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9216U -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9216U
CN205659216U CN201520743295.1U CN201520743295U CN205659216U CN 205659216 U CN205659216 U CN 205659216U CN 201520743295 U CN201520743295 U CN 201520743295U CN 205659216 U CN205659216 U CN 205659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ringe
receiving terminal
stopper section
push rod
disposable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32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响
姜雄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Rong
Chu Jian
Mao Jianwe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432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9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9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9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包括针筒和能够在该针筒内沿轴向来回移动的推杆,针筒具有第一推杆接收端和第二针接收端,并且包括位于第一推杆接收端且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止挡部以及位于第二针接收端附近的外螺纹部,第一止挡部包括一对轴向对称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径向最外端朝向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弯曲以形成手指适配部,该注射器还包括安装在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的注射针以及注射针长短调节器,注射针长短调节器为具有内螺纹的可旋转套筒,可旋转套筒套设在针筒的外螺纹部上并与之形成螺纹接合且至少部分围绕注射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手推送和回抽操作以及注射针外露长度可调节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美容注射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注射器行业体现出来的技术改进几乎是停滞不前的,十几年来注射器还是基本沿用过去的样式,导致现在医院及美容机构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例如,目前的注射器在操作中外套把手是直的,比较短,在注射操作过程基本无法实现单手操作,或者即使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但只能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更多的大分子或者粘稠的药液是根本无法单手操作的。再例如,注射器外套的外周面平滑均匀(没有设置止挡部分),在注射回退或回抽操作中同样无法实现单手操作,从而导致效率低下。此外,一般注射器的钢针有效长度是符合行业标准的,但是行业标准多年没有修订变动,其已经不适合用户的实际操作,更多的用户希望钢针有效长度能够缩短或增加,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可调节注射器,其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个或某些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用一次性可调节注射器,包括针筒和能够在该针筒内沿轴向来回移动的推杆,
针筒具有第一推杆接收端和第二针接收端,并且包括位于第一推杆接收端且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止挡部以及位于第二针接收端附近的外螺纹部,
第一止挡部包括一对轴向对称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径向最外端朝向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弯曲以形成手指适配部,
该注射器还包括安装在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的注射针以及注射针长短调节器,注射针长短调节器为具有内螺纹的可旋转套筒,可旋转套筒套设在针筒的外螺纹部上并与之形成螺纹接合且至少部分围绕注射针。
操作者通过旋转注射针长短调节器而使注射针长短调节器相对于针筒的外螺纹部轴向移动来调节注射针的露出长度。
在本实有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针筒还包括与第一止挡部轴向隔开并且也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在第一止挡部和外螺纹部之间并且更靠近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轴向距离能够容纳操作者的至少一个手指。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由此可以实现单手推送和回抽操作以及注射针外露长度可调节(便于美容医生对不同注射部位的深度进行控制以保证美容效果)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注射器还可以包括套设在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的外部的防护帽,并且防护帽具有插口端和手操作端,手操作端形成有心形横向通孔。优选防护帽整体为扁平结构。这种结构的防护帽不但节省了材料成本,还便于贮存和运输,同时还提供了减缓患者恐惧心情的爱心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可以呈突出环(或可称为“卡环”)的形式。这种止挡环可以是连续环或由多个离散凸起所构成的不连续环。这种止挡环或凸起环能够有效配合拇指回抽环,使得食指、中指与拇指可以同时用力,从而能够及时回抽药液使之例如不进入血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推杆包括柱状的杆部和位于杆部的一端处的拇指回抽环,该拇指回抽环用于放置操作者的拇指并且具有用于与操作者的拇指适配的特征部。这种情况下,推杆的拇指回抽环所具有的用于与操作者的拇指适配的特征部包括位于封闭环底部(或基部,推杆自该底部或基部延伸)的适于接收配合操作者拇指指肚的球面弧。带有这种拇指回抽环的推杆结构能够使美容医生在注射时及时避开血管,不让药液进入血管从而避免导致血栓等风险,并且使注射操作非常舒适和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针筒内径和注射针内径之比优选在50:1至30:1之间。这种直径比设计既可以使大分子或粘稠药液能够顺利推送,还可以兼顾注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推杆的与拇指回抽环相对的端部上可以安装有用于密封的插塞。插塞可以采用医用级橡胶材质制成。这使得注射器化学稳定性更好并且生物安全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可以为位于针筒的第一推杆接收端的一对豆芽苗叶构型(或可称为“双向细长弯曲大耳朵”构型),以与操作者的手指相适配。这种结构的第一止挡部亦可称之为“鲨鱼尾状助推器”,其能够帮助美容医生在注射粘稠液体时更加省力且易于操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针筒可以设计得更细。这种设计更加适合手指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的总装配图;
图2为示出了图1的注射器的推杆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图1的注射器的针筒的示意图;
图4为胶塞的示意图,该胶塞套在安装于推杆上的针的末端,以在针未使用时封闭该针;
图5为与图3的针筒螺纹结合以调节针露出长度的注射针长短调节器;
图6为针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防护帽的示意图,在将图2的推杆和图3的针筒结合在一起之后,将该防护帽安装在针筒的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的结构和具体使用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做出任何限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主要包括推杆1、针筒2和防护帽6。其中,推杆1总体上呈圆柱的形状,其插设在针筒2的内部,并且随着注射针操作者施加的力而能够在针筒2的内部沿针筒2在纵向或轴向上来回移动。防护帽6在注射器未被使用时安装在针筒2的末端,用于保护注射针不受外界的污染。另外,如以下将详细描述的,注射器还包括注射针、胶塞、注射针长短调节器等部件。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推杆1的示意图,该推杆1包括圆柱状的杆部1.1、位于杆部1.1的一端处的拇指回抽环1.2和位于杆部1.1的另一端的固定末端部1.3。推杆1的拇指回抽环1.2采用环状的闭合式把手结构,其用于安放操作者的拇指,因此其具有用于与拇指适配的特征部,例如,如该图2所示,手指适配部所具有的用于与操作者的拇指适配的特征部包括位于封闭环底部的适于接收配合操作者拇指指肚的球面弧1.2.1,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用单手进行推送和回抽操作。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针筒2的示意图,该针筒2具有第一推杆接收端和第二针接收端,并且包括位于第一推杆接收端附近的针筒把手2.1(第一止挡部或助推器)、与该针筒把手轴向隔开的针筒卡环2.2(第二止挡部或凸起环)以及位于第二针接收端附近的针筒(外)螺纹2.3。
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针筒2通常还设有刻度标记。
进一步地,其中,针筒把手2.1从针筒径向向外突出,该针筒把手2.1为一对轴向对称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径向最外端朝向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弯曲以形成手指适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手指适配部例如为如图3所示的一对豆芽苗叶构型(或还可称为“鲨鱼尾”或“双向细长弯曲大耳朵”构型),以与操作者的手指相适配,从而方便用户在推送过程中起到固定注射器的作用。
此外,针筒卡环2.2也从针筒径向向外突出,其位于针筒把手2.1和针筒螺纹2.3之间并且更靠近针筒把手2.1,且与针筒把手2.1之间的轴向距离能够容纳操作者的至少一个手指,该距离优选为2-5cm,更优选为3-4cm。针筒卡环2.2的结构采用在注射器针筒上呈止挡卡环的形式,方便用户在回抽过程中起到固定注射器的作用。
另外,针筒螺纹2.3的结构采用螺纹注塑工艺形成,该部件与图5中所示的注射针长短调节器4配合使用,起到调节注射针的长短的作用,方便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来调节注射针的长短,使注射得以更安全有效地进行。
图4示出了胶塞3,该胶塞3套设在推杆的固定末端部1.3上并且由该固定末端部1.3固定,用于对针筒内的注射液形成密封。胶塞3采用医用级橡胶材质制成,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安全的生物安全性。
图5示出了注射针长短调节器4,该长短调节器具有与图3中的针筒螺纹2.3相结合的内螺纹特征并且套设在该针筒螺纹上并与之形成螺纹接合且至少部分围绕注射针,借助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螺纹配合,通过旋拧该长短调节器4来调节注射针5的露出长度以适合不同的应用目的的需要。
图6中示出了内径为6mm左右的针筒2所适配的注射针5。注射针5安装在针筒2的末端,其为细管状,该针的有效长度为23mm,且其外部直径为0.2mm,内部直径为0.1mm。该针采用医用级304不锈钢材质,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更安全的生物安全性,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安全风险。
图7示出了防护帽6,在注射器未使用时,该防护帽6用于套设在注射器的安装注射针的一端,以封闭注射针的端部从而保护该注射针不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该防护帽6具有插口端和手操作端,其中插口端为安装到针筒2上的一端,手操作端用于在将该防护帽安装在针筒2上或从该针筒2拆下时放置操作者的手的一端,该手操作端形成有心形横向通孔6.1且整体为扁平结构。
进一步地,在图1至图7所示的注射器中,针筒把手2.1可以起到在推送过程中提供帮助固定作用;针筒卡环2.2可以起到在回抽过程中起到固定作用;注射器针筒螺纹2.3和(注射针长短调节器4配合使用,起到可以调节注射用的针的外露长度的作用,从而方便客户针对不同的使用情况来调节注射针5露出的长短,让注射器的操作更方便,更为人性化。
以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的具体使用方式。
步骤一:首先,操作者的大拇指穿过推杆的拇指回抽环1.2,大拇指的指肚放置在球面弧1.2.1上;
步骤二:然后,将食指和中指放置在图3所示的针筒把手2.1和针筒卡环2.2之间,并且夹紧该针筒2;
步骤三:拔掉防护帽6;
步骤四: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针5的长短,该调节通过旋拧注射针长短调节器4来实现;
步骤五:操作者的大拇指向外施加拉力,此时,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的指背紧靠针筒卡环2.2以固定注射器,从而进行注射液的抽取操作;以及
步骤六:当抽取注射液的操作完成后,进行注射操作,此时,操作者的大拇指施加向内的压力,并且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压在一对豆芽苗叶构型上以固定注射器,从而进行注射液的推送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可以实现单手推送和回抽操作以及注射针外露长度可调节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方向术语“纵向”或“轴向”均是指注射器的长度方向;而“径向”或“横向”是指与注射器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上面描述的以及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改变或变型,例如,针筒卡环2.2可以不是呈连续环的形式,而是可以为从套筒的表面突出的若干个离散凸起所构成的不连续环,只要能起到止挡的作用即可,所有这些变型都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包括针筒和能够在该针内沿轴向来回移动的推杆,其特征在于,
针筒具有第一推杆接收端和第二针接收端,并且包括位于第一推杆接收端且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止挡部以及位于第二针接收端附近的外螺纹部,
第一止挡部包括一对轴向对称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的径向最外端朝向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弯曲以形成手指适配部,
该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还包括安装在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的注射针以及注射针长短调节器,注射针长短调节器为具有内螺纹的可旋转套筒,可旋转套筒套设在针筒的外螺纹部上并与之形成螺纹接合且至少部分围绕注射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筒还包括与第一止挡部轴向隔开并且也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在第一止挡部和外螺纹部之间并且更靠近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轴向距离能够容纳操作者的至少一个手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还包括套设在针筒的第二针接收端的外部的防护帽,并且防护帽具有插口端和手操作端,手操作端形成有心形横向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止挡部呈突出环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包括柱状的杆部和位于杆部的一端处的拇指回抽环,该拇指回抽环用于放置操作者的拇指并且具有用于与操作者的拇指适配的特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筒内径和注射针内径之比在50:1至3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推杆的与拇指回抽环相对的端部上安装有用于密封的插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止挡部为位于针筒的第一推杆接收端的一对豆芽苗叶构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推杆的拇指回抽环所具有的用于与操作者的拇指适配的特征部包括位于封闭环底部的适于接收配合操作者拇指指肚的球面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针筒更细。
CN201520743295.1U 2015-09-23 2015-09-23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Active CN205659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3295.1U CN205659216U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3295.1U CN205659216U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9216U true CN205659216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6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3295.1U Active CN205659216U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9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909A (zh) * 2018-12-30 2019-03-22 张炳泰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909A (zh) * 2018-12-30 2019-03-22 张炳泰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4438B (zh)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给药系统
US9033936B2 (en)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JP2011136151A (ja) 着脱可能な注射針組立体及び低デッドスペースを有している注射器組立体
US2923295A (en) Cannula-directed hypodermic needle
CN205659216U (zh)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CN208591410U (zh) 一种新型麻醉注射器
CN105107063B (zh) 一次性医学美容深度可调注射器
Shay et al. A simpl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gastric instillation of fluids in the rat
WO2008045369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drug
KR101558549B1 (ko) 약물 주입장치
CN203842093U (zh)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视灌肠器
CN205379320U (zh) 一种皮下和肌肉植入器
CN201759929U (zh) 一种输液器
US10589031B2 (en) Flexible medicament injector and method of use
US20090062750A1 (en) Medical device for injecting a local anesthetic
CN105105801B (zh) 一种皮下和肌肉植入器
CN209679192U (zh) 一种便携式临床麻醉装置
CN105030528A (zh) 新型穴位埋线针具
CN203107657U (zh) 一种自热艾灸贴装置
CN204951603U (zh) 一种穴位埋线针
CN203280828U (zh) 一种胰岛素泵输注套管针
TWM400327U (en) 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safety injector for non-liquid material
US20140066825A1 (en) Handheld Pain Reliever
CN204601361U (zh) 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冲压装置
CN205569502U (zh) 一种妇产科用进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6

Address after: 201611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Chedun town vehicle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ill b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1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Chedun town vehicle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Li X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u Jian

Inventor after: Mao Jianwei

Inventor after: Cao Rong

Inventor after: Li Xi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Xiongfei

Inventor before: Li Xi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Xiong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4

Address after: 200433 room 701, Lane 578, Lane 578, Xiangyin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Mao Jianwei

Patentee after: Chu Jian

Co-patentee after: Cao Rong

Address before: 201611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Chedun town vehicle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ill b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