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6845U -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6845U
CN205776845U CN201620744179.6U CN201620744179U CN205776845U CN 205776845 U CN205776845 U CN 205776845U CN 201620744179 U CN201620744179 U CN 201620744179U CN 205776845 U CN205776845 U CN 205776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ggy
asbestos
folium artemisiae
artemisiae argyi
ti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441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王一飞
王巧利
廖晓凤
马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nan Bio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441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6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6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6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包括:第一石棉板层、第一乙烯泡沫板层、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第二乙烯泡沫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表面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相对扣合并通过胶水粘合,第一乙烯泡沫板层、艾绒木料混合板层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扣合形成的空腔内。本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集防火、防噪、防潮、保温、除臭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要求,对建筑外墙进行保温处理已成为建筑节能中普遍采用的节能方式。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多为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等轻质有机材料,不仅存在强度低、与基层墙体粘结能力差、耐久性不好、施工时容易发生起鼓、裂缝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存在防火安全隐患。
石棉板是一种优质的防火吸音材料,具有防火防噪的功能,但是石棉板的保温效果一般;而乙烯泡沫板具有很好的防潮功能,但是其刚性一般,容易折断;艾绒木料混合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是将由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和木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压制而成的板状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及除臭效果。上述材料各有优点,但是目前还未有报道将上述材料组合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将石棉板的防火防噪功能、乙烯泡沫板的防潮功能以及艾绒木料混合板的保温、除臭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功能保温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包括:第一石棉板层、第一乙烯泡沫板层、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第二乙烯泡沫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表面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相对扣合并通过胶水粘合,第一乙烯泡沫板层、艾绒木料混合板层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扣合形成的空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生产本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时,先将第一乙烯泡沫板层、艾绒木料混合板层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从上至下依次放入第二石棉板层上表面的空腔内,然后在第二石棉板层的端面涂抹好胶水,最后将第一石棉板层反向扣合在第二石棉板层上,然后加压使得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粘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粘合处设置有加强筋。设置加强筋的目的是防止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粘合处开裂,加强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石棉板层和第二石棉板层外表面均涂覆有防火涂层。防火涂层可以增强本保温板的防火效果。
优选的,所述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的厚度为10-20mm。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的作用是保温、除臭,防止保温板内外进行热交换,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达不到隔热的效果,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实验证明,当艾绒木料混合板层的厚度为10-20mm时,既能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又可以节约生产的成本,性价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集防火、防噪、防潮、保温、除臭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石棉板层;200、第一乙烯泡沫板层;3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400、第二乙烯泡沫板层;500、第二石棉板层;60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参照图1所示,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包括:第一石棉板层100、第一乙烯泡沫板层2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第二乙烯泡沫板层4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表面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相对扣合并通过胶水粘合,第一乙烯泡沫板层2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40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扣合形成的空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生产本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时,先将第一乙烯泡沫板层2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400从上至下依次放入第二石棉板层500上表面的空腔内,然后在第二石棉板层500的端面涂抹好胶水,最后将第一石棉板层100反向扣合在第二石棉板层500上,然后加压使得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粘合。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粘合处设置有加强筋600。设置加强筋600的目的是防止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粘合处开裂,加强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外表面均涂覆有防火涂层。防火涂层可以增强本保温板的防火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厚度为16mm。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作用是保温、除臭,防止保温板内外进行热交换,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达不到隔热的效果,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实验证明,当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厚度为16mm时,既能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又可以节约生产的成本,性价比最高。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棉板层(100)、第一乙烯泡沫板层(2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第二乙烯泡沫板层(4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表面均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相对扣合并通过胶水粘合,第一乙烯泡沫板层(200)、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和第二乙烯泡沫板层(40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在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扣合形成的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200)粘合处设置有加强筋(6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棉板层(100)和第二石棉板层(500)外表面均涂覆有防火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木料混合板层(300)的厚度为10-20mm。
CN201620744179.6U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Active CN205776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179.6U CN205776845U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44179.6U CN205776845U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6845U true CN205776845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23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44179.6U Active CN205776845U (zh) 2016-07-12 2016-07-12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6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9704U (zh) 一种耐雨淋高强度的多功能玻镁钛装饰板
CN104309255B (zh) 装饰板材结构
CN201284537Y (zh) 石材保温装饰板
CN205776845U (zh) 一种艾绒木料混合保温板
CN205875453U (zh) 一种具有可见光二氧化钛的建筑墙体
CN205936241U (zh) 多功能家装用复合门板
CN203050012U (zh)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墙板
CN207598149U (zh) 一种防火型石材蜂窝铝板复合门
CN202913615U (zh) 免贴式复合地板
CN203449675U (zh) 一种新型防火装饰复合板
CN203267307U (zh) 隔音阻燃型铝蜂窝板
CN206653717U (zh) 一种用于木门的基于发泡的轻质环保木板材
CN208763235U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装配式外墙
CN207633621U (zh) 一种秸秆砖
CN202595922U (zh) 一种阻燃轻质保温复合板
CN204183989U (zh) 装饰板材结构
CN202943702U (zh) 一种防火板结构
CN202492985U (zh) 一种红外玻镁铁装饰板
CN204505985U (zh) 松针复合板
CN206501513U (zh) 一种节能环保饰面板
CN210282633U (zh) 一种lvt饰面的osb定向刨花板
CN201883639U (zh) 外墙集成保温装饰板
CN202788029U (zh) 环保型野营房
CN201581514U (zh) 聚氨酯保温一体化成品板
CN203129488U (zh) 一种人造石保温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