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3639U -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3639U
CN205773639U CN201620126707.1U CN201620126707U CN205773639U CN 205773639 U CN205773639 U CN 205773639U CN 201620126707 U CN201620126707 U CN 201620126707U CN 205773639 U CN205773639 U CN 205773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tch
nitrogen
substrate frame
farmland
farmland d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6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慕宁
李定强
谢真越
韦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al and Soil Sciences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 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20126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73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3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3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包括设置于农田沟渠的基质框、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混合基质和在混合基质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所述基质框与农田沟渠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保留一定宽度;在所述基质框的周边和/或底部设置便于沟渠水流正常通过的孔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利用效果好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用的基质框系统,将基质框按一定的间隔安置在农田排水沟渠中,以控制生态沟渠中水生植物的分布格局,可综合土壤基质中生物炭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削减作用,既能控制生态沟水生植物的分布格局,又不至于因水生植物面积减小而降低生态沟削减氮、磷的效应。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生态沟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用的生态沟系统。
背景技术
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土地肥沃,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内农田排水沟渠纵横密布,在土地复种指数高和短历时暴雨频繁的条件下,土壤氮、磷极易随农田排水流失,最终进入河涌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已有研究表明,利用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沟渠,可以明显降低沟渠水体中的氮、磷浓度。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位较高,在雨季汛期农田常发生渍涝问题,如果将水生植物直接种植在沟渠中,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水生植物往往会布满整条沟渠。而若沟渠中水生植物生长过于茂密,则易发生排水不畅、加剧农田渍涝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沟渠底泥氮、磷不断积累,生态沟对氮、磷的削减效应也大为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利用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沟渠方面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用的生态沟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用的生态沟系统,包括设置于农田沟渠的基质框、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混合基质和在混合基质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所述基质框与农田沟渠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保留一定宽度;在所述基质框的周边和/或底部设置便于沟渠水流正常通过的孔隙。
优选地,所述基质框与农田沟渠两侧中分别保留一定宽度以利沟渠水流通畅。
优选地,所述基质框的宽度控制在农田排水沟渠宽度的3/4或以下。
优选地,所述混合基质包括上下两层,下层为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砾石层,上层为铺设于砾石上的混合基质层。所述混合基质可以参照本领域现有技术常规,优选地,混合基质由土壤基质和生物炭的混合构成,其中生物炭占土壤基质重量的比例为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物炭重量占土壤基质重量的8%。
优选地,所述砾石铺设的厚度为3~5cm。
优选地,所述混合基质的装填厚度为15~20 cm。
优选地,所述空隙为条带状。优选条带状的空隙的宽度按照砾石颗粒大小确定,以砾石不从基质框中掉落为标准。
优选地,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2cm。
优选地,所述条带状孔隙的宽度为0.8~1.2cm 。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质框的长度视沟渠的长度而定,优选按照基质框长度为沟渠长度的1/2的比例设置基质框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生态沟系统由为根据农田沟渠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基质框构成;采用若干个基质框构成系统时时,优选按照基质框系统总长度为沟渠长度的1/2的比例设置基质框的尺寸和数量。进一步优选地,基质框与基质框之间的间隔优选为40cm。
优选地,所述的基质框距沟渠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距离为10~30cm,以利沟渠水流通畅。
根据农田沟渠的宽度和操作的方便,可以设置多排并列设置的基质框。如果设置多排基质框,靠近沟渠两侧的基质框距沟渠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距离为10~30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态沟系统中,基质框与基质框之间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间隔为4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利用效果好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用的生态沟系统,将基质框按一定的间隔安置在农田排水沟渠中,以科学控制生态沟渠中水生植物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通过水生植物及土壤基质中生物炭对沟渠水体氮、磷的吸收、吸附作用,降低沟渠水体中的氮、磷浓度,从而达到减少土壤氮、磷流失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沟渠水生植物生长过于茂密,从而保持沟渠水流通畅。以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构建的生态沟,可综合土壤基质中生物炭与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削减作用,既能控制生态沟水生植物的分布格局,又不至于因水生植物面积减小而降低生态沟削减氮、磷的效应。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生态沟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基质框示意图。
图2基质框示意图(带尺寸设计)。
图3利用本实用新型系统构建生态沟平面示意图。
图4利用本实用新型系统构建生态沟平面示意图。
图5不同比例生物炭对土壤氮的削减效果。
图6不同比例生物炭对土壤磷的削减效果。
图7不同水生植物品种对氮、磷的削减效果。
图8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对氮的削减效果。
图9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对磷的削减效果。
图10土壤基质未加生物炭构建的生态沟对氮的削减效果。
图11土壤基质未加生物炭构建的生态沟对磷的削减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质框系统,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包括设置于农田沟渠的基质框(图1或图2所示)、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混合基质和在混合基质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所述基质框与农田沟渠两侧保留一定宽度;在所述基质框的周边和/或底部设置便于沟渠水流正常通过的孔隙(图1或图2中虚线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混合基质包括上下两层,下层为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砾石层,上层为铺设于砾石上的混合基质层。所述混合基质由土壤基质和生物炭的混合构成,其中生物炭占土壤基质重量的比例为2%~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物炭重量占土壤基质重量的8%。
在广州城郊蔬菜地随机选择一段农田排水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构建生物炭基质框系统。
S1.设置基质框,所述基质框的宽度控制在农田排水沟渠宽度的3/4或以下,在所述基质框设置便于沟渠水流正常通过的孔隙;
S2.在所述基质框中底部平铺砾石,然后填入由土壤基质和生物炭组成的混合基质;
S3.在混合基质中移栽水生植物苗;
S4.基质框置于农田排水沟渠,基质框距沟渠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距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农田排水沟沟宽0.8~1.2m,平均宽度1.0m。根据沟宽制备长(m)、宽(1.0m)、高(m)分别为60cm、40cm、20cm的塑料框作为基质框,框体周边及底部均带有宽约1 cm的条带状孔隙,可透水,见图1或图2虚线所示。水生植物选用梭鱼草和鸢尾两个品种,本实施例在市场批量购买一批盆栽苗备用,另购一批粒径为1~2cm的细砾石备用。水生植物种植时先在基质框底部平铺一层细砾石,再将水生植物去掉花盆连同土壤一起移栽到基质框中,并加入生物炭,每框基质按土壤重量比加入8%的生物炭,表面及周边用细砾石固定,之后将种植水生植物的基质框依次放入排水沟中,基质框之间保留40cm的间隔,基质框与排水沟两侧的距离10~30cm,见图3所示,可以保证排水沟水流通畅,水流经过基质框时亦可以透过框体空隙通过。本实施例沟渠中共放置50个基质框,形成水生植物生态沟,其中上半段水生植物为鸢尾,下半段水生植物为梭鱼草。构建生态沟投入的材料成本约为45元/m。生态沟水生植物根据长势情况进行收割管理。
根据农田沟渠的宽度和操作的方便,可以设置多排并列设置的基质框,见图4所示。
实施例2
实施步骤参见实施例1。实施试验于2015年8月实施,具体实施方法同上。
采用室内模拟土柱淋溶试验的方法,试验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将生物炭加入土壤中的比例分别为2%、4%、6%和8%,另设不添加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见图5和图6所示(图5和图6中右列数字1~10表示试验加水淋溶次数)。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与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生物炭添加量越大,土壤TN、TP淋溶损失量越小。因此,生物炭可有效降低土壤TN、TP的淋溶损失量。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的方法,试验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削减效果,供试水生植物品种为铜钱草、睡美人、梭鱼草、鸢尾、水蕹菜和芦苇共6种,结果见图7所示,其中图7中,每组方框图中,左边方框为TN,右边方框为TP。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对TN、TP的削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 < 0.05),不同水生植物对TN、TP均有一定的吸收消减作用,平均削减率分别为29.0%~31.0%、53.0%~55.3%,其中梭鱼草和菖蒲对TN、TP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其他植物。
为试验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上游(鸢尾前)、中游(鸢尾与梭鱼草交界处)和下游末端(梭鱼草后)分别设置采样断面,在试验期间避免生态沟两侧有侧沟排水汇入,于一次降雨后连续采样监测水体氮、磷浓度的变化,结果见图8和图9所示,其中图8和图9中的每组方框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雨后当天、雨后3天、雨后7天、雨后40天。从图8和图9可见,生态沟中游及下游断面水体TN、TP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经计算,与上游断面相比,下游断面水体TN、TP浓度分别降低了47.5%、35.7%,中游断面水体TN、TP浓度分别降低了35.5%、24.3%。另设一段以同样方法构建但土壤基质未加入生物炭的生态沟作为对照进行监测,结果见图10和图11,其中图10和图11中的每组方框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雨后当天、雨后3天、雨后7天、雨后40天。与上游断面相比,基质未加入生物炭的生态沟下游断面TN、TP浓度分别降低了31.9%、10.2%,而中游断面TN、TP则未表现出明显的降低。对比试验监测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降低氮、磷浓度效果较好。
实施例3
实施试验以2015年4月实施,具体实施方法同上,试验实施用生物炭及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削减效果同实施例1。为试验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上游(鸢尾前)和下游末端(梭鱼草后)分别设置采样断面,于一次降雨后连续采样监测氮、磷浓度的变化,另选50m农田自然排水沟(沟两侧自然生长杂草)作为对照进行同期监测,结果见表1。表1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构建的生态沟一次降雨后TN、TP去除率平均分别为27.3%、20%,比自然沟对氮、磷的自净能力平均提高了7.3%、6.0%。
表1 本技术构建生态沟与自然沟雨后不同时期的氮、磷去除率比较(%)
项目 监测断面 2015.8.16 2015.8.19 2015.8.23 2015.9.24 平均
TN 生态沟 20.4 23.9 31.6 33.3 27.3
自然沟 13.8 9.7 0 49.8 16.5
TP 生态沟 11.7 49.7 0.0 18.7 20.0
自然沟 0 10.3 6.8 27.3 10.5

Claims (12)

1.一种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农田沟渠的基质框、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混合基质和在混合基质中种植的水生植物;所述基质框与农田沟渠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保留一定宽度;在所述基质框的周边和/或底部设置便于沟渠水流正常通过的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基质包括上下两层,下层为铺设于基质框底部的砾石层,上层为铺设于砾石上的混合基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铺设的厚度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基质的装填厚度为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为条带状;所述孔隙的宽度为0.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框的长度为农田沟渠长度的1/2;所述基质框的宽度控制在农田排水沟渠宽度的3/4或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框距沟渠两侧保留一定宽度的距离为10~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任一项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框为若干个,所述若干个基质框根据农田沟渠长度方向设置构成基质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框系统的总长度为农田沟渠长度的1/2;基质框与基质框之间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间隔为40cm。
11.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任一项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框为若干排,所述若干排基质框根据农田沟渠长度和宽度方向设置构成基质框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框系统的总长度为农田沟渠长度的1/2;基质框与基质框之间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间隔为40cm。
CN201620126707.1U 2016-02-18 2016-02-18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Active CN205773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707.1U CN205773639U (zh) 2016-02-18 2016-02-18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6707.1U CN205773639U (zh) 2016-02-18 2016-02-18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3639U true CN205773639U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13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6707.1U Active CN205773639U (zh) 2016-02-18 2016-02-18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736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797A (zh) * 2017-04-21 2017-08-1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的方法
CN108793309A (zh) * 2018-07-25 2018-11-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基于生物质炭和生物质醋液的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05240A (zh) * 2020-04-15 2020-08-07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减缓农田氮素流失的阻控系统及方法
CN111955305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坡地糖料蔗的清洁生产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797A (zh) * 2017-04-21 2017-08-18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的方法
CN107055797B (zh) * 2017-04-21 2023-09-19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的方法
CN108793309A (zh) * 2018-07-25 2018-11-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基于生物质炭和生物质醋液的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05240A (zh) * 2020-04-15 2020-08-07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减缓农田氮素流失的阻控系统及方法
CN111955305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坡地糖料蔗的清洁生产方法
CN111955305B (zh) * 2020-08-24 2022-0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坡地糖料蔗的清洁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0001B (zh) 一种拟自然的生态农田构建方法
CN104817182B (zh) 构建阻控农业面源污染寒冷地区河岸缓冲带的方法
CN103314763B (zh) 一种退化高原湖泊湿地微改造植被恢复方法
CN105659962B (zh) 一种水稻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方法
CN205773639U (zh) 农田沟渠减少氮磷流失的生态沟系统
CN107853121A (zh) 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系统及方法
CN103086513A (zh) 一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田n、p利用率的生态沟渠
CN104452705B (zh) 一种削减氮磷负荷的梯田式坡耕地多功能生态沟渠系统
CN104012361A (zh) 一种防止在砂砾土地上栽培葡萄时土壤水肥流失的方法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4355410B (zh) 一种控制稻田面源污染的生态拦截阻断系统
CN209949971U (zh) 一种猕猴桃栽培用根域定植穴结构
CN207639321U (zh) 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系统
CN105000748A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CN105464050A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Wang et al. Yield, nitrogen uptake and nitrogen leaching of tunnel greenhouse grown cucumber in a shallow groundwater region
CN106576722B (zh) 一种在高山湿地上进行泥炭藓种植恢复的方法
CN105706691A (zh) 一种利用生物炭减少农田排水沟渠氮磷流失的方法
CN109328680A (zh) 一种土质生态沟渠建造方法
CN105344707A (zh) 用于去除条田重金属的林网富集转化灌排循环系统
CN100519443C (zh) 一种原位修复富营养化地表水的方法
CN111606421A (zh) 一种改善湿地水质的方法
CN210421033U (zh) 一种坡耕地径流污染拦蓄系统
CN103112954A (zh) 一种茶园面源污染防控及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114097596A (zh) 一种利用营养基质在盐碱地种植蔬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50 No. 80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50 No. 80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50 No. 808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il,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Tianhe District Tianyuan road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50 No. 80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