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5171U -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5171U
CN205725171U CN201620305093.3U CN201620305093U CN205725171U CN 205725171 U CN205725171 U CN 205725171U CN 201620305093 U CN201620305093 U CN 201620305093U CN 205725171 U CN205725171 U CN 205725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wireless pow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unit
log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50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5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51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包括电力供应单元、升降压单元、第一逻辑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二电极元件。升降压单元电性连接电力供应单元,以调整电力供应单元输出的信号。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开启升降压单元。至少二电极元件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分别具有正极性及负极性。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素产生器,特别是指一种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忙碌,情绪紧绷,因此许多人正积极寻找各种放松心情、提升能量的方法,其中,使用者利用水素机将水分子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以便于使用者吸取或饮用是为近年广泛运用的方法。
请参阅图1,其是为已知水素机的使用示意图。图1显示水素机1的本体10及电极盒12,电极盒12内设置二电极片(未图示),电性连接本体10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水素机1的作动原理是将带有正、负极性的电极片放置于水中,以电解水而产生带正电的氢离子和带负电的氢氧根离子。
承上所述,使用者欲使用水素机1进行电解水的过程,必须将电极盒12以有线的方式电性连接是水素机本体10以撷取电力,换句话说,在使用的过程中,例如若使用者欲使用水素机1泡澡的功能时,必须将电极盒12设置在浴缸内,以便于使用者在泡澡时可以让电解水分离出的氢离子和氧离子可以被人体吸收。然而,由于电极盒12连接水素机本体10的线路长度有限,因此,将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水素机1上的不便。
据此,如何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已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包括电力供应单元、升降压单元、第一逻辑控制单元以及至少二电极元件。升降压单元电性连接电力供应单元,以调整电力供应单元输出的信号。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开启升降压单元。至少二电极元件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分别具有正极性及负极性。
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池,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包括:
一无线电力传输元件,包含:
一电源;
一逆变器,电性连接该电源且转变该电源以产生一信号;
一第二逻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逆变器,以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开启该逆变器;及
一第二线圈,电性连接该逆变器,以无线传输该信号;以及
一无线电力接收元件,包含:
一第一线圈,无线接收该第二线圈传输的该信号;及
一整流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线圈及该升降压单元,以转换该第一线圈接收的该信号。
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其中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一用户操作该用户接口的至少一功能。
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还包括一第一电池,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还包括一近场通讯、蓝牙、WiFi或GSM的一天线,接收一无线控制信号至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使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根据该无线控制信号致动。
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其中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一用户操作该用户接口的至少一功能。
还包括一切换开关,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及该至少二电极元件,并根据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的该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其中该切换开关根据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的该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的一正电端及一负电端。
其中该切换开关包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
还包括至少一防水外壳,该至少一防水外壳包括一防水区及一进水区,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该升降压单元及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设置于该防水区内部,该至少二电极元件设置于该进水区。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可以各种无线的方式提供电力,因而可节省使用者使用的空间以及增加使用者使用水素机的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还包括远程操控、防水、存储、极性切换等功能,使得用户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时,可更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技术领域中,进一步提升其利用性及价值。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已知水素机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的架构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供应单元包括第一电池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供应单元结合第一电池、无线电力传输元件以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包括远程控制功能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设置于防水外壳并无线充电及电解水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设置于防水外壳并无线充电的示意图;以及
图4E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的架构图。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包括电力供应单元21、升降压单元22、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以及至少二电极元件24。升降压单元22电性连接电力供应单元21,以调整电力供应单元输出的信号。升降压单元22电性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以根据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的第一控制信号开启。至少二电极元件24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分别具有正极性及负极性。
本实用新型的水素产生器是以无线方式提供电力,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是包括在水素产生器内设置定电源以提供电力、以无线传输电力的方式提供电力、以及结合定电源以及无线传输电力的方式提供电力,分别于以下实施例描述。
请参阅图3A,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水素产生器的方块示意图。无线传输电力方式的电力供应单元21包括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包含电源21A1、逆变器21A2、第二逻辑控制单元21A3以及第二线圈21A4。逆变器21A2电性连接电源21A1且转变电源21A1的电压以产生一信号。第二逻辑控制单元21A3电性连接逆变器21A2,以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开启逆变器21A2。第二线圈21A4电性连接逆变器21A2,并于当第二逻辑控制单元21A3开启逆变器21A2之后无线传输信号。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包含第一线圈21B1及整流器21B2。第一线圈21B1无线接收自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的第二线圈21A4传输的信号。整流器21B2电性连接第一线圈21B1,以转换第一线圈21B1接收的信号。整流器21B2将转换第一线圈21B1接收的信号传送至升降压单元22,以进行电压或电流的调整,包括提升电压、增加电流或者降低电压、降低电流。此外,在第一线圈21B1无线接收到第二线圈21A4传输的信号之后,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是以第一控制信号开启升降压单元22,使至少二电极元件24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以进行电解水的动作。据此,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是可通过无线方式提供电力以电解水而产生氢氧和氧气。
请参阅图3B,是为电力供应单元包括第一电池的示意图。电力供应单元除了上述的无线电力传输元件之外,亦可以单独设置定电源的方式提供电力,或者结合两者。进一步而言,电力供应单元21包括例如第一电池25的定电源,是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第一电池25包括可替换式电池或者可充电式电池。针对可充电式电池,电力供应单元21可设置电池充电接口251以及电池充电器252以针对可充电式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充电器252电性连接电池充电接口251、第一电池25以及升降压单元22,以针对第一电池25进行充电。据此,本实用新型除了以无线方式提供电力之外,亦可以单独设置定电源的方式提供水素产生器电力,以持续地电解水而产生氢氧和氧气。
请参阅图4A,其是为电力供应单元结合第一电池、无线电力传输元件以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的示意图。上述图3B是单独设置定电源,以提供水素产生器电力。于本实用新型图4A的实施例中,是可结合两者设置。简而言的,定电源结合无线电力传输元件以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的示意图是将上述图3A无线电力供应水素产生器的方块示意图结合图3B电力供应单元包括定电源的示意图而成。需注意的是,在两者结合之后,则无须利用电池充电接口251连接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25充电,而是改由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的第一线圈21B1无线接收电力之后,提供电池充电器252电力,再由电池充电器252对第一电池25充电。
此外,上述各种无线方式提供电力的水素产生器或者定电源提供电力的水素产生器的实施例中,皆可包括一使用者介面26,其是电性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使用者介面26设置于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的外壳,包括多个功能按键,根据用户需求可设计为触控按键或者实体按键。使用者介面26最基本的功能按键包含计时按键以及电源按键。计时按键用于计算电力供应单元的供电时间,或者计算水素产生器电解水的时间。电源按键用于启动电力供应单元。
再者,上述各种无线方式提供电力的水素产生器或者定电源提供电力的水素产生器的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包括存储功能。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的存储器(未图标)提供存储用户操作使用者介面26的至少一功能。存储器存储用户按下使用者介面26功能按键的次数及时间,即可使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根据存储器存储的次数及时间产生一存储控制信号到使用者介面26,以便于自动启动用户上一次按下功能按键的功能以及使用时间。据此,存储功能可节省用户的操作时间及程序。
请参阅图4B,是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包括远程控制功能的示意图。在上述无线方式提供电力的水素产生器的实施例中可包括远程控制功能,以便于让用户可远程无线操作的方式控制水素产生器。进一步而言,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本身具有近场通讯、蓝牙、WiFi或GSM的天线27,并以天线27产生传输或接收资料的信号,无线电力接收元件第一线圈21B1的功能是用于通过天线27感应其它装置的控制信号,以根据感应的信号产生一资料接收控制信号至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使得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产生相对应控制信号的作动,其中无线资料传输及接收的范围包括近场通讯、蓝牙、WiFi或GSM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感应范围。据此,使用者可以远程无线控制的方式代替使用者介面26的按键操作。
在进阶的功能中,上述各种实施例的水素机可额外包括一切换开关29,其是电性连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及至少二电极元件24,并根据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的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进一步而言,切换开关29根据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的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的正电端及负电端,以切换至少二电极元件24的正极性及负极性,切换电极元件24极性的目的在于配合使用者需求,使得靠近用户位置的电极元件24可产生用户所需的氧气或者氢气。据此,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可提供电极元件极性切换的功能。此外,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切换开关24包括单刀双掷继电器或双刀双掷继电器。单刀双掷继电器用于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双刀双掷继电器同样用于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但于电性连接升降压单元22时,是变换连接于升降压单元22的正电端及负电端(接地端),亦即,原本电性连接于升降压单元22的正电端是改连接于升降压单元22的负电端,原本电性连接于升降压单元22的负电端是改连接于升降压单元22的正电端,以便于切换至少二电极元件24的极性。
请一并参阅图4C、图4D及图4E,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设置于防水外壳并无线充电的示意图以及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的剖面示意图。由于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不需通过连接水素机本体以撷取电力,因此,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本体包括防水功能,用于防止内部电路接触水,以便于使用者可在无线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将水素产生器本体放入水中以电解水而产生氢器和氧气。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包括至少一防水外壳H,用于将上述电力供应单元21、升降压单元22、切换开关29以及第一逻辑控制单元23等电子元件、电路设置于防水外壳H内部,仅将至少二电极元件24设置于防水外壳H外部。或者,于另一实施例中,可将防水外壳H区分为防水区H1以及进水区H2,上述电子元件设置于防水区H1内,进水区H2则设置多个孔洞,并将至少二电极元件24设置于进水区H2,以便于进入到进水区H2的水可与至少二电极元件24接触。据此,通过防水外壳H防水的功能,可达到保护水素产生器内部电路的作用,以避免水素产生器产生损坏,并防止使用者产生触电的危险。需注意的是,上述电力供应单元21包括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而由于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两者是为不相连的元件(无线电力传输),因此,无线电力传输元件21A及无线电力接收元件21B两者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防水外壳T、H内部,如图4C及图4D所示。再者,图4C的实施例是为在无线提供电力的同时,将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置入例如水壶中,以便于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电解水而产生氢气及氧气;或者,如图4D的实施例,亦可将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2移出水壶外进行无线充电,于需使用时再置入水壶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可以各种无线的方式提供电力,因而可节省使用者使用的空间及增加使用者使用水素机的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还包括远程操控、防水、存储、极性切换等功能,使得用户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时,可更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技术领域中,进一步提升其利用性及价值。
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力供应单元;
一升降压单元,电性连接该电力供应单元,以调整该电力供应单元输出的一信号;
一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以根据一第一控制信号开启该升降压单元;以及
至少二电极元件,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分别具有一正极性及一负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池,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包括:
一无线电力传输元件,包含:
一电源;
一逆变器,电性连接该电源且转变该电源以产生一信号;
一第二逻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逆变器,以根据一第二控制信号开启该逆变器;及
一第二线圈,电性连接该逆变器,以无线传输该信号;以及
一无线电力接收元件,包含:
一第一线圈,无线接收该第二线圈传输的该信号;及
一整流器,电性连接该第一线圈及该升降压单元,以转换该第一线圈接收的该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一用户操作该用户接口的至少一功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还包括一第一电池,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近场通讯、蓝牙、WiFi或GSM的一天线,接收一无线控制信号至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使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根据该无线控制信号致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户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3或9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包括一存储器,存储一用户操作该用户接口的至少一功能。
11.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切换开关,电性连接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及该至少二电极元件,并根据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的该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开关根据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的该第一控制信号电性连接该升降压单元的一正电端及一负电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切换开关包括一双刀双掷继电器。
14.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防水外壳,该至少一防水外壳包括一防水区及一进水区,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该升降压单元及该第一逻辑控制单元设置于该防水区内部,该至少二电极元件设置于该进水区。
CN201620305093.3U 2016-01-15 2016-04-13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51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0547 2016-01-15
TW105200547U TWM520064U (zh) 2016-01-15 2016-01-15 無線電力供應之水素產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5171U true CN205725171U (zh) 2016-11-23

Family

ID=5636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50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25171U (zh) 2016-01-15 2016-04-13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05282U (zh)
CN (1) CN205725171U (zh)
TW (1) TWM520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12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中夏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直供电的水素水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0795B2 (ja) * 2016-08-10 2020-09-23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水素生成システム
CN110306200B (zh) * 2019-06-14 2024-04-16 深圳市珐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装置及基于电解装置的电压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7126A (zh) * 2017-01-23 2017-05-31 中夏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直供电的水素水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0064U (zh) 2016-04-11
JP3205282U (ja)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4839B (zh) 一种双电池手机及其电池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5725171U (zh) 无线电力供应的水素产生器
CN104734281B (zh) 可穿戴移动电源及其供电控制方法
CN105811560A (zh) 自发电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4716750B (zh) 一种低耗能无线供电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KR20150093148A (ko) 초저 대기전력 소모의 블루투스 장치 및 그 구현 방법
JP2011151891A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方法および充電装置
JP2015073167A (ja) 補聴器及び補聴器充電システム
JPWO2014073182A1 (ja) 充電器
CN107769351B (zh) 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EP2731224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ower source state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0475171A (zh) 无线耳机组件和耳机盒组件
CN101123319B (zh) 电池盖
CN205846759U (zh) 一种双电池手机
CN103311977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维持电路和方法
CN101620266A (zh) 可自动更换电源的手持式电子产品和自动更换电源的方法
CN104037896B (zh) 便携手机充电器
CN109417305B (zh) 携带式供电管理方法
CN101313445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温度补偿充电控制装置
CN111327101A (zh) 一种腕带设备
CN201422121Y (zh) 一种蓄能式自充电手机装置
CN211481319U (zh) 一种地磁场充电手机壳
CN204981142U (zh) 无线美颜臭氧产生器改良结构
CN214380250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充电器
CN212909961U (zh) 一种低功耗的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