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8130U - 流体输送机械 - Google Patents

流体输送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8130U
CN205678130U CN201620548275.3U CN201620548275U CN205678130U CN 205678130 U CN205678130 U CN 205678130U CN 201620548275 U CN201620548275 U CN 201620548275U CN 205678130 U CN205678130 U CN 205678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ealing
axle sleeve
dry gas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82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秀丽
张宏峰
窦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Yulin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Yulin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Yulin Chemic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Coal to Liqui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82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8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8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8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包括:壳体(10);旋转轴(20),旋转轴(20)穿设在壳体(10)内;轴套(30),轴套(30)设置在旋转轴(20)的周向外侧;外压盖(40),外压盖(40)与壳体(10)固定连接;干气密封结构(50),干气密封结构(50)设置在外压盖(40)与轴套(30)之间;机械密封结构(60),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50)的内侧,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壳体(10)与轴套(30)之间;内压盖(70),内压盖(70)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50)和机械密封结构(60)之间以隔离干气密封结构(50)和机械密封结构(6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流体机械的密封泄漏的问题。

Description

流体输送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输送机械。
背景技术
聚丙烯装置高压回收系统丙烯洗涤塔的回流泵,为装置的关键动设备,该泵采用串联式机械密封,内密封的冲洗液为常压油。上述泵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输送机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体机械的密封泄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包括:壳体;旋转轴,旋转轴穿设在壳体内;轴套,轴套设置在旋转轴的周向外侧;外压盖,外压盖与壳体固定连接;干气密封结构,干气密封结构设置在外压盖与轴套之间;机械密封结构,机械密封结构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的内侧,机械密封结构设置在壳体与轴套之间;内压盖,内压盖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和机械密封结构之间以隔离干气密封结构和机械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干气密封结构设置在外压盖与轴套之间的第一容纳空间内,外压盖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一容纳空间和外压盖的外部以向第一容纳空间输入气体形成干气密封。
进一步地,干气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座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弹簧座固定在轴套上,第一弹簧座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静环密封圈,第一静环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静环密封圈设置在轴套的周向外侧,第一静环密封圈与外压盖固定在一起;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弹簧座相抵接并对第一静环密封圈施加压紧外压盖的预紧力。
进一步地,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动环密封圈,第一动环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静环密封圈之间,第一动环密封圈与第一弹簧座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O型圈,第一O型圈设置在轴套和第一动环密封圈之间以实现密封;第二O型圈,第二O型圈设置在外压盖和第一静环密封圈之间以实现密封;第一推片,第一推片设置在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动环密封圈之间。
进一步地,机械密封结构设置在壳体与轴套之间的第二容纳空间内,壳体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第二容纳空间和壳体外部以将气体排出壳体外部。
进一步地,机械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弹簧座,第二弹簧座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二弹簧座固定在轴套上,第二弹簧座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静环密封圈,第二静环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第二静环密封圈设置在轴套的周向外侧,第二静环密封圈与内压盖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弹簧座相抵接并对第二静环密封圈施加压紧壳体的预紧力。
进一步地,机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动环密封圈,第二动环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静环密封圈之间,第二动环密封圈固定在第二弹簧座上。
进一步地,机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O型圈,第三O型圈设置在轴套和第二动环密封圈之间以实现密封;第四O型圈,第四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和第二静环密封圈之间以实现密封;第二推片,第二推片设置在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动环密封圈之间。
进一步地,流体输送机械还包括第五O型圈和第六O型圈,第五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和壳体之间,第六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和外压盖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流体输送机械在提高物料的流体机械能的过程中,处于内层的机械密封结构将物料密封在流体机械内部,处于外层的干气密封结构一方面为机械密封结构提供背压,另一方面干气密封结构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将物料密封在流体输送机械的内部。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流体输送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体输送机械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第二通孔;20、旋转轴;30、轴套;40、外压盖;41、第一通孔;50、干气密封结构;51、第一弹簧座;52、第一静环密封圈;53、第一弹性件;54、第一动环密封圈;55、第一推片;60、机械密封结构;61、第二弹簧座;62、第二静环密封圈;63、第二弹性件;64、第二动环密封圈;65、第二推片;70、内压盖;100、第一容纳空间;200、第二容纳空间;300、第一容纳腔;400、第二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流体输送机械包括:壳体10、旋转轴20、轴套30、外压盖40、干气密封结构50、机械密封结构60和内压盖70。旋转轴20穿设在壳体10内。轴套30设置在旋转轴20的周向外侧。外压盖40与壳体10固定连接。干气密封结构50设置在外压盖40与轴套30之间。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50的内侧,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壳体10与轴套30之间。内压盖70设置在干气密封结构50和机械密封结构60之间以隔离干气密封结构50和机械密封结构6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流体输送机械在提高物料的流体机械能的过程中,处于内层的机械密封结构60将物料密封在流体机械内部,处于外层的干气密封结构50一方面为机械密封结构60提供背压,另一方面干气密封结构50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将物料密封在流体输送机械的内部。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流体输送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干气密封结构50设置在外压盖40与轴套30之间的第一容纳空间100内,外压盖40设置有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连通第一容纳空间100和外压盖40的外部以向第一容纳空间100输入气体形成干气密封。即外界气体通过第一通孔41将气体输送至第一容纳空间100内。上述结构容易加工制作,节省成本。具体地,通入的气体为氮气,物料为丙烯。氮气的压力为0.6Mpa,提高了机械密封结构60(主密封)的背压,防止丙烯汽化,减少了密封面的磨损,极大延长了主密封的使用寿命。一旦机械密封结构60密封失效时,干气密封结构(次密封)短时间内可以起到主密封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泄漏出的丙烯随氮气排入火炬,是一种环保型密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干气密封结构50包括:第一弹簧座51、第一静环密封圈52和第一弹性件53。第一弹簧座51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0内,第一弹簧座51固定在轴套30上,第一弹簧座51具有第一容纳腔300。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弹簧座51与轴套30为同步转动的结构。第一静环密封圈52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00内,第一静环密封圈52设置在轴套30的周向外侧,第一静环密封圈52与外压盖40固定在一起。第一弹性件53设置在第一容纳腔300内,第一弹性件53与第一弹簧座51相抵接并对第一静环密封圈52施加压紧外压盖40的预紧力。上述结构保证了第一容纳空间100与外界的密封。上述结构设置简单,容易实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动环密封圈54。第一动环密封圈54设置在第一弹性件53和第一静环密封圈52之间,第一动环密封圈54与第一弹簧座51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干气密封结构内部的密封效果更加严密。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和第一推片55,第一O型圈设置在轴套30和第一动环密封圈54之间以实现密封。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物料等物质不会沿第一动环密封圈54和轴套30之间的缝隙泄露。第二O型圈设置在外压盖40和第一静环密封圈52之间以实现密封。上述结构保证了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物料等物质不会沿外压盖40和第一静环密封圈52之间的缝隙泄露。第一推片55设置在第一弹性件53与第一动环密封圈54之间。上述结构使得第一静环密封圈52和第一动环密封圈54的受力更加平稳、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壳体10与轴套30之间的第二容纳空间200内,壳体10设置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连通第二容纳空间200和壳体10外部以将气体排出壳体10外部。泄露的气体和物料的混合物沿第二通孔11排向收集处,进行处理。上述结构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机械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弹簧座61、第二静环密封圈62和第二弹性件63。第二弹簧座61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200内,第二弹簧座61固定在轴套30上,第二弹簧座61具有第二容纳腔400。第二静环密封圈62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200内,第二静环密封圈62设置在轴套30的周向外侧,第二静环密封圈62与内压盖70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6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400内,第二弹性件63与第二弹簧座61相抵接并对第二静环密封圈62施加压紧壳体10的预紧力。上述结构保证了机械密封结构60的密封效果,使得第二容纳空间200内的物料不会泄露至干气密封结构50内。上述设置简单、容易实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机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动环密封圈64,第二动环密封圈64设置在第二弹性件63和第二静环密封圈62之间,第二动环密封圈64固定在第二弹簧座61上。上述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机械密封结构60内的密封效果更加严密。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机械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三O型圈、第四O型圈和第二推片65。第三O型圈设置在轴套30和第二动环密封圈64之间以实现密封。上述结构使得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物料等物质不会沿第二动环密封圈64和轴套30之间的缝隙泄露。第四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70和第二静环密封圈62之间以实现密封。上述结构保证了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物料等物质不会沿内压盖70和第二静环密封圈62之间的缝隙泄露。第二推片65设置在第二弹性件63与第二动环密封圈64之间。上述结构使得第二静环密封圈62和第二动环密封圈64的受力更加平稳、均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流体输送机械还包括第五O型圈和第六O型圈,第五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70和壳体10之间,第六O型圈设置在内压盖70和外压盖40之间。上述结构保证了内压盖70、外压盖40和壳体10之间的密封。上述结构加工容易、成本较低。
密封端面材料的合理配对是确保其成功运行的关键,不论密封的型式和结构如何均是如此。对每种应用场合,均存在可提供最长寿命和最低操作费用的最佳材料配对。下表列出了常用密封材料的性能:
常用密封端面材料性能
干气密封结构的第一静环密封圈选用填充石墨SiC材料,该材料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热传导系数大、比重小等优点,是目前性能最好的摩擦副材料之一,通过计算机控制的专用设备把动压槽加工在第一静环密封圈的端面上。干气密封结构的第一动环密封圈选用侵渍锑碳石墨M-106D材料,该材料具有强度高、自润滑性好、耐高温性能好等特点。第一O型圈和第O型圈选用低温性能较好的丁腈橡胶,轴套、压盖、弹簧座和推环均选用1Cr18Ni9Ti,第一弹性件选用1Cr18Ni12Mo2。
平衡型机械密封的静环选用镍基碳化钨YG6,该材料具有韧性好、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动环选用侵渍树脂碳石墨M106K,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和稳定性。其他部件的材质同干气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旋转轴(20),所述旋转轴(20)穿设在所述壳体(10)内;
轴套(30),所述轴套(3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0)的周向外侧;
外压盖(40),所述外压盖(40)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
干气密封结构(50),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设置在所述外压盖(40)与所述轴套(30)之间;
机械密封结构(60),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的内侧,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轴套(30)之间;
内压盖(70),所述内压盖(70)设置在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和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之间以隔离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和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设置在所述外压盖(40)与所述轴套(30)之间的第一容纳空间(100)内,所述外压盖(40)设置有第一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41)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00)和所述外压盖(40)的外部以向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00)输入气体形成干气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密封结构(50)包括:
第一弹簧座(51),所述第一弹簧座(51)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00)内,所述第一弹簧座(51)固定在所述轴套(30)上,所述第一弹簧座(51)具有第一容纳腔(300);
第一静环密封圈(52),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00)内,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设置在所述轴套(30)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与所述外压盖(40)固定在一起;
第一弹性件(53),所述第一弹性件(53)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300)内,所述第一弹性件(53)与所述第一弹簧座(51)相抵接并对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施加压紧所述外压盖(40)的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
第一动环密封圈(54),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54)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53)和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之间,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54)与所述第一弹簧座(51)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密封结构还包括:
第一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在所述轴套(30)和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54)之间以实现密封;
第二O型圈,所述第二O型圈设置在所述外压盖(40)和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2)之间以实现密封;
第一推片(55),所述第一推片(55)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53)与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5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轴套(30)之间的第二容纳空间(200)内,所述壳体(10)设置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连通所述第二容纳空间(200)和所述壳体(10)外部以将气体排出所述壳体(10)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包括:
第二弹簧座(61),所述第二弹簧座(61)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200)内,所述第二弹簧座(61)固定在所述轴套(30)上,所述第二弹簧座(61)具有第二容纳腔(400);
第二静环密封圈(62),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200)内,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设置在所述轴套(30)的周向外侧,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与所述内压盖(70)固定连接;
第二弹性件(63),所述第二弹性件(63)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400)内,所述第二弹性件(63)与所述第二弹簧座(61)相抵接并对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施加压紧所述壳体(10)的预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还包括:
第二动环密封圈(64),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64)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件(63)和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之间,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64)固定在所述第二弹簧座(6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结构(60)还包括:
第三O型圈,所述第三O型圈设置在所述轴套(30)和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64)之间以实现密封;
第四O型圈,所述第四O型圈设置在所述内压盖(70)和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62)之间以实现密封;
第二推片(65),所述第二推片(65)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件(63)与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6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输送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送机械还包括第五O型圈和第六O型圈,所述第五O型圈设置在所述内压盖(70)和所述壳体(10)之间,所述第六O型圈设置在所述内压盖(70)和所述外压盖(40)之间。
CN201620548275.3U 2016-06-07 2016-06-07 流体输送机械 Active CN205678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275.3U CN205678130U (zh) 2016-06-07 2016-06-07 流体输送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8275.3U CN205678130U (zh) 2016-06-07 2016-06-07 流体输送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8130U true CN205678130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8275.3U Active CN205678130U (zh) 2016-06-07 2016-06-07 流体输送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81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930A (zh) * 2020-04-22 2020-09-0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耐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930A (zh) * 2020-04-22 2020-09-0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耐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装置
CN111636930B (zh) * 2020-04-22 2021-11-3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耐高温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2863B (zh) 一种液氧泵用组合式密封装置
US20220099191A1 (en) Sliding components
CN102268962A (zh) 一种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油密封螺杆钻具传动轴总成
CN205678130U (zh) 流体输送机械
US7389832B2 (en) Hydrostatic mechanical seal with local pressurization of seal interface
CN105508620B (zh) 一种利用气体压差作用实现浮动的自同心密封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06439036A (zh) 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结构
CN103939607A (zh) 一种集成式轴端密封装置
CN109681637A (zh) 一种用于螺杆式真空干泵的双端面干气密封
CN208587492U (zh) 一种耐强腐蚀双端面釜用机械密封装置
CN201969562U (zh) 机械密封式聚四氟乙烯搅拌器套管
CN211693526U (zh) 一种转动机械的轴封装置
CN205639619U (zh) 一种液氧泵用组合式密封装置
CN105422861B (zh) 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结构
CN105229302A (zh) 制冷剂压缩机轴杆密封件
CN210050296U (zh) 一种干磨式组合密封装置
CN107701728A (zh) 压力平衡式填料环
CN206246682U (zh) 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结构
RU68084U1 (ru) 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уплотнение плунжерного насоса
CN209724769U (zh) 核电厂给水泵轴封装置
CN206708204U (zh) 一种新型复合轴套
CN219221259U (zh) 一种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207297886U (zh) 燃气发电机用机械密封装置
CN207005296U (zh) 一种新型双吸泵机械密封结构
CN103470772A (zh) 高速高压机械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