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40674U -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40674U
CN205740674U CN201620547839.1U CN201620547839U CN205740674U CN 205740674 U CN205740674 U CN 205740674U CN 201620547839 U CN201620547839 U CN 201620547839U CN 205740674 U CN205740674 U CN 20574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nal
return line
pip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78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进
黄志勇
曾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478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4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4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406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泥、水混合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进水区和沉淀区,其中,缺氧区通过气提循环管与好氧区连接;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沉淀区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或者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沉淀区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本污水处理装置,特别适合乡镇、居住集中区、景区旅游点生活区等;具有投资相对较小、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运行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当前国内外乡镇、集中居住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装置等实际运行情况,一般都是采用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如:接触氧化法(含AO或A2/O型)、小型氧化沟和CASS(SBR系列)等,处理工艺流程长,运行管理要求需要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针对偏远的乡镇,将无法有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当污水处理工艺需要提升标时,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出水要求氨氮≤5(8)mg/L;总氮≤15mg/L,常规工艺硝化液回流能耗高,要求氨氮和总氮浓度更低,则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
采用常规的处理设备如:MBR膜设备、一体化地埋式设备、生物转盘或生物转轮等形式,存在运行成本高、日常维护费用高、运行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出水无法稳定达标,同时都存在硝化液回流或污泥回流等均采用泵回流,污水处理系统较复杂等问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氧化塘处理技术、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或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等工艺,虽然运行成本较低,但运行过程中存在对周边环境影响(主要是臭味、蚊蝇),运行不稳定,存在滤层堵塞、湿地存在季节性的不稳定,出水水质无法稳定达标,存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加快推进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对于改善城镇水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种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耐腐蚀性较强,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的耐腐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泥、水混合区、缺氧区、好氧区、沉淀进水区和沉淀区,
其中,缺氧区通过气提循环管与好氧区连接;
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沉淀区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或者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相连;
沉淀区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还包括污泥排放装置,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
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在沉淀区,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一端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污泥排放管连接,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还连接有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的出泥口;
在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出泥口与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出泥口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或闸,在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出泥口与剩余污泥排放管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或闸;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处于关状态,沉淀区分别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再经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
排出剩余污泥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处于开状态,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污泥回流总渠连接,沉淀区依次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与剩余污泥排放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出水排放装置包括总集水管或渠和至少一条设置在沉淀区顶部的集水渠,集水渠出水口通过总集水管或渠与出水排放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提供反冲洗用压缩空气的反冲洗气管和与反冲洗气管相连的反冲洗器,反冲洗器设置在沉淀区的下部;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总集水管或渠上设置的反冲洗废水排出口,所述反冲洗废水排出口与反冲洗废水排放管相连;
出水排放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反冲洗废水排放管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反冲洗气管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三电磁阀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处于关状态;
反冲洗时状态下,第三电磁阀处于关状态,第四电磁阀处于开状态,第五电磁阀处于开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反冲洗器为设置在沉淀区的开孔向上的至少一根开孔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空气供气装置,所述空气供气装置包括总空气管和若干从总空气管分支的空气管,所述若干从总空气管分支的空气管分别与对气提循环管供气的气提循环管底部管、对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供气的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对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供气的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对反冲洗装置供气的反冲洗气管和好氧区的曝气器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气提循环管底部管设置有第三手动调节阀,所述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有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设置有第二手动调节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好氧区的一侧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为缺氧区、进水渠、泥、水混合区、污泥回流总渠沉淀区和沉淀进水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设置在沉淀区靠近所述好氧区的一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所述沉淀区为斜管沉淀池或接触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特别适合乡镇、居住集中区、景区旅游点生活区等;具有投资相对较小、针对性强、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一般0.3元/吨水)、运行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可按不同的污水处理规模进行设计制造。处理后出水水质直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1-1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1)、气提循环管(2)、集水渠(3)、总集水管或渠(4)、出水排放管(5)、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剩余污泥排放管(7)、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空气管(13)、总空气管(14)、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反冲洗气管(16)、污泥斗(17);进水渠(A)、污泥回流总渠(B)、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沉淀区(G);第一电磁阀或闸(a)、第二电磁阀或闸(b)、第三电磁阀(c)、第四电磁阀(d)、第一手动调节阀(e)、第二手动调节阀(f)、第三手动调节阀(g)、第五电磁阀(h)、反冲洗器(j)。
具体实施方式
概括的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含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活性污泥法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与沉淀(沉淀形式可根据出水水质目标要求采用平流式沉淀、竖流式沉淀、斜管沉淀和接触沉淀等)集一体形成类似氧化沟形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同时采用气提原理驱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污水流动,污泥回流和污泥排出,采用气提形式替代传统的泵或潜水推流器等机械方式回流,尤其适合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设采用304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造,整体耐腐蚀性能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和沉淀区G,其中,缺氧区D通过气提循环管2与好氧区E连接。
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C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B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沉淀区G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或者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沉淀区G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
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污泥排放装置,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设置在沉淀区G,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一端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还连接有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的出泥口;在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出泥口与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或闸a,在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或闸b。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关状态,沉淀区G分别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再经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
排出剩余污泥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开状态,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
所述出水排放装置包括总集水管或渠4和至少一条设置在沉淀区G顶部的集水渠3,集水渠3出水口通过总集水管或渠4与出水排放管5连接。
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提供反冲洗用压缩空气的反冲洗气管16和与反冲洗气管16相连的反冲洗器j,反冲洗器j设置在沉淀区G的下部;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总集水管或渠4上设置的反冲洗废水排出口,所述反冲洗废水排出口与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相连;出水排放管5设置有第三电磁阀c,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设置有第五电磁阀h,反冲洗气管16设置有第四电磁阀d。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三电磁阀c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关状态;反冲洗时状态下,第三电磁阀c处于关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开状态,第五电磁阀h处于开状态。
所述反冲洗器j为设置在沉淀区G的开孔向上的至少一根开孔管。
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空气供气装置,所述空气供气装置包括总空气管14和若干从总空气管14分支的空气管13,所述若干从总空气管14分支的空气管13分别与对气提循环管2供气的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对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供气的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对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供气的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对反冲洗装置供气的反冲洗气管16和好氧区E的曝气器相连。
所述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设置有第三手动调节阀g,所述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设置有第一手动调节阀e,所述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设置有第二手动调节阀f。通过调节这些手动调节阀,可以相应气体管的流量大小,方便对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各流量的控制。
为了结约用地,并方便各区之间流通污水或污泥,我们将各区位置关系做了如下布置: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为缺氧区D、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污泥回流总渠B沉淀区G和沉淀进水区F。所述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设置在沉淀区G靠近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总集水管或渠4设置在沉淀区G远离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以上各区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的优点如下:
1、空气供气装置能基本排列在一条线上,方便供气管道的铺设、维护和节约用量。如: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就在一条线上,曝气器也在相邻所述管道,这样就较少了管道长度;
2、将较小的缺氧区D、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污泥回流总渠B沉淀区G和沉淀进水区F布置在最大好氧区E一侧,有重复利于的土地资源,没有缺角,凸起等造成的浪费;
3、泥、水混合区C排出的泥、水为从缺氧区D进入,再从缺氧区D另一端的气提循环管2流入好氧区E一端,在从位于好氧区E另一端的沉淀进水区F流出;这样充分利用了整个缺氧区D和好氧区E;
4、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既可用于污泥回流,又可用于排放多余污泥,简化了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有结余了建造和维护成本;
5、集水渠3和总集水管或渠4既可用于排放达标尾水,又可用于排放反冲洗污水,简化了该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有结余了建造和维护成本。
缺氧区D和好氧区E可选择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含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活性污泥法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限定。
沉淀区G可选择现有的沉淀技术和设备,如沉淀形式可根据出水水质目标要求采用平流式沉淀、竖流式沉淀、斜管沉淀和接触沉淀等,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本具体实施例中沉淀区G为斜管沉淀池或接触沉淀池,并具体说明选择为接触沉淀池的情况。
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下方设置有用于聚积污泥的污泥斗17,以方便提取污泥,减少堆积而不能循环的污泥。
污水处理过程:正常处理污水时,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关状态,第三电磁阀c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关状态,第一手动调节阀e处于开状态、第二手动调节阀f处于开状态,第三手动调节阀g处于开状态,第五电磁阀h处于关状态。经预处理后的污水进水管1进入进水渠A经堰配水后与污泥回流总渠B回流污泥在泥、水混合区C内充分混合后进入缺氧区D,活性污泥法处理时需将沉淀区G内污泥回流与污水原水混合,主要是需处理的污水原水中无微生物,通过混合沉淀区G内污泥对污水原水进行接种;在缺氧区D内与内回流的硝化混合液混合后进行缺氧反硝化,缺氧反硝化是充分利用进水中的碳源(BOD5)进行反硝化,其反硝化速率远远高于依靠内源呼吸作用进行的反硝化;经缺氧反硝化的污水经气提循环管2提升后进入好氧区E内进行碳源的氧化成CO2和H2O,氨氮和有机氮的氧化硝化;经好氧区E的污水进入沉淀进水区F后进入沉淀区G,经接触沉淀区滤料截去除污水中的SS、CODCr、BOD5和化学磷磷酸盐等,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气提循环管2提升污水时,通过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输送压缩空气至气提循环管2底部喇叭口底处释放,进行气提。污水回流量大小控制通过第三手动调节阀g开启度大小进行调节,也可通过电动调节阀自动调节。
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的排放:正常处理污水时,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关状态;需对沉淀池内的污泥进行回流,将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输送压缩空气至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底部喇叭口底处释放,进行气提将接触沉淀池底部污泥提升并通过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回流至污泥回流总渠B,经堰配水后与原水在泥、水混合区C内充分混合;同时,还可以再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输送压缩空气至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底部喇叭口底处释放,进行气提将接触沉淀池底部污泥提升并通过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回流至污泥回流总渠B,经堰配水后与原水在泥、水混合区C内充分混合。
当每天需排出剩余污泥时,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开状态;第一污泥回流管9提升的污泥回流至污泥回流总渠B,第二污泥回流管10提升的污泥则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7排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泥回流量大小控制通过第一手动调节阀e和手动调节阀第二f开启度大小进行调节,也可通过电动调节阀自动调节。
排泥时间根据处理规模和进水水质情况分不同确定。一般方案下,排放剩余污泥周期可设定为24小时。
混合液回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类似一体化氧化沟的混合液内回流,为保证混合液内回流全循环,将采取气提污泥形式将缺氧区D污水提升至好氧区E。
沉淀区G的反冲洗:当接触沉淀池正常运行过滤时,第三电磁阀c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关状态,第五电磁阀h处于关状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尾水经集水渠3和总集水管或渠4并通过出水排放管5排出并经紫外线消毒后排放。
以触沉淀池为例,反冲洗时,当接触沉淀池运行24h后需进行反冲洗时,第三电磁阀c处于关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开状态,同时打开第五电磁阀h;从反冲洗气管16进入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管13进入反冲洗器j,反冲洗器j为设置在接触沉淀池的接触层下方的开孔向上的至少一根开孔管,实际数量更具需要设定;压缩空气开孔管冲出,并从下向上冲击接触沉淀池的接触层底部的污泥;这些的污泥一部分被冲落并沉入接触沉淀池G底部,另一部分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穿过接触层,依次经集水渠3和总集水管或渠4后由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排至厂区污水管网并进入提升泵站或厂区污水池再次进入本污水处理设备处理。
反冲洗过程约15-20分钟,当反冲洗结束后,先关闭第四电磁阀d后1~2分钟后,打开第三电磁阀c、同时关闭第五电磁阀h。这样反冲洗停止后,反冲洗出的污泥会先通过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排净后,之后的达标水再通过出水排放管8正常排放。
如果采用斜管沉淀池,冲洗过程和原理同触沉淀池,反冲洗器j设置在斜管沉淀池的斜管层下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为上下游关系连接的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缺氧区(D)、好氧区(E)、沉淀进水区(F)和沉淀区(G),
其中,缺氧区(D)通过气提循环管(2)与好氧区(E)连接;
还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污泥回流装置包括与泥、水混合区(C)的上游连接的污泥回流总渠(B)和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沉淀区(G)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或者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相连;
沉淀区(G)还与出水排放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污泥排放装置,所述污泥排放装置包括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
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设置在沉淀区(G),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一端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另一端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还连接有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的出泥口;
在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出泥口与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或闸(a),在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出泥口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之间的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或闸(b);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开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关状态,沉淀区(G)分别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再经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
排出剩余污泥状态下,第一电磁阀或闸(a)处于关状态,第二电磁阀或闸(b)处于开状态,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污泥回流总渠(B)连接,沉淀区(G)依次通过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和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与剩余污泥排放管(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排放装置包括总集水管或渠(4)和至少一条设置在沉淀区(G)顶部的集水渠(3),集水渠(3)出水口通过总集水管或渠(4)与出水排放管(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提供反冲洗用压缩空气的反冲洗气管(16)和与反冲洗气管(16)相连的反冲洗器(j),反冲洗器(j)设置在沉淀区(G)的下部;所述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总集水管或渠(4)上设置的反冲洗废水排出口,所述反冲洗废水排出口与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相连;
出水排放管(5)设置有第三电磁阀(c),反冲洗废水排放管(8)设置有第五电磁阀(h),反冲洗气管(16)设置有第四电磁阀(d);
正常处理污水状态下,第三电磁阀(c)处于开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关状态,;
反冲洗时状态下,第三电磁阀(c)处于关状态,第四电磁阀(d)处于开状态,第五电磁阀(h)处于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器(j)为设置在沉淀区(G)的开孔向上的至少一根开孔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供气装置,所述空气供气装置包括总空气管(14)和若干从总空气管(14)分支的空气管(13),所述若干从总空气管(14)分支的空气管(13)分别与对气提循环管(2)供气的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对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9)供气的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对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10)供气的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对反冲洗装置供气的反冲洗气管(16)和好氧区(E)的曝气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循环管底部管(15)设置有第三手动调节阀(g),所述第一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1)设置有第一手动调节阀(e),所述第二气提污泥回流管底部空气管(12)设置有第二手动调节阀(f)。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为缺氧区(D)、进水渠(A)、泥、水混合区(C)、污泥回流总渠(B)沉淀区(G)和沉淀进水区(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支管或支渠(6)设置在沉淀区(G)靠近所述好氧区(E)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G)为斜管沉淀池或接触沉淀池。
CN201620547839.1U 2016-06-07 2016-06-07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839.1U CN2057406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839.1U CN2057406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40674U true CN205740674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1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78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40674U (zh) 2016-06-07 2016-06-07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406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3495A (zh) * 2016-06-07 2017-12-15 陈明进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相关方法
CN111072234A (zh) * 2020-01-22 2020-04-28 武汉中科博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3495A (zh) * 2016-06-07 2017-12-15 陈明进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相关方法
CN107473495B (zh) * 2016-06-07 2024-06-14 陈明进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相关方法
CN111072234A (zh) * 2020-01-22 2020-04-28 武汉中科博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7339B (zh) 针对中水回用的生态碳纤维sbbr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859039A (zh) 一种无动力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系统及方法
CN106630498B (zh) 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设备
CN108996840A (zh) 强化生物脱氮与平板陶瓷膜组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07417031A (zh) 一种生态式污水净化池
CN2057103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74339U (zh) 一种乡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7347252U (zh)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多级a/o组合脱氮除磷的一体化设备
CN211896512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5740674U (zh)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6865905A (zh) 一种可满足直接排入地表ⅱ类ⅲ类水体标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10481U (zh) 一种适于农村污水流量变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8033560A (zh) 达标化粪池
CN108298689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原位脱氮提标改造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1693582A (zh) 简易型交替曝气塘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205442950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器
CN110294568A (zh) 一种用于改良uct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6680353U (zh)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7473495A (zh) 一体化循环式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相关方法
CN109052852A (zh) 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快速渗滤系统及其快速渗滤方法
CN202011812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设备
CN205347127U (zh) A2/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8995330U (zh) 强化生物脱氮与平板陶瓷膜组合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82347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
CN209065665U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快速渗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