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0203U - 反应塔 - Google Patents

反应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0203U
CN205650203U CN201620449150.5U CN201620449150U CN205650203U CN 205650203 U CN205650203 U CN 205650203U CN 201620449150 U CN201620449150 U CN 201620449150U CN 205650203 U CN205650203 U CN 205650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bolster stake
loop configuration
tower
ba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91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沛强
樊晓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91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0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0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02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塔,包括塔体、至少一根承载柱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所述承载柱沿所述塔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环形结构梁沿所述塔体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联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承载柱能够承受大部分垂直荷载,避免塔体局部失稳,环形结构梁能够起到横向联接作用,加强塔体的整体刚度,使所述塔体具备承受较大垂直荷载与横向荷载的能力。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联接为一体结构,使得塔体的壁板与承载柱、环形结构梁融合成整体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所述反应塔可形成为一个刚性筒体,无需将壁厚做成很厚即能够具有好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固、节省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反应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立式反应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塔。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反应塔包括顶部、底部和侧面,侧面往往是圆筒形,把侧面称为塔体。反应塔的塔体除了作为侧面空间的封闭结构以外,还要承受顶部和自身的荷载,既作为容器的侧向压力(内压)承压件,也作为垂直荷载(重力)的承载件。如果反应塔自身荷载或者顶部传递下来的荷载较大时,塔体承受较大垂直荷载时容易发生失稳。传统的,通过塔体壁厚加厚的方式使塔体能够承受一定外加的垂直载荷,但塔体的材料耗费较大,塔体材料价格高昂,经济上并不合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固、节省制造成本的反应塔。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塔,包括塔体、至少一根承载柱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所述承载柱沿所述塔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环形结构梁环绕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联接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为多根,多根所述承载柱沿所述塔体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结构梁为多根,多根所述环形结构梁沿所述塔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塔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塔体顶部载荷的承载框架梁,所述承载框架梁位于所述塔体上方,所述承载柱的一端与地面基础接触,所述承载柱的另一端延伸伸出所述塔体的外壁与所述承载框架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塔还包括多块第一过渡垫板,所述承载柱的材质与所述塔体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过渡垫板与所述塔体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柱与所述第一过渡垫板焊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塔还包括多块第二过渡垫板,所述环形结构梁的材质与所述塔体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二过渡垫板与所述塔体焊接连接,所述环形结构梁与所述第二过渡垫板焊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通过焊接或铆接联接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为6-8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每隔5-7m设置一根所述环形结构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的截面呈空心矩形结构,所述承载柱截面的短边沿所述塔体外壁的切向方向布置,所述承载柱截面的长边沿所述塔体的径向方向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结构梁的截面呈“T”型,所述环形结构梁的翼缘位于远离所述塔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反应塔,通过在塔体的壁板上设置至少一根承载柱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承载柱能够承受大部分垂直荷载,避免塔体局部失稳,环形结构梁能够起到横向联接作用,加强塔体的整体刚度,使所述塔体具备承受较大垂直荷载与横向荷载的能力。并且,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联接为一体结构,进而能够使得塔体的壁板与承载柱、环形结构梁融合成整体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塔体的截面模量和惯性矩不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可以形成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应。所述反应塔可形成为一个刚性筒体,无需将壁厚做成很厚即能够具有好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固、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体,20、承载柱,30、环形结构梁,310、翼缘,40、承载框架梁,50、第一过渡垫板,60、第二过渡垫板,100、顶部载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塔,包括塔体10、至少一根承载柱20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30,所述承载柱20沿所述塔体10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所述环形结构梁30沿所述塔体10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所述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与所述塔体10联接为一体结构。通过在塔体10的壁板上设置至少一根承载柱20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30,承载柱20能够承受大部分垂直荷载,避免塔体10局部失稳,环形结构梁30能够起到横向联接作用,加强塔体10的整体刚度,使所述塔体10具备承受较大垂直荷载与横向荷载的能力。并且,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与所述塔体10联接为一体结构,进而使得塔体10的壁板与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融合成整体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塔体10的截面模量和惯性矩不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可以形成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应,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所述反应塔可形成为一个刚性筒体,无需将壁厚做成很厚即能够具有好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固、节省制造成本。
具体的,所述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与所述塔体10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联接为一体结构,塔体10与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能够有效融合成整体。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焊接方式,操作较为简单、联接可靠,更利于塔体10与承载柱20、环形结构梁30融合成整体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塔制造时,可先将塔体10制作成型,然后分别将环形结构梁30和承载柱20焊接在塔体10的外壁壁板上,使塔体10、环形结构梁30以及承载柱20形成整体结构并定位,所述反应塔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承载柱20为多根,多根所述承载柱20沿所述塔体10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结构梁30为多根,多根所述环形结构梁30沿所述塔体10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20与所述塔体10的轴线平行,多根所述环形结构梁30也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塔体10的结构稳定性好。采用上述结构,多根承载柱20与多根环形结构梁30能够对塔体10起到好的加强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应塔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单柱结构,能够承受很大的横向载荷与垂直载荷,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柱20为6-8根,在有效增强塔体10刚度的同时也能够节省制造成本。所述环形结构梁30的根数可根据塔体10的实际高度确定,具体的,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可以每隔5-7m设置一根所述环形结构梁30,在有效增强塔体10刚度的同时也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所述反应塔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塔体10顶部载荷100的承载框架梁40,所述承载框架梁40位于所述塔体10上方,所述承载柱20的一端与地面基础接触,所述承载柱20的另一端延伸伸出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与所述承载框架梁40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塔体10顶部传递下来的荷载可以通过承载框架梁40、承载柱20传递至地面基础上,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塔体10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反应塔还包括多块第一过渡垫板50,所述承载柱20的材质与所述塔体10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过渡垫板50与所述塔体10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柱20与所述第一过渡垫板50焊接连接。反应塔为满足防腐或其它特殊工况要求,其制造材质一般会选用高合金钢材如不锈钢、镍铬合金钢等,而这些钢材价格高昂,且在高应力下容易出现裂纹,并不适合作为结构承载材料。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块第一过渡垫板50,承载柱20通过第一过渡垫板50与塔体10的壁板连接,承载柱20的材质无需与塔体10材质一样,而是可以采用碳素钢或者低合金结构钢,进而能够节省制造成本,且更适合作为结构承载材料,材料使用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所述塔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一过渡垫板50与塔体10、承载柱20的连接可以是连续焊接形式,也可以是间断焊接形式。本实施例中,优选间断焊接形式,第一过渡板为多块较小的板体,对每根承载柱20,多块第一过渡垫板50沿所述塔体10的轴向每间隔150mm-250mm设置。对应的承载柱20与第一过渡垫板50间断焊接,一方面施工简单、焊接便捷、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不会因连续焊接而导致塔体10过热,塔体10不易变形,稳定性好。
如图4所示,所述反应塔还包括多块第二过渡垫板60,所述环形结构梁30的材质与所述塔体10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二过渡垫板60与所述塔体10焊接连接,所述环形结构梁30与所述第二过渡垫板60焊接连接。同样的,环形结构梁30的材质为碳素钢或者低合金结构钢,能够节省制造成本,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所述塔体的结构稳定性。第二过渡垫板60与塔体10、环形结构梁30的连接可以是连续焊接形式,也可以是间断焊接形式。本实施例中,优选间断焊接形式,第二过渡垫板60为多块较小的板体,对每根环形结构梁30,多块第二过渡垫板60沿所述塔体10的周向每间隔150mm-250mm设置。对应的环形结构梁30与第二过渡垫板60间断焊接,一方面施工简单、焊接便捷、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不会因连续焊接而导致塔体10过热,塔体10不易变形,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承载柱20的截面呈空心矩形结构,所述承载柱20截面的短边沿所述塔体10外壁的切向方向布置,所述承载柱20截面的长边沿所述塔体10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环形结构梁30的截面呈“T”型,所述环形结构梁30的翼缘310位于远离所述塔体10的一侧。一般的,越远离塔体10外侧的应力越大,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布置结构,所述塔体10的整体侧向稳定性较好,承载效果好。所述承载柱2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当所述第一过渡垫板50较厚时,承载柱20的截面也可以为U形结构,第一过渡板能够作为承载柱20的一条边,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承载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至少一根承载柱以及至少一根环形结构梁,所述承载柱沿所述塔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环形结构梁沿所述塔体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所述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联接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为多根,多根所述承载柱沿所述塔体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形结构梁为多根,多根所述环形结构梁沿所述塔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塔体顶部载荷的承载框架梁,所述承载框架梁位于所述塔体上方,所述承载柱的一端与地面基础接触,所述承载柱的另一端延伸伸出所述塔体的外壁与所述承载框架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第一过渡垫板,所述承载柱的材质与所述塔体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一过渡垫板与所述塔体焊接连接,所述承载柱与所述第一过渡垫板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第二过渡垫板,所述环形结构梁的材质与所述塔体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二过渡垫板与所述塔体焊接连接,所述环形结构梁与所述第二过渡垫板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环形结构梁与所述塔体通过焊接或铆接联接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为6-8根。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外壁上每隔5-7m设置一根所述环形结构梁。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的截面呈空心矩形结构,所述承载柱截面的短边沿所述塔体外壁的切向方向布置,所述承载柱截面的长边沿所述塔体的径向方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结构梁的截面呈“T”型,所述环形结构梁的翼缘位于远离所述塔体的一侧。
CN201620449150.5U 2016-05-16 2016-05-16 反应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0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9150.5U CN205650203U (zh) 2016-05-16 2016-05-16 反应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9150.5U CN205650203U (zh) 2016-05-16 2016-05-16 反应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0203U true CN205650203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40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915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0203U (zh) 2016-05-16 2016-05-16 反应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02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7192A (zh) * 2016-05-16 2016-08-0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反应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7192A (zh) * 2016-05-16 2016-08-0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反应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8762B1 (en) Pallet truck load lift portion
CN201952931U (zh) 平行耗能软钢板约束型防屈曲支撑
CN208586762U (zh) 手电筒型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柱梁接点组合结构
CN201236031Y (zh) 一种交换车体罐式集装箱
CN205650203U (zh) 反应塔
CN207812831U (zh) 一种钢结构柱梁用组合截面结构
CN205476758U (zh) 一种新型高径厚比圆形氧化铝粉贮存钢板筒仓
CN214941645U (zh) 一种大截面双h型钢组合巨柱
CN202925954U (zh) 钢结构厂房总成
CN211447422U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05838362U (zh) 一种三角形管结构包容式节点单主梁结构
CN201351178Y (zh) 一种轻型铝电解车间用阳极托盘
CN105817192A (zh) 反应塔
CN201729436U (zh) 罐箱
CN205896568U (zh) 加强型翻边榫接底座
CN205476407U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架
CN204875479U (zh) 一种钢箱梁u肋焊接结构
CN204112501U (zh) 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端板节点
CN107100415A (zh) 一种玻璃钢内筒多功能加劲连接装置
CN207904777U (zh) 一种钢管支架纵横钢管相交位置的加强节点结构
CN203827799U (zh) 抗风强度高的大棚架
CN201386902Y (zh) 一种圆筒形干式气柜壳体
CN209494103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楼板
CN206769159U (zh) 一种天文圆顶的球体钢架结构
CN203729575U (zh) 直插式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