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3302U - 一种篱笆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篱笆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63302U CN205663302U CN201620544355.1U CN201620544355U CN205663302U CN 205663302 U CN205663302 U CN 205663302U CN 201620544355 U CN201620544355 U CN 201620544355U CN 205663302 U CN205663302 U CN 205663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nce poles
- fence
- hedge
- column
- p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24033 Sali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篱笆墙,其包括篱笆本体、设置在篱笆本体上的横梁以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篱笆墙的立柱,所述篱笆本体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篱笆杆和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第一篱笆杆上的第二篱笆杆;所述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在交叉部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顶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上横梁、设置在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底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适合多种环境、安装拆卸方便且牢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篱笆墙。
背景技术
篱笆是一种常见的护院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加之他们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人们在室内和院落装修时纷纷将篱笆作为家装的一部分。
现有的篱笆墙大都通过篱笆杆底部设置的尖端直接插入土中,这对于室内装修来说,其固定有许多不便。另外,现有的篱笆墙上只能使用仿真花装饰,装饰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适合多种环境、安装拆卸方便且牢固的篱笆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篱笆墙,其包括篱笆本体、设置在篱笆本体上的横梁以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篱笆墙的立柱,所述篱笆本体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篱笆杆和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第一篱笆杆上的第二篱笆杆;所述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在交叉部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顶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上横梁、设置在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底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对应设置在横梁前后两侧的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径向的通孔以及穿置在通孔内的拉铆螺栓,所述后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拉铆螺栓配合的拉铆螺母,所述拉铆螺母与拉铆螺栓相互配合而将横梁固定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拉铆螺栓穿过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顶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上横梁,将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上端夹紧固定;所述拉铆螺栓穿过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底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下横梁,将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下端夹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左右两侧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封头槽板。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槽板为C型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分别与C型架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篱笆杆与第二篱笆杆斜向设置,围合形成四边形结构,不但美观而且稳固耐用。第一篱笆杆和第二篱笆杆的四周通过支撑架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体的强度。支撑架上设置对称设置的立柱,不但可以插入土中固定,同时也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固定,方便室内装潢设计。立柱通过拉铆螺栓和拉铆螺母将篱笆本体与立柱固定,方便拆卸且美观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1第一篱笆杆、2第二篱笆杆、3上横梁、4下横梁、5前立柱、6后立柱、7通孔、8拉铆螺栓、9拉铆螺母、10封头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所示,一种篱笆墙,其包括篱笆本体、设置在篱笆本体上的横梁以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篱笆墙的立柱,所述篱笆本体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篱笆杆1和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上的第二篱笆杆2;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在交叉部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顶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上横梁3、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底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下横梁4;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4相互平行。
所述立柱包括对应设置在横梁前后两侧的前立柱5和后立柱6,所述前立柱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径向的通孔7以及穿置在通孔7内的拉铆螺栓8,所述后立柱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拉铆螺栓8配合的拉铆螺母9,所述拉铆螺母9与拉铆螺栓8相互配合而将横梁固定在立柱上。
所述拉铆螺栓8穿过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顶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上横梁3,将前立柱5和后立柱6的上端夹紧固定;所述拉铆螺栓8穿过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底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下横梁4,将前立柱5和后立柱6的下端夹紧固定。
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左右两侧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封头槽板10。所述封头槽板10为C型架。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分别与C型架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在交叉部处用对敲子母铆钉连接。上横梁3夹持在顶端交叉部的两侧,下横梁4夹持在底端交叉部的两侧,形成众多的三角形,整体的承载力很大的提升。
前立柱5和后立柱6在墙体的内外对称设置,为双根并排。后立柱5的上下两端设置两个直径6mm的拉柳螺母9;前立柱在前后两侧壁上开有沿其径向的通孔7。所述通孔7前后两侧壁上的直径不同,一面为10mm,另一面为6.5mm,以方便穿置拉铆螺栓8。
封头槽板10的槽口朝向篱笆本体,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杆头伸入到槽口中。封头槽板10的作用是封边封头,对端部进行保护。
通常情况下,篱笆本体为连续式,中间设置若干组前立柱5和后立柱6,只有在起点和终点使用封头槽板10保护杆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篱笆本体、设置在篱笆本体上的横梁以及与横梁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篱笆墙的立柱,所述篱笆本体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篱笆杆(1)和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倾斜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上的第二篱笆杆(2);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在交叉部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顶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上横梁(3)、设置在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底端交叉部两侧且固定连接的下横梁(4);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4)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对应设置在横梁前后两侧的前立柱(5)和后立柱(6),所述前立柱(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径向的通孔(7)以及穿置在通孔(7)内的拉铆螺栓(8),所述后立柱(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拉铆螺栓(8)配合的拉铆螺母(9),所述拉铆螺母(9)与拉铆螺栓(8)相互配合而将横梁固定在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铆螺栓(8)穿过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顶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上横梁(3),将前立柱(5)和后立柱(6)的上端夹紧固定;所述拉铆螺栓(8)穿过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底端交叉部以及两侧的下横梁(4),将前立柱(5)和后立柱(6)的下端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的左右两侧的自由端上设置有封头槽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槽板(10)为C型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篱笆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篱笆杆(1)和第二篱笆杆(2)分别与C型架的左右两侧壁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44355.1U CN205663302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篱笆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44355.1U CN205663302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篱笆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63302U true CN205663302U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715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44355.1U Active CN205663302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一种篱笆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63302U (zh) |
-
2016
- 2016-06-07 CN CN201620544355.1U patent/CN205663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60380U (zh) | 一种葡萄避雨栽培架 | |
CN104365408B (zh) | 莲雾专用大棚 | |
CN205387680U (zh) | 一种多功能艺术围栏 | |
CN205663302U (zh) | 一种篱笆墙 | |
CN204635761U (zh) | 一种景观花架 | |
CN204796248U (zh) | 一种杏鲍菇栽培架 | |
CN206941473U (zh) | 一种太阳能广告标识人行道栏杆 | |
CN216640394U (zh) | 一种多功能道路护栏 | |
CN202908307U (zh) | 落地蚊帐 | |
CN204919417U (zh) | 道路中隔栏 | |
CN205604841U (zh) | 一种新型栏杆 | |
CN204393892U (zh) | 一种园林座椅 | |
CN217184159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园林绿化浇灌装置 | |
CN204860255U (zh) | 人行道花坛 | |
CN204492019U (zh) | 一种龙头屋脊 | |
CN204715876U (zh) | 一种小型户外帐篷 | |
CN203412229U (zh) | 一种带玻璃挡板的铝材扶手 | |
CN204199858U (zh) | 一种立柱带有凹槽的护栏 | |
CN204141873U (zh) | 太阳能支架与地础连接装置 | |
CN202644441U (zh) | 人行道护栏 | |
CN207934560U (zh) | 一种篷体柱脚固定结构 | |
CN211396902U (zh) | 一种镂空高低花箱连接组合护栏 | |
CN204898571U (zh) | 道路隔离栏 | |
CN204781306U (zh) | 一种带门斗的坡屋顶房屋结构 | |
CN214628367U (zh) | 一种建筑物外墙的遮阳藤幕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