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7548U -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7548U
CN205667548U CN201620273628.3U CN201620273628U CN205667548U CN 205667548 U CN205667548 U CN 205667548U CN 201620273628 U CN201620273628 U CN 201620273628U CN 205667548 U CN205667548 U CN 205667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cceleration
elbow joint
ang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36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胡保华
穆景颂
查海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2736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7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7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7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通过测量人体肘关节以不同角速度伸展过程中肘关节角加速度或者前臂任意一点线加速度变化数据,以及上述加速度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值,测量的角度、速度、加速度信号处理后可实时显示并存储;依据不同角速度下上肢肘关节角加速度或者前臂任意一点线速度突变对应的肘关节角度以及肘关节角加速度或者前臂任意一点线加速度变化数据评估上肢痉挛程度,能客观、定量的检测和评定痉挛,解决当前痉挛检测主观性较大的难题,且设计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背景技术: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逾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对痉挛的治疗离不开对痉挛的评定,痉挛检测方法有主观评定方法和客观评定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观评定量表是改良Ashworth量表,该量表在临床上易于实现,但量表本身属于定性描述,评测主观性强,不能满足客观精确的定量评定要求。而大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肌电仪等设备虽然可以满足客观定量评定要求,但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因素的限制一直无法得到临床推广。
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描述:
表1改良Ashworth量表
表明肌张力变化情况与痉挛等级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表明加速度突然变化所对用的角度,习惯上称之为牵张反射阈值角度的关节角度也与痉挛等级有直接关系。肌张力的突然增高会导致运动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以及线加速度的突然变化,因此通过检测运动过程中运动参数包括加速度速度以及角度的变化便可评估出痉挛等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通过实时监测依据上肢肘关节角加速度或者前臂任意一点线速度突变对应的肘关节角度以及肘关节角加速度或者前臂任意一点线加速度变化数据评估上肢痉挛程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方法,实时获得上肢肘关节做伸展运动过程中肘关节角度、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变化数值;设m为人体上肢前臂与手的质量,J代表人体上肢前臂转动惯量,w为肘关节角速度,θ表示肘关节实时运动角度,ε表示肘关节角加速度,θall表示一个伸展周期的肘关节关节活动度;
①被测者根据要求实现肘关节从屈曲可达最大角度至伸展可达最大角度的伸展运动;
②被测者根据要求在肢体相应位置放置相应传感器,确保可以获取检测过程中肘关节角度、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数据;
③当肘关节根据要求做伸展运动时,肘关节受肘关节阻力矩以及动力矩综合作用,根据角加速度与扭矩的关系,可得肘关节角加速度为:
ε=M/J; (1)
式中M表示肘关节所受综合力矩;
伸展运动前期,肘关节做匀速运动,M=M,ε=0; (2)
此时肘关节阻力矩可看作线性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其中k表示为系统弹性系数,b表示为系统阻尼系数,
M为变量,确保M=M,且在伸展过程中不会突变。
④当肘关节被动运动到一定角度θs时,如果痉挛发生,肘关节阻力突然瞬时增大,设此时阻力矩为M+△M,此时,肘关节角加速度值为:
ε=(M–(M+△M))/J (4)
⑤由公式(1)(2)(3)(4)加速度变化值△ε=-△M/J (5);
其中,J为定值,△M为肘关节扭矩突变值。
⑥MAS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为常用痉挛评定量表,根据被测者肘关节阻力变化情况(△M)以及阻力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θs评定痉挛,该方法能通过角加速度ε数据以及肘关节阻力突变时角度数据θsall将MAS量表量化,从而定量评定出人体痉挛程度。
利用肘关节伸展运动过程前臂任意一点线加速度突变对应的肘关节角度以及线加速度变化数据定量评价痉挛;根据线加速度与角加速度关系:
a=Lε; (6)
其中a表示线加速度,ε表示角加速度,L表示线加速度传感器距离肘关节长度;
根据(1)(2)(3)(4)(5)(6)可得:
△a=-(L/J)*(△M); (7)
其中,L、J为定值;根据被测者肘关节阻力变化(△M)以及变化对应的角度θs评定痉挛,该方法能通过线加速度数据以及肘关节阻力突变时角度数据θsall将MAS量表量化,从而定量评定出人体痉挛程度。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包括:
前部活动支架和后部支撑支架,所述前部活动支架和后部支撑支架的相向端交错叠合并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前部活动支架固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角度采集模块,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加速度采集模块;所述角度采集模块、加速度采集模块与主机处理模块通讯,主机处理模块与智能仪表通讯。
所述主机处理模块主要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信号发送模块。
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前套筒,所述滑块能通过锁定螺栓锁定在前部活动支架上。
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上设有刻度,刻度的起始点朝向连接轴所在处。
在所述后部支撑支架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圆筒形的护具,所述滑块能通过螺栓锁定在后部支撑支架上。
所述角度采集模块包括角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的A/D转换模块以及与A/D转换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一种前述所述评测方法的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惯性传感器模块和第二惯性传感器模块,两个所述传感器模块分别穿戴于上肢前臂与上臂上,检测过程中通过两惯性传感器输出数据,根据空间相对关系以及线加速度与角加速度关系处理得到肘 关节角度、角加速度以及运动角速度;
所述第一惯性传感器模块、第二惯性传感器模块各自包括与惯性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肢体痉挛评测装置还包括智能仪表,所述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设m为人体上肢前臂与手的质量,J代表人体上肢前臂转动惯量,w为肘关节角速度,θ表示肘关节实时角度,ε表示肘关节角加速度,θall表示一个伸展周期的肘关节关节活动度;
①被测者根据要求实现肘关节从屈曲可达最大角度至伸展可达最大角度的伸展运动;
②被测者根据要求在肢体前臂与上臂相应位置放置惯性传感器,确保惯性传感器输出加速度方向以及角速度方向沿着肘关节运动切线方向;
③当肘关节根据要求做伸展运动时,肘关节受肘关节阻力矩以及动力矩综合作用,根据角加速度与扭矩的关系,可得肘关节角加速度为:
ε=M/J; (8)
式中M表示肘关节所受综合力矩;
伸展运动前期,肘关节做匀速运动,M动=M阻,ε=0; (9)
此时肘关节阻力矩可看作线性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其中k表示为系统弹性系数,b表示为系统阻尼系数,
M为变量,确保M=M,且在伸展过程中不会突变。
检测过程中,根据惯性传感器沿肘关节运动切线方向输出角速度数据,通过角速度与时间积分求出前臂在检测过程中转动角度△β,上臂在检测过程中转动角度△α,可以求得伸展过程肘关节实时转动角度为:
θ = Δ a + Δ β = ∫ 0 t w 1 ( t ) d t + ∫ 0 t w 2 ( t ) d t ; - - - ( 11 )
式中,w1(t)表示在检测过程中上臂惯性传感器输出角速度变化值,w2(t)表示在检测过程中前臂惯性传感器输出角速度变化值,t表示转动时间w1(t)+w2(t)可等效为肘关节伸展角速度。
④当肘关节被动运动到一定角度θs时,如果痉挛发生,肘关节阻力突然瞬时增大,设此时阻力矩为M+△M,此时,处理可得前臂惯性传感器输出为:
a=(L/J)*(M–(M+△M)); (12)
式中L表示前臂惯性传感器距离肘关节距离。
⑤由公式(9)处理可得加速度变化值△a=(-L/J)*△M (13);
其中,L、J为定值,△M为肘关节扭矩突变值。
⑥MAS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为常用痉挛评定量表,根据被测者肘关节阻力变化情况(△M)以及阻力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θs评定痉挛,该方法能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数据,通过加速度a数据以及肘关节阻力突变时角度数据θs/θall将MAS量表量化,从而定量评定出人体痉挛程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肢体痉挛评测方法,通过检测肢体运动过程中运动参数变化:加速度变化以及加速度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便可判断痉挛程度。这种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操作,便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装置细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信号采集系统总框图;图4是一个屈伸周期内肘关节角度变化以及前臂线加速度变化情况。
图中标号:1加速度采集模块,2前部活动支架,3后部支撑支架,4外壳,5护具,7防护海绵,8角度采集模块,10连接轴,11刻度,12前套筒,22锁定螺栓,32螺栓。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包括:
呈扁平杆状结构的前部活动支架2和后部支撑支架3,该前部活动支架2和后部支撑支架3的相向端交错叠合并通过连接轴10铰接,连接轴10的一端与前部活动支架2固联,中部从后部支撑支架3的通孔中穿过,连接轴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角度采集模块8,在前部活动支架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加速度采集模块1;其中,角度采集模块8、加速度采集模块1与主机处理模块通讯,主机处理模块与智能仪表通讯。
主机处理模块主要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信号发送模块。
具体设置中,在前部活动支架2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前套筒12,滑块能通过锁定螺栓22锁定在前部活动支架2上,套筒12内壁设有缓冲垫,在前臂伸入套筒12内部时起保护作用,前部活动支架2上设有刻度,刻度的起始点朝向连接轴10所在处,适应不同臂长的被测试者。
同样,在后部支撑支架3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圆筒形的护具5,滑块能通过螺栓32锁定在后部支撑支架3上,护具内壁也设有缓冲垫,在上臂伸入护具5内部时起保护作用。
实际应用中,角度采集模块8包括角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的A/D转换模块以及与A/D转换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同样,加速度采集模块1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上肢进行痉挛检测的工作过程:护具5可直接套在被测试者的上臂上,其外侧有魔术贴;连接轴10处设有防护海绵7,该防护海绵处于肘关节的侧面,连接轴10的外端固联角度采集模块8,模块外面设有保护外壳4。
检测前初始化加速度采集模块1、角度采集模块8。检测时先将装置穿戴在被测者上肢,防护海绵7以及缓冲垫可防止肢体擦伤,保持测量过程舒适感;测试时需要确保角度采集模块8的角度传感器与肘关节基本同轴,加速度采集模块1位于前臂任意一点均可,需确保加速度传感器所测线加速度为肘关节伸展过程中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点的前臂切向线加速度;检测时,被测者上肢保持舒适状态,固定肘关节,牵引前臂,使上肢肘关节借助外力做被动伸展运动。检测前期,肘关节阻力扭矩以及动力扭矩会随着关节角度变化,但不会突变,确保此时肘关节做匀速运动。根据痉挛定义,肘关节运动至一定关节角度时,肘关节扭矩会突然增大,此时动力矩不会跟随肘关节阻力矩突变,因此此时肘关节角加速度会随着肘关节阻力矩突变而产生变化。
检测过程中,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调理电路处理,再进行模数转换后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经智能仪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后,由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上肢 运动过程中肘关节角度变化情况、肘关节角速度情况,以及前臂加速度模块处加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数据存储。
测量结束后,智能仪表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根据加速度变化值及其对应的肘关节角度数据以及加速度变化数据评估上肢肘关节痉挛程度,并经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检测方法及原理如下所述:设m为人体上肢前臂与手的质量,J代表人体上肢前臂转动惯量,w为肘关节角速度,θ表示肘关节实时角度,ε表示肘关节角加速度,θall表示一个伸展周期的肘关节关节活动度;
①被测者根据要求实现肘关节从屈曲可达最大角度至伸展可达最大角度的伸展运动;
②被测者根据要求在肢体相应位置放置相应传感器,确保可以获取检测过程中前臂线加速度、肘关节角速度以及角度数据;根据线加速度与角加速度关系:
a=Lε; (1)
其中a为加速度采集模块1输出,其大小可表示线前臂线加速度大小,ε表示肘关节角加速度,L表示线加速度传感器距离肘关节长度;
③当肘关节根据要求做伸展运动时,肘关节受肘关节阻力矩以及动力矩综合作用,根据角加速度与扭矩的关系,可得肘关节角加速度为:
ε=M/J; (2)
式中M表示肘关节所受综合力矩;
伸展运动前期,肘关节做匀速运动,M=M,ε=0; (3
此时肘关节阻力矩可看作线性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其中k表示为系统弹性系数,b表示为系统阻尼系数,
M为变量,确保M=M,且在伸展过程中不会突变。
④当肘关节被动运动到一定角度θs时,如果痉挛发生,肘关节阻力突然瞬时增大,设此时阻力矩为M+△M,此时,肘关节角加速度值为:
ε=(M–(M+△M))/J (5)
⑤由公式(1)(2)(3)(4)(5)可得加速度变化值△a=(-L/J)*(△M) (6);
其中,J为定值,△M为肘关节扭矩突变值。
⑥MAS量表为常用痉挛评定量表,根据被测者肘关节阻力变化情况(△M)以及阻力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θs评定痉挛,该实施例能通过加速度采集模块输出的加速度数据a以及角度采集模块输出的肘关节阻力突变时角度数据θsall将MAS量表量化,从而定量评定出人体痉挛程度。
图4所示为一个屈伸周期内肘关节角度变化以及线加速度变化情况.其中,箭头t1、t2所指区域即是由于肘关节阻力突变所导致的加速度变化,t4与t5所指区域为伸展末端以及屈曲起始段端由于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突变所造成的加速度变化.t1表示加速度突变开始时间,t2表示加速度突变结束时间.考虑到线加速度与角加速度成正比关系,为了后续计算方便,我们直接取t1-t2区间线加速度变化平均值为变量分析其与改良Ashworth量表的相关性.
1)加速度信息提取
如图4所示,实验过程惯性传感器会受到重力影响,因此加速度突变变化区域包含重力影响造成的加速度数据.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肘关节运动到牵张反射阈值角度时会突然卡住,此时肘关节运动范围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因此我们取t1、t2两点所示的加速度值通过两点式求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基准,根据下式求出t1至t2期间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a = 1 t 2 - t 1 ∫ t 1 t 2 { f ( t 1 , t 2 ) - g ( t 1 , t 2 ) ] d t - - - ( 12 )
其中,f(t1,t2)表示加速度突变时间内加速度变化情况,g(t1,t2)为上述一元一次方程.
2)角度θs提取
取加速度突变最大值所对应的角度值θs,即图中t3所示加速度最大变化率对应的角度.θ表示检测过程中上肢肘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取θs/θ以及加速度变化平均值来定量评定痉挛.
③统计分析
从图1可以看到,上肢痉挛病人在肘关节被动伸展期间,一个牵张反射阈值点出现,具体反映为加速度突然变化,同时角度变化幅度也变小.表1为6位患者第一次测试的数据记录.由表1内容可知,随着痉挛等级的增高,θs角度出现的角度值与肘关节关节活度比例变小,同时,加速度平均变化值增大.
表1被试者年龄、性别、MAS(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ROM(range of monitor,关节活动度)、牵张反射阈值角度、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表1为6位患者利用本装置以及改良Ashworth量表分别测试的结果,设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利用SPSS 21软件分析可得:θp/θ与MAS评分相关系数为-0.941(P<0.01),加速度变化平均值a与MAS评分相关系数为0.883(P<0.05).说明本说明提出的方法与改良Ashworth量表高度一致,可作为一种客观的临床痉挛评测方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总体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无需加速度采集模块1,通过角度采集模块8所测得角度值得到评测痉挛程度所需的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值,只不过对角度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对上肢痉挛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工作过程,综合图1-4,检测前初始化角度采集模块8。检测时先将装置穿戴在被测者上肢,防护海绵7以及缓冲垫可防止肢体擦伤,保持测量过程舒适感;测试时需要确保角度采集模块8的角度传感器与肘关节基本同轴;检测时,被测者上肢保持舒适状态,固定肘关节,牵引前臂,上肢肘关节借助外力做被动伸展运动。检测前期,肘关节阻力扭矩以及动力扭矩会随着关节角度变化,但不会突变,确保此时肘关节做匀速运动。根据痉挛定义,肘关节运动至一定关节角度时,肘关节扭矩会突然增大,此时动力矩不会跟随肘关节阻力矩突变,因此此时肘关节角加速度会随着肘关节阻力矩突变而产生变化。
检测过程中,角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调理电路处理,再进行模数转换后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经智能仪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后,由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上肢运动过程中肘关节角度变化情况、肘关节角速度情况,以及肘关节角加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数据存储并显示。
测量结束后,智能仪表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根据加速度变化值及其对应的肘关节角度数据以及加速度变化数据评估上肢肘关节痉挛程度,并经显示模块显示出来。
设m为人体上肢前臂与手的质量,J代表人体上肢前臂转动惯量,w为肘关节角速度,θ表示肘关节实时角度,ε表示肘关节角加速度,θall表示一个伸展周期的肘关节关节活动度;
①被测者根据要求实现肘关节从屈曲可达最大角度至伸展可达最大角度的伸展运动;
②被测者根据要求在肢体相应位置放置相应传感器,确保可以获取检测过程中肘关节 角度、角速度以及角加速度数据;
③当肘关节根据要求做伸展运动时,肘关节受肘关节阻力矩以及动力矩综合作用,根据角加速度与扭矩的关系,可得肘关节角加速度为:
ε=M/J; (1)
式中M表示肘关节所受综合力矩;
根据角加速度与角度关系,可由角度传感器输出θ得到角加速度:
&epsiv; = &theta; &CenterDot;&CenterDot; ; - - - ( 2 )
伸展运动前期,肘关节做匀速运动,M=M,ε=0; (3)
此时肘关节阻力矩可看作线性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其中k表示为系统弹性系数,b表示为系统阻尼系数,
M动为变量,确保M=M,且在伸展过程中不会突变。
④当肘关节被动运动到一定角度θs时,如果痉挛发生,肘关节阻力突然瞬时增大,设此时阻力矩为M+△M,此时,肘关节角加速度值为:
ε=(M–(M+△M))/J (5)
⑤由公式(1)(2)(3)(4)加速度变化值△ε=-△M/J (6);
其中,J为定值,△M为肘关节扭矩突变值。
⑥MAS量表为常用痉挛评定量表,根据被测者肘关节阻力变化情况(△M)以及阻力变化对应的关节角度θs评定痉挛,该方法能通过角度采集模块数输出的角度数据求得的角加速度ε数据以及肘关节阻力突变时角度数据θsall将MAS量表量化,从而定量评定出人体痉挛程度。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不仅适用于肘关节的痉挛检测和评定,同样适用于其它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部活动支架(2)和后部支撑支架(3),所述前部活动支架(2)和后部支撑支架(3)的相向端交错叠合并通过连接轴(10)铰接,所述连接轴(10)的一端与前部活动支架(2)固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角度采集模块(8),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加速度采集模块(1);所述角度采集模块(8)、加速度采集模块(1)与主机处理模块通讯,主机处理模块与智能仪表通讯;
所述主机处理模块主要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信号发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2)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前套筒(12),所述滑块能通过锁定螺栓(22)锁定在前部活动支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活动支架(2)上设有刻度,刻度的起始点朝向连接轴(10)所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部支撑支架(3)上设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圆筒形的护具(5),所述滑块能通过螺栓(32)锁定在后部支撑支架(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采集模块(8)包括角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的A/D转换模块以及与A/D转换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采集模块(1)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模块,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与加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调理电路、与调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以及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的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智能仪表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讯,信号接收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CN201620273628.3U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Active CN205667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3628.3U CN205667548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3628.3U CN205667548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7548U true CN205667548U (zh) 2016-11-02

Family

ID=5719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3628.3U Active CN205667548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75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68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踝关节角度和角加速度的痉挛评估装置
CN114141369A (zh) * 2021-10-20 2022-03-0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痉挛程度计算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68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踝关节角度和角加速度的痉挛评估装置
CN109730685B (zh) * 2019-03-04 2024-02-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踝关节角度和角加速度的痉挛评估装置
CN114141369A (zh) * 2021-10-20 2022-03-0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痉挛程度计算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6039A (zh)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Lustig et al. The KneeKG syste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arbonaro et al. Exploiting wearable goniometer technology for motion sensing gloves
Johnson Outcome measures of spasticity
CN106539587A (zh) 一种基于多运动传感器的跌倒风险评估以及监测系统及评估方法
Schwartz et al. The influence of velocity overshoot movement artifact on isokinetic knee extension tests
CN109498025A (zh) 基于相空间重构、欧氏距离和神经网络的膝骨性关节炎诊断系统
CN106344026A (zh) 基于imu的便捷式人体关节参数估计方法
Passmore et 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maging to subject-specific modelling of the human musculoskeletal system
CN205667548U (zh) 一种肢体痉挛评测装置
Hu et al. Spasticity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HHT marginal spectrum entropy of sEMG using a portable system: A preliminary study
CN107802268B (zh) 一种人体肘关节前屈后伸及前臂旋内旋外瞬时螺转轴测量方法
Li et al. Feasibility of using a portable MyotonPRO device to quantify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skeletal muscle
Chamorro et al. Reliability of shoulder rotators isometric strength test using a novel pulley electromechanical dynamometer. Influence of the assessment position
Liu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measuring respiration movement using a wearable strain sensor in healthy subjects
Myers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rectus femoris morphology across different knee flexion positions
CN202477697U (zh) 下肢关节活动度测试仪
CN106913342A (zh)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压力传感器的步态测试系统和方法
Błażkiewicz et al.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for joint angle trajectory between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gait
Azizpour et al.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estimate upper limbs inertial parameters during handcycling
Massaroni et al. Respiratory monitoring during cycling exercis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 smart t-shirt embedding fiber optic sensors
Chen et al. Direct measurement of elbow joint angle using galvanic couple system
CN112580587A (zh) 基于振动噪声信号的骨关节受损信息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CN113367688A (zh) 基于人体静电步态和tof摄像机的偏瘫评级方法及系统
Arosha Senanayake et al. Assessing post-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mbulation using wireless wearable integrated 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