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4117U -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4117U
CN205744117U CN201620469823.3U CN201620469823U CN205744117U CN 205744117 U CN205744117 U CN 205744117U CN 201620469823 U CN201620469823 U CN 201620469823U CN 205744117 U CN205744117 U CN 205744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plane
combustion chamber
direct injection
injection combustion
spark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98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英
王明明
吴楚
王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698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4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4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4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喷式燃烧室,包括燃烧室主体、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一个火花塞和一个喷油器;其中,所述燃烧室主体的顶部轮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两个所述进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两个所述排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其中,在从所述进气门至所述排气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火花塞设置在所述顶部轮廓的中部;所述喷油器设置在第一倾斜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喷式燃烧室,提高了气体在燃烧室主体内的流动性能,进而提高了燃烧室的燃烧性能,使得气体和油料得以快速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直喷发动机的快速发展,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燃烧室的设计需要考虑发动机的冲量系数、火焰传播速度、放热率、换热损失和爆燃倾向。
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室,其主要呈圆筒状或方形,内部空间较大,不利于进入后的气体快速流动,从而不能实现优良的燃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气体流动性好,燃烧性能好的直喷式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喷式燃烧室,包括燃烧室主体、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一个火花塞和一个喷油器;其中,所述燃烧室主体的顶部轮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两个所述进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两个所述排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其中,在从所述进气门至所述排气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火花塞设置在所述顶部轮廓的中部;所述喷油器设置在第一倾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门的进气门通气口和所述排气门的排气门通气口处均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器位于两个所述进气门之间,且所述喷油器距离所述燃烧室主体的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气门距离所述燃烧室主体的 底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火花塞的火花塞头部向下插入在所述顶部轮廓内,在所述顶部轮廓内还设置有L型的火花塞电极,所述火花塞电极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火花塞头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轮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平台,所述火花塞组装在所述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器上均布有6个喷油孔,且每个所述喷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25°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主体为圆筒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顶部轮廓的高的比在1/10~1/5之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进气门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交线相平行;两个所述排气门之间的连线也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交线相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燃烧室主体的顶部轮廓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从而使得下部空间大,顶部空间小,使得顶部轮廓呈屋脊状。两个进气门设置在第一倾斜面上,两个排气门设置在第二倾斜面上。当气体从进气门进入后,顶部轮廓的上止点具有挤流效果,利于气体快速上升至顶部的火花塞附近,进行燃烧,提高了燃烧性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喷式燃烧室,提高了气体在燃烧室主体内的流动性能,进而提高了燃烧室的燃烧性能,使得气体和油料得以快速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喷式燃烧室的俯视图;
图2为在顶部轮廓上安装火花塞的示意图;
图3为进气门和排气门布置在顶部轮廓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燃烧室主体; 11-顶部轮廓; 111-第一倾斜面;
112-第二倾斜面; 113-平台; 2-进气门;
3-排气门; 4-火花塞; 41-火花塞头部;
5-喷油器; 6-凸台; 7-火花塞电极;
71-点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直喷式燃烧室,包括燃烧室主体1、两个进气门2、两个排气门3、一个火花塞4和一个喷油器5。
其中,燃烧室主体1的顶部轮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111和第二倾斜面112。
两个进气门2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倾斜面111上,两个排气门3间隔地设置在第二倾斜面112上。
其中,在从进气门2至排气门3的方向上,第一倾斜面111逐渐向上倾斜,第二倾斜面112逐渐向下倾斜。
火花塞4设置在顶部轮廓11的中部。喷油器5设置在第一倾斜面111上。
该燃烧室主体1的顶部轮廓11具有第一倾斜面111和第二倾斜面112,从而使得下部空间大,顶部空间小,使得顶部轮廓11呈屋脊状。两个进气门2设置在第一倾斜面111上,两个排气门3设置在第二倾斜面112上。当气体从进气门进入后,顶部轮廓11的上止点具有挤流效果,利于气体快速上升至顶部的火花塞4附近,进行燃烧,提高了燃烧性能。
进气门的面积稍大于排气门的面积,便于维持燃烧室内气压平衡。
较佳地,如图1所示,进气门2的进气门通气口和排气门3的排气 门通气口处均设置有凸台6,在燃烧室内气道配合下,能够提高气体的滚流比,提高发动机性能。
较佳地,如图1所示,喷油器5位于两个进气门2之间,且喷油器5距离燃烧室主体1的底面的高度小于进气门2距离燃烧室主体1的底面的高度。
也即是,喷油器5安装在第一倾斜面111上靠近燃烧室主体1的底面的一侧,并且位于两个进气门2之间,可以提高油与气体的混合效果,提高燃烧性能。
较佳地,如图2所示,火花塞4的火花塞头部41向下插入在顶部轮廓11内,在顶部轮廓11内还设置有L型的火花塞电极7,火花塞电极7的点火端71位于火花塞头部41的下方,便于布置和点火。
较佳地,如图2所示,顶部轮廓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平台113,火花塞4组装在平台113上,便于安装,并提高了火花塞安装的稳定性。
较佳地,喷油器5上均布有6个喷油孔,且每个喷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25°夹角。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和燃油和空气的合理混合,使得燃烧过程更充分,避免燃油湿壁等不良现象,提高了整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较佳地,如图1所示,燃烧室主体1为圆筒形,便于将其组装在汽车总成内。
较佳地,第一倾斜面111和第二倾斜面112之间的最大距离与顶部轮廓11的高的比在1/10~1/5之间,从而使得顶部轮廓11的屋脊形式更扁平,在保证合理的冷却面积时缩小体积,获得了较高的压缩比。
较佳地,如图1所示,两个进气门2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倾斜面111和第二倾斜面112之间的交线相平行;两个排气门3之间的连线也与第一倾斜面112和第二倾斜面113之间的交线相平行。两个进气门2和两个排气门3平行设置,便于布置和提高进气或出气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喷式燃烧室,提高了气体在燃烧室主体内的流动性能,进而提高了燃烧室的燃烧性能,使得气体和油料得以快速充分燃烧,节约了能源。其保证了燃油和气体合理混合,满足了 小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主体、两个进气门、两个排气门、一个火花塞和一个喷油器;
其中,所述燃烧室主体的顶部轮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
两个所述进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两个所述排气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
其中,在从所述进气门至所述排气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倾斜面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火花塞设置在所述顶部轮廓的中部;
所述喷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的进气门通气口和所述排气门的排气门通气口处均设置有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位于两个所述进气门之间,且所述喷油器距离所述燃烧室主体的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进气门距离所述燃烧室主体的底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的火花塞头部向下插入在所述顶部轮廓内,在所述顶部轮廓内还设置有L型的火花塞电极,所述火花塞电极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火花塞头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轮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平台,所述火花塞组装在所述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上均布有6个喷油孔,且每个所述喷油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25°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主体为圆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顶部轮廓的高的比在1/10~1/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喷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气门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交线相平行;两个所述排气门之间的连线也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交线相平行。
CN201620469823.3U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Active CN205744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9823.3U CN20574411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9823.3U CN20574411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4117U true CN205744117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9823.3U Active CN205744117U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4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928B (zh) 副室式燃气发动机
KR101996085B1 (ko) 질소 산화물 저감을 위한 직접 분사식 디젤 엔진의 연소실
CN102322332B (zh) 一种cng发动机燃烧室结构及其燃料喷射方法
CN106917666B (zh) 内燃机的燃烧室结构
CN108049982A (zh) 汽车、发动机燃烧系统及其气缸盖
CN104879234A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
CN104653326B (zh)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活塞的顶部结构
KR20170070750A (ko) 가솔린-디젤 혼합 연소 엔진
CN110953067B (zh) 发动机及其双射流燃烧方法
CN109026365B (zh) 一种易点燃的三角转子发动机
CN104500210B (zh) 一种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
CN202707271U (zh) 一种高压缩比汽油机活塞
CN205744117U (zh) 一种直喷式燃烧室
CN208816234U (zh) 发动机
CN204344331U (zh) 汽车发动机进气燃烧系统、汽车发动机和汽车
CN104595006B (zh) 一种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燃烧室结构
CN104763551A (zh) 双燃料发动机中加工有燃烧室的活塞
CN204827700U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
CN102444892B (zh) 燃气灶的预混式燃烧器
CN203050906U (zh)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活塞
CN203114446U (zh) 一种高压缩比汽油机专用活塞
CN109578131B (zh) 椭圆形燃烧室
CN206830320U (zh) 一种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活塞
CN20580569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活塞燃烧室及汽车
CN105332788A (zh) 用于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