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15548U -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5548U
CN205715548U CN201620510713.7U CN201620510713U CN205715548U CN 205715548 U CN205715548 U CN 205715548U CN 201620510713 U CN201620510713 U CN 201620510713U CN 205715548 U CN205715548 U CN 205715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xntension tubs
shaft hole
structural strength
hel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07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冬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ted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ted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ted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ted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07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5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5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55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齿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部的转轴孔、位于齿轮本体圆周上的斜齿,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相对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转轴孔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减重槽,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延伸筒和第二延伸筒,所述第一延伸筒与第二延伸筒均与转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的延伸高度,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a小于b。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用于榨汁机电机齿轮组的斜齿轮来说,斜齿轮是使用铸造的方法或者钢件加工的方法加工而成,这些斜齿轮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都很难进行减重设计,这是由于传统铸造方法如果进行减重设计,产品就难以脱出模具,钢件加工的方法则会增加高难度的供需,而且起不到节省材料的效果。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普遍,普通铸造和钢件加工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得以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普遍的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的优化,只单纯考虑到整体减重,没有考虑到斜齿轮的整体密度均匀性,使斜齿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局部偏重导致耗损或者损耗动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22061844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斜齿轮,它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央的转轴孔、均匀安装在齿轮本体圆周上的输出斜齿和至少两个减重腔,所述至少两个减重腔以转轴孔为中心均匀分布在齿轮本体上,每个减重腔靠近输出斜齿的两边分别与相应输出斜齿的两边平行,但是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斜齿轮的结构强度,通常此类斜齿轮的转轴孔的两侧孔边均会延伸出相应的延伸筒,并且为了能满足实际的安装需要,两侧的延伸筒的长度会设置不相同,而齿轮本体通常是由浇注而成,延伸筒的筒壁相应会设置对应的拔模斜度,而传统的斜齿轮其拔模斜度均设定一致,回归到两侧孔延伸筒长度不同的斜齿轮,拔模斜度一致的延伸筒筒壁延伸至减重腔靠近转轴孔的腔壁时,对应两侧延伸筒该位置的齿轮主体壁厚不同,实际使用过程中,斜齿轮发生旋转时,齿轮本体会发生旋转,恰恰受扭转力最严重的也处于减重腔靠近转轴孔的腔壁与减重腔的腔底壁之间的连接处,若齿轮主体这两个位置壁厚不同,会直接影响整个齿轮主体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部的转轴孔、位于齿轮本体圆周上的斜齿,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相对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转轴孔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减重槽,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延伸筒和第二延伸筒,所述第一延伸筒与第二延伸筒均与转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的延伸高度,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a小于b。
圆柱状的齿轮本体与第一延伸筒、第二延伸筒一体浇注而成,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第一延伸筒的筒壁上螺纹连接紧固件或者其他的紧固功能,故把第一延伸筒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的延伸高度,相应的,第二延伸筒的端部会直接插入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内,并相邻于输出电机的外壳,为适应上述结构的斜齿轮,第一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a小于第二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b,该角度大小的限定,能使对应两侧延伸筒该位置的齿轮主体壁厚保持相对的平衡。
优选的,a:b=3:5。
该角度比例,兼顾拔模时的难易度以及该角度决定的两侧延伸筒该位置的齿轮主体壁厚平衡问题。
优选的,位于靠近第一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的槽深大小为c,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的槽深大小为d,其中c大于d。
由于第二延伸筒的端部靠近于传动电机一侧,齿轮主体两端部的减重槽的厚度采用上述大小,使齿轮主体的总体中心偏向靠近传动电机一侧,传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晃动幅度达到最小,该齿轮主体旋转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槽底与齿轮本体的旋转平面之间呈倾斜设置。
由于靠近第二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是与传动电机相对,齿轮本体发生旋转时,该倾斜设置的减重槽槽底会对空气产生搅拌作用,使该侧面产生气流,进而对传动电机的端面产生散热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齿轮本体两端的延伸筒外侧壁的倾斜角度调整,进而平衡延伸筒与减重槽槽底之间的连接点之间的结构强度,达到增强齿轮主体结构强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齿轮本体;2、转轴孔;3、斜齿;4、减重槽;5、第一延伸筒;6、第二延伸筒;7、轴芯线;8、旋转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1、设置在齿轮本体1中部的转轴孔2、位于齿轮本体1圆周上的斜齿3,所述齿轮本体1的两个相对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转轴孔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减重槽4,所述齿轮本体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延伸筒5和第二延伸筒6,所述第一延伸筒5与第二延伸筒6均与转轴孔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筒5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6的延伸高度,所述第一延伸筒5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1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2的轴芯线7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延伸筒6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1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2的轴芯线7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a小于b,圆柱状的齿轮本体1与第一延伸筒5、第二延伸筒6一体浇注而成,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第一延伸筒5的筒壁上螺纹连接紧固件或者其他的紧固功能,故把第一延伸筒5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6的延伸高度,相应的,第二延伸筒6的端部会直接插入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内,并相邻于输出电机的外壳,为适应上述结构的斜齿3轮,第一延伸筒5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1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2的轴芯线7之间的夹角a小于第二延伸筒6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1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2的轴芯线7之间的夹角为b,该角度大小的限定,能使对应两侧延伸筒该位置的齿轮主体壁厚保持相对的平衡。
其中,a与b之间的大小比例为3:5,该角度比例,兼顾拔模时的难易度以及该角度决定的两侧延伸筒该位置的齿轮主体壁厚平衡问题。
位于靠近第一延伸筒5一侧的减重槽4的槽深大小为c,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6一侧的减重槽4的槽深大小为d,其中c大于d,由于第二延伸筒6的端部靠近于传动电机一侧,齿轮主体两端部的减重槽4的厚度采用上述大小,使齿轮主体的总体中心偏向靠近传动电机一侧,传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晃动幅度达到最小,该齿轮主体旋转稳定性更高。
参见图2所示,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6一侧的减重槽4槽底与齿轮本体1的旋转平面8之间呈倾斜设置,由于靠近第二延伸筒6一侧的减重槽4是与传动电机相对,齿轮本体1发生旋转时,该倾斜设置的减重槽4槽底会对空气产生搅拌作用,使该侧面产生气流,进而对传动电机的端面产生散热作用。
当然,位于靠近第一延伸筒5一侧的减重槽4槽底与齿轮本体1的旋转平面8之间呈倾斜设置,如此设置,首先,能增加齿轮本体1四周的空气流动速率,提升散热效果;其次,斜面设置也能同样减少该减重槽4内的灰尘积累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4)

1.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包括圆柱状的齿轮本体、设置在齿轮本体中部的转轴孔、位于齿轮本体圆周上的斜齿,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相对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转轴孔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减重槽,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延伸筒和第二延伸筒,所述第一延伸筒与第二延伸筒均与转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延伸高度高于第二延伸筒的延伸高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第二延伸筒的外筒壁向齿轮本体外侧倾斜且与转轴孔的轴芯线之间的夹角为b,其中a小于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其特征是:a:b=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其特征是:位于靠近第一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的槽深大小为c,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的槽深大小为d,其中c大于d。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其特征是:位于靠近第二延伸筒一侧的减重槽槽底与齿轮本体的旋转平面之间呈倾斜设置。
CN201620510713.7U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5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0713.7U CN205715548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0713.7U CN205715548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5548U true CN205715548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0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071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15548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5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186A (zh) * 2023-04-18 2023-07-14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及真空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28186A (zh) * 2023-04-18 2023-07-14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及真空泵
CN116428186B (zh) * 2023-04-18 2024-03-22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转子及真空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5548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斜齿轮
CN205383253U (zh) 压力容器及该压力容器所使用的锁紧环
CN206299691U (zh) 一种轴套
CN206577838U (zh) 一种研磨机
CN202971817U (zh) 粉末冶金斜齿轮
CN207393791U (zh) 一种双联齿轮及离合齿轮箱
CN207848165U (zh) 一种用于提高建筑工程砼接缝质量的螺栓组件
CN203926469U (zh) 一种涨紧结构
CN204159887U (zh) 一种新型电主轴装置
CN205413205U (zh) 一种生产磷酸一铵的球磨机
CN207687208U (zh) 鼓芯可调的盘毂
CN203322198U (zh) 一种传动齿轮
CN205703728U (zh) 一种砂轮轴的轴密封结构
CN205780729U (zh) 一种传输带张紧用皮带轮
CN209036184U (zh)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毛刺刷用旋转安装轴
CN205428357U (zh) 一种3d打印可逆式水轮机模型转轮连接组件
CN108061143A (zh) 一种特殊的装配稳定型连接齿轮
CN108380823A (zh) 熔模铸造复合浇注系统
CN210085529U (zh) 一种湿法炼锌工艺专用石墨加热装置
CN203990428U (zh) 一种双搅拌型式的搅拌罐
CN208662049U (zh) 反应釜反应使用的喷嘴
CN207903157U (zh) 一种美缝剂包装瓶瓶盖及双组份美缝剂包装瓶
CN206419348U (zh) 一种电机震动轴承
CN206770431U (zh) 一种三叉轴
CN206368920U (zh) 分体式汽车同步器用中间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