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9676U - 节能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节能叶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9676U
CN205779676U CN201620514742.0U CN201620514742U CN205779676U CN 205779676 U CN205779676 U CN 205779676U CN 201620514742 U CN201620514742 U CN 201620514742U CN 205779676 U CN205779676 U CN 205779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ydraulic fluid
fluid port
oi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47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强
阳宝元
詹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unt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unt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unt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untai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47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9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9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9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叶片泵,包括主泵和油路块,所述主泵包括凸轮定子、转子、转子芯轴、叶片、叶片根部油腔、后盖和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叶片压力油口,所述油路块包括第二叶片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叶片压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叶片根部油腔相通。在工作过程中,该节能叶片泵能通过油路块持续输送油液至叶片根部油腔使叶片推出,有效解决叶片泵自吸能力差和最低转速要求的限制,同时电机转速降低可以直接省电,同时转速降低后叶片泵吸油量减少,降低了叶片泵的溢流损失,油液温度也随之降低,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

Description

节能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片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叶片泵。
背景技术
叶片泵因其具有流量均匀、运行平稳、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等方面。叶片泵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自吸能力差,叶片的甩出需要依靠高转速时的离心力,这使得叶片泵应用时有了一个最低转速的要求。一般叶片泵的最低转速不得低于500rpm,在电机转速较低的场合人们不得不采用其他类型的液压泵。同时,在一些可以采用高、低转速变换的液压系统中,由于叶片泵的最低转速限制,人们不得不一直采用高转速,从而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叶片泵,该节能叶片泵能通过油路块持续输送油液至叶片根部油腔使叶片推出,有效解决叶片泵自吸能力差和最低转速要求的限制,同时电机转速降低可以直接省电,同时转速降低后叶片泵吸油量减少,降低了叶片泵的溢流损失,油液温度也随之降低,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叶片泵,包括主泵和油路块,所述主泵包括凸轮定子、转子、转子芯轴、叶片、叶片根部油腔、后盖和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叶片压力油口,所述油路块包括第二叶片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 叶片压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叶片根部油腔相通。
其中,所述前壳还包括第一反馈压力油口、压力油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压力选择结构、外控油口、第二反馈压力油口,所述压力油腔与第一反馈压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选择结构用于选择外控油口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中油液压力较大的油口,所述压力选择结构连接外控油口、第二叶片压力油口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反馈压力油口与第二反馈压力油口连接。
其中,所述前壳还包括第一卸油口、卸油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第二卸油口,所述第一卸油口与第二卸油口连接,所述卸油腔与第一卸油口相通。
其中,所述油路块还包括增压结构,所述增压结构设有增压阀芯、第一O形圈、增压后盖,所述增压结构用于增大叶片根部油腔的压力。
其中,所述主泵还包括过油螺钉和压力右侧板,所述压力右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油螺钉的螺纹孔。
其中,所述压力右侧板还包括环形槽和过油通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补油结构,所述补油结构设有弹簧、钢珠、补油后盖,所述环形槽与过油螺钉通过过油通孔连接,所述补油结构用于补偿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油液。
具体的,所述过油螺钉设置有中心孔和引油孔,所述中心孔和引油孔将油液从所述前壳引向叶片根部油腔。
其中,还包括外置齿轮泵,所述外置齿轮泵与外控油口连接,所述外置齿轮泵向外控油口传输外控油液。
具体的,所述压力选择结构设置有选择阀芯、第二O形圈、外控油后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节能叶片泵,包括主泵和油路块,所述主泵包括凸轮定子、转子、转子芯轴、叶片、叶片根部油腔、后盖和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叶片压力油口,所述油路块包括第二叶片压力油口,所 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叶片压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叶片根部油腔相通。该节能叶片泵能通过油路块持续输送油液至叶片根部油腔使叶片推出,有效解决叶片泵自吸能力差和最低转速要求的限制,同时电机转速降低可以直接省电,同时转速降低后叶片泵吸油量减少,降低了叶片泵的溢流损失,油液温度也随之降低,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主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油路块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2面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B2面的剖面图;
图6为图3中C2面的剖面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压力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前壳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A1面的剖面图;
图10为实施例所述的过油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0中:
1、后盖;
2、压力左侧板;
3、凸轮定子;
4、转子;
5、压力右侧板;51、螺纹孔;52、过油通孔;53、环形槽;
6、前壳;61、第一反馈压力油口;62、压力油腔;63、卸油腔;64、第一卸油口;65、第一叶片压力油口;
7、转子芯轴;
8、过油螺钉;81、中心孔;82、引油孔;
9、油路块;91、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2、压力选择结构;921、选择阀芯;922、第二O形圈;923、外控油后盖;924、外控油口;93、补油结构;931、弹簧;932、钢珠;933、补油后盖;94、增压结构;941、增压阀芯;942、增压后盖;943、第一O形圈;95、第二卸油口;96、第二叶片压力油口;97、卸油通道;98、压力油通道;
10、叶片;101、叶片根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10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节能叶片泵,包括主泵和油路块9,所述主泵包括压力左侧板2、凸轮定子3、转子4、转子芯轴7、叶片10、叶片根部油腔101、后盖1和前壳6,所述前壳6上设置有第一叶片压力油口65,所述油路块9包括第二叶片压力油口96,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65与所述第二叶片压力油口96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65与所述叶片根部油腔101相通。油路块9通过第二叶片压力油口96和第一叶片压力油口65向叶片根部油腔101输送油液,使叶片10在转动过程中保持推出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6还包括第一反馈压力油口61、压力油腔62,所述油路块9还包括压力选择结构92、外控油口924、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1,所 述压力油腔62与第一反馈压力油口61连接,所述压力选择结构92用于选择外控油口924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1中油液压力较大的油口,所述压力选择结构92连接外控油口924、第二叶片压力油口96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1,所述第一反馈压力油口61与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1连接。压力选择结构92将会从外控油口924的外控油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91的压力油之间选择压力较大的油液,并通过第二片叶压力油口96输送油液到叶片根部油腔10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6还包括第一卸油口64、卸油腔63,所述油路块9还包括第二卸油口95,所述第一卸油口64与第二卸油口95连接,所述卸油腔63与第一卸油口64相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油路块9还包括增压结构94,所述增压结构94设有增压阀芯941、第一O形圈943、增压后盖943,所述增压结构94用于增大叶片根部油腔101的压力。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泵还包括过油螺钉8和压力右侧板5,所述压力右侧板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油螺钉8的螺纹孔5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右侧板5还包括环形槽53和过油通孔52,所述油路块9还包括补油结构93,所述补油结构93设有弹簧931、钢珠932、补油后盖933,所述环形槽53与过油螺钉8通过过油通孔52连接,所述补油结构93用于补偿所述环形槽53的内部油液。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油螺钉8设置有中心孔81和引油孔82,所述中心孔81和引油孔82将油液从所述前壳6引向叶片根部油腔101。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置齿轮泵,所述外置齿轮泵与外控油口924连接,所述外置齿轮泵向外控油口924传输外控油液。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选择结构92设置有选择阀芯921、第二O形圈922、 外控油后盖923。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油路块9还设置有卸油通道97和压力油通道98,所述前壳6设有连接压力油腔62与第一反馈压力油口61的高压油过油通道、连接卸油腔63与第一卸油口64的低压油过油通道、连通第一叶片压力油口65与叶片根部油腔101的第一过油通道、第二过油通道、第三过油通道。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泵和油路块,所述主泵包括凸轮定子、转子、转子芯轴、叶片、叶片根部油腔、后盖和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叶片压力油口,所述油路块包括第二叶片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叶片压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压力油口与所述叶片根部油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还包括第一反馈压力油口、压力油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压力选择结构、外控油口、第二反馈压力油口,所述压力油腔与第一反馈压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选择结构用于选择外控油口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中油液压力较大的油口,所述压力选择结构连接外控油口、第二叶片压力油口和第二反馈压力油口,所述第一反馈压力油口与第二反馈压力油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还包括第一卸油口、卸油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第二卸油口,所述第一卸油口与第二卸油口连接,所述卸油腔与第一卸油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块还包括增压结构,所述增压结构设有增压阀芯、第一O形圈、增压后盖,所述增压结构用于增大叶片根部油腔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还包括过油螺钉和压力右侧板,所述压力右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过油螺钉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右侧板还包括环形槽和过油通孔,所述油路块还包括补油结构,所述补油结构设有弹簧、钢珠、补油后盖,所述环形槽与过油螺钉通过过油通孔连接,所述补油结构用于补偿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油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螺钉设置有中心孔和引油孔,所述中心孔和引油孔将油液从所述前壳引向叶片根部油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齿轮泵,所述外置齿轮泵与外控油口连接,所述外置齿轮泵向外控油口传输外控油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选择结构设置有选择阀芯、第二O形圈、外控油后盖。
CN201620514742.0U 2016-05-30 2016-05-30 节能叶片泵 Active CN205779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4742.0U CN205779676U (zh) 2016-05-30 2016-05-30 节能叶片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4742.0U CN205779676U (zh) 2016-05-30 2016-05-30 节能叶片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9676U true CN205779676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3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4742.0U Active CN205779676U (zh) 2016-05-30 2016-05-30 节能叶片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9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9513A (zh) * 2016-05-30 2016-08-31 广东俊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叶片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9513A (zh) * 2016-05-30 2016-08-31 广东俊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叶片泵
CN105909513B (zh) * 2016-05-30 2018-03-09 广东俊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叶片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6771B (zh) 液压挖掘机回转减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CN201649155U (zh) 液压挖掘机回转减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CN102733442A (zh) 液压挖掘机回转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03228847U (zh) 装载机负荷传感转向液压系统
CN205779676U (zh) 节能叶片泵
CN104029366A (zh) 液压注塑机的节能液压控制装置
CN105545833A (zh) 一种节能型机床液压动力单元及其传动方法
CN201443507U (zh) 一种凸轮转子叶片泵的定子结构
CN201258879Y (zh) 研配压力机滑块平衡液压系统
CN105909513A (zh) 节能叶片泵
CN203548173U (zh) 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
CN204061380U (zh) 直驱式容积控制液压系统
CN208764008U (zh) 底盘液压系统
CN103832416B (zh) 液压机械回转制动能量回用装置
CN105041786B (zh) 一种基于液压变压器、蓄能器变刚度机构的液压激振装置
CN105864230B (zh) 一种液压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4805099U (zh) 一种灯泡式螺旋叶片贯流泵
CN203742894U (zh) 一种空心轴直驱式多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CN203604288U (zh) 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用配流盘
CN103114994B (zh) 一种叶片式液压机械
CN210033747U (zh) 一种柱塞泵
CN101354043A (zh) 一种变量离心泵
CN204491709U (zh) 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
CN202900643U (zh) 压力反馈式节能转向泵
CN103133440B (zh) 一种液压削匀机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