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8526U -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758526U CN205758526U CN201620589011.2U CN201620589011U CN205758526U CN 205758526 U CN205758526 U CN 205758526U CN 201620589011 U CN201620589011 U CN 201620589011U CN 205758526 U CN205758526 U CN 205758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heat sensitivity
- heat
- main body
- sensitivity analy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涉及中医穴位知热感度测定技术领域,解决了知热感度测试中热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该知热感度测定仪包括相互独立设置且由导线连接的主体和触头部,主体设置有计时器与温控模块,触头部设置有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知热感度测定仪具有热源稳定,测试过程安全便捷,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知热感度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知热感度测试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通过穴位对恒温的敏感程度变化,测知经络脏腑虚实的方法,为日本学者赤羽幸兵卫首先发现。
1953年,日本针灸医师赤羽幸兵卫在临床中发现,在脏腑经络有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和背部俞穴对温热刺激的敏感程度也发生改变,表现为左右失去平衡。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总结发现,疾病可使特定穴位的知热感迟钝,知热迟钝和疾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经过大量实践,创造了知热感度测量法。即用热源刺激患者身体两侧十二井穴或背俞穴,测定其对温热感觉的敏感度,通过对左右敏感度差异的分析,来诊断脏腑、经络虚实,并据此拟方配穴。患者感到炙烫时,记录测试时间作为知热感度的数据。根据相应穴位知热感度的变化和左右失衡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部位和虚实,以作为诊断和选穴的参考。
目前,知热感度测试中普遍采用线香作为热源。但是线香燃烧后,热力难以保持稳定。加上计时采用的是医师口头默念计时,导致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操作过程中,线香往来晃动,距离皮肤的远近也不易掌握,易灼伤患者。
还有一部分知热感测试中采用某些电热设备作为热源,但是热源温度稳定性不高,并且操作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以解决上述知热感度测试中热源不稳定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包括相互独立设置且由导线连接的主体和触头部。
所述触头部包括加热元件和用于感应所述触头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设置有计时器和用于调节所述触头部温度的温控模块,所述主体连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部还包括包覆在所述加热元件外部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部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层自由端部的金属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触头上与人体接触的部位设有绝缘保护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的温度调整范围为35~55℃。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电压调节旋钮;所述电压调节旋钮设在所述主体的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计时器设有手动控制开关,或所述计时器连接有用于自动控制其开关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触头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设置有体温显示器和体温测试触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知热感度测定仪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当对知热感度测定仪仪器检查完毕后,将主体接通电源,通过设置在主体上温控模块设置好需要将加热元件加热到的目标温度,加热元件开始加热升温,设置在触头部的温度传感器将加热元件的温度反馈给温控模块。当加热元件的温度即将达到或略超过所设的目标温度时,调节电压调节旋钮,提高或者降低输入电压,同时温控模块也对加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自动调节,使得作为知热感度测试热源的加热元件的温度慢慢趋于恒定,最后保持稳定不变。这样设置可以使得作为热源的加热元件的温度更加稳定,对患者特定穴位的刺激也更加稳定和准确。在计时器的配合作用下,对患者知热感度的测试数据也更加准确、可靠。而医者对其所得到该测试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发生病理变化的身体部位以及经络,为后续的诊疗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知热感度测试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触头部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触头部B-B剖面示意图。
图中:
100-计时器,200-温度显示器,300-电压调节旋钮,
400-触头部,500-体温显示器;
401-加热元件,402-导热层,403-温度传感器,
404-金属触头,405-绝缘保护件,406-外壳;
501-体温测试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是一种知热感度测试仪,如图1所示,该知热感度测试仪包括分别独立设置且由导线连接的主体和触头部400。其中触头部400包括加热元件401和用于感应触头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3;主体设置有计时器100和用于调节触头部温度的温控模块,主体连接电源。
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将知热感度测定仪接通电源后,通过温控模块设置加热元件401所要达到的目标温度,加热元件401开始加热升温。设置在触头部400的温度传感器403会将加热元件401的温度反馈给温控模块。当加热元件401的温度将达到或略超过所设的目标温度附近时,通过温控模块的调节降低输入电压,可以对加热元件401的温度作进一步调节,使得作为知热感度测试热源的加热元件401的温度慢慢趋于恒定,最后保持稳定不变。热力更加稳定,对患者特定穴位的刺激也更加准确。配合计时器100的准确计时,使得知热感度的测试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其中,温控模块可以采用PI D控制,这种控制经常应用在工业控制中,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P I D控制的基础是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可消除稳态误差,但可能增加超调;微分控制可加快大惯性系统响应速度以及减弱超调趋势。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在调节加热元件401温度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加热元件401的温度变化,使加热元件401温度慢慢趋于恒值,最后保持在目标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元件401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电热丝、电热片、电热棒、电热偶、电加热圈或者电热膜等等,也可以是以上各种形式的组合。同时,加热元件401的材质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加热元件401可以选择金属加热元件、陶瓷加热元件、PTC发热体或者云母发热片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触头部400还包括包覆在加热元件401外部的导热层402,导热层402连接温度传感器403。此外,触头部400还包括设置在其外部的外壳406。
其中,导热层402包裹在加热元件401的外部,导热层402为绝缘材料。由于导热层402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从而可以及时地将加热元件401的温度准确地传递给温度传感器403,同时电气绝缘保证了加热元件401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温度传感器403与导热层40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接触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而定。当温度传感器403与导热层402的连接方式为接触式时,温度传感器403可以固定设置在导热层402上,也可以套接在导热层402上,还可以以其他方式与导热层402接触。
外壳406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触头部400,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使用知热感度测定仪进行知热感度测试时,医者可以手持触头部400去接触患者皮肤,方便使用。具体的,外壳406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触头部40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层402自由端部的金属触头404,金属触头404上与人体接触的部位设有绝缘保护件405。
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加热元件401的热力经过导热层402准确的传递给金属触头404,金属触头404再将热源加热元件401的热力传递到患者特定穴位的皮肤,以刺激该穴位。
因为作为热源的加热元件401的热量经由导热层402传递给金属触头404,金属触头404再将热量传递给患者皮肤上的特定穴位,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所以制作金属触头404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具体的,金属触头404的材质可以是纯金属,也可以是合金,优选材质为铜。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触头404和温度传感器403均连接导热层402,金属触头404和温度传感器403的位置关系由温度传感器403与导热层402的接触方式及位置决定。具体的,当温度传感器403呈管状套接在导热层402上时,金属触头404固定在导热层402的自由端部,如图2所示。
绝缘保护件405可以防止仪器漏电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金属触头404与绝缘保护件405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绝缘保护件405可以是固定连接在金属触头404上,也可以是嵌套在金属触头404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端部,还可以是涂覆在金属触头404上,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还可以设置有温度显示器200,其中,温度显示器200与温度传感器403电连接。
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温控模块将温度传感器403反馈回来的加热元件401的温度进行处理,然后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显示器200,温度显示器200将加热元件401的温度直观显示出来。
为了更加有效控制加热元件401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的温控模块包括电压调节旋钮300,该电压调节旋钮300设在主体的面板上,例如,将该电压调节旋钮300设在主体面板上的右下方位置处。具体的,温控模块的温度调整范围优选为35~60℃。
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当主体面板上的温度显示器200显示的加热元件401的温度达到所设定的目标温度后,调节电压调节旋钮300,降低电压,进一步使得加热元件401温度保持恒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调节旋钮300在主体面板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限于实施例中给出的位置设定。
本实施例中,计时器100设有手动控制开关;或者计时器100连接有用于自动控制其开关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与触头部400连接。
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当温度显示器200显示的加热元件401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并保持恒定,医者手持触头部400接触患者身体上特定穴位,手动按下计时器100的开关,计时器100开始计时。当患者皮肤感觉到炙烫,将触头部400移离患者皮肤,同时手动关掉计时器100,计时器100停止计时。记录计时时间,即为知热感度数据。
或者,在对患者的知热感度测定实施操作过程中,当温度显示器200显示的加热元件401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并保持恒定,医者手持触头部400接触患者身体上特定穴位,此时,用于自动控制计时器100的控制元件向计时器100发送开始计时的信号,计时器100接收到信号,开始计时。当患者的皮肤感觉到炙烫,医者将触头部400移离患者皮肤,此时,用于自动控制计时器100的控制元件向计时器100发送结束计时的信号,计时器100接收到信号,停止计时。记录计时时间,即为知热感度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还可以设置有体温显示器500和体温测试触头501。
中医诊断中,当患者身体有部分经络病理变化时,患者的身体表皮温度也会有一定的异于正常温度的变化。这种患者体温的变化对利用知热感度的测试数据来判断患者产生病变经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体温显示器500和体温测试触头501的设置,使得在进行知热感度测试之前,可以先对患者特定穴位的皮肤温度进行测试,得到患者特定穴位体温数据,最后,将得到的患者特定穴位的体温数据配合知热感度测试数据一起分析判断,更加全面、准确地判断患者产生病变经络的具体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计时器100、温度显示器200和体温显示器500依次竖直排列在主体左侧面板上。但计时器100、温度显示器200和体温显示器500在主体面板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和排列还可以有其他多种方式。
使用时,首先将主体与体温测试触头501连接,对知热感度测定仪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用体温测试触头对患者特定穴位的体表温度进行测试,得到患者特定穴位的体温数据,该数据显示在体温显示器500上,将该数据记录下来。
测试完患者特定穴位的体温后,开始对患者进行知热感度测试。将触头部400与主体用导线连接完成,检查各部件有无错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通过在设置主体上温控模块实现加热元件401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恒定。此时,操作者手持触头部将金属触头404接近患者特定穴位,以绝缘保护件405接触到患者皮肤为准。同时,计时器100开始计时。当患者感觉到炙烫,将触头部移离患者皮肤,计时器100停止计时。记录计时时间,即为知热感度数据。
测试时,先对患者身体左右两侧的同一穴位分别进行知热感度测试。测试完成后,将左右同一穴位测试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如果两者数值差别比较大,中医诊断中认为该穴位经络有病理变动。具体而言,对比两者数值大小,具体地,数值较大的一侧认为有寒有虚症,数值较小的一侧认为有热有实症。
接着对患者的特定穴位进行分组测试,以一类穴位(例如井穴)为一组进行分组测试,得到知热感度测试数据。对测试得到的一类穴位的知热感度测试数据求平均值,然后将每个穴位的知热感度数据分别与平均值进行对比。若该穴位知热感度数据高于平均值,即有热有实症;若该穴位知热感度数据低于平均值,即有寒有虚症。
最后,将测试得到的患者特定穴位的体温测试数据与知热感度测试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可准确判断出发生病理变化的经络的具体位置和虚实,作为后期中医诊断和选穴的参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设置且由导线连接的主体和触头部(400);
所述触头部(400)包括加热元件(401)和用于感应所述加热元件(40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3);
所述主体设置有计时器(100)和用于调节所述触头部温度的温控模块,所述主体连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部还包括包覆在所述加热元件外部的导热层(402),所述导热层(402)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403),所述导热层(402)外部设有外壳(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部(40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热层(402)自由端部的金属触头(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触头(404)上与人体接触的部位设有绝缘保护件(4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设置有温度显示器(200),所述温度显示器(20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40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的温度调整范围为35~5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电压调节旋钮(300),所述电压调节旋钮(300)设在所述主体的面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器(100)设有手动控制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器(100)连接有用于自动控制其开关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触头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6-7中任一项所述的知热感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置有体温显示器(500)和体温测试触头(5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89011.2U CN205758526U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89011.2U CN205758526U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758526U true CN205758526U (zh) | 2016-12-07 |
Family
ID=58133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890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8526U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75852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5634A (zh) * | 2017-10-13 | 2018-01-26 | 西安天巳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经络量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CN113768470A (zh) * | 2021-09-30 | 2021-12-10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用于经穴的痛感测量仪及测量系统 |
-
2016
- 2016-06-15 CN CN201620589011.2U patent/CN2057585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25634A (zh) * | 2017-10-13 | 2018-01-26 | 西安天巳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经络量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CN113768470A (zh) * | 2021-09-30 | 2021-12-10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一种用于经穴的痛感测量仪及测量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8370B (zh) |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针灸诊疗仪及应用方法 | |
CN102698371A (zh) | 一种智能循证针灸诊疗系统及方法 | |
CN205758526U (zh) | 一种知热感度测定仪 | |
CN103169612B (zh) | 电热针灸振动治疗仪 | |
CN110090104A (zh) | 一种中西医结合缓解痛经的暖宫装置 | |
CN106580681A (zh) | 一种中医经络远程诊断用智能知热感度测定仪 | |
CN105727455A (zh) | 一种红外加热理疗装置 | |
CN104203170B (zh) | 电温热刺激装置及电温热刺激控制方法 | |
CN204501600U (zh) | 一种用于穴位知热感度的组合式测定仪 | |
CN110742801B (zh) | 一种通过感应加热的可控热针灸针系统 | |
CN205672215U (zh) | 电磁感应热温控仪 | |
CN109223533A (zh) | 一种实时观测体温变化的艾灸治疗仪及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5902391A (zh) | 电磁感应热温控仪 | |
CN1115633A (zh) | 多功能艾灸仪 | |
CN113648218B (zh) | 一种嵌套式的温度可控的医用内热针 | |
CN2710565Y (zh) | 温控电热治疗器 | |
CN107625634B (zh) | 经络量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
CN209332712U (zh) | 一种分段式内热针调温控温内热针 | |
CN206192930U (zh) | 一种水循环体模 | |
CN206651989U (zh) | 一种中医经络远程诊断用智能知热感度测定仪 | |
RU98116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окаль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ткани | |
CN202146428U (zh) | 经络诊断仪 | |
KR100724610B1 (ko) | 치료기구 | |
KR100745521B1 (ko) | 수지요법 장치 | |
KR101742999B1 (ko) | 웹 기반 관리 구조의 요실금 또는 생리통 치료 기기 및 웹 기반 건강 강화 운동 관리를 위한 치료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