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9864U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69864U CN205669864U CN201620523942.2U CN201620523942U CN205669864U CN 205669864 U CN205669864 U CN 205669864U CN 201620523942 U CN201620523942 U CN 201620523942U CN 205669864 U CN205669864 U CN 205669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lower fan
- air outlet
- supply air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风系统,通过在出风口前上中风机出风交汇处设计一导风机构,使得中间风机出风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并与上风机出风汇集,一同进入上离心风机出风口扩压段,并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由竖直向上转变为平面向前吹出,使得空调出风在出风口处为水平方向,后续再利用出风口导风板按需求实现斜向上出风、水平出风或斜向下出风;从而解决在原有风道上中风机在出风口时的风向不一而导致出风口风向偏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室内机和空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风量以提高换热效果,目前已经设计出了新型的空调,其具有多个风机经由同一个出风口进行出风。但是经过实践发现,采用现有结构中多个风机的送风系统配合方式,其出风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
以常见的立式空调柜机为例,如图1所示,其由三个离心风机纵向排列组合而成,横向从后侧吸风,因其中的上风机1和中风机2风向均要纵向往上输送到头部上风口,为了保证中风机2有单独的出风空间,上风机1和中风机2这两者的出风道是错开设计的:上风机1可以直接出风,中风机2向上出风需要避开上风机1风道结构,因此斜上方向开了风口,使得中风机2出风方向与上风机1结构纵向方向错开。
上中风机的风路示意可以参照图3所示,在出风口汇集后总风向斜向上吹出,从而导致空调上出风口出风整体偏上。这样一来,在空调制热运行时,将会导致热风无法向下送,导致制热房间下层温度低,温度层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风系统,通过设置导风机构,使得第二风机的出风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并与第一风机的出风汇集,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实现了调整第二风机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空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系统,包括向同一壳体出风口送风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所述第一风机到所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风机到所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
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能够将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方向调整为背向所述壳体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导风机构具有用于调整风向的内弧面。
优选的,所述内弧面上的各点均位于同一球面。
优选的,所述内弧面的弧度不大于30°。
优选的,所述导风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的风道出口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导风机构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出风口扩压段。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为上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为安装位置低于所述上风机的中风机,所述壳体出风口为高于所述上风机的上出风口。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位置低于所述中风机的下风机,所述下风机能够向低于其的下出风口送风。
一种室内机,包括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为上述的送风系统。
一种空调,包括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为上述的送风系统。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系统,通过设置导风机构,使得第二风机的出风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并与第一风机的出风汇集,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实现了调整第二风机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室内机和空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空调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及导风机构出风示意图;
图3为图1内的上中风机的风路示意图;
图4为图2内的上中风机的风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1为上风机,2为中风机,3为下风机,4为导风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公开了一种送风系统,通过设置导风机构,使得第二风机的出风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并与第一风机的出风汇集,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实现了调整第二风机出风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系统,包括向同一壳体出风口送风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第一风机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小于第二风机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
其核心改进点在于,送风系统除了上述设置在壳体内的两个风机及其相应风道外,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导风机构4,该导风机构4能够将第二风机的出风方向调整为背向壳体出风口。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讲的背向,是指区别于现有技术中朝向壳体出风口的反向,如以出风口在壳体的一侧为前,朝向壳体出风口即为向前,背向壳体出风口则为向后。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第一风机为上风机1,第二风机为中风机2,两者均向设备壳体的上出风口送风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形式同理。现有结构的风路如图1所示,为了避开上风机1风道,中风机2出风方向为直接朝着出风口倾斜往上,即朝前(在此以壳体开设出风口的一侧为前,即图中右侧,另一侧为后,即图中左侧,下同)。而在本方案中,其风路如图2所示,导风机构4能够将中风机2的出风方向调整为背向壳体上出风口,即朝后;又直接出风的上风机1出风位置是在壳体内后方的;因此如图4所示,中风机2出风在导风机构4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朝后)后,就会与上风机1出风汇集,并在壳体内附壁效应的影响下由竖直向上转变为平面向前吹出;后续再利用出风口导风板按需求实现斜向上出风、水平出风或斜向下出风,从而解决原有风道上中风机分别送风在出风口时的风向不一而导致出风口风向偏上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导风机构4具有用于调整风向的内弧面,其形状形成一定弧度向内,起到调整第二风机出风方向的作用;与其他曲面导向结构相比,弧面能够使得第二风机出风缓慢并入第一风机出风,以避免风向调整过于急促加大风阻且容易与壳体风口出风形成干涉。
在本发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导风机构4内弧面上的各点均位于同一球面,对风向过渡效果良好,且便于加工得到。导风机构4可以整体为球形圆弧结构,如图5-图7所示;除了上述开放式结构之外,导风机构4还可以采用相对封闭的弯管方式。考虑到设备壳体内复杂的装配环境,作为优选,导风机构4的边缘设置有缺口,形成让位结构,以避免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
导风机构4设计具有向空调内(即后)侧方向一定弧度,该弧度设计不宜过大,作为优选,导风机构4的内弧面其对应的弧度建议不大于30°,以使得第二风机出风以适宜的速度(缓慢)和方向并入第一风机出风,以避免风向调整过于急促加大风阻且容易与上风口出风形成干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导风机构4设置在在第一风机的风道出口位置处,以实现对第二风机出风方向的更好调整,并使其与第一风机出风汇集后的出风方向更接近理想方向。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导风机构4的出口连通于离心风机的蜗壳出风口扩压段。如此一来,第二风机出风到达第一风机蜗壳出风口扩压段缺口位置时,受第一风机出风作用,被吸入第一风机出风口扩压段,并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改变气体流动方向;同时因为第一风机蜗壳出风口扩压段缺口的设计,使得第二风机出风空间增大,进而提升第二风机风量。
导风机构4的出口与离心风机的蜗壳出风口扩压段的连通可以采用管道连接的方式。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导风机构4为设置在在第一风机的风道出口位置处的弧形件,第一风机的蜗壳出风口扩压段开设有缺口,即导风机构4的出口通过上述缺口导向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扩压段。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连通方式,避免了实体连接管道,结构简单,对于设备壳体内部空间占用小,没有增加过多风阻,易于加工实现,能够在现有产品上直接改造。
如图2所示,在本方案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风机为上风机1,第二风机为安装位置低与上风机1的中风机2,壳体出风口为高与上风机1的上出风口。具体的,上风机1和中风机2均为离心风机。如图4所示,导风机构4的最佳安装位置在上离心风道出风口位置处,利用同向流体流动时相吸的作用,从而起到上风机1出风辅助中风机2出风向内导流的效果,并与上风机1出风汇集后一同进入上离心风机出风口扩压段,并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由竖直向上转变为平面向前吹出,后续再利用出风口导风板按需求实现斜向上出风、水平出风或斜向下出风。作为优选,导风机构4固定于上出风口支撑座上,具体可以通过螺钉、螺钉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系统,还包括安装位置低于中风机2的下风机3,下风机3能够向低于其的下出风口送风。通过增加下风机3丰富了出风方式,换热效果更好。当然,风机的设置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此,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可以为同一下出风口送风,或者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其左侧或者右侧的同一出风口送风,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送风系统,其核心改进点在于,送风系统为上述的送风系统,如图2和图4所示的立式柜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送风系统,其核心改进点在于,送风系统为上述的送风系统;包括一体式,和分体式,例如上述室内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风口导风结构,通过在出风口前上中风机出风交汇处设计一导风机构,使得中间风机出风在导风机构的作用下过渡性的调整方向并与上风机出风汇集,一同进入上离心风机出风口扩压段,并在附壁效应的影响下由竖直向上转变为平面向前吹出,使得空调出风在出风口处为水平方向,后续再利用出风口导风板按需求实现斜向上出风、水平出风或斜向下出风;从而解决在原有风道上中风机在出风口时的风向不一而导致出风口风向偏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送风系统的室内机和空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送风系统,包括向同一壳体出风口送风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所述第一风机到所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风机到所述壳体出风口的距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导风机构(4),所述导风机构(4)能够将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方向调整为背向所述壳体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4)具有用于调整风向的内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面上的各点均位于同一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面的弧度不大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的风道出口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导风机构(4)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出风口扩压段。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上风机(1),所述第二风机为安装位置低于所述上风机(1)的中风机(2),所述壳体出风口为高于所述上风机(1)的上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位置低于所述中风机(2)的下风机(3),所述下风机(3)能够向低于其的下出风口送风。
9.一种室内机,包括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
10.一种空调,包括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23942.2U CN205669864U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23942.2U CN205669864U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69864U true CN205669864U (zh) | 2016-11-02 |
Family
ID=5719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2394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9864U (zh) | 2016-06-01 | 2016-06-01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698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1222A (zh) * | 2016-06-01 | 2016-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
2016
- 2016-06-01 CN CN201620523942.2U patent/CN2056698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1222A (zh) * | 2016-06-01 | 2016-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WO2017206643A1 (zh) * | 2016-06-01 | 2017-1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33503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3307720B (zh) |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 |
CN106287987B (zh)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105333501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送风方法 | |
CN105698263A (zh) | 一种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5890099B (zh)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
CN106016462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5333504A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9442638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916993A (zh) | 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7559954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安装位置的选择方法 | |
CN20513766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0810830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4125413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5669864U (zh)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
CN106091222A (zh)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
WO2021088364A1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6234913U (zh) | 贯流空调器 | |
CN205669863U (zh) |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 |
CN209459076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8475458U (zh) | 空调壁挂机 | |
CN20513766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40508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431586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8397823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