21和下容纳腔22,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挡板包括固定板31和与固定板31转动连接的转板32,转板32上安装有调节杆41,调节杆41的一端与转板32相连、另一端伸出杯身11的开口,调节杆41带动转板32相对固定板31转动,以控制下容纳腔22与上容纳腔21是否连通。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泡茶时,将杯底12与杯身11分离,将杯身11倒置,将茶叶放在杯身11的下容纳腔22中,然后将杯底12与杯身11安装在一起,且调节调节杆41,使得转板32将下容纳腔22的开口打开,使得下容纳腔22与上容纳腔21连通,将水从杯身11的开口处倒入,水从上容纳腔21经由滤网6进入下容纳腔22中,与茶叶接触,由于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滤网6,因此,茶叶不会进入上容纳腔21,这样就防止了在喝茶水的过程中将茶叶喝到嘴中。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冲泡麦片或者芝麻糊等较为浓稠的饮品时,调节调节杆41,使得转板32转动,并盖合于下容纳腔22的开口处,与固定板31一起,将下容纳腔22的开口盖合,使得上容纳腔21与下容纳腔22分隔开(即此时下容纳腔22与上容纳腔21不连通),在将麦片或者芝麻糊等倒入杯身11的空腔后,麦片和芝麻糊等就在上容纳腔21中,不会与滤网6接触,因此就避免了麦片或者芝麻糊等粘在滤网6上。在清洗滤网6时,可以将杯底12与杯身11分离,从滤网6的两侧对滤网6进行清洗。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与现有技术中具有茶叶盒的茶杯相比,可防止麦片或者芝麻糊等粘稠物粘在滤网6上,从而有利于对滤网6的清洗。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在冲泡麦片或者芝麻糊等饮品时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上容纳腔21的容积大于300ml,此外,下容纳腔22的容积小于上容纳腔21的容积,例如,下容纳腔22的容积为上容纳腔21的容积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杯身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防滑凹陷槽13,防滑凹陷槽13内设置有防滑凸点14。如此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还可增加杯身11与使用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强了多功能防滑茶杯的防滑性能。
为了增加杯身11的美观度,优选地,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有图案或者文字,或者同时刻制有图案和文字。例如,在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有茶叶的嫩芽的图案以及文字“茶为国饮”字样(图中以“XXXX”表示文字内容),以使得杯身11更为美观。当然,在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的图案或者文字具体可根据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定制的个性化茶杯,在杯身11的外侧面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图案、文字进行生产或者加工,或者,生产者在杯身11的外侧面印制公司的名称或者商标,以便于进行宣传。
在本实施例中,杯身1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导向槽51,环形导向槽5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槽52,环形导向槽51与定位槽52连通,调节杆41朝向杯身1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42,凸起42滑动安装于环形导向槽51内,凸起42可进入定位槽52,凸起42位于定位槽52内时固定板31与转板32对合。
具体地,当杯身11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固定板31与转板32对合后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挡板,固定板31与转板32可均为半圆形板,当固定板31与转板32对合时,固定板31的侧面与转板32的侧面接触,此时,调节杆41上的凸起42位于定位槽52中,上容纳腔21与下容纳腔22不连通。当需要打开下容纳腔22的开口时,先上提调节杆41,使得凸起42进入环形导向槽51,调节杆41带动转板32上移一段距离,使得转板32的侧面与固定板31的侧面分离;然后移动调节杆41,使得凸起42在环形导向槽51内滑动,调节杆41带动转板32转动,转板32转动后,下容纳腔22的开口逐渐露出,当转板32完全位于固定板31的上方时,下容纳腔22的开口的打开程度为最大。
为了减轻调节杆41的晃动,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调节杆41的上端安装有卡合块43,卡合块43的上安装有凹槽44,杯身11的上边沿位于凹槽44中。由于杯身11的上边沿位于凹槽44中,也就是说,凹槽44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分别与杯身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接触,从而使得卡和块与杯身11卡合,因此,卡合块43可以减轻调节杆41相对杯身11沿杯身11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的晃动。当调节调节杆41的时候,卡合块43沿杯身11的上边沿滑动。
本实施例中,卡合块43上设置有矩形通孔45,矩形通孔45位于杯身11的外侧。如此设计,使用者可以将勺子或者搅拌棒插到矩形通孔45中,从而当经常要用到勺子或者搅拌棒的时候,可以将勺子与多功能防滑茶杯放在一起,便于寻找。
在本实施例中,杯身11为圆筒状,杯身11的顶部的内径与杯身11的底部的内径相等。也就是说,杯身11的不同区域的内径均相等。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杯身1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套装于内层外的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具有真空腔室15。如此设计,杯身11的隔温效果会更好,从而可以避免杯内水温过高时使用者握持杯身11的外侧壁被烫伤。
杯身11可以由磨砂玻璃或者透明玻璃制成,由磨砂玻璃制成的杯身11防滑性能更好,使用由透明玻璃制成的杯身11可以透过杯身11更为清晰看到杯内茶水的颜色。
实施例二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包括:杯体,杯体包括杯身11和安装于杯身11底部的杯底12,杯底12与杯身11螺纹连接,杯底12与杯身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杯身11内安装有滤网6,滤网6的外侧面与杯身11的内壁相连,滤网6将杯体的空腔分为上容纳腔21和下容纳腔22,滤网6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挡板包括固定板31和与固定板31转动连接的转板32,转板32上安装有调节杆41,调节杆41的一端与转板32相连、另一端伸出杯身11的开口,调节杆41带动转板32相对固定板31转动,以控制下容纳腔22与上容纳腔21是否连通。
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二中,固定板31和转板32通过转轴33相连。转板32所处水平面位于固定板31所处水平面的上方,转板32的具体安装方式可以为:杯身1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卡槽53,转板32的侧面位于环形卡槽53内,转板32沿环形卡槽53滑动。具体实施时,当杯身11的横截面为圆形时,转板32和固定板31的结构可相同,均为半圆形板,且半圆形板的直线侧边的中部区域有一个延伸板,延伸板的中间有圆形通孔34,转轴33插入转板32的圆形通孔34以及固定板31的圆形通孔34中,转轴33的外径等于圆形通孔34的内径。从俯视视角来看,当转板32转动到与固定板31重合的时候,下容纳腔22的开口的开合度为最大,当转板32转动到与固定板31共同组成一个圆形的时候,下容纳腔22的开口被完全闭合。
进一步地,杯身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防滑凹陷槽13,防滑凹陷槽13内设置有防滑凸点14。如此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防滑茶杯还可增加杯身11与使用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强了多功能防滑茶杯的防滑性能。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在冲泡麦片或者芝麻糊等饮品时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上容纳腔21的容积大于300ml,此外,下容纳腔22的容积小于上容纳腔21的容积,例如,下容纳腔22的容积为上容纳腔21的容积的三分之一。
为了增加杯身11的美观度,优选地,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有图案或者文字,或者同时刻制有图案和文字。例如,在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有茶叶的嫩芽的图案以及文字“茶为国饮”字样,以使得杯身11更为美观。当然,在杯身11的外侧壁上刻制的图案或者文字具体可根据消费者或者生产者的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定制的个性化茶杯,在杯身11的外侧面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图案、文字进行生产或者加工,或者,生产者在杯身11的外侧面印制公司的名称或者商标,以便于进行宣传。
为了减轻调节杆41的晃动,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调节杆41的上端安装有卡合块43,卡合块43的上安装有凹槽44,杯身11的上边沿位于凹槽44中。由于杯身11的上边沿位于凹槽44中,也就是说,凹槽44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分别与杯身1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接触,从而使得卡和块与杯身11卡合,且,凹槽44的上侧壁与杯身11的上边沿接触,因此,卡合块43可以减轻调节杆41相对杯身11沿杯身11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的晃动。当调节调节杆41的时候,卡合块43沿杯身11的上边沿滑动。
本实施例二中,卡合块43上设置有矩形通孔45,矩形通孔45位于杯身11的外侧。如此设计,使用者可以将勺子或者搅拌棒插到矩形通孔45中,从而当经常要用到勺子或者搅拌棒的时候,可以将勺子与多功能防滑茶杯放在一起,便于寻找。
在本实施例二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杯身11为圆筒状,杯身11的顶部的内径与杯身11的底部的内径相等。也就是说,杯身11的不同区域的内径均相等。当然,在本实施例二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杯身11可以不是圆筒状,而是其他形状结构,例如,杯身11为倒置的圆台状,杯身11的顶部的内径大于杯身11的底部的直径,杯身11的内径由顶部到底部逐渐过渡;或者杯身11为鼓型,杯身11的顶部的内径和杯身11的底部的内径相等,杯身11的中部区域的直径大于杯身11的顶部的内径,且大于杯身11的底部的内径,杯身11的内径由杯身11的中部区域分别向杯身11的顶部和底部过渡。
在本实施例二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杯身1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套装于内层外的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具有真空腔室15。如此设计,杯身11的隔温效果会更好,从而可以避免杯内水温过高时使用者握持杯身11的外侧壁被烫伤。
杯身11可以由磨砂玻璃或者透明玻璃制成,由磨砂玻璃制成的杯身11防滑性能更好,使用由透明玻璃制成的杯身11可以透过杯身11更为清晰看到杯内茶水的颜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身和安装于所述杯身的底部的杯底,所述杯底与所述杯身螺纹连接,所述杯底与所述杯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杯身内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杯体的空腔分为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外侧面与所述杯身的内壁相连,所述挡板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板,所述转板上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板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杯身的开口,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转板相对所述固定板转动,以控制所述下容纳腔与所述上容纳腔是否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指形状的防滑凹陷槽,所述防滑凹陷槽内设置有防滑凸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导向槽,所述环形导向槽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环形导向槽与所述定位槽连通,所述调节杆朝向所述杯身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安装于所述环形导向槽内,所述凸起可进入所述定位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板对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转板通过转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转板的侧面位于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转板沿所述环形卡槽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安装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上安装有凹槽,所述杯身的上边沿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分别与所述杯身的内侧壁和外侧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上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位于所述杯身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为圆筒状,所述杯身的顶部的内径与所述杯身的底部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套装于所述内层外的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具有真空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滑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由透明玻璃制成。
CN201620483389.4U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5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389.4U CN205795449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389.4U CN205795449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5449U true CN205795449U (zh) 2016-12-14

Family

ID=57499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338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5449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54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0499A (zh) * 2020-09-23 2020-12-25 苏州玖茂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及其使用方法
WO2022219829A1 (ja) * 2021-04-12 2022-10-20 一平 辻尾 液体の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0499A (zh) * 2020-09-23 2020-12-25 苏州玖茂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及其使用方法
WO2022219829A1 (ja) * 2021-04-12 2022-10-20 一平 辻尾 液体の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5449U (zh) 一种多功能防滑茶杯
CN206043813U (zh) 滴漏式随行杯
CN112601478A (zh) 用于从悬浮物分离提取物的系统和方法
CN205433380U (zh) 具有煮茶、泡茶功能的烧水壶和电水壶
CN102960999A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提手的搅拌杯
CN201734377U (zh) 搅拌式水杯
CN107822440A (zh) 一种密封型半自动搅拌咖啡杯
CN204049036U (zh) 速凉式泡茶壶
CN208463689U (zh) 一种抽气冷萃取冲泡装置
CN100391386C (zh) 两杯连贯倒置隔渣茶杯
CN205947654U (zh) 咖啡萃取装置
CN202665314U (zh) 设有过滤装置的热水瓶塞子
CN209235627U (zh) 一种具有茶水分离功能的水杯
CN102370404B (zh) 浸泡粉状物质用开关装置及浸泡器具
CN211657881U (zh) 一种便携泡茶器及旅行茶具套组
CN212089069U (zh) 一种翻转式简易茶具
CN212661553U (zh) 一种带嵌入式ai智能的保温杯
CN2914799Y (zh) 多功能旅行茶壶
CN208692827U (zh) 一种陶瓷泡茶杯
CN211961223U (zh) 便携茶具
CN208339320U (zh) 一种带储茶盒的水杯
CN202636424U (zh) 一种冲泡装置
CN205612205U (zh) 一种茶壶
CN205410665U (zh) 泡功夫茶的一次性纸杯
CN211961788U (zh) 咖啡萃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