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1942U -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61942U CN205661942U CN201620538262.8U CN201620538262U CN205661942U CN 205661942 U CN205661942 U CN 205661942U CN 201620538262 U CN201620538262 U CN 201620538262U CN 205661942 U CN205661942 U CN 205661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ion box
- transhipment
- transhipment compression
- framework
- discharge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长度方向前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长度方向后端的卸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进料箱门,所述卸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卸料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外侧均连接设置有呈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集装箱角件,且各集装箱角件的位置和各集装箱角件之间的间距符合ISO标准。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有利于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垃圾处理厂的建设越来越远离市区,现有的垃圾转运站将处理后的垃圾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厂,不仅需要增加运输的路程,同时,也需要增加垃圾车运力,提高从城区穿城而过的垃圾车数量和班次。在增加运行成本的同时,无法取得较好的垃圾转运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考虑设计了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包括设置在城市各个区域用于收集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一次转运站,以及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垃圾处理厂,所述一次转运站包括用于运输垃圾的垃圾转运箱和一次转运车;所述一次转运站与垃圾处理厂之间还设置有二次转运站,所述二次转运站到各所述一次转运站与垃圾处理厂的距离均相近;所述二次转运站包括吊装转运区,所述吊装转运区内设置有吊装转运装置以及能够同时装载两个垃圾转运箱的两厢半挂车。所述二次转运站还包括中转压缩区,所述中转压缩区内设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垃圾压缩装置、用于存储压缩垃圾的转运压缩箱,以及用于运输所述转运压缩箱的站内转运车。所述中转压缩区内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二次转运站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垃圾收集车。其中,中转压缩区包括相邻设置的垃圾卸料区和垃圾压缩区,所述垃圾压缩区靠近垃圾卸料区的一侧沿该侧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可供转运压缩箱竖直放置的压缩箱停泊位;所述垃圾卸料区高于所述垃圾压缩区,且二者之间的落差与所述转运压缩箱的长度相匹配,使竖直放置的所述转运压缩箱的上端低于位于所述垃圾卸料区内的垃圾收集车底盘或一次转运车底盘的最低高度。这样,可以先将一次转运站以及周边地区收集的垃圾送入二次转运站,采用直接转运或压缩转运的方式,利用两厢半挂车将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厂,能够提高运输能力,节省成本。
其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转运过程中,如何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有利于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长度方向前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长度方向后端的卸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进料箱门,所述卸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卸料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外侧均连接设置有呈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集装箱角件,且各集装箱角件的位置和各集装箱角件之间的间距符合ISO标准。
使用时,将转运压缩箱的进料口朝上竖直放置在压缩箱停泊位,然后将垃圾从进料口卸入转运压缩箱,压缩后,再通过站内转运车送到吊装转运区,由吊装转运装置将转运压缩箱吊装到两厢半挂车上送至垃圾处理厂。上述结构中,在框体的各顶角处设置集装箱角件,可以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有利于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
作为优化,同一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相邻两个集装箱角件的中心距为2322mm,不同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两个集装箱角件的最小中心距为5682mm。这样,可以适用与大部分的两厢半挂车,提高转运压缩箱的适用性。
作为优化,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这样,内壁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倾倒垃圾时无死角;能保证卸料的顺畅、彻底。另外,垃圾在装箱压缩时,压实器每次总是压在容器的中心区域,这使得容器中心区域内的垃圾密度相对比周围的要高,而周围垃圾相对较松散,与容器壁的接触阻力较小。卸料时,中心区域的垃圾受到的重力也较大,易于卸出。随着中心区域垃圾的带动,周围垃圾便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滑落,完成卸料的全过程。
作为优化,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呈向外扩大设置的喇叭形,且内壁的最外端为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的矩形。
这样,转运压缩箱的内壁为圆柱形,进料口的一端呈向外扩大设置的喇叭形,便于垃圾的收集,防止垃圾散落,有利于提高环境卫生性。另外,上述结构使得垃圾没有藏存之处,容易清洗。
作为优化,所述转运压缩箱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且伸出该框体的外侧,形成圆形的卸料口;所述卸料箱门为与对应的框体相一致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卸料箱门上具有与所述卸料口相匹配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使卸料箱门安装在所述卸料口上时,所述卸料口嵌入所述圆形凹槽内并挤压密封圈形成密封。这样,使得转运压缩箱的密封性较好,不易泄漏,有利于提高环境卫生性。
作为优化,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由于三元乙丙橡胶的密封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抗老化、寿命长,可保证垃圾渗沥水无滴漏。
作为优化,还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底部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间距为1060mm。
这样,在底部设置对称的两个纵梁,且纵梁的间距为1060mm,使得转运压缩箱能够适用与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提高转运压缩箱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有利于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图1中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监控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运压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垃圾压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包括设置在城市各个区域用于收集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一次转运站1,以及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垃圾处理厂3,所述一次转运站1包括用于运输垃圾的垃圾转运箱11和一次转运车12;所述一次转运站1与垃圾处理厂3之间还设置有二次转运站2,所述二次转运站2到各所述一次转运站1与垃圾处理厂3的距离均相近;所述二次转运站2包括吊装转运区21,所述吊装转运区21内设置有吊装转运装置211以及能够同时装载两个垃圾转运箱11的两厢半挂车212。
工作时,一次转运车将垃圾转运箱运送至二次转运站,并通过吊装转运装置将垃圾转运箱从一次转运车上吊装到两厢半挂车上,然后通过两厢半挂车将垃圾转运箱运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生活垃圾处理。由于二次转运站位于一次转运站与垃圾处理厂之间,且二次转运站到各所述一次转运站与垃圾处理厂的距离均相近。这样,可以减少一次转运车的运输距离,节省一次转运车的单次运行时间,在保持一次转运车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次转运站到二次转运站的垃圾运输次数,有利于节省一次转运的成本。二次转运站通过两厢半挂车同时将两个垃圾转运箱运送至垃圾处理厂,提高了车辆的运输能力,减少了车辆的数量,有利于节省燃油的消耗,节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实施时,所述二次转运站2还包括中转压缩区22,所述中转压缩区22内设置有用于压缩垃圾的垃圾压缩装置221用于存储压缩垃圾的转运压缩箱222,以及用于运输所述转运压缩箱222的站内转运车223。
工作中,为节省成本,一次转运站通常为现有设施,由于建造时期以及建造的标准不一致,部分一次转运站并没有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压缩,而有部分一次转运站因设备老化等原因,压缩率较低,使得垃圾转运箱的装载率较低,从而提高了垃圾的转运成本。这样,在二次转运站中设置中转压缩区,将一次转运站没有经过压缩的垃圾在二次转运站中进行压缩并储存在转运压缩箱中,然后通过站内转运车将转运压缩箱运至吊装转运区,由吊装转运装置将转运压缩箱吊装到两厢半挂车送至垃圾处理厂。有利于提高转运压缩箱的垃圾装载率,提高两厢半挂车单次运输的效率,节省运输成本。
具体实施时,所述转运压缩箱222的尺寸与所述垃圾转运箱11尺寸相一致,使所述两厢半挂车212能够同时装载两个所述转运压缩箱222。
实施时,所述中转压缩区22内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二次转运站2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垃圾收集车。
这样,设置垃圾收集车可以对二次转运站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然后送至垃圾压缩装置进行压缩。采用上述设置,可以使二次转运站发挥一次转运站的垃圾收集作用,增加了二次转运站的功能,提高了二次转运站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省成本。
实施时,所述中转压缩区22包括相邻设置的垃圾卸料区225和垃圾压缩区226,所述垃圾压缩区226靠近垃圾卸料区225的一侧沿该侧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可供转运压缩箱222竖直放置的压缩箱停泊位;所述垃圾卸料区225高于所述垃圾压缩区226,且二者之间的落差与所述转运压缩箱222的长度相匹配,使竖直放置的所述转运压缩箱222的上端低于位于所述垃圾卸料区225内的垃圾收集车底盘或一次转运车底盘的最低高度。
工作时,将转运压缩箱竖直放置在压缩箱停泊位,然后将垃圾收集车或一次转运车驶入垃圾卸料区内,并将车尾对准转运压缩箱,由于竖直放置的所述转运压缩箱的上端低于位于所述垃圾卸料区内的垃圾收集车底盘或一次转运车底盘的最低高度,垃圾收集车或一次转运车很容易将垃圾卸入转运压缩箱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时,所述压缩箱停泊位上方设置有通过钢丝提升机吊挂的卸料溜槽,所述卸料溜槽能够在钢丝提升机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所述卸料溜槽为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四棱台状的漏斗,且下端与竖直放置的转运压缩箱上端相匹配,使卸料溜槽能够完全吻合的放置在转运压缩箱的上端;所述卸料溜槽位于转运压缩箱的上端时,所述卸料溜槽朝向所述垃圾卸料区225的一侧高度低于位于所述垃圾卸料区225内的垃圾收集车底盘或一次转运车底盘的最低高度。
工作时,先通过钢丝提升机将卸料溜槽放置在转运压缩箱的上端,垃圾收集车或一次转运车才能开始卸料。这样,通过上宽下窄的卸料溜槽对倾卸的垃圾进行收集引导,使垃圾准确落入转运压缩箱中,可以防止卸料过程中垃圾向四周散落,有利于提高中转压缩区的环境卫生性。
实施时,所述垃圾卸料区225靠近垃圾压缩区226一侧与压缩箱停泊位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倒车限位台,使垃圾收集车或一次转运车的后轮抵达该倒车限位台时,车尾位于所述垃圾卸料区225与垃圾压缩区226的分界处。
这样,可以防止倒车不到位后,垃圾倾卸时无法准确落入转运压缩箱中,有利于提高中转压缩区的环境卫生性。同时,也能防止倒车失灵或操作失误而使车辆落入垃圾压缩区,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实施时,所述倒车限位台沿所述垃圾卸料区225与垃圾压缩区226的分界处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一体,且其高度为100~120mm。
这样,可以便于倒车限位台修建,同时减少倒车过程中车轮与倒车限位台对位的要求。高度为100~120mm能够适用与大部分车辆。
实施时,所述垃圾卸料区225与垃圾压缩区226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对应所述压缩箱停泊位的位置设置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开启后可供垃圾收集车或一次转运车将垃圾卸入转运压缩箱。
采用分隔墙将垃圾卸料区与垃圾压缩区分隔,并在分隔墙上设置卷帘门,既保证了正常的卸料操作,在卸料操作完成后,及时关闭卷帘门,还可以防止垃圾压缩区的臭气扩散到垃圾卸料区。
实施时,所述中转压缩区还设置有用于处理臭气的负压抽风装置;所述卷帘门上方的分隔墙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负压抽风口,所述负压抽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负压抽风装置。
工作时,负压抽风装置使得负压抽风口处形成负压,从而将卸料过程中,卸料垃圾所散发出来的臭气通过管道吸进负压抽风装置,有利于提高中转压缩区的环境卫生性。
实施时,所述垃圾压缩装置221为设置在压缩箱停泊位上方的压实器,所述压实器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缸,以及安装在液压缸下端的压头,所述压头能够随液压缸向下伸入竖直放置在压缩箱停泊位上的转运压缩箱内压缩垃圾。
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同时,采用液压缸驱动压头对垃圾进行压缩,压缩效率较高。
实施时,所述压缩箱停泊位上方还具有两根沿所述垃圾卸料区225与垃圾压缩区226的分界处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压实器还包括水平架设在所述导轨上的压实器底座;所述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压实器底座上,并能够随压实器底座沿导轨移动。
工作时,根据转运压缩箱的工作状态,将压实器底座沿导轨移动,使压实器的压头对准需要压缩的转运压缩箱,然后进行压缩。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用一个压实器即可完成所有的转运压缩箱的压缩工作,有利于节省成本。
实施时,两根所述导轨的截面呈开口正对的两个U型;所述压实器底座对应所述导轨的位置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水平滚动的安装在对应导轨中。上述导轨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实施时,所述转运压缩箱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长度方向前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长度方向后端的卸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进料箱门,所述卸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卸料箱门;所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外侧均连接设置有呈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集装箱角件,且各集装箱角件的位置和各集装箱角件之间的间距符合ISO标准。
使用时,将转运压缩箱的进料口朝上竖直放置在压缩箱停泊位,然后将垃圾从进料口卸入转运压缩箱,压缩后,再通过站内转运车送到吊装转运区,由吊装转运装置将转运压缩箱吊装到两厢半挂车上送至垃圾处理厂。上述结构中,在框体的各顶角处设置集装箱角件,可以使转运压缩箱更方便的固定放置在两厢半挂车上,防止转运压缩箱掉落,有利于提高转运途中的安全性。
实施时,同一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相邻两个集装箱角件的中心距为2322mm,不同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两个集装箱角件的最小中心距为5682mm。这样,可以适用与大部分的两厢半挂车,提高转运压缩箱的适用性。
实施时,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这样,内壁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倾倒垃圾时无死角;能保证卸料的顺畅、彻底。另外,垃圾在装箱压缩时,压实器每次总是压在容器的中心区域,这使得容器中心区域内的垃圾密度相对比周围的要高,而周围垃圾相对较松散,与容器壁的接触阻力较小。卸料时,中心区域的垃圾受到的重力也较大,易于卸出。随着中心区域垃圾的带动,周围垃圾便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滑落,完成卸料的全过程。
实施时,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呈向外扩大设置的喇叭形,且内壁的最外端为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的矩形。
这样,转运压缩箱的内壁为圆柱形,进料口的一端呈向外扩大设置的喇叭形,便于垃圾的收集,防止垃圾散落,有利于提高环境卫生性。另外,上述结构使得垃圾没有藏存之处,容易清洗。
实施时,所述转运压缩箱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且伸出该框体的外侧,形成圆形的卸料口;所述卸料箱门为与对应的框体相一致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卸料箱门上具有与所述卸料口相匹配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使卸料箱门安装在所述卸料口上时,所述卸料口嵌入所述圆形凹槽内并挤压密封圈形成密封。这样,使得转运压缩箱的密封性较好,不易泄漏,有利于提高环境卫生性。
实施时,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由于三元乙丙橡胶的密封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抗老化、寿命长,可保证垃圾渗沥水无滴漏。
实施时,还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底部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间距为1060mm。
这样,在底部设置对称的两个纵梁,且纵梁的间距为1060mm,使得转运压缩箱能够适用与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提高转运压缩箱的适用范围。
实施时,所述二次转运站2还包括监控调度系统23,所述监控调度系统23包括计算机管理模块231以及与所述计算机管理模块231相连的监控系统232和调度指挥系统233,所述监控系统232包括设置在进站口、出站口、垃圾卸料区以及各压缩箱停泊位上方的摄像头,以及设置在控制室内的监控显示屏,用于监控站内车辆运行状态以及压缩箱停泊位上转运压缩箱内垃圾的压缩状态并显示在监控显示屏上;所述调度指挥系统233包括设置在控制室内的调度输入装置,以及设置在进站口、出站口、垃圾卸料区以及垃圾压缩区的调度显示屏,用于输入车辆以及转运压缩箱的调度信息并显示在调度显示屏上。
工作时,工作人员从监控显示屏上观察进站口、出站口以及垃圾卸料区的车辆运行状况,以及转运压缩箱内的垃圾压缩情况,通过调度输入装置对进出站车辆进行调度指挥,以及调度站内转运车对已经压缩到位的转运压缩箱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使得站内车辆作业有序、安全生产、调度合理、高效运转等作用。
实施时,所述调度输入装置包括用于语音输入的麦克风,所述调度指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进站口、出站口、垃圾卸料区以及垃圾压缩区的喇叭,用于将语音输入的调度指令通过喇叭播送给工作人员。这样,通过麦克风以及喇叭进行调度,具有输入速度快,提醒效果好的优点。
实施时,所述监控系统232还包括称重计量系统234,所述称重计量系统234包括与所述计算机管理模块231相连的称重控制器以及设置在进站口和出站口通道上的电子汽车衡,所述电子汽车衡的传感器电连接到所述称重控制器。
工作时,进站车辆经过进站口的电子汽车衡时,称重控制器记录到进站车辆的重量,车辆出站时,经过出站口的电子汽车衡,称重控制器记录到出站车辆的重量。同时,称重控制器将称重结果输送给计算机管理模块,从而可以方便统计每天的进出站垃圾的数量。
实施时,所述称重计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进站口和出站口上方的称重显示器,所述称重显示器与所述称重控制器相连。
这样,可以对车辆重量进行显示,便于确认承重是否完成,防止漏称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承重系统的准确性。
实施时,所述称重计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子汽车衡上方的交通信号灯,所述交通信号灯与所述称重控制器相连。
这样,设置交通信号灯可以引导车辆有序进出站,一旦车辆称重没有完成,交通信号灯对后方的车辆不予放行,防止后方车辆快速驶上电子汽车衡对前方车辆的称重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称重系统的准确性,增加进出站车辆的有序性。
实施时,所述电子汽车衡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设置在车辆上的射频卡信息的地感线圈,所述地感线圈与所述称重控制器相连。
使用时,为便于车辆的管理,现有的垃圾运输车辆都安装有记录车辆信息的射频卡,通过在电子汽车衡前端设置地感线圈,可以读取车辆信息并发送到计算机管理模块中,用来记录每辆车的每天运输的班次,以及每班次运输的垃圾数量,便于更好的为后续车辆的调度安排做准备。
实施时,所述吊装转运区21内还设置有用于存放垃圾转运箱11和转运压缩箱222的压缩箱暂存区,所述压缩箱暂存区靠近所述吊装转运装置211。
这样,一旦垃圾转运箱和转运压缩箱的数量过多,而两厢半挂车数量不够时,可以通过吊装转运装置将垃圾转运箱或转运压缩箱从一次转运车或站内转运车上吊到压缩箱暂存区存放。可以保证二次转运站的工作效率。
实施时,所述吊装转运装置为门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长度方向前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长度方向后端的卸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进料箱门,所述卸料口上密封安装有可拆卸的卸料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外侧均连接设置有呈矩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集装箱角件,且各集装箱角件的位置和各集装箱角件之间的间距符合ISO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同一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相邻两个集装箱角件的中心距为2322mm,不同框体位于转运压缩箱水平放置状态的底部上的两个集装箱角件的最小中心距为568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压缩箱的内壁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呈向外扩大设置的喇叭形,且内壁的最外端为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的矩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压缩箱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与对应的框体相连接,且伸出该框体的外侧,形成圆形的卸料口;所述卸料箱门为与对应的框体相一致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卸料箱门上具有与所述卸料口相匹配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使卸料箱门安装在所述卸料口上时,所述卸料口嵌入所述圆形凹槽内并挤压密封圈形成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放置状态位于底部的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的间距为106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38262.8U CN205661942U (zh) | 2016-06-06 | 2016-06-06 |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538262.8U CN205661942U (zh) | 2016-06-06 | 2016-06-06 |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61942U true CN205661942U (zh) | 2016-10-26 |
Family
ID=5715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538262.8U Active CN205661942U (zh) | 2016-06-06 | 2016-06-06 |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6194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6057A (zh) * | 2018-06-05 | 2018-11-02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联合运输方法 |
CN108750499A (zh) * | 2018-06-05 | 2018-11-06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综合运转系统 |
CN114194674A (zh) * | 2022-02-18 | 2022-03-18 |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约型竖直压缩垃圾装置 |
-
2016
- 2016-06-06 CN CN201620538262.8U patent/CN2056619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26057A (zh) * | 2018-06-05 | 2018-11-02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联合运输方法 |
CN108750499A (zh) * | 2018-06-05 | 2018-11-06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综合运转系统 |
CN108726057B (zh) * | 2018-06-05 | 2021-04-13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联合运输方法 |
CN108750499B (zh) * | 2018-06-05 | 2021-04-13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综合运转系统 |
CN114194674A (zh) * | 2022-02-18 | 2022-03-18 | 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约型竖直压缩垃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61943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 | |
CN102602631B (zh) |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垃圾中转站及其运转方法 | |
CN205721945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用监控调度系统 | |
CN205661942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用转运压缩箱 | |
CN205661941U (zh) | 一种生活垃圾中转压缩区布置结构 | |
CN200981771Y (zh) | 高炉煤气除尘灰自流式罐车输送装置 | |
CN105253493A (zh) | 资源分类智能回收站 | |
CN110386387A (zh) | 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系统及方法 | |
CN111153231A (zh) | 一种应用于砂石料场的环保型智能卸料系统 | |
CN209635143U (zh) | 一种基坑式垂直垃圾压缩转运系统 | |
CN206208366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物流联运系统用称重计量系统 | |
CN109850450A (zh) | 一种基坑式垂直垃圾压缩转运系统 | |
CN206407672U (zh) | 一种粉状物料自助装车系统 | |
CN206645384U (zh) | 一种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污水收集装置 | |
CN106395437B (zh) | 超细粉装箱系统及工艺 | |
CN200951887Y (zh) | 地坑式垃圾压缩储存机 | |
CN207594143U (zh) | 一种废轮胎胶粉与铁屑分选装置 | |
CN206580139U (zh) | 一种用于清扫垃圾智能收运的车厢 | |
CN112875110B (zh) |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的复合式卸料单元及垃圾转运方法 | |
CN212502947U (zh) | 应用于砂石料场的环保型智能卸料系统 | |
CN214732901U (zh) | 一种用于输送干排渣和石子煤的集成式储运装置 | |
CN108971199A (zh) | 现场分类与集装式运输与工厂化处理的建筑垃圾回收系统 | |
CN206336805U (zh) | 超细粉装箱系统 | |
CN213084327U (zh) | 一种垃圾转运系统 | |
CN211784536U (zh) | 一种罐车粉料全深度截面取样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1121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and Mount Huangshan Avenue East Building 1, No. 174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121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and Mount Huangshan Avenue East No. 174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