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4101U -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4101U
CN205754101U CN201620570628.XU CN201620570628U CN205754101U CN 205754101 U CN205754101 U CN 205754101U CN 201620570628 U CN201620570628 U CN 201620570628U CN 205754101 U CN205754101 U CN 205754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otor
permanent
control unit
motor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06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娟
任哲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5706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4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4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41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包括上位机控制设计部分和下位机执行与被控部分;上位机控制设计部分为PC机;下位机执行与被控部分包括DSP主控单元、隔离驱动电路、逆变主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电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光电编码器。PC机作为上位机,设计调速系统的控制算法模型,经一系列测试与验证,自动生成代码并通过仿真器下载到DSP主控单元,DSP主控单元的输出经过驱动隔离电路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通断,进而控制电机转速,传感器分别采集逆变器输出电流、电机的转速信息反馈到控制器,通过闭环回路对转速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变换效率,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调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交流同步调速系统相对于交流异步调速系统具有功率因数高、效率高、控制性能好等优点,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同步电机的一种,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效率高、动态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调速系统。然而,由于电机调速系统的结构复杂,系统信号繁多,控制算法复杂,导致总体电路庞大,因此目前大量采用嵌入式系统开发进行电机调速的设计。但是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式,各个阶段彼此孤立,手工编写代码效率低、错误多,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才进行测试,查错和修正困难大、耗时长、费用高,使得电机调速系统的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发成本低、代码可靠性高、调试灵活、开发周期短、调速效果好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该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包括上位机、DSP主控单元、隔离驱动电路、逆变主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过数据线与DSP主控单元的代码输入端建立连接,DSP主控单元的PWM输出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主电路的开关管信号输入端,逆变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入端建立连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两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AD输入端进行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光电编码器进行连接,所述的光电编码器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逆变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的拓扑结构,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和直流侧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的DSP主控单元为TI公司生产的F28335eZdsp嵌入式开发套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离驱动电路采用IR2110驱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采用CHB-25NP霍尔电流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用来检测电机转速和位置,通过TMS320F2812的时间管理器EVA的正交编码单元QEP1、QEP2检测脉冲序列可以计算出电机的转速,同时也可由脉冲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判断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逆变主电路的开关器件选用型号为MOSFET IRF320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所达到的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利用传感器采集调速系统输出的电流、转速信号,将信号送至DSP主控单元,实现对系统的电流、转速双闭环控制,解决了以往的仿真与控制实施分离的做法造成的模型不匹配问题,因此在发明控制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控制算法,使缺陷暴露在设计初期。
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建立转速系统的控制算法模型,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转速系统,解决了传统电机调速系统软硬件分离的开发模式,开发时间和所需成本只是传统方法的1/5到1/2左右,体现了基于模型设计方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位机设计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建立控制算法模型,并自动生成代码下载到DSP主控单元,大大简化了手工编写代码的过程,缩短了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调速系统和控制系统开发方法可以移植到其他的控制系统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相桥式逆变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位机控制设计部分和下位机执行与被控部分;其中,上位机控制设计部分为PC机,PC机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部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控制算法模型,经一系列测试与验证,自动生成代码并借助集成开发环境CCS3.3通过仿真器下载到下位机嵌入式控制器中运行;下位机执行与被控部分包括DSP主控单元、隔离驱动电路、逆变主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光电编码器。
PC机通过数据线与DSP主控单元的代码输入端建立连接,DSP主控单元的PWM输出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主电路的开关管信号输入端,逆变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入端建立连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两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AD输入端进行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光电编码器进行连接,所述的光电编码器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Simulink搭建控制算法的仿真模型,编译后自动连接CCS,生成控制代码,DSP主控单元作为下位机,执行上位机生成的代码,完成所需的PWM波形输出,需要使用驱动芯片,先将DSP引脚输出的PWM幅值进行放大,并通过隔离驱动电路输出触发信号,输出的触发信号送入逆变主电路中,进而通过逆变主电路产生的三相对称交流电压直接输出到永磁同步电机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采集电流信号,并将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输出到控制器进行A/D转换,同时光电编码器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建立连接,进行转速计算,完成电流转速信号的反馈过程,实现电流转速的双闭环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该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包括上位机、DSP主控单元、隔离驱动电路、逆变主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光电编码器,所述上位机通过数据线与DSP主控单元的代码输入端建立连接,DSP主控单元的PWM输出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主电路的开关管信号输入端,逆变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入端建立连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两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AD输入端进行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光电编码器进行连接,所述的光电编码器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进行连接。
所述的逆变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的拓扑结构,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和直流侧电容,所述的DSP主控单元为TI公司生产的F28335eZdsp嵌入式开发套件,所述的驱动模块采用IR2110驱动芯片,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采用CHB-25NP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的逆变主电路的开关器件选用型号为MOSFET IRF32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图1连接好上位机和下位机的DSP,上位机PC对系统进行控制算法设计,建立系统的控制算法模型,对模型进行一系列测试与验证,自动代码生成,并调用代码集成开发环境CCS3.3,通过仿真器下载到下位机DSP主控单元。执行上位机生成的代码,完成所需的PWM波形输出,使用驱动芯片,先将DSP引脚输出的PWM幅值进行放大,并通过隔离驱动电路输出触发信号,输出的触发信号送入逆变电路中,进而通过逆变电路产生的三相对称交流电压直接输出到永磁同步电机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采集电流信号,并将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输出到控制器进行A/D转换,同时光电编码器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建立连接,进行转速计算,完成电流转速信号的反馈过程,实现电流转速的双闭环控制,循环此过程。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基于模型设计的方法:
步骤一、以MATLAB软件为设计平台构建控制系统模型,所述系统模型包括转速转换模型和中断子模型组成,所述的转速转换模型包括转速采集模型、转速控制模型和速率转换模型,中断子模型包括A/D转换采集电流模型、电流控制模型、矢量控制模型、SVPWM算法模型;转速采集模型将脉冲序列转化为转速信号,将转速信号送入转速控制模型进行PID调节,得到的调节量送入速率转换模型中,将转速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送入中断子模型;A/D转换电流采集将采样信号送入电流控制模型进行PID调节,所得的调节量送入矢量控制模型中进行Clark和Park变换以及反Park变换,所得的静止两相坐标系下的两相参考电压送入SVPWM算法模型得到PWM信号,并将信号输出。
步骤二、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功能性验证:将模型输出的控制信号送到调速系统中,验证调速系统的输出结果。在Model Advisor中选择Simulink,Embedded Coder等决定生成代码质量的选项对模型进行检查。软件在环测试:将模型生成的代码反封装为S-Function模块也就是SIL模块,比较SIL模块与原模块的输出,来确认生成代码的正确性。处理器在环测试:将系统所需的算法模型全部纳入控制模型中,在模型中添加TargetPreferences,选择目标型号为F28335 eZdsp,在配置窗口选择生成PIL模块并进行PIL测试,观察输出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三、将模型调试到符合控制要求的最佳程度,利用DO-178B标准将步骤一所述模型转换成所需的软件代码,下载到系统DSP主控单元芯片内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器的开关动作,实现电机转速控制。

Claims (7)

1.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包括上位机、DSP主控单元、隔离驱动电路、逆变主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通过数据线与DSP主控单元的代码输入端建立连接,DSP主控单元的PWM输出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主电路的开关管信号输入端,逆变主电路的输出端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入端建立连接,永磁同步电机的两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进行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AD输入端进行连接,永磁同步电机与光电编码器进行连接,所述的光电编码器输出端与DSP主控单元的CAP输入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的拓扑结构,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和直流侧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SP主控单元为TI公司生产的F28335eZdsp嵌入式开发套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驱动电路采用IR2110驱动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采用CHB-25NP霍尔电流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用来检测电机转速和位置,通过TMS320F2812的时间管理器EVA的正交编码单元QEP1、QEP2检测脉冲序列可以计算出电机的转速,同时也可由脉冲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判断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主电路的开关器件选用型号为MOSFET IRF3205。
CN201620570628.XU 2016-06-13 2016-06-13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4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628.XU CN205754101U (zh) 2016-06-13 2016-06-13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0628.XU CN205754101U (zh) 2016-06-13 2016-06-13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4101U true CN205754101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85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06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54101U (zh) 2016-06-13 2016-06-13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41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369A (zh) * 2018-06-05 2018-10-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CN112290848A (zh) * 2020-10-20 2021-01-29 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369A (zh) * 2018-06-05 2018-10-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CN112290848A (zh) * 2020-10-20 2021-01-29 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4504B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Poon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test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drive applications
CN101561354B (zh) 基于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CN102749583A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硬件在回路算法验证试验台
CN108923468B (zh) 一种虚拟同步电机无缝平滑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259479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神经网络左逆状态观测方法
CN104777825B (zh) 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
CN107144701B (zh) 混合动力电机速度合理性的校验方法及其功能开发方法
CN205754101U (zh) 基于模型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CN206531936U (zh)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测试设备
CN202693768U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硬件在回路算法验证试验台
CN106205305A (zh) 一种电力电子及电机拖动实验平台及运行方法
CN104407519B (zh) 一种交直交冶金轧机传动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
CN106502124A (zh) 用于电机控制算法开发的功率级快速控制原型平台
CN109062077B (zh) 抽水蓄能可变速机组发电及电动试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41162U (zh) 基于模型设计的五桥臂逆变器的双电机调速系统
CN108089511A (zh) 一种旋转天平试验装置电气控制系统
CN110750055A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整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
CN201464186U (zh) 基于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
Rusu et al. Embedded motor drive prototype platform for testing control algorithms
Haines et al. Autonomously obtaining system efficiency maps from motor drive systems
CN207588742U (zh) 基于模型设计的四开关逆变器的直流无刷电机调速系统
Jin et al. Research on servo system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 design
Kadam et al. Traction inverter performance testing using mathematical and real-time controller-in-the-loop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mulator
CN106647688A (zh) 一种用于城轨牵引变流器控制单元的自动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