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避震的储存模块,其可提供足够的避震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一种可避震的储存模块,包含一避震架、一储存装置、至少一锁附件以及至少一弹性件。避震架具有一插槽以及至少一贯穿孔。储存装置占据插槽,且储存装置是可抽取而离开插槽。锁附件是贯穿避震架的贯穿孔,且弹性件是套设于锁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避震架包含一支撑座,贯穿孔是开设于支撑座,锁附件包含一帽盖,支撑座是位于帽盖与弹性件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避震架包含一支撑座,贯穿孔是开设于支撑座,锁附件包含一帽盖,弹性件是位于帽盖与支撑座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避震架包含一支撑座,贯穿孔是开 设于支撑座,弹性件包含一第一缓冲部、一第二缓冲部以及一连接部,连接部连接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其中连接部是位于贯穿孔内,且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是被支撑座分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支撑座包含相对的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锁附件包含一帽盖,第一缓冲部是抵顶于帽盖与支撑座的内表面之间,且第二缓冲部是抵顶于支撑座的外表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缓冲部的横截面面积、第二缓冲部的横截面面积或两者。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锁附件包含相连接的一帽盖以及一螺柱,螺柱具有一螺纹部,贯穿孔是位于螺纹部与帽盖之间,其中弹性件是套设于螺纹部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锁附件与储存装置相分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一种可避震的储存模块还包含一连接器,储存装置是与连接器插拔地连接,其中连接器与避震架是相对静止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连接器是锁附于避震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中避震架包含一顶板,顶板覆盖储存装置,连接器是锁附于顶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当可避震的储存模块应用于一电脑,并且电脑的机壳或主机板遭受外力撞击时,由于避震架是通过锁附件锁附在机壳或是主机板上,故此外力会通过锁附件传递至避震架,但由于弹性件是套设于锁附件上,故弹性件可降低避震架的振动,进而达成储存装置的避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举例而言,叙述“第一特征形成于第二特征上方或上”,于实施例中将包含第一特征及第二特征具有直接接触;且也将包含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为非直接接触,具有额外的特征形成于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多个范例中将重复使用元件标号以及/或文字。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与厘清,而其本身并不会决定多个实施例以及/或所讨论的配置之间的关系。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可避震的储存模块10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线段2-2的剖面示意图。于图1及图2中,储存模块10包含避震架100、锁附件200、弹性件300以及储存装置400。避震架100具有插槽S以及贯穿孔110。储存装置400占据插槽S,且储存装置400是可抽取而离开插槽S的。锁附件200贯穿避震架100的贯穿孔110。弹性件300是套设于锁附件200。于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避震架100可通过锁附件200锁附于一电脑的机壳或主机板上(未示于本图中),且由于弹性件300是套设于锁附件200上,故即使机壳或主机板振动,弹性件300亦可减缓此振动对避震架100的影响,从而减缓插设于插槽S中的储存装置400受到此振动影响,而达到避震的效果。进一步来说,当机壳或主机板遭受外力撞击时,由于避震架100是通过锁附件200锁附在机壳或是主机板上,故此外力会通过锁附件200传递至避震架100,但由于弹性件300是套设于锁附件200上,故弹性件300可降低避震架100的振动,进而达成储存装置400的避震效果。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套设有弹性件300的锁附件200是用来将避震架 100锁附于电脑的机壳或主机板,当储存模块10应用于例如一体机式的电脑时,插设于避震架100的插槽S的储存装置400因是可抽取式储存装置而可直接被抽取而离开插槽S,在设计上,不仅让储存装置400具有避震效果,更可提高储存装置400在更换及维护时的方便性。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避震架100还包含支撑座120。贯穿孔110是开设于支撑座120。弹性件300包含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以及连接部330。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与连接部330均套设于锁附件200上。连接部330连接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连接部330是位于贯穿孔110内,且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是被该支撑座120分隔。换句话说,连接部330是位于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之间,并连接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且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是位于支撑座120的相对两侧(例如:上、下两侧)。锁附件200是穿过第一缓冲部310、连接部330与第二缓冲部320而锁附于机壳或主机板上,故位于支撑座120相对两侧的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及位于贯穿孔110内的连接部330可共同助于降低支撑座120的振动。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于部分实施方式中,支撑座120包含内表面122以及外表面124。内表面122与外表面124是相对的。第一缓冲部310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第二缓冲部320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外表面124。连接部330是夹抵于锁附件200与贯穿孔110的孔壁之间。如此一来,第一缓冲部310可减缓其所受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的冲击,第二缓冲部320可减缓其所受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外表面124的冲击,而连接部330可减缓其所受的力对贯穿孔110的孔壁的冲击,故可进一步提升弹性件300对支撑座120的避震效果。举例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连接部330或其任意组合可为弹性阻尼、弹性垫、橡胶或任何可吸收力的材料,以利于减缓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锁附件200包含帽盖210。第一缓冲部310是抵顶于帽盖210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之间。具体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310的上表面是抵顶于帽盖210,第一缓冲部310的下表面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换句话说,帽盖210与支撑座120是被第一缓冲部310所隔开的。因此,即使帽盖21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 而产生振动,第一缓冲部310亦可减缓来自帽盖21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锁附件200还包含螺柱220。螺柱220是连接帽盖210并贯穿支撑座120的贯穿孔110。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310环绕并抵顶于螺柱220。因此,即使螺柱22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第一缓冲部310亦可减缓来自螺柱22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相似地,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缓冲部320环绕并抵顶于螺柱220。因此,即使螺柱22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第二缓冲部320亦可减缓来自螺柱22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又相似地,连接部330环绕并抵顶于螺柱220。因此,即使螺柱22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连接部330亦可减缓来自螺柱22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虽然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与连接部330均抵顶于螺柱220,但于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仅有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连接部330或其中任意两者抵顶螺柱220。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螺柱220具有螺纹部222。贯穿孔110是位于螺纹部222与帽盖210之间,第二缓冲部320是套设于螺纹部222上。换句话说,螺纹部222可穿过贯穿孔110并锁附于机壳或主机板,由于第二缓冲部320是套设于螺纹部222上,故当螺纹部222锁附于机壳或主机板时,第二缓冲部320可抵顶于支撑座120与机壳或主机板之间,从而减缓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30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缓冲部310的横截面面积、第二缓冲部320的横截面面积或两者。本文所述的横截面面积是指物体沿着平行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或外表面124的方向的截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可利于连接部330位于贯穿孔110中,而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分别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与外表面124,以利提升避震效果。
举例来说,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与连接部330可一体成形的弹性体。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在将弹性件300组装于支撑座120上的过程中,可先将弹性件300从外表面124的外侧朝向支撑座120移动,接着,可将第一缓冲部310挤入贯穿孔110中,接着,将第二缓冲部320朝支撑座120推挤,以将第一缓冲部310挤出贯穿孔110外,而使连接部330进入贯穿孔110中。由于第一缓冲部310是弹性的,故当第一缓冲部310挤入贯穿孔110时,会受 到贯穿孔110的孔壁所压缩,而当第一缓冲部310离开贯穿孔110时,会恢复原本形状而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将弹性件300组装于支撑座120上的过程中,可先将弹性件300从内表面122的内侧朝向支撑座120移动,接着,可将第二缓冲部320挤入贯穿孔110中,接着,将第一缓冲部310朝支撑座120推挤,以将第二缓冲部320挤出贯穿孔110外,而使连接部330进入贯穿孔110中。由于第二缓冲部320是弹性的,故当第二缓冲部320挤入贯穿孔110时,会受到贯穿孔110的孔壁所压缩,而当第二缓冲部320离开贯穿孔110时,会恢复原本形状而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外表面124。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与连接部330可非一体成形的。举例来说,第一缓冲部310、第二缓冲部320与连接部330可利用黏着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来说,在将弹性件300组装于支撑座120上的过程中,可先将连接部330置于贯穿孔110中,再将第一缓冲部310与第二缓冲部320分别黏着于连接部330的上、下两侧。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储存模块10还包含连接器500。储存装置400是与连接器500插拔地连接。连接器500与避震架100是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连接器500不会相对避震架100运动。如此一来,当避震架100受到外界撞击时,连接器500与避震架100会同步振动或同步静止。因此,连接器500亦会与避震架100的插槽S中的储存装置400同步振动或同步静止,因而可防止储存装置400与连接器500因为相对运动而相互拉扯,从而避免储存装置400与连接器500受损。此外,由于弹性件300可降低避震架100的振动,故可防止与避震架100相对静止的连接器500因振动而受损。
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连接器500是锁附于避震架100,以与避震架100同步振动或同步静止。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器500亦可以其他形式固设于避震架100上,举例来说,连接器500可黏着或焊接于避震架100上,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连接器500的一端是与储存装置400插拔地连接,而另一端则是连接一可挠性线材,并且可挠性线材进一步是插拔地连接于主机板,当储存装置400插设于连接器500上时,连接器500可与储存装置400电性连接,以利主机板上的处理单元(例如:中央处理器)经由连接器500读写 储存装置400的数据。
补充说明的是,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储存装置400可例如是由一硬盘410容置于一硬盘框架420所组合而成,其中硬盘410利用螺丝锁附于硬盘框架420。此外,硬盘框架420在远离连接器500的一侧更固设有一辅助抽取件422,方便使用者利用辅助抽取件422来将储存装置400抽取而脱离避震架100的插槽S。
如图1所示,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避震架100包含顶板140,顶板140覆盖储存装置400。连接器500是锁附于顶板140。具体而言,顶板140是位于储存装置400之上,而连接器500是锁附于顶板140的相对邻近储存装置400的一表面。亦即,连接器500的水平高度低于顶板140的水平高度。如此一来,当储存装置400插入避震架100的插槽S中而位于顶板140之下时,连接器500可与储存装置400的连接端口(未示于图中)接触而连接。此外,顶板140还可保护储存装置400免于刮损。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可避震的储存模块的避震架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于部分实施方式中,避震架100还包含一对承托面130以及一对导引面150,并且支撑座120、承托面130、顶板140及导引面15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态样,以利用较精简的结构件来达到储存装置400避震的效果。导引面150是连接于顶板140之下,且一承托面130连接对应的一导引面150,使得导引面150可与承托面130共同形成导轨L来卡挚储存装置400。如此一来,储存装置400可在一对导轨L之间接受一大于一定摩擦力的施力而移动,以进入或离开避震架100的插槽S,其中摩擦力的大小依实际设计的导轨L的卡挚力来决定,在此并无加以限制。进一步来说,储存装置400可在导引面150与承托面130上移动,且当储存装置400插设于插槽S中时,承托面130可承托储存装置400,而防止储存装置400掉落于机壳或主机板上。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导引面150的两者是上平行且相对的,且导引面150与承托面130是上垂直的。也就是说,导引面150与承托面130共同形成直角导轨L,以进一步地匹配储存装置400的轮廓。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锁附件200与储存装置400相分隔,以防止锁附件200的振动直接影响储存装置400。举例来说,承托面130的水平高度是高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的水平高度。承托面130与支撑座120 的内表面122的垂直距离大于帽盖210的上表面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的垂直距离。借此,当锁附件200锁附于支撑座120上,且储存装置400承托于承托面130上时,锁附件200可与储存装置400相分隔,从而提升对储存装置400的避震效果。
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储存模块10a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主要差异在于:弹性件300a是位于支撑座120下方。如图4所示,弹性件300a是位于支撑座120之下而不位于贯穿孔110中与支撑座120之上,且弹性件300a是套设于锁附件200的螺纹部222上。换句话说,锁附件200的螺纹部222是穿过支撑座120之下的弹性件300a而锁附于机壳或主机板上,故位于支撑座120的下方的弹性件300a抵顶于支撑座120与机壳或主机板之间,而可助于降低支撑座120的振动。
具体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0a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外表面124。如此一来,弹性件300a可减缓其所受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外表面124的冲击。举例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0a可为弹性阻尼、弹性垫、橡胶或任何可吸收力的材料,以利于减缓对支撑座120的冲击。举例而言,弹性件300a环绕并抵顶于部分螺纹部222。因此,即使螺纹部222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弹性件300a亦可减缓来自螺纹部222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储存模块10b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主要差异在于:弹性件300b是位于帽盖210与支撑座120之间。如图5所示,避震架100包含支撑座120。贯穿孔110是开设于支撑座120。弹性件300b是位于帽盖210与支撑座120之间,且弹性件300b是套设于锁附件200上。换句话说,锁附件200是穿过支撑座120的上方的弹性件300b而锁附于机壳或主机板上,故位于支撑座120的上方的弹性件300b可助于降低支撑座120的振动。进一步来说,当机壳或主机板遭受外力撞击时,由于避震架100是通过锁附件200锁附在机壳或是主机板上,故此外力会通过锁附件200传递至避震架100,但由于弹性件300b是套设于锁附件200上且位于帽盖210与支撑座120之间,故弹性件300b可降低避震架100的振动,进而达成储存装置400的避震效果。
具体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0b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如此一来,弹性件300b可减缓其所受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的冲击。举例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0b可为弹性阻尼、弹性垫、橡胶或任何可吸收力的材料,以利于减缓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弹性件300b是抵顶于帽盖210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之间。具体而言,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0b的上表面是抵顶于帽盖210,弹性件300b的下表面是抵顶于支撑座120的内表面122。换句话说,帽盖210与支撑座120是被弹性件300b所隔开的。因此,即使帽盖21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弹性件300b亦可减缓来自帽盖21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于部分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弹性件300b环绕并抵顶于螺柱220。因此,即使螺柱220受到来自机壳或主机板的力而产生振动,弹性件300b亦可减缓来自螺柱220的力对支撑座120的冲击。
应了解到,上述实施方式是以一锁附件搭配一弹性件为范例做为说明,但于其他实施方式中,锁附件与弹性件的数量可为多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避震的储存模块利用套设有弹性件的锁附件来将避震架锁附在电脑的机壳或是主机板上,让弹性件是直接对避震架提供缓冲效果。当振动电脑的外力产生时,弹性件可缓冲外力来传递至避震架,降低避震架的振动,进而让插设于避震架的储存装置具有避震效果。此外,由于避震架是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设计上,可避震的储存模块仅通过避震架、锁附件及弹性件的简单结构件即可提供储存装置较佳的避震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