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4626U -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4626U
CN205694626U CN201620271219.XU CN201620271219U CN205694626U CN 205694626 U CN205694626 U CN 205694626U CN 201620271219 U CN201620271219 U CN 201620271219U CN 205694626 U CN205694626 U CN 205694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eat
fluid reservoir
releasing device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12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慧
杨其长
张义
程瑞锋
刘文科
李琨
李涛
仝宇欣
周波
周升
卢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6202712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4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4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46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加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由储液罐、水泵、N个串联的墙体单元及流体介质构成;N为正整数;每个墙体单元以保温板制成的保温结构作为内芯,外包承重结构1,并在其面向温室内的一侧嵌入蓄放热装置;流体介质由从水泵从储液罐内泵出,流经各个墙体单元内的蓄放热装置流回储液罐,形成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温室墙体和太阳能蓄放热装置结构上的革新式改进,将蓄热、放热、保温和承重集成到温室墙体中,新型结构后墙既有承重和保温的功能,也能实现对太阳能的收集和释放,将温室原有结构和装备的功能高度集成,实现日光温室的轻简化和装配化。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加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的反季节栽培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冬季连续阴雪天气导致的持续低温会使作物生长迟缓,病虫害多发,严重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保证温室内植物在冬季能够正常生长,必须提供加热设备。传统日光温室中常用单栋普通燃煤锅炉热水的加热方式,需要人工夜间烧锅炉,既费工费力,温室的加温温度又不好掌控,易造成能源浪费。目前日光温室加热装置的创新主要包括几大发展趋势,如:CN203675750U公告了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的主动蓄放热墙体,能以太阳能为能源,以流体介质为蓄放热媒介,以双层黑膜作为集热装置材料,通过流体介质的不断循环将白天集热装置收集的太阳能高效的转移并储存起来用于温室夜间增温;CN203240790U公告了一种日光温室用太阳能蓄/放热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成本高、只能集热(吸收太阳能)不能放热(加热空气)的难题;CN102523986A公告了一种太阳能光热光电一体化温室大棚,通过太阳能真空管水墙和热电一体化装置,保证了大棚内的温度;CN103988735A公告了一种自动控制日光温室的太阳能土壤加热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CN102715039A公告了一种光电一体化日光温室后墙及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墙体和固定在墙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加热温室,当温室温度上升到规定值时,太阳能电池板转向并网发电。
综上,上述的日光温室太阳能加热装置,多注重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使用,并未针对加热装置降低成本、节约空间、使用便利、安装方便进行研发和改进。虽然太阳能加热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的作用,但远未达到结构模块化、轻简化的要求。
上述的制约因素例如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需单独安装于日光温室后墙内表面,对后墙内表面的承重有一定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需先建好后墙再安装太阳能加热装置,增加了施工工序;加热装置占用温室过道,为了不影响物流车的使用,过道需加宽,这样减少了温室有效栽培面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不利于太阳能加热装置的维护,从而限制了太阳能加热装置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提高日光温室夜间温度的同时轻简化、模块化温室后墙结构,将太阳能加热装置、散热装置、墙体保温功能与承重功能结合起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由储液罐、水泵、N个串联的墙体单元及流体介质构成;N为正整数;
每个墙体单元以保温板制成的保温结构作为内芯,外包承重结构1,并在其面向温室内的一侧嵌入蓄放热装置;
流体介质由从水泵从储液罐内泵出,流经各个墙体单元内的蓄放热装置流回储液罐,形成回路。
其中,所述蓄放热装置,其由蓄放热板、供液支管、回液支管、供液主管、回液主管构成,及供液主管和回液主管分别通过供液支管和回液支管连接到蓄放热板上。
其中,所述蓄放热板中空,露在墙体单元墙面上的一面为前板,另一面为背板,前板和背板之间为交错排列的若干折流板。
其中,所述N个墙体单元,并排紧密排列到原温室北墙的位置;相邻的墙体单元的供液主管相互连接,回液主管相互连接,相邻的墙体单元之间缝隙填充后外侧密封。
其中,所述相互连接通过丝扣进行。
其中,所述填充为由发泡胶填充。
其中,所述密封为以密封胶密封。
其中,储液罐能隔热且内表面防水,为:1)由砖和混凝土砌成,或2)单独的或外包隔热材料的水箱。所述隔热材料优选聚苯板。
其中,储液罐优选埋入地下,在利用了土壤的隔热作用的同时,避免侵占温室种植空间。
其中,所述供液支管、回液支管、供液主管、回液主管优选为PVC管,各部分管道根据流量需要选用不同口径。管道优选外包保温套。
其中,所述流体介质为比热较大的液体,优选为水(方便、低成本、无污染)。
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白天,运行水泵,形成“储液罐-蓄放热装置-储液罐”回路:水泵使流体介质从储液罐流经各个墙体单位的蓄放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所提供的热能升温后,流体介质顺管道导出蓄放热装置并流回储液罐,实现流体介质在储液罐、蓄放热装置之间循环流动,持续吸热,直到傍晚关闭水泵;
2)晚上,运行水泵,形成“储液罐-蓄放热装置-储液罐”回路:水泵使流体介质从储液罐依次流经各个墙体单元的蓄放热装置,放出流体介质蕴藏的热能后温度降低,流体介质顺管道导出蓄放热装置并流回储液罐,实现流体介质在储液罐、蓄放热装置之间循环流动,持续放热,直到黎明关闭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型日光温室循环蓄放热式液体后墙,通过对温室墙体和太阳能蓄放热装置结构上的革新式改进,将蓄热、放热、保温和承重集成到温室墙体中,新型结构后墙既有承重和保温的功能,也能实现对太阳能的收集和释放,将温室原有结构和装备的功能高度集成,实现日光温室的轻简化和装配化。
2、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蓄放热装置镶嵌于后墙中,不需要考虑蓄放热装置对物流车的影响,进而不需增加过道宽度,增加了有效栽培面积。
3、本发明的蓄放热装置外置侧是黑色金属板,导热系数小,太阳辐射吸收率高,白天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吸收太阳辐射和温室内空气的热量,夜间通过热对流将液体中的热量释放到温室中。
4、更进一步的,蓄放热板内部固定折流板,折流板交错排列,能够使液体均匀、缓慢地流过蓄放热板,充分进行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蓄放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配有所述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温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承重结构,2为密封带,3为保温结构,4为地面过道,5为储液罐,6为水泵,7为蓄放热装置,71为供液主管,72为回液主管,73为供液支管,74为回液支管,75为折流板,76为黑色金属膜,77为塑料板,78为丝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储液罐5、水泵6、4个串联的墙体单元及流体介质构成;
每个墙体单元以保温板制成的保温结构3作为内芯,外包承重结构1,并在其面向温室内的一侧嵌入蓄放热装置7;
流体介质由从水泵6从储液罐5内泵出,流经各个墙体单元内的蓄放热装置7流回储液罐5,形成回路。
蓄放热板及分别通过供液支管73和回液支管74连接到其上的供液主管71和回液主管72构成蓄放热装置7;
蓄放热板中空,其露在墙体单元墙面上的一面为黑色金属膜制成的前板76,另一面为塑料板制成的背板77,四边也为塑料板制成,前板76和背板77之间为交错排列的若干折流板75;
4个墙体单元并排紧密排列到原温室北墙的位置;相邻的墙体单元的供液主管71通过丝扣78相互连接,回液主管72通过丝扣78相互连接,相邻的墙体单元之间缝隙由发泡胶填充,缝隙外侧通过密封胶密封。
本实施例所用流体介质为水。
本实施例所用水泵为上海人民水泵厂WQ-10-10-0.75水泵,额定流量为10m3/h,扬程10m。
本实施例所用墙体单元高2.5m,厚0.5m。所述承重结构由砖构成,所述保温结构为聚苯板。
其中,储液罐的主体材料为厚12cm的砌砖墙,外表面紧贴10cm厚聚苯板,内表面涂抹0.3cm厚防渗水泥砂浆。
其中,本实施例的储液罐埋入地下,在利用了土壤的隔热作用的同时,避免侵占温室种植空间。
其中,本实施例所用的各种管道为PVC管,各部分管道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口径。管道外包保温套。
实施例2: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1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使用流程如下:
1)白天,运行水泵,形成“储液罐-蓄放热装置-储液罐”回路:水泵使流体介质从储液罐流经各个墙体单位的蓄放热装置,吸收太阳辐射所提供的热能升温后,流体介质顺管道导出蓄放热装置并流回储液罐,实现流体介质在储液罐、蓄放热装置之间循环流动,持续吸热,直到傍晚关闭水泵;
2)晚上,运行水泵,形成“储液罐-蓄放热装置-储液罐”回路:水泵使流体介质从储液罐依次流经各个墙体单元的蓄放热装置,放出流体介质蕴藏的热能后温度降低,流体介质顺管道导出蓄放热装置并流回储液罐,实现流体介质在储液罐、蓄放热装置之间循环流动,持续放热,直到黎明关闭水泵。
本实例中,装有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日光温室比普通日光温室夜间气温高出3~5℃,集热效率达到了60%以上,加温和节能效果显著。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其特征在于,由储液罐、水泵、N个串联的墙体单元及流体介质构成;N为正整数;
每个墙体单元以保温板制成的保温结构作为内芯,外包承重结构1,并在其面向温室内的一侧嵌入蓄放热装置;
流体介质由从水泵从储液罐内泵出,流经各个墙体单元内的蓄放热装置流回储液罐,形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装置,其由蓄放热板、供液支管、回液支管、供液主管、回液主管构成,及供液主管和回液主管分别通过供液支管和回液支管连接到蓄放热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放热板中空,露在墙体单元墙面上的一面为前板,另一面为背板,前板和背板之间为交错排列的若干折流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墙体单元,并排紧密排列到原温室北墙的位置;相邻的墙体单元的供液主管相互连接,回液主管相互连接,相邻的墙体单元之间缝隙填充后外侧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连接通过丝扣进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为由发泡胶填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为以密封胶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储液罐埋入地下。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支管、回液支管、供液主管、回液主管为PVC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为水。
CN201620271219.XU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4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1219.XU CN205694626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1219.XU CN205694626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4626U true CN205694626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121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94626U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46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0750A (zh) * 2017-11-02 2018-03-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后墙蓄放热一体的日光温室
CN110692404A (zh) * 2019-11-14 2020-01-17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辅助圆拱形温室蓄热的水循环系统装置
CN111183836A (zh) * 2019-02-21 2020-05-22 内蒙古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日光温室水蓄热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0750A (zh) * 2017-11-02 2018-03-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后墙蓄放热一体的日光温室
CN111183836A (zh) * 2019-02-21 2020-05-22 内蒙古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日光温室水蓄热系统
CN110692404A (zh) * 2019-11-14 2020-01-17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辅助圆拱形温室蓄热的水循环系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hamed et al. Energy saving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the heating cost of conventional greenhouses
CN202587972U (zh) 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的相变储热循环装置
CN104719043B (zh) 一种相变蓄热温室育苗装置
CN201383970Y (zh) 一种太阳能蓄热增温日光温室
CN101836564A (zh) 新能源相变储能抗菌智能调控温室大棚
Xu et al. An active solar water wall for passive solar greenhouse heating
CN102907280A (zh) 一种蓄热式太阳能温室
CN104025947A (zh) 一种新型自循环温室大棚
CN201141209Y (zh) 一种生态民居
CN102715040B (zh) 屋架太阳能集热式日光温室
CN104746647A (zh) 主动式与被动式相结合的全年性利用相变储能房
CN203884310U (zh) 一种新型自循环温室大棚
CN102415298A (zh) 日光温室复合墙体构筑体系
CN20540290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CN205694626U (zh) 一种装配型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CN101755638A (zh) 农业温室太阳能集储热系统
CN106234076B (zh) 一种日光温室微热管阵列蓄热墙体
CN201119328Y (zh) 具有v型板的太阳能大棚集储热系统
CN201388419Y (zh) 新能源相变储能抗菌智能调控温室大棚
CN105570973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墙内壁蓄热采暖系统
CN207948342U (zh) 一种日光温室太阳能空气集热-相变蓄热系统及日光温室
CN203675750U (zh) 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的主动蓄放热墙体
CN205389720U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发电增效大棚系统
CN105104021A (zh) 一种用于设施栽培的太阳能增温系统
CN203891495U (zh) 建筑物太阳能采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