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2787U - 手机挂绳 - Google Patents

手机挂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2787U
CN205792787U CN201620466763.XU CN201620466763U CN205792787U CN 205792787 U CN205792787 U CN 205792787U CN 201620466763 U CN201620466763 U CN 201620466763U CN 205792787 U CN205792787 U CN 205792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latch
grab
lanyard
s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67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肖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4667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2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2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27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挂绳,应用于手机,该手机挂绳包括挂绳与支架,所述挂绳包括挂绳本体及与所述挂绳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套绳,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连接部卡固连接,所述套绳套设于手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得到一种可兼作手机支架的手机挂绳。

Description

手机挂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手机挂绳。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便捷,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的装饰和辅助配件也应运而生。在携带手机时,一般会将手机放于口袋或者手提袋,手机挂绳可将手机佩带于脖子,既美观也方便使用,但是作用单一;在使用手机时,手机支架可以对手机进行固定放置便于观看,且手机支架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挂绳,旨在得到一种既可作为手机支架又便于携带的手机挂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挂绳,应用于手机,该手机挂绳包括挂绳与支架,所述挂绳包括挂绳本体及与所述挂绳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套绳,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连接部卡固连接,所述套绳套设于手机。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部与第一卡钩,所述支撑部呈环状,所述第一卡钩的两端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卡钩的其中一端垂直所述支撑部径向连接,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支撑部外侧壁形成的空腔卡持所述手机一端部。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第一卡钩以所述支撑部的直径为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本体、卡齿及底盘,所述连接本体呈圆柱体,所述卡齿凸设于所述连接本体侧面,所述底盘固接于所述连接本体底面,该底盘凸出于所述连接本体侧面,所述卡齿、所述连接本体及所述底盘形成与所述支撑部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卡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沿所述连接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卡齿自由端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卡齿面向所述底盘的表面呈锐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有按钮,所述连接本体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开设有按钮孔,所述连接本体侧面开设有卡齿孔,所述按钮于所述连接本体内部连接所述卡齿,所述按钮凸出于所述按钮孔,所述按钮控制所述卡齿于所述卡齿孔沿所述连接本体的径向方向伸缩。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底盘侧面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开设有与所述挂绳本体相适配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套绳胶固于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架本体材质均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支架与挂绳融合为一体,使手机挂绳在作为便于携带工具的同时,可以作为手机支架进行使用。挂绳本体用于将手机悬挂于脖子,套绳用于将该手机挂绳连接于手机,挂绳的连接部与支架的支架本体卡固连接,可以在无需使用支架的时候作为连接体将挂绳悬挂携带,在使用支架的时候,将支架本体固定支撑手机,以便于人们观看,两者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且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支架本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支架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与支架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挂绳 1263 上凸部
11 挂绳本体 1264 下凸部
12 连接部 1265 第二连接柱
121 连接本体 1266 第二连接腔
1211 按钮孔 1267 半圆孔
1212 卡齿孔 127 卡块
1213 上端 128 压块
1214 下端 129 圆筒
1215 容纳腔 20 支架
1216 隔板 21 支架本体
1217 第一连接腔 211 支撑部
1218 第一连接柱 212 第一卡钩
1219 凹槽 213 空腔
122 卡齿 214 第二卡钩
1221 斜面 215 安装孔
123 底盘 216 扣板
124 卡槽 2161 扣合孔
125 按钮 2162 定位柱
126 凸起 217 定位孔
1261 连接孔 22 套绳
1262 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挂绳,应用于手机,该手机挂绳可兼作手机支架使用。
参照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支架本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支架本体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与支架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挂绳中连接部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机挂绳,包括挂绳10与支架20,挂绳10包括挂绳本体11及与挂绳本体1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2,支架20包括支架本体21及与支架本体21固定连接的套绳22,支架本体21与连接部12卡固连接,套绳22套设于手机(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挂绳本体11用于将手机悬挂于脖子,则挂绳本体11的长度应以合适的长度为准,即挂绳本体11挂于脖子时,手机正好位于人体的胸部。挂绳本体11的粗细程度应适中,便于长时间佩带。套绳22用于将该手机挂绳连接于手机,则其粗细程度应该以手机标准的悬挂孔(未图示)为准,便于将手机挂绳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支架20与挂绳10融合为一体,使该手机挂绳在作为便于携带工具的同时,可以作为手机支架进行使用。挂绳10的连接部12与支架20的支架本体21卡固连接,可以在无需使用支架20的时候作为连接体将挂绳10悬挂携带,在使用支架20的时候,将支架本体21支撑固定手机,便于进行影音资料的观看等。两者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且美观实用。
具体地,请参照图2,支架本体21包括支撑部211与第一卡钩212,支撑部211呈环状,第一卡钩212的两端呈锐角设置,第一卡钩212的其中一端垂直于支撑部211的径向连接,第一卡钩212与支撑部211外侧壁形成的空腔213卡持手机一端部。
支架本体21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材质,其中,可使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者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此类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可以使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当然,支撑部211的形状还可以呈正方体、长方体、椭圆体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1呈环状,一方面环状无棱角可以避免将人体刮伤,也可以防止刮损手机表面;另一方面,与实体圆盘相比,可以节省材料,且减轻支架20的自重。将第一卡钩212两端呈锐角设置,且第一卡钩212的两端光滑连接,将第一卡钩212一端垂直于支撑部211的径向连接,可以使第一卡钩212与支撑部211配合形成的空腔213卡持手机的一端部。当支架本体21支撑手机时,支撑部211支撑于手机背部,第一卡钩212的自由端扣压于手机的前部,支撑部211的支撑力与第一卡钩212的下压力平衡,稳固支撑手机。该支架本体21可以固定支撑手机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人们进行观看,此时,支架本体21与手机一般呈直角夹持状态,便于稳固支撑。
请继续参阅图2,优选地,支架本体21还包括第二卡钩214,第二卡钩214与第一卡钩212以支撑部211的直径为轴对称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将支架本体21另设第二卡钩214,且第二卡钩214与第一卡钩212以支撑部211的直径为轴对称设置,一方面,感官上较为美观,作为修饰品;另一方面,第二卡钩214也可以替代第一卡钩212起到卡持作用,这样交替使用第一卡钩212与第二卡钩214,可以延长支架本体21的使用寿命。当然,第二卡钩214也可以与第一卡钩212不对称设置,只要可以起到卡持扣压手机的作用即可。
具体地,请参照图3,第一卡钩212背离支撑部211的一侧设有安装孔215,套绳22胶固于安装孔215。
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21可注塑成型,第一卡钩212与第二卡钩214及支撑部211可一体成型,于第一卡钩212背离支撑部211的一侧预留安装孔215,以便与套绳22连接。安装孔215与双股套绳22的直径相适配,使用强力胶(未图示)将双股套绳22胶固于安装孔215,保证套绳22与支架本体21之间的连接稳固。与此同时,支架本体21还设置一扣板216,该扣板216设有与安装孔215相对应的扣合孔2161,支架本体21于第一卡钩212与第二卡钩214之间设置定位孔217,扣板216设有与定位孔217相适配的定位柱2162,将扣板216扣合于第一卡钩212及第二卡钩214之间,通过定位柱2162与定位孔217的配合定位,使扣合孔2161与安装孔215结合成完整的圆孔,防止套绳22脱离于安装孔215,增加套绳22与支架本体21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连接部12设有连接本体121、卡齿122及底盘123,连接本体121呈圆柱体,卡齿122凸设于连接本体121的侧面,底盘123固接于连接本体121的底面,该底盘123凸出于连接本体121的侧面,卡齿122、连接本体121及底盘123形成与支撑部211相配合的卡槽124。
本实施例中,与支撑部211相照应,将连接本体121设为圆柱体。当支撑部211呈其他形状时,需设置连接部12为与之相匹配的形状。连接部12的材质也为塑料,也可使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连接部12与支架本体21的材质均可设为PC或者ABS,也可以分别设为PC和ABS。卡齿122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或者其他,底盘123可为圆盘状、方板状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优选底盘123为圆盘状,与支撑部211相对应,且底盘123凸出于连接本体121侧面的部分可以承载支撑部211,同时卡齿122凸出于连接本体121侧面的部分可压固支撑部211。结合图1,该结构将支撑部211卡固于卡槽124中,可以增强挂绳10的装饰作用,同时也不妨碍支架本体21作为手机支架使用,小巧美观且实用性强。
请继续参阅图4,优选地,卡齿122设有多个,多个卡齿122沿连接本体12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连接本体121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卡齿122的数量设为三个,当然,卡齿122的数量还可以是四个或者更多。三个卡齿122沿连接本体12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连接本体121的侧面,可以使卡齿122、连接本体121及底盘123形成的卡槽124更加牢固,不会使支撑部211脱离连接部12,提高手机挂绳的牢固性。
优选地,请再次参照图4,卡齿122自由端形成一斜面1221,斜面1221与卡齿122面向底盘123的表面呈锐角设置。卡齿122的自由端为卡齿122未与连接本体121连接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于卡齿122自由端形成一斜面1221,且斜面1221与卡齿122面向底盘123的表面呈锐角设置,使得支撑部211更易于沿斜面1221滑入卡槽124中,有利于将支撑部211与连接部12快速连接。
优选地,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为方便支架20与挂绳10之间的连接与拆卸,连接部12设有按钮125,连接本体121背离底盘123的一端开设有按钮孔1211,连接本体121侧面开设有卡齿孔1212,按钮125于连接本体121内部连接卡齿122并凸出于按钮孔1211,按钮125控制卡齿122于卡齿孔1212沿连接本体121的径向方向伸缩。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按钮125控制卡齿122的伸缩,按钮125与卡齿122的连接设为卡压式,即按钮125面向连接本体121的端部设有三个卡块127,每个卡齿122面向连接本体121的端部连接有压块128,卡块127插入卡齿122与压块128之间的空隙,按钮125即连接于卡齿122。当按钮125被按下时,卡块127压住压块128,带动卡齿122向连接本体121内部收缩。此时,请结合参照图6,需将连接本体121分成上端1213与下端1214,下端1214开设容纳腔1215,供以容置压块128与卡齿122,下端1214于容纳腔1215的腔壁均匀分布有三对平行设置的隔板1216,限制三个卡齿122的移动。卡齿孔1212设于每对隔板1216之间,每两对隔板121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腔1217,上端1213设有与第一连接腔1217对应的第一连接柱1218,上端1213与下端1214扣合连接。按钮孔1211开设于上端1213,且上端1213还开设有与卡块127相适配的凹槽1219,当按钮125未被按压时,卡块127凹陷于凹槽1219。
本实施例将支架20与挂绳10设置为可拆卸式连接,当安装支架本体21于连接部12时,按下按钮125带动卡齿122收缩进入连接本体121内部,将支架本体21套设于连接本体121,松开按钮125,则卡齿122伸出卡压于支撑部211。当需要使用支架20时,可以按压按钮125使卡齿122收缩进入连接本体121内部,将支架本体21脱离连接本体121即可,松开按钮125,即完成了支架20的拆卸。此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架20与挂绳10之间的连接与拆卸变得简单易行,方便快捷。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连接部12于底盘123侧面设有一凸起126,凸起126开设有与挂绳本体11相适配的连接孔1261。
本实施例中,该凸起126同时凸出于底盘123面向连接本体121的表面,该凸起126面向连接本体121的一面形成一圆弧面1262,该圆弧面1262与底盘123边缘相契合。该圆弧面1262可与卡槽124相配合,使得支撑部211稳固夹持于卡槽124中,进一步提高该手机挂绳的牢固性。该凸起126开设连接孔1261,使挂绳本体11穿设连接孔1261中,起到连接挂绳本体11与连接部12的作用,该连接方式牢固可靠,可保证挂绳10佩带的牢固性。本实施例中,凸起126由上凸部1263与下凸部1264扣合而成,上凸部1263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1265,对应地,下凸部1264设有多个第二连接腔1266,上凸部1263开设有半圆孔1267,下凸部1264开设有另一半圆孔1267,该连接孔1261由两个半圆孔1267扣合形成,优选地,于连接孔1261处穿设有一圆筒129,可加强该连接孔1261的牢固性,不易发生断裂,保证手机挂绳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挂绳,应用于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挂绳包括挂绳与支架,所述挂绳包括挂绳本体及与所述挂绳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的套绳,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连接部卡固连接,所述套绳套设于手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部与第一卡钩,所述支撑部呈环状,所述第一卡钩的两端呈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卡钩的其中一端垂直所述支撑部径向连接,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支撑部外侧壁形成的空腔卡持所述手机一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第一卡钩以所述支撑部的直径为轴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本体、卡齿及底盘,所述连接本体呈圆柱体,所述卡齿凸设于所述连接本体侧面,所述底盘固接于所述连接本体底面,该底盘凸出于所述连接本体侧面,所述卡齿、所述连接本体及所述底盘形成与所述支撑部相配合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卡齿沿所述连接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自由端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卡齿面向所述底盘的表面呈锐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按钮,所述连接本体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开设有按钮孔,所述连接本体侧面开设有卡齿孔,所述按钮于所述连接本体内部连接所述卡齿,所述按钮凸出于所述按钮孔,所述按钮控制所述卡齿于所述卡齿孔沿所述连接本体的径向方向伸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于所述底盘侧面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开设有与所述挂绳本体相适配的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套绳胶固于所述安装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挂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架本体材质均为塑料。
CN201620466763.XU 2016-05-19 2016-05-19 手机挂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2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763.XU CN205792787U (zh) 2016-05-19 2016-05-19 手机挂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6763.XU CN205792787U (zh) 2016-05-19 2016-05-19 手机挂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2787U true CN205792787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1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676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92787U (zh) 2016-05-19 2016-05-19 手机挂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2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20173A1 (en) Robot Mobile Phone Jacket Support Frame
CN101895594A (zh) 吊饰安装结构及具该吊饰安装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824517A (zh) 可挂在壁面的薄型显示器
CN205792787U (zh) 手机挂绳
CN205490695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支架的手机壳
CN203574698U (zh) 一种可拆卸连接的手机保护件
CN210351269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9419679U (zh) 一种可分离旋扣式编织带手机支架
CN205952558U (zh) 一种新型拆接箱
CN210299997U (zh) 一种新型便携提手
CN203859786U (zh) 手机边框保护壳
CN205812126U (zh) 手机夹座
CN209233887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3799297U (zh)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10469401U (zh) 改良型手机挂绳
KR101489095B1 (ko) 이어폰 수납 및 정리가 가능한 휴대폰 보호 케이스
CN203593285U (zh) 具手机支架功能的多功能手机膜盒
CN218333540U (zh) 一种手机侧键装配结构
CN214945496U (zh) 一种可快速拼接和拆卸柜体的横板与竖板连接结构
CN20947378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6907114U (zh) 一种磁吸式电子产品保护套
CN209677580U (zh) 一种香囊
CN211846728U (zh) 一种数据线收纳宝盒
CN203747867U (zh) 手机保护壳
CN210970496U (zh) 一种可组合拼装的多功能陶瓷摆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